目录
第三节 科技人才
新中国成立之初,本县科技人才廖廖无几,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科技队伍逐步扩大。中经“反右派斗争”和十年“文革”的摧残,大批科技人才受压抑,其专长无法施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科技队伍迅速扩大。1980年,全县自然科学人才1134人,1983年1552人,1985年1922人。
1985年,对全县乡镇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非国家干部身份)进行了调查统计,在防腐、建筑、财会、酿造、机械、建材、食用菌、工艺美术、机电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有1000余人。根据他们达到的技术水平和工作实绩评定了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计有工程师12人,技师12人,助理工程师110人,助理技师103人,技术员523人。
在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面向萧县实际的方针指导下,本县科技人员先后撰写了《芦笋采收前及采收期间氮素营养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梨幼树多主枝树型与三主枝树型的生物结构的调查分析》、《萧县棉花生产必须注意解决两个问题》等论文,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一定作用。1981年,县科委助理农艺师朱世岭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略论萧县小麦长期徘徊的原因和增产的途径》一文,指出萧县小麦长期徘徊的原因,主要是高产品种和中产品品种种植面积比例失调,氮肥和磷肥施用比例失调,必须进行调整。县委、县政府采纳了这个建议。1982年,在中后期遇到严重干旱和连续阴雨的情况下,小麦仍获得较大幅度增产。1981年,本县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在外业工作的基础上,县农业区划办公室编写了《萧县综合农业区划》,获1985年国家农业区划委员会颁发的科技成果三等奖。
附:专业技术干部职称普升统计表(国家干部)
1985年,对全县乡镇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非国家干部身份)进行了调查统计,在防腐、建筑、财会、酿造、机械、建材、食用菌、工艺美术、机电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有1000余人。根据他们达到的技术水平和工作实绩评定了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计有工程师12人,技师12人,助理工程师110人,助理技师103人,技术员523人。
在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面向萧县实际的方针指导下,本县科技人员先后撰写了《芦笋采收前及采收期间氮素营养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梨幼树多主枝树型与三主枝树型的生物结构的调查分析》、《萧县棉花生产必须注意解决两个问题》等论文,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一定作用。1981年,县科委助理农艺师朱世岭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略论萧县小麦长期徘徊的原因和增产的途径》一文,指出萧县小麦长期徘徊的原因,主要是高产品种和中产品品种种植面积比例失调,氮肥和磷肥施用比例失调,必须进行调整。县委、县政府采纳了这个建议。1982年,在中后期遇到严重干旱和连续阴雨的情况下,小麦仍获得较大幅度增产。1981年,本县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在外业工作的基础上,县农业区划办公室编写了《萧县综合农业区划》,获1985年国家农业区划委员会颁发的科技成果三等奖。
附:专业技术干部职称普升统计表(国家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