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轧花
建国前农村轧花都是用人踏铁制轧花车轧花。1951年春,城关轧花厂建成后,始用皮辊机轧花。当时,设备有皮辊机12台,15马力的柴油机1台、手摇连式打包机1台,有职工12人。1952年8月,在李庄南卞楼西又建一轧花厂,有工人22人。1958年4月,建周寨轧花厂,设备有皮辊机18台、40马力和15马力的柴油机各1部,有职工140人。1983年4月,又建候寨轧花厂。至1985年,全县4个轧花厂有职工303人,加工出皮棉13955吨,生产棉籽油1071吨。
附:砀山县轧花厂
1951年春于砀城北关建成砀山城关轧花厂,1956年初厂址迁至今址道南路23号。1958年改名为砀山县轧花厂。至1985年,有固定职工116人,主要生产设备有清花机2台,80片锯齿轧花机5台,141剥绒机12台,绞车式打包机和油压打包机各1台,大型仓库3幢,实现了生产机械化,储存仓库化,是安徽省大型轧花厂之一。是年加工出皮棉6189吨,生产棉籽油783吨。
二、纺织
抗日战争前,砀城内五权街有一家平民工厂,瓦房48间,织布机15部(铁机5部、木机10部)、缝纫机10部、织袜机20部、榨油用80马力的原动机1部。日军侵砀城时,房屋、机械全部被轰炸焚毁,后再没复建。1950年,县工会将22名土织土纺手工业者组织起来,筹建了砀山县大众棉织厂,厂址在现邮局宿舍处,设备有2台铁木土制织机,生产土花格布,后因几个骨干人员被清洗,工厂解散。1952年,张宗贤将针、纺、棉、织丝等18户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成立了针织社,社址在现印刷厂后院东,1953年底倒闭。1955年下半年,张宗贤重将22户、27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丝棉针织社,并在现人民路剧场西边租赁了厂房和门面,主要生产粗布、毛巾、合线、纱包头、袜子等。1958年,丝棉针织社迁至现印刷厂后院东,转为地方国营,叫砀山县针织厂,年底与印染厂合并,后只经营印染。1965年改名为印染厂。1971年,印染厂与综合社合并,组建砀山县纺织厂,厂址在县城西关现址。1982年4月,线毯车间分出,单独成立线毯厂、厂址在道北路10号。是年,县政府批准建砀山县织布厂,厂址即在农机二厂。1985年,砀山县纺织工业有3个厂,共有职工690人,生产包皮布88万米,线5吨,线毯19.08万条,手套8万副,交织布134万米,编织袋45吨。是年,3个厂的总产值387.2万元,利润17.7万元,税金14.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94.7万元。
砀山县土染在民国初期,就已较为兴盛,各大集镇有染缸店,砀城四关也都设有印染作坊。1951年统计,砀城有10家,24人从事印染业。1956年,手工业合作化时,四关8家印染店,组成了印染合作社。1958年7月,转为地方国营砀山县印染厂,年底,并入针织厂。1958年改缸染为锅染,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着色时间。之后,便能大量印制花被单,也能印字。其染色有红、紫、草绿、银灰、深兰、深黑等各种颜色。因印染质量好,色泽鲜艳耐洗,无花斑,不出碱,柔软,所以邻近的丰县、萧县、沛县、永城、虞城等县群众亦来砀山印染。于是,手管局决定在官庄、李庄等集镇设立印染门市部,砀城内也设立了印染营业部。1965年4月便将针织厂改名为印染厂。1971年以后,印染作为纺织厂的一个车间,生产状况一直较好。
附:砀山县纺织厂
1971年印染厂与综合社合并为砀山县纺织厂。厂址在砀城西关外现址,占地4158平方米,职工80人。设备有12台手套机,4台合线机,1台人力线毯机、3台人力织布机。主要生产线毯、手套、毛巾。1972年县手管局投资,从上海调进800纱绽的一套纺织设备,开始生产副10支纱。1975年县手管局又投资购置4台细纱机,20台布机,4台线毯机、1982年4月,线毯车间分出,单独成立线毯厂。1985年该厂职工230人,分5个车间,6个班组,主要设备有清花机和梳棉机各1台,钢丝机6台,粗纱机3台,络简4台,筒子车2台,摇纱机1台,合线机3台,轮车2台,织布机36台,是年生产包皮布88万米,线5吨,手套1万副。三、服装制鞋
服装服装缝纫有着悠久历史。清末,砀城有张桂新、王清山、李进山、张英武等几家裁缝铺。服装样式主要是便服、大褂、旗袍之类,且皆镶边,一针一线,手工制作。
民国初年,王清山最早使用缝纫机。是时,缝纫机都是外国产品,价格昂贵,一般店铺买不起,外来推销者只得将缝纫机赊给店铺,分期付款。砀城很快发展到10多家缝纫铺,一铺一部机子。整个民国期间,服装业没有什么改观。服装样式有便服、长衫、旗袍、衬衣等。
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生产制服(即中山装)。1951年,砀城缝纫铺发展到19家。1953年农历5月23日,砀山县第一个缝纫组成立,半年后又成立第二个缝纫组。1955年,两个缝纫组合并,成立了砀山县和平服装社,社址在现在的被服一厂处,职工30多人。
1958年下半年,集体所有制的砀山县和平服装社转为地方国营,改名为砀山县工农兵被服厂,并招收一批新工人,年底,干部、职工共98人。1962年精简下放一批工人,并被调整为集体所有制企业,1972年,鞋厂和供销系统的几个缝纫组合并到被服厂,职工增加到200多人,人多活少,便附带加工自行车座皮、车兜、儿童围沿、枕套、书包、手套之类,另在李庄、高寨、谢集等处设立4个门市部。1982年开设了以毛呢为主的高档服装车间,并附设1个毛呢服装门市部。是年,鞋厂与竹器厂合并成立了砀山县第二服装厂,砀山县服装厂便随之称砀山县服装一厂。1983年起,市场上个体经营成衣者剧增,生产成衣的厂家也逐渐增多,迫使服装厂在购料、生产、销售等方面都要特别注意信息,注意竞争,是年,仅服装一厂的成衣销售门市部就增加到4个。1985后,各被服厂出现部分产品积压。个体缝纫业者已遍及城镇集市,缝纫机进了千家万户。
制鞋民国25年(1936),砀城内有三家鞋铺,门面都很小,人员为父子或夫妻,一主一帮。经营范围是以修鞋为主,兼代人上鞋。1956年,以李永先为首的9名修鞋工人,组成了城关镇制鞋小组。1958年,三八鞋厂成立,安置了一批复员退伍军人,购置了1台上鞋机,开始批量生产园口男女布鞋。1962年,生产的塑料底布鞋,很受当地群众欢迎,年产量达2万余双。1969年,开始生产皮鞋,不久便停止了生产。1980年,砀山鞋厂成立,厂址设在北关治安东街,职工47人。当年添置了上鞋机2台,九六平缝机10台。布鞋增加了花色、品种、型号,皮鞋又开始了生产,当年就生产600双皮鞋,1982年,鞋厂与竹器厂合并为砀山县服装二厂,内设有布鞋、皮鞋2个车间。1985年,鞋厂得以恢复。当年皮鞋的产量、规格、型号都有较大发展,年产量达4000双。皮鞋的整个生产过程仍是以手工业为主,下料、缝底等工序,都是一针针缝制,机械化水平很低,布鞋生产仍是老产品。
四、造纸印刷
造纸1958年,砀山创办光荣造纸厂,生产土纸,是年,便停产。1970年在砀城南关外道北路路北建立了砀山县造纸厂,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主要生产机制克白纸。主要设备有园网造纸机1台,打浆机2台,台钻、变压器、锅炉各1台,电动机16台。至1979年,生产发展到高峰,是年生产白纸和纸板857吨,总产值101万元,盈利3万元,1980年有亏损。1981年印刷厂的纸箱车间并入造纸厂。1983年职工增至112人,生产白纸和纸板403吨,总产值68万元,盈利1万元。是年11月,造纸厂被化工厂兼并,造纸工业下马。原纸箱车间改为砀山县纸箱厂,只生产纸箱。1985年纸箱厂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职工86人,总产值91万元,生产纸箱717吨,固定资产原值14.4万元,利润6000元,税金3.8万元。
印刷民国15年(1926),砀山县始有私人办的印刷作坊,地址在现在的工商局处,是石印,手工印刷,其设备有4开石板1块,小3号园盘机1台(人工脚踏)。民国27年,日军侵占砀城后停业。1950年冬,私人办起了印刷社,地址在现在的蔬菜公司门市部(人民路175号)处,4间草房、占地49.5平方米。设备有对开石印机1台,小3号园盘机1台、切纸案子1个,菜刀型切纸刀1把。人员4名。1952年2月,在印刷社的基础上成立了砀山县人民印刷厂,厂址仍在原处,职工6人。1953年下半年厂址迁至今址(人民路北224号),隶属县工商科领导,1954年改为地方国营砀山印刷厂。1957年7月,砀山报社与印刷厂合并,改名为砀山报社印刷厂。因承印《砀山报》,设备逐年增添,能承印简单的书籍、薄本。1961年3月,《砀山报》停刊,报社人员调出,厂名又改为砀山县印刷厂。1982年投资15万元,设胶印车间,是时已能承印年画,彩印商标等业务。至1985年,全厂占地面积4626平方米,职工91人。总产值45.62万元,利润5万元,税3.6万元。
砀山中学印刷厂,1975年开办,至1985年,业务范围已由原来单一的簿本生产,扩大到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在内的各科书籍、试卷的印刷及各种财务,生产报表的生产。另外还有葛集联中印刷厂(1973年开办)和少数私人办的印刷厂,主要是承印簿本、帐册、试卷。
五、竹木加工
民末清初,木器生产较为发达,许多村镇都有木匠作坊,民国5年(1916),砀城内已有13家木工铺,并自发成立行会组织。民国25年,官方成立了木业行业工会,民国27年工会组织一次名师巧匠技术交流会。这时期,涌现一大批艺精技巧的木匠,其中,城北董振帮的太平车,单金雨、李继堂、陈其良、徐元奎、杨成艺的雕刻,官庄坝的耩子,刘集王家的风箱,姬庄姬传周的镰刀把,砀城东关贡、张两家的蒸笼,都以精湛的技艺和经久耐用而出名,有的产品保留至今。日本侵略军占领砀山后,较大村镇和砀城木匠铺作坊相继倒闭,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县党部组织工会,发展国民党员,不参加工会的木工,不能在砀城干活。入工会干活者,又多是为国民党的军队修筑工事,且常是干义务活,所以到了民国36年,木工改行或是逃走他乡,砀城木匠铺作坊无一幸存。
1949年春,以单成先、冯俊杰为首的9名木工,创建了砀山县第一个手工业合作社,从此,砀山的木材加工业在县城、集镇和村庄开始恢复发展起来。在合作的高潮中,乡镇木工和铁匠联合起来,纷纷成立铁木业社,或铁木业小组,在此基础上,1958年,有的区镇办起了机械厂或铁木业合作工厂。至60年代,木材加工业全是手工业操作。
1970年,通过技术革新运动,县木器厂和各区镇办的机械厂中的木工车间,开始使用机械进行生产。1980年以来,个体木器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村村镇镇,几乎都有木匠。1985年,县木器厂家具生产达65万元/0.65万件,乡(社)、村、生产家具207万元/2.07万件,城关农具修造厂生产家具30万元/0.30万件。是时,锯材、刨光、开榫、打眼等,皆以机械化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
竹器加工,始于清同治九年(1871),邵俊河从河南省周口引进技术,编制竹器品。光绪二年(1876),邵俊德从江苏丰县学习竹编技术回到砀城,与邵俊河一起经营竹器店。主要经营竹帘子、筢子、油圈、花蓝等竹编产品。民国31年(1942)砀城竹器店发展到5家。1951年,砀城有7家私营竹器店铺,从业者14人。1954年,砀城有10家私营店铺,其中有邵则文、李凤凯等8家联合成立了竹器编制组。地址在西关路北现菜场对面处,占地1亩,靠街有3间门面,经销筢子、竹篓子、油圈、筷子等竹制品。1955年改名为先进竹器社,1957年搬迁到现在的竹器厂处。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砀山县竹器厂。1960年合并于木器厂,成为1个车间。1963年竹器车间从木器厂分出,单独成为砀山县竹器社,是时,除竹器生产外,又增设了打绳车间,生产各种麻绳。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竹器生产一直处于兴旺阶段。1973年,增加了竹躺椅、竹床、竹童车等新品种。1982年,产品滞销,竹器社与鞋厂合并成立了砀山县服装二厂,除生产竹制品外,主要生产服装、鞋帽等产品。厂里生产形势一直未能好转,逐年亏损,至1985年底,主管部门决定重新建立砀山县竹器厂。
附:砀山县木器厂
民国38年(1949)春,在老衙门内,即今县文化馆处,成立了木工运输合作社,后改为利民木业合作社。1950年搬迁到东关大街路南。1955年改名为木业生产合作社,是年底,刘集、北关和街道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小组并入木业合作社。1958年9月转为地方国营砀山县木器厂。1959年9月搬迁到现在的厂址处。1962年底又转为集体所有制的砀山县木器厂。1970年,在“工业学大庆”的号召下,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厂长率领职工大搞技术革新,至1978年,实现革新项目224项,自制专用设备48台,把厂建成年产5000多台千斤顶和半机械化生产农具、家具的企业;添置了动力、机械设备56台,厂房、宿舍也都有所增加。是年,经济效益创木器厂最高记录,产值达71.5万元。1985年,全厂占地面积7700平方米,职工99人,总产值58.6万元,产品机械类有千斤顶、煤粉助燃机、拖拉机驾驶棚、拖车等;家具农具类有床、橱、椅、桌、箱、8寸步犁、镰把、耩子、撒把、木锨头、木锨把、铁木杈等。还有吵纸、吵布、马尾罗底等产品。
六、工艺美术
草编《江苏省实业视察报告书》中写道:砀山县“工业有县立草帽辫工厂一处,自民国3年成立,每年由附税内津贴洋七八百元,艺徒学成,发往四乡传习,所织之物,曾得巴拿马赛会奖品。尚能积极进行,于贫民频有益,后以款项支出,于民国5年冬停办,殊为可惜。”
民国初年,砀城南关鲁钟鉴在军阀孙殿英的支持下,集资开办了一所小型的永仁帽厂,主要是手工编织草帽辫。民国25年(1936)停业。
1958年10月,黄烟厂办起了三八工艺草织厂,招工80多名,主要生产是各种样式的草编手提包和拖鞋,建厂初,产品内销,3个月之后,产品质量提高,打花、编花、喷花等工艺都很精致,使产品达到了出口标准。1959年开始,产品由上海工艺品出口公司派专员驻厂验收,然后经该公司销往东南亚各国。山东青岛工艺品出口公司也来厂洽谈产品从天津口岸出口的事宜。是时,省内外共有70多个单位来砀山学习草编。1961年至1962年,原材料不足,县里组织力量在文庄让社员编麦秸辫子供应草织厂。另外,厂里用玉米皮编织拖鞋,由青岛工艺品出口公司推销。三八工艺草织厂自建厂开始,生产形势一直很好。为省出口公司换来一些外汇。1962年工业失调,需要下马,加上原料不足,该厂停办。
木雕木雕都是木匠兼搞。其经营方式为一人带子女或徒弟个体单干。雕刻品多是桌椅、床柜、茶几、衣架上的附件,也有厅堂悬挂的匾额和庙里的木偶像。民国初期,知名的木雕匠人精甚的雕刻艺术成果,虽经几十年的战乱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现在仍有人保存着。
其它工艺品1956年,木器社在砀城东大街开设了工艺门市部,经营业务有漆画匾、镀水银镜子、戏剧服装道具和花桥。尤其是花轿,因工艺技术高,质量好,曾销售到河南、山东、江苏等省的20多个县。
1974年,改工艺门市部为工艺品生产车间。产品有中堂、字画、泥塑、雕刻、彩塑、木板画、花鸟屏风……。这些产品多次参加地区、省和广州的工艺品交易会。屏风、木板画等工艺品,曾销香港等地。1980年,木器厂中止工艺品生产,其工艺车间的一些技术人员在社会上单独经营,主要从事古建筑的绘画、书写、制镜、玻璃刻花、羽毛画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