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街道
清末民初时期,县城内街道布局为棋盘式结构。隅十口为县城中心,按方向分为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在4条大街的近城门处(内约100米)又各建一条横街,两端通到城墙附近。4条大街与4条小街的交叉处,成为4个十字街口,以隅十口为中心,以上4个十字街口分别叫南小十桥、北小十桥、东小十桥、西小十桥。另有2个了字街(建设街、文庙街),全城共10条街,城内各街路面,除4条大街的中间用青条石铺面以外,6条小街均为上路面。
建国后,人民政府于1951年对县城4条主要大街进行修整,街道两边用砖砌成流水明沟,改上路面为碎砖炭渣路面,并重新命名东大街为新民街,西大街为新生街,南大街为富强街,北大街为共和街。1964年,又改炭渣路面为泥结碎石路面。
1970年,县组织、发动机关干部、学校师生、街道居民参加义务劳动,财政拨款7000元,对以上4条街道进行了再次改建。新民、新生两条大街(自东城门至西城门)由原来的12米拓宽为15米:富强、共和两条大街(自南城门至北城门)由原来的10米拓宽为12米,并改泥结碎石路面为柏油路面。同时改新民街为革命街,新生街为红旗街,富强街为红卫街,共和街为反修街。
1979年至1981年,城建部门用了三年时间,对城区内的主要街道又分别进行了改建和命名。原长达3050米的4条主街,又重新用柏油罩面。革命、红旗两街改名为人民路;红卫、反修两街改名为芒砀路。原长达2650米的治安、育新、劳动、生产、民主5条小街也改上路为碎石水泥路面。全长4252米的外环城路半数改修为柏油路面。
1982年又改修了健康路,该路南起道北路的街心花园,北至西堤门,全长1050米。此路原是一条出西关向南至老火车站宽不足7米的土路。由于砀城扩建西移,它已成为砀城南北交通的主要街道,为便利交通、繁荣市场,县人民政府将该路拓宽为21米,并用柏油罩面。
道北路,扩建于1983年,此路原来是一条砀城南关至老火车站的土公路,宽不足7米。位于陇海铁路北侧约100米与之平行。扩建后的道北路西起新火车站。东至南关外街心花园,全长2500米,是徐(州)商(丘)“310”国道的一段,主街道宽20米,两边各为5米宽的人行道,路面为三级柏油路面,每天路过该路街的机动车辆达2000辆次以上。
二、公共建筑
古城墙,本县历史悠久,但治所屡易,其遗址已荡然无存。
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老城陷没,县令熊应祥改迁旧治西里许秦家饲堂重建新城,新城城墙高一丈五尺,基广三丈,周围八百四十丈二尺,四门建有门楼。
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知县蔡一熊改土城为砖城,修四门楼。后经清康熙、乾隆年间两次修茸,城墙蔚然壮观,门楼为宫殿式两层,飞檐挑角,角上吊有风铃,城门为圆孔道5形两道门,门外筑有护门圈以防水患,各门上方正中银嵌长八尺,宽五尺的方形石板一块,板上刻有松鹤图案,中间刻有三个大字,东门曰:“景云门”、西门曰“瑞洛门”、南门日“永保门”、北门曰“企宁门”。城墙修复后高二丈四尺,外部用特制的青砖修成,墙顶开阔舒展,外周有垛口2400个,距离匀称,高度整齐。建国后,因城内扩建,1952年将其全部拆除,墙基变成了现在的内环路。
清真寺位于砀城南关外东。明永乐十五年(公元N17年),随同移民迁居砀山县的回族在旧治西关外建简易清真寺(草房)3间。公元1598年旧治被黄河水淹没,又在旧治西里许建新城(现城址),故清真寺现在南关外。
后经明崇帧和清乾隆年间两次修茸,改草房为瓦房,并增建了大殿,沐浴室及院墙,寺院共占地2亩。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云南开花镇都督许世享第三次主持复修扩建清真寺,复修后的大殿,顶有五脊六兽,飞檐挑角,殿内雕梁画栋,彩绘抖拱,殿顶顶端有显示自己民族建筑风格的锡胡芦,经过这次修聋扩建,整个寺院蔚然壮观,占地6亩。
民国20年(1931年),又一次复修清真寺的院墙、门面及沐浴室,同时新建了望月楼及壁墙。民国27年砀城沦陷时,清真寺遭日军炮击,整个清真寺仅存大殿3间,讲堂3间。
1984年,省、县两级统战部门拨款2万元,群众集资2.5万元,重建了望月楼,大门及院墙,新建的望月楼,座北朝南,分上下两层,建筑宏伟壮观,造型奇巧,为仿古飞檐亭式六角阁楼。
城隍庙位于砀城内西北角(现实验小学),始建年月不详,共有房70余间,占地9亩。前院建有门楼(戏楼),广3间,深3间,过戏楼入院为东西厢房各5间,房内供奉着十殿阎君。往里是大殿,大殿广5间,深5间,两侧各有跨院,东为忠烈祠,有房7间,西为娃娃庙,有房5间,大殿后是二殿,二殿广3间,深3间,两殿之间有通道相连;二殿后是3间后楼,内有城隍奶奶塑象。西北角有瓦房3间,为城隍庙主持宿舍,建国前,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日、六月六日进香人络蜂不绝。民国16年改为学校。
天主堂座落在砀城西关,育新南街路东,由法国人建造,始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占地约40亩。
兴建时有3处院落,互为相通,前院靠西边建有能容纳800人的礼堂,系砖木结构,内有20根直径约1尺的红漆立柱支撑10副重梁起架。院中建有一座三层大楼,约130间,为砖木结构。中院和后院建有5座两层楼房,供男、女神职人员办公和居住,院内各有东西
耶稣堂位于砀城东关外(现砀山中学),建于民国7年(1918年),占地约50亩,由去国人兴建。有3座大楼,中间的一座为三层,其余两座为两层,另配有60多间小瓦房,民国35年以后,改设砀山中学。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处于恢复时期,只是对原有的建筑进行修补,没有新的建设。1953年以后,机关建设出现了大窗口的办公室,其设计为砖木结构,水泥地平,木质天花板,如县委办公楼,工商联礼堂和剧场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20世纪60的代,因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以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本县的基本建设没有什么发展。
20世纪70年代兴建的服务楼,砖混结构,折梯上楼,一楼一梯一公厕,两边开间,中留走廊。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建设加快了步伐,大批的楼房沿街耸立,建筑物由两层发受到四层、五层,由水泥勾缝表装打扮到贴彩面、贴瓷片配色装饰,由以砖混结构瓦房顶为主,发展到钢筋混凝土为主的平顶防震结构。由普通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发展为预应力网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由单通廊式楼房,发展到前有生活阳台,后有服务阳台的楼房。由一楼一梯一公厕一水管头,发展到具有自来水、厕所、洗澡间等服务设施的单元式宿舍。临茵的机关楼房中,出现了下边营业,中间办公,上边住人的三合一楼房。
三、公用设施
供水建国前及建国初期,居民饮食用水,均以大口砖井为水源。1958年后,才有少数单位用上自来水(自备水塔)。1973年,县成立了自来水厂,建井一眼,深263米。自来水厂沿主要街道铺设铸铁管道600米,设供水点两处,县城内少数单位及部分居民开始用上了自来水。1978年,在水厂院内建砖混结构水塔1座,高27米,容水量200立方米,1982年又在南关(果品公司院后)建了2号井,深266米,时出水量80立方米,截止到1985年底,城区共铺设供水管道82694米,日供水量200立方米,城区内80%以上的居民,机关单位已用上了自来水。
城区自来水厂给水管道现状统计表



排水明隆庆年间,知县王廷卿重筑砀城时,南建两门,左称永赖门,右称怀保门,怀保门西筑西水门,承赖门东筑东水门,以泄城内注潦。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秋,城为水已其基址无存,知县熊应祥改迁城西里余秦家堂筑新城(即今砀城),南门(永保门)东西两侧皆筑有水门,以泄城中之水。
1952年,砀城城墙被拆除,其后城内主要街道路面修成鱼背形,使雨水及生活废水沿街道两侧排水沟排出城外。1977年后,市政公司相继沿主要街道修筑下水道,总长14750米,使街巷的雨水及居民生活废水经下水道排出城外,保持了砀城市容整洁。
城区下水道现状统计表


照明建国前,砀城无供电设施,除店铺用罩灯照明外,居民照明均是用土制油灯。
建国后至1957年以前,除少数机关、学校、企业单位用汽油灯照明外,居民照明仍用煤油灯或其它土制小油灯。1958年治淮委员会从蚌埠带来一台7.5千瓦发电机,本县始用电灯照明,由于发电量小,仅供县委、县人委及部分科局用电(办公),街道路面仍无照明设施。
1960年,砀山县发电厂建成送电,从而解决了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及70%的居民照明用电,1970年使用淮北电网供电,供电量大增,从而满足了居民照明及家用电器的用电。
1963年,砀城内的街道照明,仅南大街及东大街有路灯12盏。到1970年砀城大街已全部装上路灯(白炽灯),共73盏,1975年又换为高压水银灯。
环境卫生建国前,涵城内的卫生设施极少,街道卫生管理也很差,整个城区内的街道及公共厕所只有两名清道夫负责打扫。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很关心,对公共场所的卫生也很重视。城内所有大小街道都配有清洁工,每人配备清洁车一辆,铁锨一把,扫帚一把。1985年,县人民政府在财政开支困难的情况下,购买了洒水车一辆,同时城关镇又在老城内新建公厕5所,主要街道两旁设有垃圾箱,每到夏季高温时(阴雨天外),洒水车每天对主要街道洒水3次。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