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村镇建设
一、集镇建设
唐寨镇位于砀山东北23公里处,建于清咸丰年间,因唐姓在此建寨,寨主又姓唐,故称为唐寨。
唐寨镇从设镇到清末民初时,寨内不到4华里的地面,设有4个集市,即西门集、大南门集、北门集和中心集(局字街)。其中局字街和西门集最繁华,虽然只有一条东西大街,但店铺却有170多家,楼房15间、瓦房150多间、草房300多间。
民国27年,砀城沦陷后,集镇上的房屋、商店大部分破日本侵略军烧掉。过去的店铺大部分成了摊贩,直至砀山解放也没有恢复。
建国后,为改变集市落后状况,在局字街西南头建立了供销合作社,以后又建了邮电局、食品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农民生活逐渐提高,加上自由市场的开放,原来的街面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集市贸易。1979年,公社党委决定进行集市整顿和扩建,除加宽取直了南北大街外,又新建一条长400米,宽25米的东西大街。1983年,两条大街又铺上了柏油。
到1985年底止,唐寨镇总的集市面积约1.2平方公里,现有集体企业6个、供销门市部11个、个体商贩340户、个体手工业及其它业180个,此外还有旅社、饭店12家、医院1所,850人座位影剧院1座。农历每月二、五、八、十为集日,日贸易额6万元。镇上常住人口11688人,工业总产值501.3万元。
官庄镇位于砀城西北15公里,黄河故道南岸,该镇建于明末清初,因村内有一关姓大户,故名关庄。后因关姓被清政府抄家,土地改称官地,又因“官”与“关”同音,关庄便易名为“官庄”。
此镇初建时,仅有一条南北长300米,宽不足几米的上街道,街上有几家店铺,一家旅店和一家染坊。其余均为摊贩。该镇处地较偏辟,市面较萧条。
建国后,党对农村的经济工作较为重视,从1952年开始,先后建立了供销社门市部、食品站、粮站、邮政代办所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形势逐年好转,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集市贸易,区党委于1980年决定加宽延长东西大街,并铺上了碎石子。到1985年底,官庄镇建有百货公司批发部、供销合作社、食品站、邮政所、广播站、农具修造厂、区文化中心,区文化站、香雪轩毛笔厂、面粉加工厂等几十个单位。此外还有卫生院1所、影剧院1座,每月的(农历)一、四、六、九为集市日,集日上人数约6000人,成交额约5万元,全镇人口为3500人,年工业总产值248万元。
周寨镇位于砀城城北14公里,建于清咸丰年间,因周姓在此建寨,寨主又姓周,故称周寨。
周寨镇初建时没有集,后因土匪骚扰,李九寨集及汪集两集迁至周寨内,两集迁人周寨后合为一集,叫周寨集。自设集到建国时,一直没有什么变化,仅南北一条大街,有几家店铺,大都是摊贩。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周寨镇成了公社所在地。县供销社在镇上设门市部,从此集日贸易额逐年上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广大农民生活逐步提高,加上自由市场的开放,原来的街道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集市贸易,公社党委决定,在加宽延长南北街道外,又沿砀丰公路新建一条长600米,宽25米的东西大街,两条街道都铺上了柏油。
到1985年底,周寨镇总的集市面积约1平方公里,有集体企业3个,供销门市部14个,个体商贩154户,此外还有旅社11家,医院1所,每月(农历)逢双为集日,日贸易额4万元。镇上常注人口3500人,工业总产值800万元。
李庄镇位于砀城东15公里处。李庄镇原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自从陇海铁路建成通车,建火车站以后,一些南来北往的客商,陆续来李庄经商,因而李庄也逐步扩大繁荣起来。当时李庄有南北和东西两条街道,只有几米宽不足百米长,街上共有十几家店铺。
民国27年,日本侵略军占据李庄后,到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原街上的店铺及房屋基本上被毁尽。商业萧条。
建国后,李庄镇的建设发展很快,先后建有法庭、税务所、银行营业所、文化站、供销门市部、邮政代办所、轧花厂等。1951年,县直一些科局、公司分别在李庄建立了分支机构,如供销社、粮库、糖业烟酒分销处、煤点、食品站、百货分销处、文化站、邮电所等。
1958年李庄人民公社成立,公社设在李庄后,又有一批县直单位在李庄相继设立分支机构,如中转站、商业经营处,李庄商业采购批发站、医药批发站、搬运站、联运站、打办室、市管会、中心食品站、五金站、拖拉机站、卫生院、交管站、机械厂、砖瓦厂、变电所、供电站、农机供应站等。加宽加长了街道。每月(农历)的五、十是集日,逢集时,日上人数最多时可达2万人以上,成交额可达数万元以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逐步好转,集市贸易也越来越活跃。李庄改镇后,镇党委对李庄镇的建设非常重视,从1980年至1986年,李庄镇新建街道2条(礼河集、黄河路)改建街道4条,以上几条街道都全部用柏油罩面。1985年,李庄镇总的面积为2.5平方公里,在册总人口4323人,人均占地175.7平方米。有全民、集体、个体工业企业1089个,职工人数3683人,产品有砖、瓦、砖机、皮棉、植物油、面粉、水泥、罐头、小农具、粉碎机等,年产值587万元。
二、村庄建设
建国前,本县农村住房较为简陋,且房屋矮小阴暗,除少数地主大户外,全是土墙草房。20世纪40年代,较好的农户住房为7—9层砖墙,一般户5—7层砖墙,生活特别困难户住茅草庵。20世纪50年代,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农民的生活有了好转,住房也有所改善。20世纪60年代已有少数人家开始盖9—11层砖瓦剪边房(草房砖瓦檐),20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腰子墙(屋墙上下用砖中间为土墙)。同时也出现了砖瓦结构的房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责任制,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形成了一股建房热,所建的房屋全部为砖瓦水泥结构,并用石头做墙基。
唐寨镇位于砀山东北23公里处,建于清咸丰年间,因唐姓在此建寨,寨主又姓唐,故称为唐寨。
唐寨镇从设镇到清末民初时,寨内不到4华里的地面,设有4个集市,即西门集、大南门集、北门集和中心集(局字街)。其中局字街和西门集最繁华,虽然只有一条东西大街,但店铺却有170多家,楼房15间、瓦房150多间、草房300多间。
民国27年,砀城沦陷后,集镇上的房屋、商店大部分破日本侵略军烧掉。过去的店铺大部分成了摊贩,直至砀山解放也没有恢复。
建国后,为改变集市落后状况,在局字街西南头建立了供销合作社,以后又建了邮电局、食品站。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农民生活逐渐提高,加上自由市场的开放,原来的街面己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集市贸易。1979年,公社党委决定进行集市整顿和扩建,除加宽取直了南北大街外,又新建一条长400米,宽25米的东西大街。1983年,两条大街又铺上了柏油。
到1985年底止,唐寨镇总的集市面积约1.2平方公里,现有集体企业6个、供销门市部11个、个体商贩340户、个体手工业及其它业180个,此外还有旅社、饭店12家、医院1所,850人座位影剧院1座。农历每月二、五、八、十为集日,日贸易额6万元。镇上常住人口11688人,工业总产值501.3万元。
官庄镇位于砀城西北15公里,黄河故道南岸,该镇建于明末清初,因村内有一关姓大户,故名关庄。后因关姓被清政府抄家,土地改称官地,又因“官”与“关”同音,关庄便易名为“官庄”。
此镇初建时,仅有一条南北长300米,宽不足几米的上街道,街上有几家店铺,一家旅店和一家染坊。其余均为摊贩。该镇处地较偏辟,市面较萧条。
建国后,党对农村的经济工作较为重视,从1952年开始,先后建立了供销社门市部、食品站、粮站、邮政代办所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形势逐年好转,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集市贸易,区党委于1980年决定加宽延长东西大街,并铺上了碎石子。到1985年底,官庄镇建有百货公司批发部、供销合作社、食品站、邮政所、广播站、农具修造厂、区文化中心,区文化站、香雪轩毛笔厂、面粉加工厂等几十个单位。此外还有卫生院1所、影剧院1座,每月的(农历)一、四、六、九为集市日,集日上人数约6000人,成交额约5万元,全镇人口为3500人,年工业总产值248万元。
周寨镇位于砀城城北14公里,建于清咸丰年间,因周姓在此建寨,寨主又姓周,故称周寨。
周寨镇初建时没有集,后因土匪骚扰,李九寨集及汪集两集迁至周寨内,两集迁人周寨后合为一集,叫周寨集。自设集到建国时,一直没有什么变化,仅南北一条大街,有几家店铺,大都是摊贩。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周寨镇成了公社所在地。县供销社在镇上设门市部,从此集日贸易额逐年上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广大农民生活逐步提高,加上自由市场的开放,原来的街道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集市贸易,公社党委决定,在加宽延长南北街道外,又沿砀丰公路新建一条长600米,宽25米的东西大街,两条街道都铺上了柏油。
到1985年底,周寨镇总的集市面积约1平方公里,有集体企业3个,供销门市部14个,个体商贩154户,此外还有旅社11家,医院1所,每月(农历)逢双为集日,日贸易额4万元。镇上常注人口3500人,工业总产值800万元。
李庄镇位于砀城东15公里处。李庄镇原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自从陇海铁路建成通车,建火车站以后,一些南来北往的客商,陆续来李庄经商,因而李庄也逐步扩大繁荣起来。当时李庄有南北和东西两条街道,只有几米宽不足百米长,街上共有十几家店铺。
民国27年,日本侵略军占据李庄后,到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原街上的店铺及房屋基本上被毁尽。商业萧条。
建国后,李庄镇的建设发展很快,先后建有法庭、税务所、银行营业所、文化站、供销门市部、邮政代办所、轧花厂等。1951年,县直一些科局、公司分别在李庄建立了分支机构,如供销社、粮库、糖业烟酒分销处、煤点、食品站、百货分销处、文化站、邮电所等。
1958年李庄人民公社成立,公社设在李庄后,又有一批县直单位在李庄相继设立分支机构,如中转站、商业经营处,李庄商业采购批发站、医药批发站、搬运站、联运站、打办室、市管会、中心食品站、五金站、拖拉机站、卫生院、交管站、机械厂、砖瓦厂、变电所、供电站、农机供应站等。加宽加长了街道。每月(农历)的五、十是集日,逢集时,日上人数最多时可达2万人以上,成交额可达数万元以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逐步好转,集市贸易也越来越活跃。李庄改镇后,镇党委对李庄镇的建设非常重视,从1980年至1986年,李庄镇新建街道2条(礼河集、黄河路)改建街道4条,以上几条街道都全部用柏油罩面。1985年,李庄镇总的面积为2.5平方公里,在册总人口4323人,人均占地175.7平方米。有全民、集体、个体工业企业1089个,职工人数3683人,产品有砖、瓦、砖机、皮棉、植物油、面粉、水泥、罐头、小农具、粉碎机等,年产值587万元。
二、村庄建设
建国前,本县农村住房较为简陋,且房屋矮小阴暗,除少数地主大户外,全是土墙草房。20世纪40年代,较好的农户住房为7—9层砖墙,一般户5—7层砖墙,生活特别困难户住茅草庵。20世纪50年代,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农民的生活有了好转,住房也有所改善。20世纪60年代已有少数人家开始盖9—11层砖瓦剪边房(草房砖瓦檐),20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腰子墙(屋墙上下用砖中间为土墙)。同时也出现了砖瓦结构的房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责任制,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形成了一股建房热,所建的房屋全部为砖瓦水泥结构,并用石头做墙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