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钱庄
光绪二年(1878),砀城设有杜慎昌、公慎、春隆三家私人钱庄。民国4年(1915年),砀城计有顶丰、同盛公、刘顺兴、黄恒兴、德顺、永记、裕华等私人钱庄,发行纸币约达20万千文,《江苏省实业视察报告书》载:“裕华钱庄,其资本5千千文,尚有利可图”,至民国17年,砀山县私人钱庄发展到30多家,其中以唐树堂(唐寨人)开办的协茂钱庄为最大,民国24年后,私人钱庄相继停办。
二、官钱局
民国元年(1911),设立裕砀钱局,其业务主要是办理铜钱、铜元、白银的兑出兑入,《江苏省实业视察报告书》载,裕砀官钱局“系公团所组织,计基本钱八千千文,每年颇有盈余”。
三、银行
江苏省农民银行砀山县分理处成立于民国19年,民国34年改为江苏省农民银行砀山县汇总处。
江苏省交通银行砀山县汇总处成立于民国34年。
中国人民银行砀山县支行(简称砀山人行)1949年3月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宿县中心支行砀山县办事处,先是兑换解放区地方货币,同年12月正式开办银行业务,1950年3月,改为中国人民银行砀山县支行,下设农贷、会计、出纳、业务、人秘5个股。1951年10月设立卞楼营业所,同时在全县设8个流动服务组。1952年增设唐寨、吴集两个营业所。1953年2月,砀山人行划属江苏省徐州专区中心支行领导。同年5月全县8个流动服务组改为营业所,10月接收山东省单县马良集营业所和华山县周寨、葛集两个流动服务组,1954年6月增设信用合作股。1955年4月,砀山人行划归安徽省宿县地区中心支行领导,1956年8月,砀山人行增设储蓄股,同年9月因行政区划变动全县改设5个营业所。1958年9月,成立砀山火车站分理处。1963年12月,砀山人行下设人秘、会计、出纳、信贷、计划等5个股。1966年3月,砀山人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砀山县支行合并,仍称中国人民银行砀山县支行,下设农贷、会计、出纳、业务、人秘等5个股。1970年6月,砀山人行与砀山县财税局合并,成立砀山县财税金融局,1972年财税局分出另设。1979年12月,中国农业银行砀山县支行另设,除火车站分理处外,其余基层营业所划归中国农业银行砀山县支行。1980年范庄储蓄所(1979年10月设立)改设为范庄分理处。1982年设立东关储蓄所。1983年设立西关储蓄所。1985年,砀山人行下设人事、秘书、会计、出纳、储蓄、计划、信代、监保等8个股。
中国农业银行砀山县支行(简称砀山农行)成立于1955年12月,与砀山人行合署办公。1957年7月砀山县农行撤销。1963年12月复设砀山农行,下设人秘、农金、信用合作、会计、会计辅导等5个股。1966年3月,砀山县农行与砀山人行合并,1979年12月砀山农行另立,下设信贷、信用合作、人事、计划、会计、储蓄、保卫等7个股。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砀山县支行(简称砀山建行)1978年2月,成立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砀山县办事处(在此之前,其业务由砀山人行代办),1979年元月,改设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砀山县支行。
四、保险公司
砀山人行于1951年6月开办保险业务,1952年10月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砀山县支公司(简称砀山保险公司),下设计财、人秘、业务三个股。1953年7月,砀山保险公司撤销,保险业务停办。1982年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砀山县代理处(由砀山人行领导),7月1日开始营业。1983年7月改设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砀山县支公司,1984年砀山保险公司下设人秘、计财、业务等3个股。
五、信用合作社
信用合作社属集体所有制金融组织,开展农村储蓄,办理存款和贷款,接受国家银行及其他单位的委托业务。
1953年秋,砀山人行在良梨乡郭庄试办信用合作社,同年全县建起27个信用合作社,吸收股金5.9万元。1953年全县建立115个信用部,下设代办点442个,聘请协储员29445人,吸收股金14.3万元,入股农户9052户,占总农户的94.9%。其后,因行政区划变动,信用合作社几经调整,1980年全县计有信用合作社64个。1983年信用合作社进行体制制改革,建立健全民主管理体制,清理了股权和股金,全县落实股权69572户,股金139144元,结付利息3049元,新入股43142户,新扩股金36284元。1985年召开全县信用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成立砀山县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对基层信用合作社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信用合作社人权,财权先属地方行政管理,1964年5月转交砀山农行管理,由于信用合作社的业务和职工福利均向国家银行看齐,逐渐走上“官办”道路,其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逐渐减弱,不能自负盈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后,改革了管理体制,实行经济核算责任制,克服了平均主义,信贷实行浮动利率,转亏为盈,信用合作社的群众性、民主性、灵活性得到了恢复和加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货币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