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发展概况
民国19年(1930),奉中共徐海蚌行动委员会指示,由中共砀山县行动委员会负责人蒋嘉宾邀约进步人士刘尹斋、陈伯谋等人,在砀城北关外利用北土山的歇马厅、天齐庙为校舍,创办苏鲁豫边疆中学,陈伯谋任校长,蒋嘉宾任训导主任。学生来自永城县、夏邑县、虞城县、单县、丰县、沛县、萧县、砀山县、铜山县、邳县等地,计130人。同年9月开学,分两班上课,课程除设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还开设了社会问题讲座课,宣传马列主义,一时在砀颇有影响,深为国民政府所忌恨。是年11月,蒋嘉宾被捕,学校亦被封闭。之后,薛尼轩、杨辔如征得国民党县政府的同意,将该校全部校具搬进城内积谷仓(今城关粮站所在地),改办成砀山县私立养正初级中学,薛任校长,杨任教导主任。民国20年秋,校址迁至砀城南关内原砀师附属小学所在地。
民国27年,日军占领砀城时,养正初级中学停办。由于共产党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共产党员根据地及国民党占领区局势相对稳定,本县的中学教育在农村先后发展起来。民国29年秋,董若梁、许树昌在砀城东北李楼(今属丰县)开办初中补习团,招生一个班。是年8月,迁至韩新庄,又招生一个班,改称砀山县立初级中学。民国34年春,校址迁至砀城东毛李庄,是年秋,又迁入砀城内民主街路北(今教育局处)。
民国29年秋,郑筱庭、许士元在城东夏桥开办初中补习团,学生30多人。民国30年秋,迁至砀城南胡屯,改称砀山县初级中学城南分校(亦称第一分校)。民国31年春,迁至城东南李楼,由于日军扫荡,校舍被焚,该校迁至许王屯。民国34年,校址再次迁移,设立在李庄火车站东赵庙村,学校规模3个班。
民国29年秋,蒋嘉宾在砀城西赵庄创办乡道中学,蒋任校长,张信资任教务主任。民国31年,迁至下河张集,改称砀虞公立初级中学。由于学校多次被日军所焚,校址屡迁,而学校规模却始终保持三个班。民国35年,迁至魏庙,改称砀山初级中学城西分校(亦称第二分校)。
民国31年秋,蒋鸿钧在马良集东汪庄开办砀山县立初级中学西北分校,招生一个班,学生30多人。民国33年秋,与养正中学合并,迁至砀城东北李楼,改称砀山县立初级中学第三分校。民国34年并入砀山初级中学。
民国31年秋,史鸿筹在马良集东孙寨恢复养正中学,民国33年秋,与砀山县初级中学西北分校合并,改称砀山县立初级中学第三分校。民国34年春,并入砀山县初级中学。是年秋,在砀城西郊红山庙复立养正中学,校长史鸿筹。后校址迁至砀城东关。
民国31年秋,王谦在大寨黑楼创办砀山县初级中学第四分校,一个班。民国32年暑假,并入砀山县立初级中学。
民国32年,天主堂办的类思学校改为晨光中学,10个班,分男女两部。民国34年,该校开设高中班,共18个班,学生800多人,民国36年11月,学校毁于战事,规模缩小,仅有6个班。
民国37年10月,砀城国民党军队溃逃,国民党县党部胁迫一部分中学师生随同逃往江南,全县中学均停办。同年11月砀山解放,县人民政府拨粮6000斤,在邵则峰的主持下,原砀山初级中学赵庙第一分校复课。1949年2月,豫皖苏三分区(即河南省商丘专署)派刘雪溪来砀筹办砀山中学(校址在城隍庙),通过编级测验,招收初一、二年级学生计5个班,同时赵庙第一分校并入砀山中学。是年春,私立晨光中学、私立养正中学校相继复课。全县计有中学生843人。
1950年春,私立养正中学因办学经费困难,申请改为公立,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并入砀山中学,称砀山中学东部。1951年4月,县人民政府决定将私立晨光中学改为公办,并入砀山中学,称砀山中学南部。
1952年7月,砀山中学本部由城隍庙迁至砀城东关外与其东部合并,改称砀山县第一初级中学,同时原砀山中学南部改称砀山县第二初级中学。是年,全县招收初中一年级新生614人,初中毕业239人,在校学生1136人。
1956年7月,砀山县第一初级中学改称安徽省砀山中学,招收两班高中一年级新生,计112人。8月,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周寨区创办朱小楼初级中学,招收两班初中一年级新生。是年,全县招收初中一年级学生733人,高中一年级学生112人,初中毕业339人;在校高、初中生2107人。
1958年,中学教育有较快的发展,新开办良梨、唐寨、程庄、陈寨、黄集、大寨等6所初级中学。砀山县第二初级中学改名为砀山县初级中学。是年,全县计有完全中学一所,初级中学8所:招收初中一年级学生1408人,高中一年级学生183人;初中毕业677人,在校学生3048人(其中高中334人)。
1961年,新办张新庄、陇海、黄河等3所初级中学。是年冬、砀山师范停办,砀山县初级中学迁入该校,并入安徽省砀山中学初中部。是年,全县计有初级中学10所,完全中学1所;招收初中一年级学生1556人,高中一年级学生224人;初中毕业987人,高中毕业123人;初中在校学生4819人,高中在校学生650人。
1963年,县教育局在原砀山县初级中学校址复办砀山县初级中学(习惯称砀山二中)。全县初级中学计11所,完全中学1所;新招初中一年级学生1243人,高中一年级学生180人;初中毕业1130人,高中毕业218人;初中在校学生3586人,高中在校学生605人;1965年,全县招初中一年级学生1258人;高中一年级学生171人;初中毕业932人,高中毕业180人;初中在校学生3816人,高中在校学生535人。1969年,良梨、唐寨、程庄、陈寨、黄楼、大寨、张新庄、陇海、黄河、朱小楼等10所初级中学均改为高级中学,同时又新办红旗、四新、李庄、权集、城郊、曹庄等6所高级中学,安徽省砀山中学未变,全县17个公社(镇)均有一所高中。是年,各生产大队完小办起附设初中班,高、初中在校学生10395人,教职工426人,其中专职教师263人。至1976年,全县计有初中99所(农村98所),毕业4627人,招生10747人,在校学生21597人(女生7079人)。高中仍为17所(农村16所),毕业2174人,招生2343人,在校学生5031人(女生1565人)。
“文化大革命”中,中学教育遭受严重破坏。1966年,全县300多名中学教师,有54人被打成“黑帮”,自本年起,中学连续3年未招生,学生无课本,以学习毛主席著作为主。1968年,城镇中学派驻工宣队,农村中学派驻贫宣队,进行学校管理。1969年,提出“上初中学生不出生产大队,上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中学教育发展过快,小学教师改教初中,初中教师改教高中,师资严重缺乏。1970年,中小学教师集中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大搞逼、供、信,受迫害者数以百计。1971年,江青、张春桥等人,炮制“两个估计”,教师被视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使其自惭形秽,欲教不能,欲罢不忍。
“文化大革命”后,中学教育步入正轨。1978年,西关初级中学改为砀山县第二完全中学(简称砀山二中)。是年,全县计有初中131所(农村130所),毕业5379人,招收8731人,在校学生29429人(农村27958人)。计有高中18所(农村16所),毕业2379人,招生1744人,在校学生4183人(农村3495人)。
1980年后,中学进行调整。是年8月,红旗中学改为初级中学。1981年8月,陇海、城郊、曹庄、权集、四新、李庄、黄河、黄集等8所高中改为初级中学。是年,全县计有9所高中,砀城有砀中和砀山二中,农村有朱小楼、唐寨、程庄、陈寨、张新庄、良梨、大寨等7所高中。招收1465人,毕业1465人,在校学生3313人(农村2089人)。初级中学计91所,招收9266人、毕业7576人,在校学生27695人(农村25930人)。
1983年,大寨中学改为初级中学。1984年,陈寨、唐寨、程庄、张新庄等4所高中改成农业高中。至1985年,全县计有高中4所,砀城内有砀中和砀山二中,农村有朱小楼中学和良梨中学。计有初中80所。是年,高中招生750人,毕业1077人,在校学生2085人。初中招生9149人,毕业7729人,在校学生30755人。
民国元年至1949年,本县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80人左右。建国后,全县培养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者12万多,向中等专业学校输送新生3300人,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3468人。
砀山县普通中学概况


说明:民办教师数,包括初中、高中民办教师数。
二、重点中学
砀山中学其前身为砀山县立初级中学,创办于民国29年(1940),民国29年至31年,该校先后设立夏桥、魏庙、汪庄、黑楼等4个分校。
民国37年10月,砀山县国民党军胁迫一部分中学师生南逃,全县中学停办。同年11月,砀山县解放,原砀山县立初级中学赵庙分校(其前身为夏桥分校)复课。1949年2月,豫皖苏三分区派刘雪峰来砀筹办中学教育,招收初中一、二年级学生5个班,赵庙分校并入该校,时称砀山中学。
1952年7月,砀山中学由城隍庙迁至砀城东关外(今校址),改称砀山县第一初级中学。1956年7月易名为安徽省砀山中学,是年招收两班高中一年级新生112人。1959年暑期,首届高中毕业生89人参加高考,88人被大专院校录取,各科平均考试成绩名列全省第六,地理科成绩名列全省第一。1960年,第二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全部被高等院校录取。是年,省教育厅宣布砀山中学为省重点中学。1961年,因学校已无初中班,改名为砀山高级中学。是年第三届高中毕业生180人参加高考,177人被高等院校录取,各科平均成绩居全省第二名。1963年暑期,砀山县第二初级中学并入砀山高级中学,该校复称砀山中学。
砀山中学自创办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建国后,发展尤快,1985年该校高初中已发展到24个班,师生员工1400多人。学校占地180亩,校舍12000多平方米,有大礼堂1个,科研实验楼和图书楼各1座。
砀山二中1951年4月10日,砀山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天主教堂晨光中学,称砀山县初级中学南部。1952年7月,砀山县初级中学本部与东部合并,称砀山县第一初级中学;南部称砀山县第二初级中学。是年,招生5个班。1961年,学校从城内搬迁到原砀师校址,改为砀山中学初中部。
1963年,县文教局在县城内原二中校址,招收2班初中学生,开办了新的砀山县初级中学。因该校仍在原二中校址,故人们仍习惯的简称它为“二中”。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1968年暑假,三届学生同时毕业,学生被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教职工在家等分配。1969年“支左”部队来砀,是时,“支左”部队要将砀山中学下迁,本地党政部门不同意,认为那样损失太大,再者,县城内不能没有1所中学。“支左”部队只得将“砀山二中”下迁到城南薛楼商业农场。
1970年2月,在现在的西关大队织布厂处,城关镇办起了城关初中,开始招收1班初中生。1972年暑期,实验小学、红卫小学的戴帽初中班,合并于城关初中,使该校发展到7个班,并将校址搬迁到西关外,与西关小学一个院,校名也因此改为西关中学。1977年9月,小学搬迁出去,西关中学成为一所正规的普通初级中学。1978年9月,学校开始招收高中班,成了完全中学,改名为砀山县第二完全中学,简称“二中”,直属县教育局领导。
1985年,该校初中12个班,高中12个班,在校学生1468人,教职工103人,专任教师76人,校址占地为33亩,有瓦房5181平方米,草房159平方米。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