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六节 图书档案
一、图书
书店早在唐、宋时期,砀山已有出售手抄本和木刻本的小型书铺。到清代末年,砀城已有两、三家书店,农村有担挑串学馆的个体书商。民国时期,全县有六、七家书店,农村较大集镇出现了坐地经营的私人书铺。至解放前夕,全县已有十多家书店,砀城较大的书店曹氏(山东单县)开办的“建国书局”,该店开办到民国37年砀城解放。王培栋开办的“国光书店”有4名店员,经营图书四、五百种,兼营纸张文具,该店一直开办到1954年,经过对私改造同其他私营书店一起并入合作商业,成立一个图书文具门市部。
1949年7月,新华书店砀山支店在今水利局大门西边临街的3间门面里开业。1950年5月,新华书店实行垂直领导,人事、财务、业余三权统一由上级店管理,是时,仅在砀城设一个门市部。1952年以后,各区配备了发行干事,负责组织并参于农村发行工作。1956年,先后在卞楼镇(今李庄区卞楼村)、周寨、官庄设立了3个农村集镇门市部,每个门市部配备2人,逢集开门营业,背集下乡送书。由于发行量较小,加之管理力量簿弱,1958年官庄门市部撤销,是年,卞楼门市部迁至李庄镇。
1962年周寨门市部撤销,是年,砀山县新华书店改由省店和县文教局双层领导,1962年至1979年,新华书店一直保持砀城和李庄售书点。李庄门市部一般不直接售书,书店在农村的发行力量主要是十几名农村发行员。1980年起,新华书店在农村恢复和发展了集镇门市部,至1985年,全县共有砀城、李庄、关帝庙、周寨、杨集5个门市部。
集体性质的供销社及公社办的售书点,从1956年以来逐步发展,逐年增多,1984年,全县供销社就发行图书价值7万多元。
至1984年,售书专业户已发展到25户,季节性书贩40多个。砀城内,也出现了私营售书亭和书摊。
图书馆、室民国35年(1946),县城有图书馆一个,职员3人,民国37年停办。
1949年6月,砀山县文化馆成立,内设图书室,开展图书借阅等工作。1973年图书室从文化馆中分出,成立了砀山县图书馆,占房10间,计240平方米,1979年建成两层图书楼,计308平方米,1980年县成立文物组,图书馆分给文物组3间房子,计72平方米。现图书馆有房子20间,计454平方米,全馆工作人员10名,总藏书量10万册,馆内工作分采编、外借、阅览、辅导4个组。
砀山县图书馆除搞好管理、借阅、阵地宣传外,大量工作是辅导基层图书室。1962年以前,图书管理员经常抽时间深入工厂、机关、农村基层图书室进行辅导。同时利用文化站干部的力量,配备流动图书箱,将书送到农民手中,开展读书学习活动。1962年秋,省图书馆馆长带领全省各市、县图书馆负责人来砀召开图书工作现场会,会上砀山介绍了图书管理、送书下乡、下厂及辅导基层图书室的工作情况。
1973年全县生产大队都办起了图书室,砀城机关、学校、工厂也办起了图书室。1973年11月27日,全省群众文化工作会议在砀山召开,常庄大队、毛园大队、官庄大队、县酒厂图书室,均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1974年以后,农村各大队图书室停办。到1985年,乡乡办起文化站,乡文化站办起图书室。
二、档案
民国时期,县政府内虽设有档案室,但无专人管理。建国后,砀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分别成立了档案室,并确定了兼职档案干部。1958年10月25日成立了砀山县档案馆,主要从事党政机关档案资料的收集、立卷入档、保管和提供利用的工作。是年又成立了档案工作委员会,全县各部门、各单位也先后建立了档案室,使档案工作逐步制度化、正规化。1963年7月1日成立了县档案管理科,下设档案馆,以加强对全县档案工作的领导。1981年1月,在县委办公楼西侧,兴建了档案楼,档案馆搬进一楼,占房18间,有档案库房、资料室、办公室、复印室、接待室、值班室。是年,县档案管理科改称县档案局,编制5人,与档案馆合署办公。1985年县委、县人民政府拨专款购置铁皮橱、铁制高橱和木质资料架,此外还配备有防火、防虫、防潮等保管设备。是时,档案馆内有老式文件橱10个,木质资料架15个,木质橱27套,木制战备橱20套,铁制战备橱50套,铁皮橱20套,铁制高橱2套。馆藏档案主要有文书档案(旧政权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建国后机关文书档案)20471卷,科技档案(土壤普查、农业区划、行政区划、地名普查、气象等档案)43卷,专门档案(土地改革、“四清”运动、1950年农业税土地产量清册、死亡干部、不在职干部、违纪、房屋普查、人口普查档案)9339卷,馆藏资料5763卷。
书店早在唐、宋时期,砀山已有出售手抄本和木刻本的小型书铺。到清代末年,砀城已有两、三家书店,农村有担挑串学馆的个体书商。民国时期,全县有六、七家书店,农村较大集镇出现了坐地经营的私人书铺。至解放前夕,全县已有十多家书店,砀城较大的书店曹氏(山东单县)开办的“建国书局”,该店开办到民国37年砀城解放。王培栋开办的“国光书店”有4名店员,经营图书四、五百种,兼营纸张文具,该店一直开办到1954年,经过对私改造同其他私营书店一起并入合作商业,成立一个图书文具门市部。
1949年7月,新华书店砀山支店在今水利局大门西边临街的3间门面里开业。1950年5月,新华书店实行垂直领导,人事、财务、业余三权统一由上级店管理,是时,仅在砀城设一个门市部。1952年以后,各区配备了发行干事,负责组织并参于农村发行工作。1956年,先后在卞楼镇(今李庄区卞楼村)、周寨、官庄设立了3个农村集镇门市部,每个门市部配备2人,逢集开门营业,背集下乡送书。由于发行量较小,加之管理力量簿弱,1958年官庄门市部撤销,是年,卞楼门市部迁至李庄镇。
1962年周寨门市部撤销,是年,砀山县新华书店改由省店和县文教局双层领导,1962年至1979年,新华书店一直保持砀城和李庄售书点。李庄门市部一般不直接售书,书店在农村的发行力量主要是十几名农村发行员。1980年起,新华书店在农村恢复和发展了集镇门市部,至1985年,全县共有砀城、李庄、关帝庙、周寨、杨集5个门市部。
集体性质的供销社及公社办的售书点,从1956年以来逐步发展,逐年增多,1984年,全县供销社就发行图书价值7万多元。
至1984年,售书专业户已发展到25户,季节性书贩40多个。砀城内,也出现了私营售书亭和书摊。
图书馆、室民国35年(1946),县城有图书馆一个,职员3人,民国37年停办。
1949年6月,砀山县文化馆成立,内设图书室,开展图书借阅等工作。1973年图书室从文化馆中分出,成立了砀山县图书馆,占房10间,计240平方米,1979年建成两层图书楼,计308平方米,1980年县成立文物组,图书馆分给文物组3间房子,计72平方米。现图书馆有房子20间,计454平方米,全馆工作人员10名,总藏书量10万册,馆内工作分采编、外借、阅览、辅导4个组。
砀山县图书馆除搞好管理、借阅、阵地宣传外,大量工作是辅导基层图书室。1962年以前,图书管理员经常抽时间深入工厂、机关、农村基层图书室进行辅导。同时利用文化站干部的力量,配备流动图书箱,将书送到农民手中,开展读书学习活动。1962年秋,省图书馆馆长带领全省各市、县图书馆负责人来砀召开图书工作现场会,会上砀山介绍了图书管理、送书下乡、下厂及辅导基层图书室的工作情况。
1973年全县生产大队都办起了图书室,砀城机关、学校、工厂也办起了图书室。1973年11月27日,全省群众文化工作会议在砀山召开,常庄大队、毛园大队、官庄大队、县酒厂图书室,均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1974年以后,农村各大队图书室停办。到1985年,乡乡办起文化站,乡文化站办起图书室。
二、档案
民国时期,县政府内虽设有档案室,但无专人管理。建国后,砀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分别成立了档案室,并确定了兼职档案干部。1958年10月25日成立了砀山县档案馆,主要从事党政机关档案资料的收集、立卷入档、保管和提供利用的工作。是年又成立了档案工作委员会,全县各部门、各单位也先后建立了档案室,使档案工作逐步制度化、正规化。1963年7月1日成立了县档案管理科,下设档案馆,以加强对全县档案工作的领导。1981年1月,在县委办公楼西侧,兴建了档案楼,档案馆搬进一楼,占房18间,有档案库房、资料室、办公室、复印室、接待室、值班室。是年,县档案管理科改称县档案局,编制5人,与档案馆合署办公。1985年县委、县人民政府拨专款购置铁皮橱、铁制高橱和木质资料架,此外还配备有防火、防虫、防潮等保管设备。是时,档案馆内有老式文件橱10个,木质资料架15个,木质橱27套,木制战备橱20套,铁制战备橱50套,铁皮橱20套,铁制高橱2套。馆藏档案主要有文书档案(旧政权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建国后机关文书档案)20471卷,科技档案(土壤普查、农业区划、行政区划、地名普查、气象等档案)43卷,专门档案(土地改革、“四清”运动、1950年农业税土地产量清册、死亡干部、不在职干部、违纪、房屋普查、人口普查档案)9339卷,馆藏资料576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