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园林绿化
一、青颍公园
青颍公园始建于1950年,其范围北起泉河坝,南至人民路,西起胜利路,东至颍州北路,面积230余亩。1950—1953年间,开辟花圃5亩。1955年正式命名为“阜阳县青颍公园”。1956年建成200米长的杏花坞,120米长,3.5米高的S形梅花岭和花房、凉亭、长廊。1957年建回环花坛、X路花坛、木香长廊花亭、棕榈园、春梅园等。1958年10月建动物园,面积为6863平方米。起初只有豹3只、猴子3只,后又引进姣凤鸟50只、相思鸟10只、白燕子20只、八哥2只、鹦鹉2只、金鸡2只、珍珠鸡2只、狗熊2只、狗獾子5只、狐狸1对、花面狸1对、响铃猪10只、骆驼2头、水獭1只、黑狸鼠4只、鳄鱼1条、乌龟1只、麂子1只、狍子1只、鹭1只、猴子20只、野猪1头、耗牛1头。
1958年11月征用公园西北角原铁工厂向东至苹果园,北至泉河堤,南至本园河岸的土地6863平方米,建成假山3座,凉亭2处、花房2幢及三环套月等游览场所。动物园内有各种动物百余种。1959年扩大育苗面积,建凉亭2个,改建四环路花坛。1960年曾规划建设10个花卉分类园。
1964年10月青颍公园改为苗圃。1972年,阜阳地区革委会军代表将青颍公园西部15亩的土地划归地区气象局,并建雷达站。园中的青松、梅岭、杏花坞、竹林、假山、苗圃被砍伐推平,损失价值10余万元。
青颍公园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凉亭被毁,园林树木被砍,动物园的动物几乎死光。“文革”结束后,园中的建设逐渐恢复。1983年新建儿童乐园,完成“艺宛”建设的基础工程,增建动物房200平方米,新建溜冰场、花木门市部等。
二、苗圃与花卉苗圃于1973年建在许寨棉种场,面积297.6亩,培育以法梧、水杉为主的合欢、银杏、椿树等树苗。1977年出圃苗木17.43万棵,品种有:法梧、水杉、刺槐、冬青、杜仲、喜树、枫杨、黄杨、合欢、白果树等;同时还培育花卉灌木15种3.3万棵。1979年出圃苗木2.83万棵,品种有:冬青、侧柏、法梧、杜仲、喜树等,育苗22.2亩,树种有水杉、冬青、刺松、法梧、刺槐等。1980年培育常青树、花卉类、用材树共19个品种,出圃苗5.77万棵,移栽苗木2.71万棵。1981年出圃常绿树苗、阔叶树苗9.32万棵。1983年出圃树苗16万棵,品种有法梧、女贞、刺松、黄杨、泡桐、水杉、桔子、龙柏、石楠等,引进并繁殖桂花、桃花等观赏树木52个品种。共为城市绿化提供各类常绿树、观赏树、乡土树及各类花木70门种,30多万棵。1984年出圃苗木16.42万棵,引进并繁殖龙柏、塔柏等及花木52种,为绿化,美化城市打下了物质基础。
市区花卉繁植的基地设在青颍公园。1950年始开辟花园5亩,开始引进花卉,1953年花卉发展至100余种。1956年建花房5间,1958年新建南花房7间,到1960年花木发展到近3000盆。1977年扩大花卉生产基地10余亩,繁植盆花1400盆。1980年共繁植花木1153棵,引进牡丹品种53个、月季品种60多个。1981年有木本花、观赏树28300棵、盆花草本3000盆、盆花木本850盆、菊花2000盆、仙人掌类300盆、1983年培育繁植花木28100盆,品种达50余个。1984年园内共有观赏树木、各类花卉200余个品种,近年引进30余个品种,共4400盆(棵),繁植花木46000余株(盆)。1985年培养繁植花木50000盆,品种250余个,引进花木20余种,共4100盆。
三、绿化
解放前城区道路两侧树木稀少,无人管理。1958年开始系统绿化。首先在人民路、解放大街种植行道树法梧2000棵,大冬青1000棵,冬青绿篱50万棵。1972年城区种植行道树0.4万棵。1973年种植2.14万棵。1974年种植0.42万棵。1975年种植0.15万棵。1976年成立阜阳市园林管理处。这时全市共有园林绿地面积31公顷,道路绿化12.7公里,苗圃面积265亩,人均绿地面积3.2平方米,市区绿化覆盖率2.3%。1977年植树1万棵,栽行道树0.67万棵。1978年春,在环城东路、南路、人民路、新建路、颍河路种植行道树0.28万棵,品种有法梧、水杉、泡桐、中槐、刺槐等。1979年全市植树7.5万棵,种植行道树0.17万棵,品种有水杉、法梧、合欢等。1980年春,全市共植树16.6万棵,营造“三八妇女林”和“青年林”。1981年春,全市共植树24.5万棵,绿篱2322万棵,新建大小花坛60余块。市区主要道路基本上实现了绿阴覆盖。这一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3%。1982年2月,阜阳市绿化委员会成立。全年植树36.8万棵,成片造林514亩,种植花草5424万棵,绿篱13.13万棵,其长度达1.53万米,新建大小花坛112处,其面积达1.07万平方米。这一年年底,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6%。1983年全市共植树31.7万棵,新建大小花坛849个,其面积达0.6万平方米,种绿篱41.5万棵,种花11.7万棵,育苗341亩。市区道路绿化总长度20公里。这一年市区绿化覆盖率7.4%,人均公共绿化面积1.5平方米。1984年全市共植树38万棵,建花坛3万平方米,种花木17万棵,绿篱19万棵,道路绿化总长度达20.3公里。夏季对全市行道树和园林树木打药防治病虫,杀虫率达90%。年底城市园林绿化面积达68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5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7.7%。1985年植树36.7万株,建花坛草坪2.6万平方米,绿化道路18.5公里。
1976—1985年全市参加义务植树96万人次,共树植230万株,成活率达92%,保存率达95%,建立义务植树基地14块,营造各种纪念林5块,创建花园式单位97个,城市园林绿地面积57.74公顷,建成绿地面积482.51公顷,城市绿化复盖率33.6%,城市公区绿地45公顷,人均1.98平方米。栽种各种树木及花卉24.3万株。种栽草花9万盆,铺设草坪6.3万平方米,绿化道路总长度82公里。绿篱长度64.15公里。建大小花坛343个。阜阳市绿化工作受到安徽省绿化委员会表彰的先进集体4个,有2个获安徽省绿化奖章。在阜阳地区城市绿化评比中多次获第一名。
青颍公园始建于1950年,其范围北起泉河坝,南至人民路,西起胜利路,东至颍州北路,面积230余亩。1950—1953年间,开辟花圃5亩。1955年正式命名为“阜阳县青颍公园”。1956年建成200米长的杏花坞,120米长,3.5米高的S形梅花岭和花房、凉亭、长廊。1957年建回环花坛、X路花坛、木香长廊花亭、棕榈园、春梅园等。1958年10月建动物园,面积为6863平方米。起初只有豹3只、猴子3只,后又引进姣凤鸟50只、相思鸟10只、白燕子20只、八哥2只、鹦鹉2只、金鸡2只、珍珠鸡2只、狗熊2只、狗獾子5只、狐狸1对、花面狸1对、响铃猪10只、骆驼2头、水獭1只、黑狸鼠4只、鳄鱼1条、乌龟1只、麂子1只、狍子1只、鹭1只、猴子20只、野猪1头、耗牛1头。
1958年11月征用公园西北角原铁工厂向东至苹果园,北至泉河堤,南至本园河岸的土地6863平方米,建成假山3座,凉亭2处、花房2幢及三环套月等游览场所。动物园内有各种动物百余种。1959年扩大育苗面积,建凉亭2个,改建四环路花坛。1960年曾规划建设10个花卉分类园。
1964年10月青颍公园改为苗圃。1972年,阜阳地区革委会军代表将青颍公园西部15亩的土地划归地区气象局,并建雷达站。园中的青松、梅岭、杏花坞、竹林、假山、苗圃被砍伐推平,损失价值10余万元。
青颍公园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凉亭被毁,园林树木被砍,动物园的动物几乎死光。“文革”结束后,园中的建设逐渐恢复。1983年新建儿童乐园,完成“艺宛”建设的基础工程,增建动物房200平方米,新建溜冰场、花木门市部等。
二、苗圃与花卉苗圃于1973年建在许寨棉种场,面积297.6亩,培育以法梧、水杉为主的合欢、银杏、椿树等树苗。1977年出圃苗木17.43万棵,品种有:法梧、水杉、刺槐、冬青、杜仲、喜树、枫杨、黄杨、合欢、白果树等;同时还培育花卉灌木15种3.3万棵。1979年出圃苗木2.83万棵,品种有:冬青、侧柏、法梧、杜仲、喜树等,育苗22.2亩,树种有水杉、冬青、刺松、法梧、刺槐等。1980年培育常青树、花卉类、用材树共19个品种,出圃苗5.77万棵,移栽苗木2.71万棵。1981年出圃常绿树苗、阔叶树苗9.32万棵。1983年出圃树苗16万棵,品种有法梧、女贞、刺松、黄杨、泡桐、水杉、桔子、龙柏、石楠等,引进并繁殖桂花、桃花等观赏树木52个品种。共为城市绿化提供各类常绿树、观赏树、乡土树及各类花木70门种,30多万棵。1984年出圃苗木16.42万棵,引进并繁殖龙柏、塔柏等及花木52种,为绿化,美化城市打下了物质基础。
市区花卉繁植的基地设在青颍公园。1950年始开辟花园5亩,开始引进花卉,1953年花卉发展至100余种。1956年建花房5间,1958年新建南花房7间,到1960年花木发展到近3000盆。1977年扩大花卉生产基地10余亩,繁植盆花1400盆。1980年共繁植花木1153棵,引进牡丹品种53个、月季品种60多个。1981年有木本花、观赏树28300棵、盆花草本3000盆、盆花木本850盆、菊花2000盆、仙人掌类300盆、1983年培育繁植花木28100盆,品种达50余个。1984年园内共有观赏树木、各类花卉200余个品种,近年引进30余个品种,共4400盆(棵),繁植花木46000余株(盆)。1985年培养繁植花木50000盆,品种250余个,引进花木20余种,共4100盆。
三、绿化
解放前城区道路两侧树木稀少,无人管理。1958年开始系统绿化。首先在人民路、解放大街种植行道树法梧2000棵,大冬青1000棵,冬青绿篱50万棵。1972年城区种植行道树0.4万棵。1973年种植2.14万棵。1974年种植0.42万棵。1975年种植0.15万棵。1976年成立阜阳市园林管理处。这时全市共有园林绿地面积31公顷,道路绿化12.7公里,苗圃面积265亩,人均绿地面积3.2平方米,市区绿化覆盖率2.3%。1977年植树1万棵,栽行道树0.67万棵。1978年春,在环城东路、南路、人民路、新建路、颍河路种植行道树0.28万棵,品种有法梧、水杉、泡桐、中槐、刺槐等。1979年全市植树7.5万棵,种植行道树0.17万棵,品种有水杉、法梧、合欢等。1980年春,全市共植树16.6万棵,营造“三八妇女林”和“青年林”。1981年春,全市共植树24.5万棵,绿篱2322万棵,新建大小花坛60余块。市区主要道路基本上实现了绿阴覆盖。这一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3%。1982年2月,阜阳市绿化委员会成立。全年植树36.8万棵,成片造林514亩,种植花草5424万棵,绿篱13.13万棵,其长度达1.53万米,新建大小花坛112处,其面积达1.07万平方米。这一年年底,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6%。1983年全市共植树31.7万棵,新建大小花坛849个,其面积达0.6万平方米,种绿篱41.5万棵,种花11.7万棵,育苗341亩。市区道路绿化总长度20公里。这一年市区绿化覆盖率7.4%,人均公共绿化面积1.5平方米。1984年全市共植树38万棵,建花坛3万平方米,种花木17万棵,绿篱19万棵,道路绿化总长度达20.3公里。夏季对全市行道树和园林树木打药防治病虫,杀虫率达90%。年底城市园林绿化面积达68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5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7.7%。1985年植树36.7万株,建花坛草坪2.6万平方米,绿化道路18.5公里。
1976—1985年全市参加义务植树96万人次,共树植230万株,成活率达92%,保存率达95%,建立义务植树基地14块,营造各种纪念林5块,创建花园式单位97个,城市园林绿地面积57.74公顷,建成绿地面积482.51公顷,城市绿化复盖率33.6%,城市公区绿地45公顷,人均1.98平方米。栽种各种树木及花卉24.3万株。种栽草花9万盆,铺设草坪6.3万平方米,绿化道路总长度82公里。绿篱长度64.15公里。建大小花坛343个。阜阳市绿化工作受到安徽省绿化委员会表彰的先进集体4个,有2个获安徽省绿化奖章。在阜阳地区城市绿化评比中多次获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