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群众文艺
一、机构
市文化馆1965年,成立阜阳镇文化站,工作人员2名。人力和条件较差,只能搞些小型文化活动。1968年与红旗剧院(地区)、人民电影院、镇文联、少年之家、县广播站等5个单位合并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69年秋解散。1970年成立阜阳镇毛泽东思想宣传馆,设革命领导小组,编制8人。1975年12月,设阜阳市,镇宣传馆改建为阜阳市文化馆。1984年10月,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设群众文化、艺术、政秘3股,有工作人员9人。
市图书馆阜阳市图书馆前身,是原阜阳镇毛泽东思想宣传馆图书室,设市后,阜阳镇宣传馆改建为阜阳市文化馆,原图书室改为阅览室,但未开展阅览活动。
1976年冬,筹建市图书馆,编制6人,仅配3人。当时既未拨建馆经费,又未上报业务部门主管审批,人员仍在市文化馆上班,并受市文化馆领导。1978年10月,借用市文化馆内原福音堂礼拜厅作为活动场所,借用市文化馆阅览室所订部分报刊,对社会开展报刊杂志综合阅览。
1979年夏,省文物局审批成立阜阳市图书馆并直拨事业费(1979年全年经费5000元)。从此市图书馆成为市文化局下属独立事业单位。
区乡文化站
中市区文化站建于1981年,原名中市区文化分馆,1985年改馆为站。现有工作人员2名。在中市区办公楼三楼设文化活动室3间,办公室1间。有图书500余册,乒乓球台1张、康乐球台1张、还有羽毛球、象棋、军棋、扑克等。每2、4、6、日开放。.
东市区文化站建于1981年,1985年改分馆为站,工作人员2名。设在市区区公所内。有活动室1个。
西市区文化站建于1978年3月,1981年改西市区文化分馆,1985年改馆为站。工作人员2名。
郊区文化站建于1981年,1985年改称今名。现有工作人员3名。
闸东乡文化站建于1983年10月,设在闸东乡政府院内,现有工作人员1名。
水上乡文化站建于1982年夏,设在水上乡政府院内,现有工作人员1名。
三里影剧院1979年建成,属市搬运公司领导。原名搬运工人俱乐部,1983年经批准改三里影剧院,所有制性质及隶属关系不变。现有“松花江”3502型座机放映,观众厅设单人活动座椅1171个。舞台备有演出设备,另有化妆室、演员宿舍、食堂。现有职工30人。
人民电影院1956年6月建成,国营单位,属阜阳市文化局领导。1963年改造舞台,能放宽银幕影片,1980年改木制联椅为单人活动座椅1200个。1962年使用“松花江”5501型35厘米座机,换直流发电机为整流机。1972年改自动化放映。1982年用“珠江”35厘米自动放映机。电影院为解决停电时不能放映问题,备有20匹马力柴油发电机组。
河东电影院系原阜阳发电厂食堂饭厅改建,1981年对外营业。现属阜阳印染厂领导。观众厅设座位845个,使用日光F2—35型35厘米提包机放映。
青峰俱乐部是由青峰机械厂礼堂改建,1979年6月11日对外营业,属青峰机械厂领导。观众厅设活动单人座椅1246个。放映室备有“松花江”5501型35厘米座机,舞台有供演出的设备,可以接待中型剧团。阜纺俱乐部由阜阳纺织厂礼堂改建,1979年6月对外营业,属阜阳纺织厂领导。具放映、演出二种功能,以放映为主,使用“松花江”5502型35厘米座机。观众厅设活动单人座椅1056个,并配有空调离心风机一台。
1985年9月,阜阳市在此举办“金秋艺术节”演出文艺节目10台,俱乐部因服务质量高,荣获阜阳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精神文明奖。俱乐部有工作人员17名。
文物管理所文物管理所前身是文物管理小组。1978年成立,设在市文化局。1985年成立文物管理所,编制5人。同年阜阳市政府拔款维修文峰塔(阜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管理所移入保护区。
附:地区群艺馆1928年,国民党阜阳县政府在阜阳城隍庙设民众教育馆,同时还设博物陈列所、卫生陈列所、国术馆。1930年,博物陈列所等三单位均并入民众教育馆。
1948年,阜阳城解放,人民政府接收民众教育馆,改为人民教育馆。1950年,改为皖北区阜阳中心文化馆,兼管阜阳县文化业务活动。1956年7月,下放阜阳县领导,1964年收归地区,恢复阜阳专区中心文化馆。1968年与地区博物馆合并改为阜阳地区展览馆。1974年底,撤销地区展览馆,与博物馆分立,恢复阜阳地区文化馆。1981年改为阜阳地区群众艺术馆,现有工作人员22名,设城市经营组、辅导组、调研组、行政组。
地区博物馆原名阜阳专区博物馆,始建于1962年。1968年,与地区文化馆合并,成立阜阳地区展览馆,内设文物组,担负全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1980年恢复原建置。现有工作人员14名,现藏各级各类文物达一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0多件。该馆藏有西汉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夫妇墓发掘出土的全部文物。汝阴侯墓是我国发掘出土的西汉早期大型积炭木椁墓之一。随葬文物比较丰富。尤其值得珍视的是,该墓出土竹简约九千余片,为研究我国古代文献和书法艺术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地区工人俱乐部是工会系统文化事业单位,属地区工会办事处领导。1950年建成并开展活动。现有职工29人。内设有阅览室、象棋室、电视厅。象棋室备有专用象棋赛桌8张,阅览室订报刊130余种,电视厅拥有座位640个,备有大型“松花江”牌电影放映座机、放映35厘米胶片影片,对外营业。平常或节日期间举办各类展览。即将落成一座大型电影厅。拟将现有建筑加以改建,增加活动项目,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阜阳大戏院又称红旗剧院,建于1959年,1960年开始营业,国营单位,属地区文化局管辖。剧院分3个部分,前面三层楼,上层为办公室,中层为放映工作室,下面是宽敞的进场大厅;中间是主体部分,一、二层为观众大厅,设有活动座椅1400个,宽大舞台可供演出、放映、集会使用,拥有音响、灯光、布幕全套设备。舞台后也是三层楼,上、中二层为剧团演员宿舍,下层为化妆室,观众大厅两侧建有观众休息室,整个建筑系砖木钢筋水泥结构,功能齐全,浑然一体。
阜阳大戏院从1960年至1965年9月,是专一剧场,1965年10月,安装35厘米座机兼放电影成为全省最早的影剧院之一。“文化大革命”中名“红旗剧院”,1980年恢复原名。现有职工35人。
阜阳大戏院曾多次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和著名表演艺术家。
人民剧场原为民众会场,初建于抗日战争期间,为砖木结构。1963年重建,系砖木钢筋水泥混合结构。属阜阳县文化局管辖。1970年增添35厘米座机,建成影剧院。观众厅有单人活动座椅1235个。场内备有放映、演出、会议用全套设备。
群众剧场建于1954年,是建国后阜阳城最早兴建的剧场。国营单位,属地区文化局领导。1981年,重修后作为放映演出两用影剧院。1983年改为立体电影院,是阜阳市内第一家立体电影院。观众厅设单人活动座椅747个。现有工作人员21名。
泉河电影院泉河影院原系阜阳县党校礼堂,1979年改建,属阜阳县文化局领导。观众厅有750个座位,用104型35厘米提包机放映。
西郊电影院系阜阳县颍西镇礼堂改建,1979年对外营业。观众厅设单人靠椅811个。使用解放103A型放映机。属阜阳县颍西镇领导。
二、民间文艺
民歌1979年,阜阳市文化馆刘士法、王丽平录音整理阜阳市传统民歌76首,选出50首辑为专集,报送地区有关部门35首。《地上的黄河几道湾》由上海音像出版单位制成录音磁带在全国发行。《四季花儿香》演唱录音由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曲艺1949年春,坠子艺人马俊武、评书艺人康亚东等12人联合成立文艺组,受阜阳专区中心文化馆领导。1950年文艺组改城关曲艺社。1956年阜阳县曲艺协会成立,城关曲艺社受其领导。“文化大革命”初期,阜阳县曲艺协会和城关曲艺社解散,曲艺艺人被迫改行谋生。1977年春,曲艺艺人刘立海等5人联合起来,报请阜阳市文化局恢复曲艺演唱组织,定名阜阳市曲艺社,在市文化馆指导下开展说唱活动。
建国前后,活跃在阜阳曲艺舞台上的流派主要有:柴门马派;桂门康派;刘门周派。著名曲艺(演)艺人有坠子艺人马俊武(外号马老二),演唱书目有《岳飞传》、《朱元璋》、《孟丽君》等,建国后多次出席省、地、县文艺会演并获奖;评书艺人康亚东(外号康八),说唱书目有《黄三太》、《明清八义金牌传》、《济公传》等,创桂门康派;坠子艺人周治国,说唱书目有《大红袍》、《杨家将》等,创刘门周派,多次出席地、县文艺调演并获奖。建国后还成长起来一批中青年曲艺演员,他们在继承传统流派的同时,又有创新,如评书演员刘立海,鼓词说唱演员徐治广等。另外还有一些业余曲艺表演者,活跃在工厂、农村,如张辉、杨建君等。
舞蹈自1983年以来整理出民间传统舞蹈11种。其中《斗牛》被列为全国重点挖掘整理节目。
斗牛舞民间娱乐活动时,用于“打场子”(扩大表演场地)。由6人演出要2人饰牧童,4人分顶2张“牛皮”饰2头大牛。由2牧童牵牛上场,2牛见面抵头,牧童表演拉架等一连串活泼动作,既表现欢快情趣,又将围观的观众驱赶到场外供其它节目演出。1983年列入全国重点挖掘整理节目。
狮子舞是表演热烈,欢快情绪的民间传统舞蹈。全国多数省份都有狮子舞。本市表演一般是2狮对舞,加上两个训狮人共6人演出,形式有:对舞、争球、走桌腿、站椅子等。
旱船是一种载歌载舞,歌舞结合的民间文娱活动节目。用竹、木料扎一只小船,船顶有彩棚,船边用白布围绕一周画上水波纹。表演人数不等,一般一船3—5人,1人扮少妇驾船,1人(或2人)扮少女帮船,1人扮船夫撑船。表演形式有:撑船、行船、(跑园场)、船搁浅滩、抬船等动作。船夫也可配一段说白或快板书。其唱、白内容可根据需要临时编写。表演内容有:新娘回娘家、少妇人赶会等。
花车花车又称小车子灯,也是歌舞结合的传统民间歌舞形式。用竹、木扎只独轮小车,上有车篷结彩,故又称花车。表演人数与旱船相似,多少均可。一般是:1人扮少妇坐车,2人扮车夫一推一拉,另有少妇帮车。表演动作有:推车、拉车、坐车、帮车、上坡、下坡、车陷泥、抬车、断轴、修车等,边舞边唱,唱词内容根据需要临时编写。
花挑由1人扮少女挑两花蓝,边舞边唱。曲调采用《旱船调》或《小车灯调》。歌词内容根据需要填写。花挑可以单人舞,也可两个花挑对舞,或一副花挑一个花郎对舞。一般是配合旱船、小车灯等舞蹈来表演。
小黑驴又称骑驴、跑驴。2人表演,1人扮少妇骑驴、1人扮男青年赶驴,表演新娘回娘家、赶庙会途中。动作有上桥、过河、驴踢人、驴打滚等风趣舞蹈动作。
龙灯是民间大型传统舞蹈。需要有十几人或二十多人表演。演员每人手持1节竹扎布缝龙身或头、尾,表演龙翻滚、盘旋、飞舞等雄浑刚健动作,表演者之间配合默契,场面气势磅礴。
此外还有《大头舞》、《独竿轿》、《河蚌舞》、《高跷》等。
剪纸阜阳的剪纸艺术,流传久,流传广,深受广大民众所喜爱。解放前,不管穷富人家,在春节或婚娶喜庆时,都要请人剪些各种剪纸,如“恭贺新禧”、“五谷丰登”、“鲤鱼跳龙门”、“刘海戏金蟾”等各种图案,贴在门头、窗前或礼物上面,以示吉庆。妇女们穿的鞋子也要剪些各种花鸟贴在鞋面再绣以彩线、以示美观。
阜阳的民间剪纸不仅名誉省内,曾一度流行于港澳地区。1977—1981年间,市文化馆还组织成立了剪纸艺术社,以供应港澳和其他地区需求。
三、文化活动
从1977年元旦至1985年国庆节,市文化局直接组织和举办全市性文娱晚会35台次,放映电影25部、演出文艺节目265个,观众达15万人次,其中影响较大的是1984年元宵节焰火晚会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焰火晚会。燃放人们多年不见的“火烧葡萄架”、“猴子戳马蜂、“七星灯”、“木星导弹”等传统焰火和高空现代焰火。
每年春节和重大节日,市文化部门积极组织、扶植民间歌舞表演队伍,走上街头,到工厂、农村、车站、码头分别开展表演活动。有花挑、旱船、小车子灯、斗牛、狮子舞、小黑驴、龙灯、独竿轿、高跷等10多种歌舞形式计24个表演队。至1985年底共演出500多场,参加表演人数500多人,演出民间歌舞节目185个,观众达120万人次。1984年春节阜阳地区举办“歌舞百戏比胜大会”,阜阳市节目获得7个表演奖。获阜阳行署文化局奖给“丰富多彩,胜过往年”锦旗1面,锣鼓1套。1985年春节,为配合电视剧《乞丐王国里的春天》拍摄,从阴历三十演到正月底。通过演出活动,培养文化活动骨干300多人,挖掘出一批优秀传统民间歌舞节目,其中搬运公司《斗牛舞》列为全国重点挖掘整理节目。
建市以来,参加省、地区调演8次。共组织文艺节目240个,荣获省、地区颁发表演奖、创作奖45个。1983年阜阳市参加全省城市业余文艺调演,组织3个节目分别获得表演奖、创作奖与精神文明奖7个。其中淮词坐唱《凡人小事》荣获优秀表演奖和优秀创作奖,省电台、电视台进行录音录像并播出。《江淮文艺》发表了此节目唱词。
1985年9月,举办金秋艺术节业余文艺调演,共有15个代表队700多人参加演出。共演出10台、170个文艺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京剧、豫剧、民歌小调、民间民族舞蹈,也有流行歌曲和现代舞蹈—迪斯科。评出表演奖、创作奖76个。
1981年为迎接全国少年儿童歌曲比赛,举办全市中小学生歌咏选拔赛。有24支歌咏队参加。竞赛结果:(中学组)市三中获一等奖,市二中获二等奖;(小学组)曙晓小学获一等奖,北城小学获二等奖;(幼儿组)地直幼儿园获一等奖,育英幼儿园获二等奖。1982年6月,举办全市小学生作文竞赛,参加人员110人,获奖25篇,先后在阜阳市文化馆办《百花》上发表。
阜阳市文化馆先后举办音乐创作学习班8期,参加学习人员72人次。1970年至1977年,举办四期器乐学习班,参加人员37人次。1972年至1978年举办四期声乐学习班,参加学习人员120多人次。1970年至1985年,举办文学、戏剧、曲艺创作学习班40期,参加学习人员800多人次。从1970年至1985年举办美术学习班10期,参加学习人员200多人次。
阜阳市文化馆自建馆后,利用各种场地(阵地)采取单独办、配合市文化局等单位联合办等方式,举办各种展览60多期。其中影响大的有:《毛主席生平事迹图片展览》(1976年);《阜阳市书法竞赛获奖作品展览》(1982年);《阜阳市小学生手工作品展览》(1983年);《书法摄影展览》(1984年)。
四、文化市场管理
1980年10月,阜阳市文化局、公安局、工商局、商业局联合转发文化部、公安部等5个单位联合颁发的文件《关于禁止收购、出售、转录进口的录音带、录像、唱片的通知》。1981年11月市政府转发省文化厅关于转发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的规定》的通知和《规定》全文。1981年7月传达贯彻中央宣传部、公安部等8单位联合颁发的《关于查禁淫书淫画和其它诲淫物品的通知》,市政府并发出《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的通告》,1984年市政府又转发市委宣传部《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录像放映管理座谈会纪要》。市文化馆各区乡文化站都确定1名文化干部专门管理文化市场。并按区乡所辖范围划片包干,责任到人。1985年市文化局对文化馆、站管理人员和区乡宣传委员都发给文化市场检查证。
市场管理重点,是充斥在街头上的个人书画摊、租书部、个体书店、书报亭。市文化局于1980年、1985年两次普查登记,组织书报画书经营者认真学习有关文化市场管理文件,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端正经营态度。审查登记后,配合市工商部门发给营业许可证,按规定地点悬证经营。
文化市场管理人员除按各自责任区域经常深入检查外,市文化局每月组织各区乡文化站管理人员,重点检查一两条街道。每个季度市文化局联合市公安、工商、广播、物价等部门进行全市文化市场大检查一次。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抓住典型,教育一般。查封一个非法印刷武侠小说的印刷厂。没收走私图书、恐怖画册和非法印刷品3000册(件),不健康小报200000份。
对来阜阳市演出的外地文艺团体,查验是否具有县以上文化主管部门开具的演出介绍信、流动演出许可证,并认真审查节目,对属合标准的帮助安排演出场地。对计划内演出,按文化部规定收取演出纯收入5%管理费,积极帮助外来文艺团体解决生活上和演出中遇到的困难。
对本地民间职业表演团体管理。阜阳市文化局每年都对阜阳市杂技团和阜阳市飞车马戏团进行政治、业务考核。1985年9月又进行考核,并发给文化部统一印制的演出许可证。
市文化馆1965年,成立阜阳镇文化站,工作人员2名。人力和条件较差,只能搞些小型文化活动。1968年与红旗剧院(地区)、人民电影院、镇文联、少年之家、县广播站等5个单位合并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69年秋解散。1970年成立阜阳镇毛泽东思想宣传馆,设革命领导小组,编制8人。1975年12月,设阜阳市,镇宣传馆改建为阜阳市文化馆。1984年10月,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设群众文化、艺术、政秘3股,有工作人员9人。
市图书馆阜阳市图书馆前身,是原阜阳镇毛泽东思想宣传馆图书室,设市后,阜阳镇宣传馆改建为阜阳市文化馆,原图书室改为阅览室,但未开展阅览活动。
1976年冬,筹建市图书馆,编制6人,仅配3人。当时既未拨建馆经费,又未上报业务部门主管审批,人员仍在市文化馆上班,并受市文化馆领导。1978年10月,借用市文化馆内原福音堂礼拜厅作为活动场所,借用市文化馆阅览室所订部分报刊,对社会开展报刊杂志综合阅览。
1979年夏,省文物局审批成立阜阳市图书馆并直拨事业费(1979年全年经费5000元)。从此市图书馆成为市文化局下属独立事业单位。
区乡文化站
中市区文化站建于1981年,原名中市区文化分馆,1985年改馆为站。现有工作人员2名。在中市区办公楼三楼设文化活动室3间,办公室1间。有图书500余册,乒乓球台1张、康乐球台1张、还有羽毛球、象棋、军棋、扑克等。每2、4、6、日开放。.
东市区文化站建于1981年,1985年改分馆为站,工作人员2名。设在市区区公所内。有活动室1个。
西市区文化站建于1978年3月,1981年改西市区文化分馆,1985年改馆为站。工作人员2名。
郊区文化站建于1981年,1985年改称今名。现有工作人员3名。
闸东乡文化站建于1983年10月,设在闸东乡政府院内,现有工作人员1名。
水上乡文化站建于1982年夏,设在水上乡政府院内,现有工作人员1名。
三里影剧院1979年建成,属市搬运公司领导。原名搬运工人俱乐部,1983年经批准改三里影剧院,所有制性质及隶属关系不变。现有“松花江”3502型座机放映,观众厅设单人活动座椅1171个。舞台备有演出设备,另有化妆室、演员宿舍、食堂。现有职工30人。
人民电影院1956年6月建成,国营单位,属阜阳市文化局领导。1963年改造舞台,能放宽银幕影片,1980年改木制联椅为单人活动座椅1200个。1962年使用“松花江”5501型35厘米座机,换直流发电机为整流机。1972年改自动化放映。1982年用“珠江”35厘米自动放映机。电影院为解决停电时不能放映问题,备有20匹马力柴油发电机组。
河东电影院系原阜阳发电厂食堂饭厅改建,1981年对外营业。现属阜阳印染厂领导。观众厅设座位845个,使用日光F2—35型35厘米提包机放映。
青峰俱乐部是由青峰机械厂礼堂改建,1979年6月11日对外营业,属青峰机械厂领导。观众厅设活动单人座椅1246个。放映室备有“松花江”5501型35厘米座机,舞台有供演出的设备,可以接待中型剧团。阜纺俱乐部由阜阳纺织厂礼堂改建,1979年6月对外营业,属阜阳纺织厂领导。具放映、演出二种功能,以放映为主,使用“松花江”5502型35厘米座机。观众厅设活动单人座椅1056个,并配有空调离心风机一台。
1985年9月,阜阳市在此举办“金秋艺术节”演出文艺节目10台,俱乐部因服务质量高,荣获阜阳市委、市政府颁发的精神文明奖。俱乐部有工作人员17名。
文物管理所文物管理所前身是文物管理小组。1978年成立,设在市文化局。1985年成立文物管理所,编制5人。同年阜阳市政府拔款维修文峰塔(阜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管理所移入保护区。
附:地区群艺馆1928年,国民党阜阳县政府在阜阳城隍庙设民众教育馆,同时还设博物陈列所、卫生陈列所、国术馆。1930年,博物陈列所等三单位均并入民众教育馆。
1948年,阜阳城解放,人民政府接收民众教育馆,改为人民教育馆。1950年,改为皖北区阜阳中心文化馆,兼管阜阳县文化业务活动。1956年7月,下放阜阳县领导,1964年收归地区,恢复阜阳专区中心文化馆。1968年与地区博物馆合并改为阜阳地区展览馆。1974年底,撤销地区展览馆,与博物馆分立,恢复阜阳地区文化馆。1981年改为阜阳地区群众艺术馆,现有工作人员22名,设城市经营组、辅导组、调研组、行政组。
地区博物馆原名阜阳专区博物馆,始建于1962年。1968年,与地区文化馆合并,成立阜阳地区展览馆,内设文物组,担负全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1980年恢复原建置。现有工作人员14名,现藏各级各类文物达一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0多件。该馆藏有西汉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夫妇墓发掘出土的全部文物。汝阴侯墓是我国发掘出土的西汉早期大型积炭木椁墓之一。随葬文物比较丰富。尤其值得珍视的是,该墓出土竹简约九千余片,为研究我国古代文献和书法艺术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地区工人俱乐部是工会系统文化事业单位,属地区工会办事处领导。1950年建成并开展活动。现有职工29人。内设有阅览室、象棋室、电视厅。象棋室备有专用象棋赛桌8张,阅览室订报刊130余种,电视厅拥有座位640个,备有大型“松花江”牌电影放映座机、放映35厘米胶片影片,对外营业。平常或节日期间举办各类展览。即将落成一座大型电影厅。拟将现有建筑加以改建,增加活动项目,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阜阳大戏院又称红旗剧院,建于1959年,1960年开始营业,国营单位,属地区文化局管辖。剧院分3个部分,前面三层楼,上层为办公室,中层为放映工作室,下面是宽敞的进场大厅;中间是主体部分,一、二层为观众大厅,设有活动座椅1400个,宽大舞台可供演出、放映、集会使用,拥有音响、灯光、布幕全套设备。舞台后也是三层楼,上、中二层为剧团演员宿舍,下层为化妆室,观众大厅两侧建有观众休息室,整个建筑系砖木钢筋水泥结构,功能齐全,浑然一体。
阜阳大戏院从1960年至1965年9月,是专一剧场,1965年10月,安装35厘米座机兼放电影成为全省最早的影剧院之一。“文化大革命”中名“红旗剧院”,1980年恢复原名。现有职工35人。
阜阳大戏院曾多次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和著名表演艺术家。
人民剧场原为民众会场,初建于抗日战争期间,为砖木结构。1963年重建,系砖木钢筋水泥混合结构。属阜阳县文化局管辖。1970年增添35厘米座机,建成影剧院。观众厅有单人活动座椅1235个。场内备有放映、演出、会议用全套设备。
群众剧场建于1954年,是建国后阜阳城最早兴建的剧场。国营单位,属地区文化局领导。1981年,重修后作为放映演出两用影剧院。1983年改为立体电影院,是阜阳市内第一家立体电影院。观众厅设单人活动座椅747个。现有工作人员21名。
泉河电影院泉河影院原系阜阳县党校礼堂,1979年改建,属阜阳县文化局领导。观众厅有750个座位,用104型35厘米提包机放映。
西郊电影院系阜阳县颍西镇礼堂改建,1979年对外营业。观众厅设单人靠椅811个。使用解放103A型放映机。属阜阳县颍西镇领导。
二、民间文艺
民歌1979年,阜阳市文化馆刘士法、王丽平录音整理阜阳市传统民歌76首,选出50首辑为专集,报送地区有关部门35首。《地上的黄河几道湾》由上海音像出版单位制成录音磁带在全国发行。《四季花儿香》演唱录音由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曲艺1949年春,坠子艺人马俊武、评书艺人康亚东等12人联合成立文艺组,受阜阳专区中心文化馆领导。1950年文艺组改城关曲艺社。1956年阜阳县曲艺协会成立,城关曲艺社受其领导。“文化大革命”初期,阜阳县曲艺协会和城关曲艺社解散,曲艺艺人被迫改行谋生。1977年春,曲艺艺人刘立海等5人联合起来,报请阜阳市文化局恢复曲艺演唱组织,定名阜阳市曲艺社,在市文化馆指导下开展说唱活动。
建国前后,活跃在阜阳曲艺舞台上的流派主要有:柴门马派;桂门康派;刘门周派。著名曲艺(演)艺人有坠子艺人马俊武(外号马老二),演唱书目有《岳飞传》、《朱元璋》、《孟丽君》等,建国后多次出席省、地、县文艺会演并获奖;评书艺人康亚东(外号康八),说唱书目有《黄三太》、《明清八义金牌传》、《济公传》等,创桂门康派;坠子艺人周治国,说唱书目有《大红袍》、《杨家将》等,创刘门周派,多次出席地、县文艺调演并获奖。建国后还成长起来一批中青年曲艺演员,他们在继承传统流派的同时,又有创新,如评书演员刘立海,鼓词说唱演员徐治广等。另外还有一些业余曲艺表演者,活跃在工厂、农村,如张辉、杨建君等。
舞蹈自1983年以来整理出民间传统舞蹈11种。其中《斗牛》被列为全国重点挖掘整理节目。
斗牛舞民间娱乐活动时,用于“打场子”(扩大表演场地)。由6人演出要2人饰牧童,4人分顶2张“牛皮”饰2头大牛。由2牧童牵牛上场,2牛见面抵头,牧童表演拉架等一连串活泼动作,既表现欢快情趣,又将围观的观众驱赶到场外供其它节目演出。1983年列入全国重点挖掘整理节目。
狮子舞是表演热烈,欢快情绪的民间传统舞蹈。全国多数省份都有狮子舞。本市表演一般是2狮对舞,加上两个训狮人共6人演出,形式有:对舞、争球、走桌腿、站椅子等。
旱船是一种载歌载舞,歌舞结合的民间文娱活动节目。用竹、木料扎一只小船,船顶有彩棚,船边用白布围绕一周画上水波纹。表演人数不等,一般一船3—5人,1人扮少妇驾船,1人(或2人)扮少女帮船,1人扮船夫撑船。表演形式有:撑船、行船、(跑园场)、船搁浅滩、抬船等动作。船夫也可配一段说白或快板书。其唱、白内容可根据需要临时编写。表演内容有:新娘回娘家、少妇人赶会等。
花车花车又称小车子灯,也是歌舞结合的传统民间歌舞形式。用竹、木扎只独轮小车,上有车篷结彩,故又称花车。表演人数与旱船相似,多少均可。一般是:1人扮少妇坐车,2人扮车夫一推一拉,另有少妇帮车。表演动作有:推车、拉车、坐车、帮车、上坡、下坡、车陷泥、抬车、断轴、修车等,边舞边唱,唱词内容根据需要临时编写。
花挑由1人扮少女挑两花蓝,边舞边唱。曲调采用《旱船调》或《小车灯调》。歌词内容根据需要填写。花挑可以单人舞,也可两个花挑对舞,或一副花挑一个花郎对舞。一般是配合旱船、小车灯等舞蹈来表演。
小黑驴又称骑驴、跑驴。2人表演,1人扮少妇骑驴、1人扮男青年赶驴,表演新娘回娘家、赶庙会途中。动作有上桥、过河、驴踢人、驴打滚等风趣舞蹈动作。
龙灯是民间大型传统舞蹈。需要有十几人或二十多人表演。演员每人手持1节竹扎布缝龙身或头、尾,表演龙翻滚、盘旋、飞舞等雄浑刚健动作,表演者之间配合默契,场面气势磅礴。
此外还有《大头舞》、《独竿轿》、《河蚌舞》、《高跷》等。
剪纸阜阳的剪纸艺术,流传久,流传广,深受广大民众所喜爱。解放前,不管穷富人家,在春节或婚娶喜庆时,都要请人剪些各种剪纸,如“恭贺新禧”、“五谷丰登”、“鲤鱼跳龙门”、“刘海戏金蟾”等各种图案,贴在门头、窗前或礼物上面,以示吉庆。妇女们穿的鞋子也要剪些各种花鸟贴在鞋面再绣以彩线、以示美观。
阜阳的民间剪纸不仅名誉省内,曾一度流行于港澳地区。1977—1981年间,市文化馆还组织成立了剪纸艺术社,以供应港澳和其他地区需求。
三、文化活动
从1977年元旦至1985年国庆节,市文化局直接组织和举办全市性文娱晚会35台次,放映电影25部、演出文艺节目265个,观众达15万人次,其中影响较大的是1984年元宵节焰火晚会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焰火晚会。燃放人们多年不见的“火烧葡萄架”、“猴子戳马蜂、“七星灯”、“木星导弹”等传统焰火和高空现代焰火。
每年春节和重大节日,市文化部门积极组织、扶植民间歌舞表演队伍,走上街头,到工厂、农村、车站、码头分别开展表演活动。有花挑、旱船、小车子灯、斗牛、狮子舞、小黑驴、龙灯、独竿轿、高跷等10多种歌舞形式计24个表演队。至1985年底共演出500多场,参加表演人数500多人,演出民间歌舞节目185个,观众达120万人次。1984年春节阜阳地区举办“歌舞百戏比胜大会”,阜阳市节目获得7个表演奖。获阜阳行署文化局奖给“丰富多彩,胜过往年”锦旗1面,锣鼓1套。1985年春节,为配合电视剧《乞丐王国里的春天》拍摄,从阴历三十演到正月底。通过演出活动,培养文化活动骨干300多人,挖掘出一批优秀传统民间歌舞节目,其中搬运公司《斗牛舞》列为全国重点挖掘整理节目。
建市以来,参加省、地区调演8次。共组织文艺节目240个,荣获省、地区颁发表演奖、创作奖45个。1983年阜阳市参加全省城市业余文艺调演,组织3个节目分别获得表演奖、创作奖与精神文明奖7个。其中淮词坐唱《凡人小事》荣获优秀表演奖和优秀创作奖,省电台、电视台进行录音录像并播出。《江淮文艺》发表了此节目唱词。
1985年9月,举办金秋艺术节业余文艺调演,共有15个代表队700多人参加演出。共演出10台、170个文艺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京剧、豫剧、民歌小调、民间民族舞蹈,也有流行歌曲和现代舞蹈—迪斯科。评出表演奖、创作奖76个。
1981年为迎接全国少年儿童歌曲比赛,举办全市中小学生歌咏选拔赛。有24支歌咏队参加。竞赛结果:(中学组)市三中获一等奖,市二中获二等奖;(小学组)曙晓小学获一等奖,北城小学获二等奖;(幼儿组)地直幼儿园获一等奖,育英幼儿园获二等奖。1982年6月,举办全市小学生作文竞赛,参加人员110人,获奖25篇,先后在阜阳市文化馆办《百花》上发表。
阜阳市文化馆先后举办音乐创作学习班8期,参加学习人员72人次。1970年至1977年,举办四期器乐学习班,参加人员37人次。1972年至1978年举办四期声乐学习班,参加学习人员120多人次。1970年至1985年,举办文学、戏剧、曲艺创作学习班40期,参加学习人员800多人次。从1970年至1985年举办美术学习班10期,参加学习人员200多人次。
阜阳市文化馆自建馆后,利用各种场地(阵地)采取单独办、配合市文化局等单位联合办等方式,举办各种展览60多期。其中影响大的有:《毛主席生平事迹图片展览》(1976年);《阜阳市书法竞赛获奖作品展览》(1982年);《阜阳市小学生手工作品展览》(1983年);《书法摄影展览》(1984年)。
四、文化市场管理
1980年10月,阜阳市文化局、公安局、工商局、商业局联合转发文化部、公安部等5个单位联合颁发的文件《关于禁止收购、出售、转录进口的录音带、录像、唱片的通知》。1981年11月市政府转发省文化厅关于转发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的规定》的通知和《规定》全文。1981年7月传达贯彻中央宣传部、公安部等8单位联合颁发的《关于查禁淫书淫画和其它诲淫物品的通知》,市政府并发出《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的通告》,1984年市政府又转发市委宣传部《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录像放映管理座谈会纪要》。市文化馆各区乡文化站都确定1名文化干部专门管理文化市场。并按区乡所辖范围划片包干,责任到人。1985年市文化局对文化馆、站管理人员和区乡宣传委员都发给文化市场检查证。
市场管理重点,是充斥在街头上的个人书画摊、租书部、个体书店、书报亭。市文化局于1980年、1985年两次普查登记,组织书报画书经营者认真学习有关文化市场管理文件,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端正经营态度。审查登记后,配合市工商部门发给营业许可证,按规定地点悬证经营。
文化市场管理人员除按各自责任区域经常深入检查外,市文化局每月组织各区乡文化站管理人员,重点检查一两条街道。每个季度市文化局联合市公安、工商、广播、物价等部门进行全市文化市场大检查一次。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抓住典型,教育一般。查封一个非法印刷武侠小说的印刷厂。没收走私图书、恐怖画册和非法印刷品3000册(件),不健康小报200000份。
对来阜阳市演出的外地文艺团体,查验是否具有县以上文化主管部门开具的演出介绍信、流动演出许可证,并认真审查节目,对属合标准的帮助安排演出场地。对计划内演出,按文化部规定收取演出纯收入5%管理费,积极帮助外来文艺团体解决生活上和演出中遇到的困难。
对本地民间职业表演团体管理。阜阳市文化局每年都对阜阳市杂技团和阜阳市飞车马戏团进行政治、业务考核。1985年9月又进行考核,并发给文化部统一印制的演出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