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戏剧杂技
一、戏剧团体
阜阳市仅有业余京剧团和歌舞表演团体,专业戏剧团体属地区领导,主要有:
阜阳梆剧团阜阳地区梆剧团,建团基础是阜阳城南丁寨丁象办的“小窝班”,建国前在阜阳集镇、农村较有名气。1949年,由著名演员关仲翔(外号关大宝)、马宝珍、马宝珠、张风云、刘国富,著名琴师周家友,鼓师周保国等,联合成立职业剧团(前进剧团)。1952年与在阜城演出名驰豫皖边境的顾家班合并,改称“阜阳新兴剧团”。1953年,吸收阜阳专区戏曲小学培养出的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及颍上文训班骨干改为全民性阜阳专区梆剧团。1960年与阜阳治淮文工团合并,名为阜阳专区淮北梆剧团。“文化大革命”中,名为阜阳地区梆剧团,属阜阳地区文化局领导。建国35年,一直活跃在阜阳地区城乡舞台,成为淮北劳动人民喜爱的文艺团体。
1954年赴上海参加华东六省戏曲会演。演出剧目《抢琵琶》、《王小赶脚》获演出奖。关仲翔、张桂珍、陈德华等获演员二等、三等奖。1956年赴合肥参加安徽省首届戏曲会演演出大型神话剧《刘海与金蟾》荣获优秀演出奖。关仲翔荣获演员一等奖,郑莲馨等3人获二等奖,张桂珍等4人获三等奖,刘知非获导演奖,王勇获音乐二等奖,王金玉获乐师奖,郑国璋获舞美一等奖,顾锡轩获荣誉奖,乐队获演奏奖。1960年,赴北京汇报演出大型历史剧《捻军颂》,向建国10周年献礼,受到国家领导和首都观众赞扬。1961年,新编历史剧《寇准背靴》由安徽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并在全国放映。顾锡轩、郑莲馨等精湛演技,给广大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建团35年中,先后演出挖掘整理传统剧目、自编移植传统剧目、现代剧目300多个。保留剧目有单本戏《对花枪》、《穆桂英挂帅》、《逼婚记》等;连台本戏《刘公案》、《杨家将》等;自编现代戏《风雷》、《老二黑结婚》等;自编历史剧《寇准背靴》、《捻军颂》等。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知名人士演出。1957年谭震林在阜阳观看《穆桂英挂帅》,1958年董必武在阜阳观看演出。1964年以来,张治中、李葆华、万里、张劲夫、陈登科等都曾在阜观看该团表演。
阜阳地区曲剧团其前身是1948年春成立的临泉县迎仙区人民政府文工团。1949年为临泉县共和曲剧团。1950年改为界首市新生曲剧团。1956年春为阜阳专区曲剧团(全民性质)。1960年为安徽省曲剧团。“文化大革命”中被解散。1973年为阜阳地区曲剧团。1978年招收一批新学员,1980年招收一批合同工,现有演职员76人。
建团30多年来,培养出郭立仙、蒋华池等全省著名演员和张庆才、李培华、张素芝等较有成绩的中青年演员。1954年,参加华东六省戏曲会演。郭立仙、蒋华池荣获演员二等奖,李治国获演员三等奖,李冶国获乐师奖。郭立仙主演《云楼偷诗》由上海灌制唱片发行。1956年夏,参加安徽省首届戏曲会演。演出《避尘帕》、《三哭殿》均获剧本奖和优秀演出奖。郭立仙、蒋华池荣获演员一等奖,钟国举、杨玉凤、王景轩等分别获演员二等、三等奖,李省三获导演奖,刘云仙、张保安获乐师奖。
1960年,赴北京演出《过松江》,向国庆10周年献礼,受到首都观众赞场。
1983年,参加阜阳地区首届戏曲节,演出《慈母恨》,获编剧一等奖、优秀演出奖。阜阳地区曲剧团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1958年9月13日,在芜湖工人俱乐部为毛泽东主席演出《陈三两爬堂》,毛主席看过演出后,亲自给剧中人物陈三两改名李素萍。此后剧名改为《李素萍》。1959年先后为刘少奇、董必武、陈毅、邓小平、陆定一、谭震林等领导人演出并受到他们表扬和鼓励。
阜阳地区曲剧团建团以来,演出100多个剧目,其中创作和移植改编、整理剧目有70多个。保留剧目有《李素萍》、《阎家滩》、《盘夫索夫》、《慈母恨》等。
阜阳地区话剧团建于1970年7月,原为阜阳地区文工团。建团初期排练歌舞节目,分舞蹈队、声乐队、乐队,曾演出舞剧《白毛女》等。1973年参加过安徽省音乐舞蹈(专业)会演。后改演京剧,排有《红灯记》、《龙江颂》等。1974年下半年起改演话剧,排演话剧《雷雨》、《霓虹灯下的哨兵》、《白兰花》等。1980年,正式改为阜阳地区话剧团。至1984年,又排演话剧《救救她》、《出租的新娘》、《张灯结彩》等。
青春艺术团青春艺术团是近年活跃在阜阳城的业余歌舞表演团体。原名阜阳市业余乐团。现有团员110人,由艺术委员会领导并负责业务活动。
青春艺术团建团以来,注重学员艺术素质和表演技能的提高,组织音乐欣赏、音乐理论、视唱练耳、声乐、舞蹈、曲艺、表演美学等讲座70多次。节日慰问演出14场。艺术团乐队曾获1984年全省职工业余会演乐队伴奏奖。
在音乐创作上,取得一定成绩。杨林创作少儿歌曲《小小驼铃响叮》获1985年省少儿歌曲优秀创作奖。歌曲《思乡谣》曾由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教唱。艺术团为高等师范(艺术类)院校输送一批学生。
西市区业余京剧团民国初年阜阳城就有一些京剧爱好者组建良友京剧社,常被城乡喜庆之家宴请唱堂会,演短小折子戏。民国16年(1927年),赵瀛洲等人创建平剧研究社,组织京剧爱好者学习京剧演唱。1935年秋,平剧研究社改为阜阳县国剧研究社,依附于民众教育馆。
抗日战争时期,五战区和鲁苏战区司令部,山东、江苏沦陷区的一些党、政、军部门及团体相继撤到阜阳,涌入一些著名票友。国剧研究社人数激增,划归阜阳党政军俱乐部管理。驰名京剧演员蓝月春、袁筱楼、筱玉燕、张菊隐、张婉华等纷纷来阜,搭台演出。
解放战争时期,时局动荡,物价飞涨,票友自谋生路,国剧研究社自行解体。
1948年秋,阜阳解放后,阜阳专区中心文化馆扶植国剧研究社恢复活动,改阜阳京剧联谊社,张成九任社长。1949年与豫皖苏军区四分区温德奎剧团合并,改名阜阳京剧团,张成九任团长。演出《白毛女》、《逼上梁山》、《九件衣》等进步剧目,曾随阜阳地委书记王光宇到阜阳县插花等地巡回演出。1952年2月,阜阳京剧团归属蒙城县。
1957年著名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回函阜阳红十字会医院主任白国章,指导其负责组织阜阳业余京剧团。后推选杨国庆为团长,在阜阳专区中心文化馆活动。1963年至1965年,以阜阳县印刷厂为基地,公演《甘露寺》、《铡美案》等剧目,很受观众欢迎。“文化大革命”期间自行解体。
1978年,由西市区文化分馆朱坤英和京剧爱好者赵允清发起,征得阜阳市文化局同意,联合阜阳城京剧爱好者恢复业余京剧团,定名为阜阳市西市区业余京剧团,推选赵允清为团长。经有关单位赞助和个人集资筹款3500余元,购买服装道具。排演《金玉奴》、《甘露寺》、《打渔杀家》等传统剧目。1983年,排出《商三官》参加阜阳地区业余文艺会演,获优秀剧目奖。1985年9月排出《白牡丹三羞吕洞宾》参加阜阳市金秋艺术节调演,获荣誉奖。
西市区业余京剧团,现有演职员37人,都是来自各单位的业余爱好者。有建国前后活跃在阜城京剧舞台上的张成九、袁筱常、林汇川等老艺人,也有徐琴等一批青年新秀。
二、杂技团体
建国前,阜阳城没有职业杂技团体,平时只是由街头卖药拔牙者演些简单武术和小魔术,借以招揽顾客。
1952年,阜阳地区在蒙城举办杂技会演。阜阳县临时组织民间杂技艺人龙玉祥、管继法、韩乾云、韩祥云、李红霞等成立阜阳县代表队参加会演。1953年成立阜阳县地方国营红旗杂技团。,团长龙玉祥、副团长管继法,业务主任韩乾云。1959年,杂技团到兰州为中央某直属单位演出,被挽留加入某单位。后经阜阳县多次要求,杂技团于1962年返阜。不久分解为3个演出队,自负盈亏。1973年,韩乾云等杂技演员,成立向阳公社杂技团。1978年分立为阜阳市杂技团、阜阳市飞车马戏团。
阜阳市杂技团1981年经阜阳市文化局考核整顿改建为郊区艺新杂技团。1985年改名阜阳市杂技团。有演职员29人,团长刘万举,业务主任韩月娥兼武术教师。
阜阳市杂技团努力培育人材,创新节目,现有杂技、魔术节目3台50个,其中12岁小演员刘颍表演柔术椅子顶、花车,李玉芝表演高车踢碗,李金风表演蹬技,傅怀荣表演走钢丝等节目,受观众好评。1985年,参加阜阳地区首届颍州兴春文艺会演,刘颍表演柔术荣获表演一等奖,李小玉高车踢碗获表演二等奖。
阜阳市飞车马戏团1981年经阜阳市文化局考核整顿,定名阜阳市东市区新新杂技团,表演马戏、气功、杂技、魔术。1983年4月增添飞车节目,1984年改为阜阳市飞车马戏团。
1985年有演职员64人,团长吴回灵。全团分为4个表演承包队:飞车队2个,武术、气功队1个,杂技马戏队1个。主要节目有:自行车飞车、摩托车飞车、独竿悬人、滑稽马术等。
阜阳市飞车马戏团的表演,深受各地观众欢迎,《光明日报》、《江苏日报》及地方报纸曾报道过阜阳市飞车马戏团演出情况。
阜阳市仅有业余京剧团和歌舞表演团体,专业戏剧团体属地区领导,主要有:
阜阳梆剧团阜阳地区梆剧团,建团基础是阜阳城南丁寨丁象办的“小窝班”,建国前在阜阳集镇、农村较有名气。1949年,由著名演员关仲翔(外号关大宝)、马宝珍、马宝珠、张风云、刘国富,著名琴师周家友,鼓师周保国等,联合成立职业剧团(前进剧团)。1952年与在阜城演出名驰豫皖边境的顾家班合并,改称“阜阳新兴剧团”。1953年,吸收阜阳专区戏曲小学培养出的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及颍上文训班骨干改为全民性阜阳专区梆剧团。1960年与阜阳治淮文工团合并,名为阜阳专区淮北梆剧团。“文化大革命”中,名为阜阳地区梆剧团,属阜阳地区文化局领导。建国35年,一直活跃在阜阳地区城乡舞台,成为淮北劳动人民喜爱的文艺团体。
1954年赴上海参加华东六省戏曲会演。演出剧目《抢琵琶》、《王小赶脚》获演出奖。关仲翔、张桂珍、陈德华等获演员二等、三等奖。1956年赴合肥参加安徽省首届戏曲会演演出大型神话剧《刘海与金蟾》荣获优秀演出奖。关仲翔荣获演员一等奖,郑莲馨等3人获二等奖,张桂珍等4人获三等奖,刘知非获导演奖,王勇获音乐二等奖,王金玉获乐师奖,郑国璋获舞美一等奖,顾锡轩获荣誉奖,乐队获演奏奖。1960年,赴北京汇报演出大型历史剧《捻军颂》,向建国10周年献礼,受到国家领导和首都观众赞扬。1961年,新编历史剧《寇准背靴》由安徽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并在全国放映。顾锡轩、郑莲馨等精湛演技,给广大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建团35年中,先后演出挖掘整理传统剧目、自编移植传统剧目、现代剧目300多个。保留剧目有单本戏《对花枪》、《穆桂英挂帅》、《逼婚记》等;连台本戏《刘公案》、《杨家将》等;自编现代戏《风雷》、《老二黑结婚》等;自编历史剧《寇准背靴》、《捻军颂》等。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知名人士演出。1957年谭震林在阜阳观看《穆桂英挂帅》,1958年董必武在阜阳观看演出。1964年以来,张治中、李葆华、万里、张劲夫、陈登科等都曾在阜观看该团表演。
阜阳地区曲剧团其前身是1948年春成立的临泉县迎仙区人民政府文工团。1949年为临泉县共和曲剧团。1950年改为界首市新生曲剧团。1956年春为阜阳专区曲剧团(全民性质)。1960年为安徽省曲剧团。“文化大革命”中被解散。1973年为阜阳地区曲剧团。1978年招收一批新学员,1980年招收一批合同工,现有演职员76人。
建团30多年来,培养出郭立仙、蒋华池等全省著名演员和张庆才、李培华、张素芝等较有成绩的中青年演员。1954年,参加华东六省戏曲会演。郭立仙、蒋华池荣获演员二等奖,李治国获演员三等奖,李冶国获乐师奖。郭立仙主演《云楼偷诗》由上海灌制唱片发行。1956年夏,参加安徽省首届戏曲会演。演出《避尘帕》、《三哭殿》均获剧本奖和优秀演出奖。郭立仙、蒋华池荣获演员一等奖,钟国举、杨玉凤、王景轩等分别获演员二等、三等奖,李省三获导演奖,刘云仙、张保安获乐师奖。
1960年,赴北京演出《过松江》,向国庆10周年献礼,受到首都观众赞场。
1983年,参加阜阳地区首届戏曲节,演出《慈母恨》,获编剧一等奖、优秀演出奖。阜阳地区曲剧团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1958年9月13日,在芜湖工人俱乐部为毛泽东主席演出《陈三两爬堂》,毛主席看过演出后,亲自给剧中人物陈三两改名李素萍。此后剧名改为《李素萍》。1959年先后为刘少奇、董必武、陈毅、邓小平、陆定一、谭震林等领导人演出并受到他们表扬和鼓励。
阜阳地区曲剧团建团以来,演出100多个剧目,其中创作和移植改编、整理剧目有70多个。保留剧目有《李素萍》、《阎家滩》、《盘夫索夫》、《慈母恨》等。
阜阳地区话剧团建于1970年7月,原为阜阳地区文工团。建团初期排练歌舞节目,分舞蹈队、声乐队、乐队,曾演出舞剧《白毛女》等。1973年参加过安徽省音乐舞蹈(专业)会演。后改演京剧,排有《红灯记》、《龙江颂》等。1974年下半年起改演话剧,排演话剧《雷雨》、《霓虹灯下的哨兵》、《白兰花》等。1980年,正式改为阜阳地区话剧团。至1984年,又排演话剧《救救她》、《出租的新娘》、《张灯结彩》等。
青春艺术团青春艺术团是近年活跃在阜阳城的业余歌舞表演团体。原名阜阳市业余乐团。现有团员110人,由艺术委员会领导并负责业务活动。
青春艺术团建团以来,注重学员艺术素质和表演技能的提高,组织音乐欣赏、音乐理论、视唱练耳、声乐、舞蹈、曲艺、表演美学等讲座70多次。节日慰问演出14场。艺术团乐队曾获1984年全省职工业余会演乐队伴奏奖。
在音乐创作上,取得一定成绩。杨林创作少儿歌曲《小小驼铃响叮》获1985年省少儿歌曲优秀创作奖。歌曲《思乡谣》曾由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教唱。艺术团为高等师范(艺术类)院校输送一批学生。
西市区业余京剧团民国初年阜阳城就有一些京剧爱好者组建良友京剧社,常被城乡喜庆之家宴请唱堂会,演短小折子戏。民国16年(1927年),赵瀛洲等人创建平剧研究社,组织京剧爱好者学习京剧演唱。1935年秋,平剧研究社改为阜阳县国剧研究社,依附于民众教育馆。
抗日战争时期,五战区和鲁苏战区司令部,山东、江苏沦陷区的一些党、政、军部门及团体相继撤到阜阳,涌入一些著名票友。国剧研究社人数激增,划归阜阳党政军俱乐部管理。驰名京剧演员蓝月春、袁筱楼、筱玉燕、张菊隐、张婉华等纷纷来阜,搭台演出。
解放战争时期,时局动荡,物价飞涨,票友自谋生路,国剧研究社自行解体。
1948年秋,阜阳解放后,阜阳专区中心文化馆扶植国剧研究社恢复活动,改阜阳京剧联谊社,张成九任社长。1949年与豫皖苏军区四分区温德奎剧团合并,改名阜阳京剧团,张成九任团长。演出《白毛女》、《逼上梁山》、《九件衣》等进步剧目,曾随阜阳地委书记王光宇到阜阳县插花等地巡回演出。1952年2月,阜阳京剧团归属蒙城县。
1957年著名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回函阜阳红十字会医院主任白国章,指导其负责组织阜阳业余京剧团。后推选杨国庆为团长,在阜阳专区中心文化馆活动。1963年至1965年,以阜阳县印刷厂为基地,公演《甘露寺》、《铡美案》等剧目,很受观众欢迎。“文化大革命”期间自行解体。
1978年,由西市区文化分馆朱坤英和京剧爱好者赵允清发起,征得阜阳市文化局同意,联合阜阳城京剧爱好者恢复业余京剧团,定名为阜阳市西市区业余京剧团,推选赵允清为团长。经有关单位赞助和个人集资筹款3500余元,购买服装道具。排演《金玉奴》、《甘露寺》、《打渔杀家》等传统剧目。1983年,排出《商三官》参加阜阳地区业余文艺会演,获优秀剧目奖。1985年9月排出《白牡丹三羞吕洞宾》参加阜阳市金秋艺术节调演,获荣誉奖。
西市区业余京剧团,现有演职员37人,都是来自各单位的业余爱好者。有建国前后活跃在阜城京剧舞台上的张成九、袁筱常、林汇川等老艺人,也有徐琴等一批青年新秀。
二、杂技团体
建国前,阜阳城没有职业杂技团体,平时只是由街头卖药拔牙者演些简单武术和小魔术,借以招揽顾客。
1952年,阜阳地区在蒙城举办杂技会演。阜阳县临时组织民间杂技艺人龙玉祥、管继法、韩乾云、韩祥云、李红霞等成立阜阳县代表队参加会演。1953年成立阜阳县地方国营红旗杂技团。,团长龙玉祥、副团长管继法,业务主任韩乾云。1959年,杂技团到兰州为中央某直属单位演出,被挽留加入某单位。后经阜阳县多次要求,杂技团于1962年返阜。不久分解为3个演出队,自负盈亏。1973年,韩乾云等杂技演员,成立向阳公社杂技团。1978年分立为阜阳市杂技团、阜阳市飞车马戏团。
阜阳市杂技团1981年经阜阳市文化局考核整顿改建为郊区艺新杂技团。1985年改名阜阳市杂技团。有演职员29人,团长刘万举,业务主任韩月娥兼武术教师。
阜阳市杂技团努力培育人材,创新节目,现有杂技、魔术节目3台50个,其中12岁小演员刘颍表演柔术椅子顶、花车,李玉芝表演高车踢碗,李金风表演蹬技,傅怀荣表演走钢丝等节目,受观众好评。1985年,参加阜阳地区首届颍州兴春文艺会演,刘颍表演柔术荣获表演一等奖,李小玉高车踢碗获表演二等奖。
阜阳市飞车马戏团1981年经阜阳市文化局考核整顿,定名阜阳市东市区新新杂技团,表演马戏、气功、杂技、魔术。1983年4月增添飞车节目,1984年改为阜阳市飞车马戏团。
1985年有演职员64人,团长吴回灵。全团分为4个表演承包队:飞车队2个,武术、气功队1个,杂技马戏队1个。主要节目有:自行车飞车、摩托车飞车、独竿悬人、滑稽马术等。
阜阳市飞车马戏团的表演,深受各地观众欢迎,《光明日报》、《江苏日报》及地方报纸曾报道过阜阳市飞车马戏团演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