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25年(1936年),县政府建立森林施业所、苗圃,配林警一员。森林覆盖率不到1%。
建国后,1949年在县城南关建苗圃,并设立林业管理机构,林业生产有所发展。1958年,由于“大炼钢铁”和1960年自然灾害,大部分林木被砍伐作燃料。1962年以后逐渐恢复。1975年受特大洪水灾害,林木再次受到破坏。1980年以后,林业生产发展很快,到1985年,全县有林地面积37、96万亩,木材积蓄量82、5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3、92%;人均树29棵、木材0、58立方米。民用材自给,成为平原绿化达标县。1985年林业总产值68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94%。
一、采种、育苗
民国期间,民间自采自育,田边地头育苗。柳插条繁植,楸、桐埋根繁育,桑、槐、椿采种育苗。1956年始引进悬铃木插条繁育。1958年提倡社队育苗,采种38万公斤,根条2万公斤,始引进苹果、葡萄、梨接穗。1961年贯彻“自采、自育、自栽、自有”的方针。1963年,滑集区挖楸树根6万公斤,发展乡土优势树种。1971年,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采种育苗。1976年提倡农桐间作,发展泡桐树,推广泡桐埋根技术。
1979年以后,育苗除泡桐、楝等用材林苗木外,开始增育常绿观赏树种和花卉苗木。1980年从河南、江苏、浙江采购常绿小苗木108种8、6万株。宋集区与浙江某花木公司联办花圃。罗庄乡郭营张翼德建圃0、5亩,育贡柿树苗。滑集区马瓦房林场温床催牙育楸树苗成功。县苗圃繁育水杉、广玉兰、厚朴等稀有树种。民间以育桐、楝、桑、椿为主。1985年,全县育苗1、45万亩。
二、植树造林
(一)四旁植树农民素有家前屋后植桑栽柳习惯。民国28年由县城到定庙的公路,栽柳为行道树。1955年开始绿化。1958年人均有树10棵,1965年绿化公路303公里,沟河400公里,植树255万棵,人均3棵。1975年砍伐所谓“资本主义尾巴”的自留林木,连同洪水淹死共损失1500万棵。1981年大力发展林业。宋集区同兴集乡,绿化沟河100公里,植树9、5万棵,人均6棵。1982年绿化阜临路、临艾路、韦艾路、临鱼同路4线。1984年全县植树1063万棵,人均7、5棵。
(二)防护林带把大型河坝和主干公路栽成带状林。1958年起,沿县西部鱼同城、姜寨、迎仙、宋集、张集、艾亭6区与河南省交界的边缘地带,营造皖西北防护林,植树100行,中间60行为用材林,两边各20行为果木林,全长130公里。到1960年营造63公里,占地2、09万亩。后因管理不善尽被砍伐。
(三)农田林网1958年4月,长官区单桥乡百日内挖成新河9条,共长28公里,沟渠40条,形成河沟纵横、沟渠相通的河网。于堆土处植树,形成林网,造林1425亩,其中用材林865亩,经济林350亩,果木林200亩。为本县最早实现林网化的乡。1972年起,以大观杨为主要树种造林,全县当年造林2000亩,林木覆盖率10%。1974年,鱼同城人民公社沿双龙沟鱼同城至李王楼坝垄植大观杨、泡桐计30万棵,名为万人防空林。大都被1975年洪水淹死。1980年后,开展农田林网化建设,到1985年,全县建成一级林带11条,共长551、5公里,植树70、9万棵;二级林带10条,共长243、8公里,植树30、2万棵。共建林网67万亩。
(四)植桑1966年开始引种湖桑,迎仙区刘集人民公社在秦刘河堤栽326亩。1969年瓦店人民公社萧坡大队沿延河堤植240亩。1972年郭桥大队沿谷河堤植112亩。1974年郭桥大队侯庄生产队栽密植桑园5、13亩,每亩2000株,是第一块见效快、产量高的速成桑园。1981年土陂人民公社沿界南河植湖桑720亩。1982年栽苏北湖桑150万棵,全县桑园增长到1237亩。后因毁桑种庄稼,至1985年仅有658亩。
(五)竹园以滑集、吕寨、老集、张集4区较多,主要品种是淡竹、圆竹,全县6325亩。
(六)县城绿化民国33年,在南大街栽柳树、椿树为行道树。1958年在人民路栽杨树,1970年更新为悬铃木。1983年在人民路与光明路交叉处四角建小花坛,植雪松12棵,光明路、城中路植悬铃木。1985年在临鱼同路、胜利路植槐树;临鱼同路主干道两侧建花圃,黄杨绿篱,中植铅笔柏、龙柏、海桐、女真、紫叶李以及草本花卉,蔚然成荫。1977年开始绿化环城防堤,先植草护堤,继之在堤外坡植3行内坡植两行云杉、铅笔柏、桧柏、龙柏、女真、黄杨球计1、5万棵。1978年在人民广场育草坪20亩。1985年,县城绿化面积558、2亩,其中林荫大道214、7亩。
三、同兴集乡园林化
同兴集乡9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3071户。1980~1985年育苗木1087亩,各村四旁植树67、8万棵,粮桐间作2、07万亩,粮楸间作0、45万亩。成片造林2108亩,其中速生丰产林163、7亩。过境的苇河、临艾河长21公里,主要道路316条长358公里,沟、渠61条长152公里。形成大小方块田204块,平均网格120亩。共植树78、2万棵,人均47棵;林木积蓄量1、63万立方米,人均0、92立方米。林木覆盖率21、6%。栽植林带3条,长26公里;竹园26个,31、4亩;花园2个,3、1亩;小桑园1个,3、2亩;小果园1个,1、6亩;花坛12个;花池41个。栽悬铃木、女真4080棵,桂花、千头柏、栀子、月季、广玉兰、棕榈、腊梅、紫叶李、红绿梅、夹竹桃、雪松、龙柏、圆柏及各种球类花木2870株,草木花卉120种。实现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沟河林带化。
临泉县1985年森林资源统计表
单位:亩

四、古树
临泉乡土树种以软、硬阔叶类的椿、柳、泡桐、楸、梓、桑、槐、楝为主。吕寨、滑集两区的楸、梓树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木帆船制造业的原料基地。全县所遗各种古树如表:

附一:临泉县苗圃
1953年于县农场李凤湾作业区划地17亩建苗圃,配技干技工各1人。1954年正式成立临泉县苗圃,场址在邢塘集北1公里,有地107亩,配行管干部、技工各2人。1958年县苗圃与县农场三里大庄作业区全部人员并入戴寨劳改农场,苗圃保留建制。1963年迁回三里大庄,恢复县苗圃。1985年三里大庄本部有地320亩,韦荒庄(原农用飞机场、病虫测报站)84亩。培育大观杨、泡桐、悬铃木、川楝、苦楝等苗木。1983年起,培育花卉及观赏树种。1984~1985年总收入达20万元,有职工62人。
附二:区林场
鱼同城区园林场位于毛明乡流鞍河与柳河夹角,占地1400亩,经营果园700亩,育苗9亩。1985年职工231人。林果兼营。
滑集区马瓦房林场位于谢集乡,占地360亩,每年育苗40亩。职工54人。
吕寨区蒲庄林场位于五岳乡,占地220亩,林果兼营,果园110亩,经济林30亩,育苗2亩。职工96人。
宋集区王小庄林场位于杨小街乡,占地106亩,有果园21、6亩,丰产林10亩,育苗30亩。职工16人。
迎仙区刘集林场位于杨园乡,占地166亩,丰产林30亩,育苗30亩。职工29人。
上一篇:第二节 种植业
下一篇:第四节 畜牧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