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组建
民国23年(1934年)7月,中共阜新县委组织农民赤卫队两个中队千余人,有长短枪270余支。抗日战争期间,中共临泉县委建立民兵秘密抗日军达7000多人。
民国36年,以贫苦农民为骨干,建立1200多人的民兵支队,下分9个中队。12月初,改组为7个连,成立县武装大队,拥有长短枪2000余支,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次年扩充到11个连。1949年,县大队上升到野战部队7个连,约900人,保留4个连,其中通讯、侦察、卫生各1班,共500余人。全县15个区共有民兵34000人,1950年10月,发展到38000人。
1952年实行“普遍民兵制”,全县民兵发展到166000人。1958年,民兵年龄放宽为16~50岁。按照毛泽东主席“全民皆兵,大办民兵师”的号召,全县组编为一个民兵师,下辖12个民兵团,214个民兵营,1644个民兵连,民兵236547人。
1961年把16~45岁身体健康的男性公民和16~35岁身体健康的女性公民编入民兵组织,其中16~30岁的男性青年和16~25岁的女性青年为基干民兵。全县民兵达290200人。县直部、委、办建民兵营,局建民兵连,厂(公司)建民兵排。
1963年6月起,按照民兵工作“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的要求,每年冬春两季对全县民兵进行整组。1969年,为加强战备,组建地炮、通讯、侦察专业技术分队,增编基干民兵,增配武器装备。1974年,全县25个民兵团,民兵295900人。1980年组建1个通讯连91人,1个六O炮连180人,并恢复复退军人预备役登记制度。
1981年对全县民兵组织进行调整和改革,普通民兵由16~45岁改为16~35岁,基干民兵由16~30岁改为18~28岁。经过调整组织,全县民兵135918人,其中基干民兵19743人。基干民兵中女性占15%。1985年全县民兵106882人,其中基干民兵19262人。
民国36年,以贫苦农民为骨干,建立1200多人的民兵支队,下分9个中队。12月初,改组为7个连,成立县武装大队,拥有长短枪2000余支,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次年扩充到11个连。1949年,县大队上升到野战部队7个连,约900人,保留4个连,其中通讯、侦察、卫生各1班,共500余人。全县15个区共有民兵34000人,1950年10月,发展到38000人。
1952年实行“普遍民兵制”,全县民兵发展到166000人。1958年,民兵年龄放宽为16~50岁。按照毛泽东主席“全民皆兵,大办民兵师”的号召,全县组编为一个民兵师,下辖12个民兵团,214个民兵营,1644个民兵连,民兵236547人。
1961年把16~45岁身体健康的男性公民和16~35岁身体健康的女性公民编入民兵组织,其中16~30岁的男性青年和16~25岁的女性青年为基干民兵。全县民兵达290200人。县直部、委、办建民兵营,局建民兵连,厂(公司)建民兵排。
1963年6月起,按照民兵工作“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的要求,每年冬春两季对全县民兵进行整组。1969年,为加强战备,组建地炮、通讯、侦察专业技术分队,增编基干民兵,增配武器装备。1974年,全县25个民兵团,民兵295900人。1980年组建1个通讯连91人,1个六O炮连180人,并恢复复退军人预备役登记制度。
1981年对全县民兵组织进行调整和改革,普通民兵由16~45岁改为16~35岁,基干民兵由16~30岁改为18~28岁。经过调整组织,全县民兵135918人,其中基干民兵19743人。基干民兵中女性占15%。1985年全县民兵106882人,其中基干民兵1926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