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二、考证资料选录
清道光《阜阳县志》沿革考五
《江南通志》辩颍州非平舆,而与汉以来人物之在平舆者咸削之。旧志置弗论,而人物仍列,似心知其误而未有以折其说也。按《汉书·志》汝南郡领县三十七,首列平舆。注应劭曰:“故沈子国今沈亭是也。”《后汉书·志序》,凡县名先书郡所治也。平舆有沈亭,故国姬姓,通志据舆图备考沈丘下注云:“古沈子国汉平舆之说,引《唐书·注》,《宋史》以伸其辩,而与平舆之沈亭确在何地,未能切指也”。及见河南沈丘县志载:“沈子国城在县东南三十里,即周聃季所封处,今遗址现存,地属颍州。沈亭在县东南,废沈子国城东五里,秦高士沈郢建为游钓之所。今为颍州预备仓基。”沈丘在县东南三十里,废沈子国城南,疑即沈子之丘,又云沈诸梁丘。又纪载:“元至正十六年四月,明兵取颍州路,改颍隶凤阳府,省汝阴、沈丘二县,沈丘县废”,弘治十一年,抚按以陈颍相距三百余里,奏割陈、项、颍三处边隅地,复设沈丘县治二十三里。拨陈州十三里,曰归善、曰务本、曰遵教、曰新泰、曰大善、曰达顺、曰孝成、曰亲贤、曰乐善、曰永安、曰智仁、曰遵化、曰迁善;拨颍州五里,曰沈三、曰沈四、曰沈五、曰河北二、曰河北三;拨项城二里,曰感化、曰富有;收集流寓,辐辏为三里,曰慕义、曰归仁、曰尚德,共为二十三里,是幅员之拨自陈者强半,项最少,颍未啻三分之一耳。程敏政创建沈丘县记云:“爰相度地形,得州南五舍颍河之阴里许,丰衍端夷,环枕河流,故有巡检司曰乳香台,民武舍舟航亦颇,辐集为城。东西三百六十步,南北如之。而县治学宫以立”云云,是今沈丘县之立创始,非因旧也。且卜筑者,乳香台非沈子故国也。于是窃为之说,曰今陈州之沈丘县,明弘治创建之,县名虽仍旧,而地不得从前三之一。元以上属颍州之沈丘县,隋唐置州,《汉书》:汝南郡治之平舆有沈亭,沈子故国城者,皆县西一百二十里之沈丘集。所谓沈诸梁墓、沈亭、沈子故国城咸在,而县中催征之册,以沈名里者,从一数至七焉,地之阔狭可知矣。又《汉书》刘昭注:汝南雒阳东南六百五十里,以道里计之,亦于斯地。为合通志所载,固徇虚名而不核其实也。又《方舆纪要》沈丘县注:故沈子国,春秋定公四年,蔡人灭沈,汉为浸县地,隋末置沈州于此。唐州废,神龙初置沈丘县于此,属颍州。宋因之,明初废。弘治十年复置,与《舆图备考》之说稍合而多汉浸县一层。《汉书·志》浸县下注:“莽曰闰治,应劭曰孙叔敖子所邑之浸丘是也。”世祖更名固始,与《纪要》之说异,无论应氏以汉人注《汉书》不应如此疏略。而范书之作,亦必不舍浸县而志沈亭矣,顾氏之书,于地理尚称综核者,故附辩之。
阜阳古城在黄岭初探
阜阳春秋为胡子国城,战国为楚汝阴,因位汝水(今泉河)之阴而名。据《后汉书·济南王传》载:“永建元年,顺帝立错子阜阳侯显为嗣,是为厘王,立三年薨。”阜阳名始见。清雍正十三年(1735)安徽巡抚王以颍州地域辽阔,难以治理,备文奏曰:“上江之直隶颍州,界连豫省,地方辽阔,钱谷而外,刑名事件数倍他属,即本州地方之事犹虞竭蹶不遑,何能再顾他属邑,似应将颍州升为府治,设立知府一员,附廓添设知县一员,以颍州原治地方为新县管辖……”雍正帝依奏,赐名阜阳县。雍正帝何以赐名阜阳?清道光《阜阳县志》沿革考说:“《旧志》引《颍纪》,州西一百五十里,沈亭南有阜阳城,今邮亭,是阜阳城之建未知何代,且未知所以为名。明《正德颍州志》亦说阜阳城“不详所筑。”
阜阳之名,一说是阜阳东有土阜,名为妻阝丘,汉置新妻阝县,隋有颍阳县,合二县之名曰阜阳,此论历来方家认为牵强附会则不取。
《安徽建制沿革》:当时安徽巡抚王奏请升州为府,这个县境内东汉曾设阜阳侯国,古邑在今临泉境……。因此,雍正皇帝赐名阜阳,是遥取境内古侯邑名。
黄岭是本县西部重镇,一名黄牛岭,又名黄鹤岭、皇后陵。谓阜阳古城在黄岭,理由有四:
其一、黄岭位于县城西15公里,与《旧志》载阜阳古城方向、距离相合。《阜阳县志》载:沈亭废沈子国城东五里(据传在今县广播局附近),沈亭为秦高士沈郢建为游钓之所,黄岭即位于沈亭西偏南15公里。
其二,《说文》曰:“土山为阜。”山南为阳。黄岭北有一高地,名曰冈上,现为黄岭乡冈上行政村。《说文》曰:冈者山脊。古时为一土山,黄岭符合此说。
其三、黄岭有古城遗址,位于冈之南,方圆里许,可能即汉阜阳侯国邑废址。建国后,兴修水利出土商代陶豆、陶罐、铜斧等。
其四,明《正德颍州志》载:黄岭又名皇后陵。刘显是汉武帝刘秀之族亲,被顺帝立为嗣,是为厘王,立三年而薨,子悼王广嗣。永建五年(130年),封广弟文为乐城亭侯。广立三十五年,永兴元年(153年)薨。无子,国除。所以有皇后陵之名的记载。
阜阳古城毁于何时,无考。
《江南通志》辩颍州非平舆,而与汉以来人物之在平舆者咸削之。旧志置弗论,而人物仍列,似心知其误而未有以折其说也。按《汉书·志》汝南郡领县三十七,首列平舆。注应劭曰:“故沈子国今沈亭是也。”《后汉书·志序》,凡县名先书郡所治也。平舆有沈亭,故国姬姓,通志据舆图备考沈丘下注云:“古沈子国汉平舆之说,引《唐书·注》,《宋史》以伸其辩,而与平舆之沈亭确在何地,未能切指也”。及见河南沈丘县志载:“沈子国城在县东南三十里,即周聃季所封处,今遗址现存,地属颍州。沈亭在县东南,废沈子国城东五里,秦高士沈郢建为游钓之所。今为颍州预备仓基。”沈丘在县东南三十里,废沈子国城南,疑即沈子之丘,又云沈诸梁丘。又纪载:“元至正十六年四月,明兵取颍州路,改颍隶凤阳府,省汝阴、沈丘二县,沈丘县废”,弘治十一年,抚按以陈颍相距三百余里,奏割陈、项、颍三处边隅地,复设沈丘县治二十三里。拨陈州十三里,曰归善、曰务本、曰遵教、曰新泰、曰大善、曰达顺、曰孝成、曰亲贤、曰乐善、曰永安、曰智仁、曰遵化、曰迁善;拨颍州五里,曰沈三、曰沈四、曰沈五、曰河北二、曰河北三;拨项城二里,曰感化、曰富有;收集流寓,辐辏为三里,曰慕义、曰归仁、曰尚德,共为二十三里,是幅员之拨自陈者强半,项最少,颍未啻三分之一耳。程敏政创建沈丘县记云:“爰相度地形,得州南五舍颍河之阴里许,丰衍端夷,环枕河流,故有巡检司曰乳香台,民武舍舟航亦颇,辐集为城。东西三百六十步,南北如之。而县治学宫以立”云云,是今沈丘县之立创始,非因旧也。且卜筑者,乳香台非沈子故国也。于是窃为之说,曰今陈州之沈丘县,明弘治创建之,县名虽仍旧,而地不得从前三之一。元以上属颍州之沈丘县,隋唐置州,《汉书》:汝南郡治之平舆有沈亭,沈子故国城者,皆县西一百二十里之沈丘集。所谓沈诸梁墓、沈亭、沈子故国城咸在,而县中催征之册,以沈名里者,从一数至七焉,地之阔狭可知矣。又《汉书》刘昭注:汝南雒阳东南六百五十里,以道里计之,亦于斯地。为合通志所载,固徇虚名而不核其实也。又《方舆纪要》沈丘县注:故沈子国,春秋定公四年,蔡人灭沈,汉为浸县地,隋末置沈州于此。唐州废,神龙初置沈丘县于此,属颍州。宋因之,明初废。弘治十年复置,与《舆图备考》之说稍合而多汉浸县一层。《汉书·志》浸县下注:“莽曰闰治,应劭曰孙叔敖子所邑之浸丘是也。”世祖更名固始,与《纪要》之说异,无论应氏以汉人注《汉书》不应如此疏略。而范书之作,亦必不舍浸县而志沈亭矣,顾氏之书,于地理尚称综核者,故附辩之。
阜阳古城在黄岭初探
阜阳春秋为胡子国城,战国为楚汝阴,因位汝水(今泉河)之阴而名。据《后汉书·济南王传》载:“永建元年,顺帝立错子阜阳侯显为嗣,是为厘王,立三年薨。”阜阳名始见。清雍正十三年(1735)安徽巡抚王以颍州地域辽阔,难以治理,备文奏曰:“上江之直隶颍州,界连豫省,地方辽阔,钱谷而外,刑名事件数倍他属,即本州地方之事犹虞竭蹶不遑,何能再顾他属邑,似应将颍州升为府治,设立知府一员,附廓添设知县一员,以颍州原治地方为新县管辖……”雍正帝依奏,赐名阜阳县。雍正帝何以赐名阜阳?清道光《阜阳县志》沿革考说:“《旧志》引《颍纪》,州西一百五十里,沈亭南有阜阳城,今邮亭,是阜阳城之建未知何代,且未知所以为名。明《正德颍州志》亦说阜阳城“不详所筑。”
阜阳之名,一说是阜阳东有土阜,名为妻阝丘,汉置新妻阝县,隋有颍阳县,合二县之名曰阜阳,此论历来方家认为牵强附会则不取。
《安徽建制沿革》:当时安徽巡抚王奏请升州为府,这个县境内东汉曾设阜阳侯国,古邑在今临泉境……。因此,雍正皇帝赐名阜阳,是遥取境内古侯邑名。
黄岭是本县西部重镇,一名黄牛岭,又名黄鹤岭、皇后陵。谓阜阳古城在黄岭,理由有四:
其一、黄岭位于县城西15公里,与《旧志》载阜阳古城方向、距离相合。《阜阳县志》载:沈亭废沈子国城东五里(据传在今县广播局附近),沈亭为秦高士沈郢建为游钓之所,黄岭即位于沈亭西偏南15公里。
其二,《说文》曰:“土山为阜。”山南为阳。黄岭北有一高地,名曰冈上,现为黄岭乡冈上行政村。《说文》曰:冈者山脊。古时为一土山,黄岭符合此说。
其三、黄岭有古城遗址,位于冈之南,方圆里许,可能即汉阜阳侯国邑废址。建国后,兴修水利出土商代陶豆、陶罐、铜斧等。
其四,明《正德颍州志》载:黄岭又名皇后陵。刘显是汉武帝刘秀之族亲,被顺帝立为嗣,是为厘王,立三年而薨,子悼王广嗣。永建五年(130年),封广弟文为乐城亭侯。广立三十五年,永兴元年(153年)薨。无子,国除。所以有皇后陵之名的记载。
阜阳古城毁于何时,无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