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哥老会
是民间秘密组织,凡入会者,不论长幼尊卑,皆以哥弟相称,又名“哥弟会”。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武举郭其昌(界首城关人)、马铁通(河南省沈丘人)在界首秘密组织。其宗旨:“反清驱洋,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绥靖天下,保护百姓,平等相处,安居乐业”,入会者达数万人。光绪十九年秋,哥老会策划起义,密谋进发太和县城,因叛徒告密,遭清兵围剿而失败。
二青帮
民国初年,界首城关人饶绍周,至漕河拜曹士成为师父,朱标为师祖,正式加入“青帮会”。按帮规排为念二,通字辈。返里后,宣传十大帮规,发展会众。首先收回民马广仁、李振五2人为徒。入会者要递交记名贴(即申请书),经2人介绍后,再经师访徒3年,徒访师3年,跪香堂、行礼拜、讲帮规,才确为正式青帮会员。饶派门徒多系商界,达数百人。抗日时期另有郭睦斋、戴偕五2人组织青帮会,其门派会众多系码头工人及船民,发展会徒200余人。界首解放后,青帮活动停止。
三洪帮
洪帮也叫“洪门”、“红帮”,初创立时名“洪福会”。抗日战争期间,湖南省的曾子威(外号曾胡子),河北省的杨庆丰,临泉县的李刚等红帮挚友,以杨庆丰在界首开设的“太平洋浴池”为会场,进行帮会活动。会员发展至近百人。抗战胜利后,洪帮活动随即停止。
四红枪会
红枪会又称“红学会”,因会众使用的武器全是红缨枪,所以称“红枪会”。该会多分布境南砖集、顾集、舒庄等泉河一带,民国时期,泉河一带居民,屡遭官兵匪患之害,民无宁日。民国13年(1924年)“红枪会”首领王同治,走村串户向邻里乡众宣传:“入会者,练好功夫,刀枪不入,吃不愁、穿不愁,抗捐抗税,不受官府欺压。”入会者众,沿泉河一带80%的村庄都组织了“红枪会”。如遇匪患搔扰,会员挺枪而出。民国17年(1928)7月初八日,杆匪老王泰从沈丘率众入境南,攻破王南湖(现属顾集乡),烧杀抢掠杀害数百名红枪会众,血染数里,惨不忍睹。从此红枪会活动停止。
五黄学会
该会会首头留长发,身穿黄色八卦仙衣,手执拂尘,登坛诵经。宗旨是:“打富济贫,实现自由平等,抗捐抗税,救百姓出水火。”县境光武、芦村等地群众入会者数千人。民国17年(1928)农历五月初五日,会首昝玉树(太和县李兴昝寨人)、李景秀等组织广大会众,密谋攻打太和县城,因叛徒告密,县兵团突然包围了“黄学会”要地昝寨,双方激战两个多小时,寨被攻破,黄学会众被杀70余名,数百间民房被烧,学会活动终止。
上一篇:第一节 宗教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