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职工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城镇居民多为小商小贩。县城几十家作坊、店铺、规模小,资金少,加之政局不稳,不断停业停产,职工无定额,生活无保障,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教师生活尤为困苦,民国以后发行银元,20年代每人月薪11块,30年代16块,40年代改纸币折实物,月薪小麦人均131斤。1931年至1937年间,县府不断扣发教师工薪,多次发生教师索薪斗争,而仍不能照发。时县境流传有“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之说。建国后,城镇建设发展很快,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政策,广开就业门路,干部职工工资多次提升。1985年,职工人均年工资785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比1980年增长45.2%,其中全民所有制职工人均年资906元,集体所有制职工575元,比1980年分别增长45.2%和40.9%。自1979年起,因付食品提价,每人每月增加5元补贴费。另外还设有出差补助费、加班费、生活困难补助费、丧葬抚恤费、医疗费、年终或季末奖金等。教师还享有教龄补助和班主任补助费等。1985年城镇居民储蓄年末余额1191.5万元,为1980年的3.8倍。社会人均购买力112.6元,是1979年的5倍多。1980年至1985年,用于职工劳保福利费1509.36万元,每年人均94.5元。用于职工住宅投资308万元,建房22865平方米,改善了职工住房条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可离、退休或病退,并按规定享受离、退休或病退待遇,安度晚年。手表在职工中已普及,半数以上职工家庭有沙发、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部分职工家庭有电冰箱等高档家用电器。
二、农民生活
农村在解放前,封建地主阶段占有大量大地,广大农民的生活处于极端贫困状态,中农在正常年景下勉强能够自给。贫农虽有少量土地,一年不够半年粮。雇农最苦,青壮年靠打长工度日,老弱妇孺只能靠乞讨活命。灾荒年头贫苦农民颠沛流离死于沟壑者到处皆是。民国31年(1942年),县境先旱后涝,田亩无收,人死数万。黄泛期间,李兴集一带农民大部逃荒在外,妻离子散家败人亡者,不可胜计。
建国初,进行减租减息,实行土地改革,生产力得到发展。1957年农业总产值13870万元,比1949年增长42%,人均纯收入167元,比1949年增加一半,生活明显改善。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政治运动频繁,农业生产发展缓慢。1949年至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递增1.37%,1965年至1978年递增2.14%,而人均纯收入却由1957年的167元下降到1979年的137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产值和收入猛增。1979年至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递增14.67%,1985年人均纯收入261元。人均产粮由1980年的230.5公斤增加到1985年的333公斤。农民储蓄年末余额1978年为1092.2万元,1985年为3236.5万元,7年中增长2.96倍。农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解决了温饱问题,过去的那种“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已为今日的全年吃细粮所代替。而今自织自缝的粗布衣已无人问津,机纺细布、化纤涤纶成为人们的通常衣料。1985年全县销售棉布仅35.6万米,而涤棉混纺布、化纤布、呢绒绸缎销售量达178.2万米,其中绸缎47.8万米,为1980年的5.7倍。1980年至1985年,新建瓦房660万平方米,平均每户住房37.25平方米。部分村庄已统一规划,房屋成排,道路成线。室内陈设多为新式家具。半数以上农家有手表、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少数家庭有沙发、钢丝床、电视机、电扇、洗衣机。一些专业户、富裕户还购买了拖拉机、汽车。至1985年来,全县农村私人购买手扶拖拉机7562台,喷灌机893套,客运汽车10部,货运汽车149部,运输拖拉机566台,其它机动车173台。县城至各区乡建有沥青路或砂姜路,晴雨通车。区乡有广播站、文化站、电影队、卫生院。鳏寡孤独老人享受五保(衣、食、住、医、葬)照顾。全县已办起敬老院30所,入院老人239人。
太和县部分年份农业总产值及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表

太和县百户农民家庭主要用具调查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