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县内造船业,早在十七世纪就很兴旺。至本世纪初,有4家手工业工厂,连分散的小作坊共97家之多,造船工400余人,不但能造民船,还能造兵船,1913年曾给当时的政府排炮船24只。
太和造船,唯旧县镇最为著名。该镇所造船只优点有三:一是品种多。诸如粮划、艋子、江溜子、对连划等不下十余种,适合在多种河流行驶。二是木质好。太和沿沙河一带多产楸、梓树,此二树木质坚实,造出的船只耐腐且载重量大。三是船的质量好。旧县船厂的木、锯、捻三工,皆是租传专业,技术都有独到之处,船的质量尤有保证,深得用户欢迎。
抗日战争时期,旧县有马登举、刘国昌、李正明、“三老常”、朱鸿端、朱本生、“史老万”、朱凤鸣等9家造船厂,皆为独立经营。一般工厂有木、锯、捻三工40—50人,最多的数马登举厂,有120人。此9家船厂,沿沙河摆开,船工作业的叮咚之声闻达数里之外。时所造最大木帆船载重量30吨。抗日战争结束后,9家工厂先后于1947年关闭,造船工人分散在上自十里沟,下至两河口的沙河两岸,个人或几人合伙修理船只。
1951年旧县镇人民政府把分散的造船工人组织起来建立“群力联营造船厂”,共120股,有职工100余人。生产4—50吨大、小木船,除供本地使用外,还销往江苏、江西等省,如当年即为南京王田元,江西刘长喜造船130吨位。到1953年,该厂下设5个分厂,有职工463人。此间,为“群力”联营造船厂的“黄金”时期。1955年因管理不善,财务混乱,出现了贪污、盗窃、铺张浪费等现象,工厂倒闭。之后,太和县航运站于旧县召集43名造船工人在郑渡口成立木帆船修理组,专门修理损坏船只。1956年易名为木帆船修理合作社,当年修船300余只。1958年,太和县委报安徽省委批准,由省、县联合投资20万元,在木帆船修理合作社的基础上筹建太和县船舶修建厂,建厂房437平方米,并于当年建造趸船2只140吨位,木船11只88吨位。大修渡船1只70吨位,产值33万元。1959年又建造驳船35只3500吨位,28—80马力轮船7只,140吨位,机帆船1只,年产值160万元。时有职工350名。1961年与蚌埠船厂合并后迁往蚌埠。
1958年,大新公社集中本地流散的造船工人100余名,在朱小店建立大新造船厂,当年即建造60吨位木驳船和木壳轮船各1只,并给风台淮河公路渡口建造可载运6台汽车的渡船1只。
1961年,农村实行责任田后,多数造船工人回家务农,造船业暂停,只修理坏船。1978年后,该船厂渐有发展,工人增加到100余人,为安徽省航运局修理500吨位驳船1只,客货运输船12只,造船业同时恢复。1982年为江苏、河南及凤台、寿县、利辛、阜南等地建造80—120马力木壳轮船4只,渡轮6只,60吨位驳船1只。之后,因造船木材匮乏转产水泥构件。县于1956年在郑渡口成立船舶修造厂,有造船工100余人。先后共造轮船3艘270马力,驳船14艘754吨位,挂浆机船4艘80马力158吨位,帆船48艘720吨位。大修、中修轮船3艘295马力,驳船3艘428吨位,帆船581只5179吨位。1979年停产。
1985年成立太和县造船厂,有职工54人。当年造135马力钢质拖船1艘,100吨钢质货驳水泥钢丝网货驳41艘,3170吨位,产值107万元。所造船只多销往江苏、江西等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