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八节 文化用品工业
一、造纸
大约1749年前后,太和县十里沟已有制造楮皮纸的作坊。据老人传述,十里沟的姜姓,单传八代都会造楮皮纸。
楮皮纸用楮树皮,杂根皮作原料制成。此种纸薄,匀净且韧性大,抗拉力强,不怕折叠,用途广,如糊篓子、斗笠、顶棚、窗,裱扇子,印花纸板,卫生纸等。曾有民谣说:“楮皮纸出在十里沟,糊成扇子串九州”。好年景,供不应求。
制楮皮纸,所需设施有:池子、碾子、锅、石臼、帘子等。新置一套不容易,所以,其它村子也有会造的(单去学习的很少,只有出嫁的女儿把捞纸的技术带出去),但都未发展起来,而在十里沟就不成问题,可互相借着使用,逐渐添置更新,故十里沟造楮皮纸的技术一直保留至今。1953年统计,十里沟200户人家有47条池子。
十里沟造纸是一种农村副业。农忙时和冬天冰冻时不生产,每年只有2—4月和8—10月4个月生产时间,有时还靠不住。每条池子一天能捞2.5公斤小纸。1953年产楮皮纸20000公斤。
1958年县开始筹建纸厂,1959年11月建成投产,生产有光纸。有职工722人。1961年下马。
1972年,在县城西沙河旁重建纸厂,建厂房40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3立方米制浆机2台,1092型园网造纸机2台,2吨卧式快锅炉1台。主要生产油毡原纸,年产量400吨,产值30万元。1983年,工厂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逐渐由亏转盈。1985年,有职工130人,年产油毡原纸2200吨,工业产值154万元,上交税金16.8万元,实现利润4万元。
二、印刷
民国33年(1944年),太和县长许汉三创办《太和导报》,社址设在武营街。此时,恰有一商人从沦陷区逃来太和时带一部印刷机和各号铅字,县政府买下来,出版四开版新闻纸铅印的《太和导报》。
1954年4月,县合作总社在东大街成立红星印刷小组,有职工7人,租赁私人3块石头和2个子,手工操作,进行石印,10月购置园盘印刷机2台,并请阜阳师傅作技术指导,机印投产。当年产值7800万元(旧币)。
1955年,县政府手工业管理科将部分印刷业手工工人并入该组,易名为“太和县城关区红星印刷合作社”。1956年2月转地方国营企业,称“红星印刷厂”。主要承印三联发票、二联发票、帐本、购粮证、油票、资料及一般彩色印刷品。1957年称为“太和报社”,属县委宣传部领导,实际上是以厂养报,自负盈亏。
1962年4月,《太和报》停刊,报社改称印刷厂。1974年至1980年,总产值50万元。1985年,有职工107人,铸字机2台,圆盘印刷机18台,烫金机2台,方箱机3台,订书机2台,打样机1台,切纸机2部。印刷4102万印,工业总产值46万元,上交税金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