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县城建设
太和城始建于元大德8年(1304年),筑土墙。明正德九年(1514年)建砖城。民国时期县城没有重要建设。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命令将城墙拆除。民国30年(1941年),日军窜扰太和,许多明清建筑惨遭火焚。至1948年解放时,县城千疮百孔,残败不堪。建国后,人民政府即对旧县城进行修复和改造:修整街道巷24条、长15公里,建交通桥4座,修建地下水道640米,建公共厕所18个,建人民广场1处,2000平方米,使古城焕发了青春。
1958年,县城为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沿城南颍河.偕澈佣泛蜕澈游髀罚35米、长4600米,又辟小南门至郑渡口之间的人民中路和人民南路,宽35米至40米、长1830米。80年代以来,县对城区进行系统规划:1982年辟人民北路,宽35米、长1100米。1983年辟健康路,宽30米、长370米。1985年辟镜湖西路,宽35米左右,长2900米。之后又辟细阳路、团结路、天棚街等。如今全城有街路、行人小巷47条(段)、长30.47公里,已铺水泥、沥青路面27.98公里。城区面积已达4平方公里,为建国前老城区的4.3倍。
建国初,城区共有房屋建筑面积48263平方米,其中公房11663平方米,占总面积的24.2%,住房18950平方米,占总面积的39.3%。人均住房3.5平方米。经过3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1980年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房屋建设日新月异。至1985年末,房屋建筑总面积718322平方米,其中居民住房面积267687平方米,占建筑总面积的37.3%,人均住房11.09平方米,为建国初人均住房面积的3.2倍。不少楼房结构新颍,装饰美观。
1981年县投资49万元筹建自来水厂,同年6月建成供水。埋设给水主管道3393米,支管道46895米。平均日供水量1030吨,供水2901户,自来水普及率35.2%,主要为生活用水。
工业用水量年均400万吨左右,主要靠自备水源。
建国前,全城无一条地下排水道,城内排水主要靠路面和明沟。建国后,城内大部分地面积水利用截流堤坝排入沙河,并逐步将明沟改为暗沟。到1985年底,全城区建地下排水道15条,总长8173米,分别建在人民路、镜湖路东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南大街、天棚街、崇礼街、杨胡同街、黉学巷等街道两侧。暗沟用砖头砌筑,上面加盖钢筋混凝土盖板。下水道横截面积平均0.8平方米,日排水量13000吨左右。全城居民生活污水日排放3500吨,占总日排水量的26.9%。
城市居民照明,1956年前均用煤油或蜡烛。街道商店多用马灯或纸糊灯笼照明。1957年县府在谭街筹建发电厂,同年7月建成供电,主要供县委机关及主要街道晚上照明用。之后,电厂扩建,全城工、农生产及居民照明全部用电。1969年架通阜阳两河口至城关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改由淮南电网供电。到1985年末,城建局在人民路、镜湖路、健康路及老城区个别街道安装水银路灯52盏,基本上解决了城区的照明问题。
县城电讯事业始于民国13年(1924年)。民国20年(1931年)设立无线电台1处,配1部无线电收发机。1985年,城区电话机到户385家,电话交换机容量600门,架空明线19对公里,电缆19皮长公里,载波电路1条,电传机3部。
城区卫生由县环境卫生队具体管理,各街道均配有专人打扫。到1985年底,共建公厕26处,砖墙瓦顶结构,部分公厕内装有自来水。在主要街道和居住区,置垃圾筒、垃圾箱100余个,清扫面积135000平方米。年平均清运垃圾7650吨左右,清运粪便5330吨。
老城区街道狭窄,难以绿化。建国后新僻街道两侧植树:人民路植法桐、女真沙河路植女真、垂柳。健康路和镜湖路为重点绿化路:健康路中间设25块绿化带,每块宽4米,长10米至20米不等。镜湖路两侧为绿化带。两路绿化总面积2890平方米,植黄羊、龙柏、雪松、棕榈、广玉兰、千头板、紫微、碧桃、冬青等名贵花木5038株,现已绿叶连阴,四季常青。至1985年末,城区绿化面积51公顷,其中绿地面积2.35公顷,占绿化总面积的4.6%。
1958年,县城为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沿城南颍河.偕澈佣泛蜕澈游髀罚35米、长4600米,又辟小南门至郑渡口之间的人民中路和人民南路,宽35米至40米、长1830米。80年代以来,县对城区进行系统规划:1982年辟人民北路,宽35米、长1100米。1983年辟健康路,宽30米、长370米。1985年辟镜湖西路,宽35米左右,长2900米。之后又辟细阳路、团结路、天棚街等。如今全城有街路、行人小巷47条(段)、长30.47公里,已铺水泥、沥青路面27.98公里。城区面积已达4平方公里,为建国前老城区的4.3倍。
建国初,城区共有房屋建筑面积48263平方米,其中公房11663平方米,占总面积的24.2%,住房18950平方米,占总面积的39.3%。人均住房3.5平方米。经过3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1980年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房屋建设日新月异。至1985年末,房屋建筑总面积718322平方米,其中居民住房面积267687平方米,占建筑总面积的37.3%,人均住房11.09平方米,为建国初人均住房面积的3.2倍。不少楼房结构新颍,装饰美观。
1981年县投资49万元筹建自来水厂,同年6月建成供水。埋设给水主管道3393米,支管道46895米。平均日供水量1030吨,供水2901户,自来水普及率35.2%,主要为生活用水。
工业用水量年均400万吨左右,主要靠自备水源。
建国前,全城无一条地下排水道,城内排水主要靠路面和明沟。建国后,城内大部分地面积水利用截流堤坝排入沙河,并逐步将明沟改为暗沟。到1985年底,全城区建地下排水道15条,总长8173米,分别建在人民路、镜湖路东大街、西大街、北大街、南大街、天棚街、崇礼街、杨胡同街、黉学巷等街道两侧。暗沟用砖头砌筑,上面加盖钢筋混凝土盖板。下水道横截面积平均0.8平方米,日排水量13000吨左右。全城居民生活污水日排放3500吨,占总日排水量的26.9%。
城市居民照明,1956年前均用煤油或蜡烛。街道商店多用马灯或纸糊灯笼照明。1957年县府在谭街筹建发电厂,同年7月建成供电,主要供县委机关及主要街道晚上照明用。之后,电厂扩建,全城工、农生产及居民照明全部用电。1969年架通阜阳两河口至城关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改由淮南电网供电。到1985年末,城建局在人民路、镜湖路、健康路及老城区个别街道安装水银路灯52盏,基本上解决了城区的照明问题。
县城电讯事业始于民国13年(1924年)。民国20年(1931年)设立无线电台1处,配1部无线电收发机。1985年,城区电话机到户385家,电话交换机容量600门,架空明线19对公里,电缆19皮长公里,载波电路1条,电传机3部。
城区卫生由县环境卫生队具体管理,各街道均配有专人打扫。到1985年底,共建公厕26处,砖墙瓦顶结构,部分公厕内装有自来水。在主要街道和居住区,置垃圾筒、垃圾箱100余个,清扫面积135000平方米。年平均清运垃圾7650吨左右,清运粪便5330吨。
老城区街道狭窄,难以绿化。建国后新僻街道两侧植树:人民路植法桐、女真沙河路植女真、垂柳。健康路和镜湖路为重点绿化路:健康路中间设25块绿化带,每块宽4米,长10米至20米不等。镜湖路两侧为绿化带。两路绿化总面积2890平方米,植黄羊、龙柏、雪松、棕榈、广玉兰、千头板、紫微、碧桃、冬青等名贵花木5038株,现已绿叶连阴,四季常青。至1985年末,城区绿化面积51公顷,其中绿地面积2.35公顷,占绿化总面积的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