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传统节日
春节旧时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民间称为“大年”,建国后改称春节,为民间最重要节日。
春节前一日,洒扫庭除,务使内外整洁。贴春联,供天地祖宗神位,男丁扫墓请灵,妇女办理供物及节日食品。晚上举家饮除夕酒,守岁,长辈发压岁钱。
初一起五更(早晚不等),敬神祀祖,给长辈拜年。饭后,出门向本家长辈及近邻拜贺。
民国时期,境内初一多素食,祀神亦用素供,建国后改用荤食荤供。
五更吃水饺,通称“扁食”,包成.ψ矗谟刑窍诒馐1个(有的包钱),全家谁吃着谁在本年内有福气。有些人家在扁食内下少许面条,称作“钱串子”。也有的吃点大葱大蒜,谓能使人聪明、有蒜气。
老人过年以团圆为乐,如有游子在外,五更吃饭,父母亦为其虚设一碗,指定别人代吃。
过年之馍称正(zheng争)馍,园形鼓顶,取团圆美满之意。馍内包有干枣,并蒸“枣山”祀神,枣山.庑吴桑驴砩险噬叫危椴逶妗T婧焐笳飨睬臁R凰稻衬诰用穸嗍敲鞒跤缮蕉孀ɡ矗暾粼嫔剑煌嫦裙释痢
旧时用斗供奉天地神位,斗内满贮小麦,压放制钱1000文,三面插竹柏,牌位上书“天地君亲师”。民国以后,多改作“三地国亲师”,建国后又多改作’天地党亲师”。
从农历初二起,走亲友,宴宾客。亲戚以外祖家为重,即外祖父母谢世,也多于初二日往拜,并到坟前烧低。去姑和姐妹家拜年称回拜,对方是待客不受礼。
县境北部,出嫁闺女要给父母蒸“大馍”,为一般蒸馍的两三倍大,作两次蒸,顶部饰以面花,花上插枣,初二拜年时送上,父母回以枣山,谚有:“爹娘吃大馍,越吃越能活;外甥搬枣山,越般家越暄。”
破五农历正月初五为破五。因年关忌讳多,过了初五悉行破除。俗以正月初五为小年,吃扁食,贫家多于初五送神归位。
元宵正月十五为上元,是日晚为元宵节。祀神祭祖,送神归位。吃汤元。又称灯节,家家挂彩灯、放焰火。太和城内四关出灯会,竹马、旱船、跑驴、狮子、龙灯等民间舞蹈上街表演,直至深夜。
龙节俗以农历二月初二日为龙节,谓龙蛇于此日出蛰。农家用青灰撒作大小圈圈,象征粮囤,期望丰收。又于早晨吃煎饼,用青灰撒屋根,谓之祛毒虫。
抗日战争时期,本地连遭八年黄泛,冬季大雁群落,啄食麦苗。当时谣传:“五更闻雁叫老人逢劫数”。于是妇女皆为其生父母做面雁,大可二、三斤重,内包荤素馅,于二月二日送给父母吃,谓可弭灾消难,后逐沿袭成俗。
清明民间于前一日扫墓祭祖。是日门前插柳。建国后,机关、学校多于此日给烈士扫墓,献花圈,缅怀先烈功勋。
端午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门前插艾,吃糖糕、粽子。为儿童缝制香囊,佩带防虫咬。又用五色线系儿童手腕,为“长命索”。
重阴《易》阴爻称六。民间以农历六月六日为重阴节,境内居民多吃炒面。因时届溽暑,人多生食露宿,肠胃易受湿寒,吃炒面,拌红糖以燥祛湿,健身防病。
乞巧节民间神话谓农历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鹊桥,妇女是夕设瓜果于庭院,向天孙穿针乞巧。民国时期此俗已停。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民间有为已故父母送纸钱。又为佛家盂兰盆会,民国时期境内僧道常于旧县镇设道场,放河灯。
中秋节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走亲戚,送月饼,烙焦馍,晚上赏月,饮团圆酒。
重阳节旧时文人喜于是日登高赋诗,饮酒赏菊。近年县城诗歌爱好者,也常于此日集会唱和。
鬼节俗以农历十月初一为鬼节,给死者烧纸钱,谓之:送寒衣”。
腊八节居民多吃米粥。
祭灶腊月二十三、四日为祭灶节。迷信谓灶君“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是日清扫厨房,泥灶粉墙,晚上以浑酒(民间以黍、谷自酿的一种低度酒,味甘)、饴糖祭灶君,求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圣纪节、开斋节、古而帮节为回民三大节日,尤以开斋节为隆重,杀牛宰羊,在寺内会餐,表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