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电报
颍上的电报通信始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有无线电台1部,收报机为三管再生式,发报机为哈脱莱式;联络地点为阜阳到亳县,正阳关至蚌埠、安庆等地。民国34年(1945年)前,电报全为军政服务,民国35年(1946年),颍上电信营业处方开办民用电报业务。
建国后,电报事业发展迅速,设备不断更新。至1985年,颍上有电报电路4条(包括人工电路2条),电传机4部,自动发报机1部,发信机3部,无线电台2部,全县有20个局、所开办电报业务,并开办国际电报。电报业务交换量,1985年已达21.81万份,是1950年的146倍。电传电路连续7年被评为地区红旗电路,无线电路连续3年被评为地区红旗电路。1988年,颍上电报业务引进PACT220汉字终端机,收发电报全部自动化。
二、电话
长途电话民国21年(1932年),蚌埠长途电话线路架至亳县,颍上即设长话分站,并开通长途电话通讯。建国前,颍上长途电话线路仅有2条:西通阜阳、东通正阳关。长途交换机5门1台,业务量日平均10余次,主要是政务电话、军事电话、防空情报电话和局务电话,不为民用。1949年,颍上县民主政府交通局接管了国民党的长话管理处,修复颍上——正阳关、颍上——阜阳长途电话线路。1950年,新架颍上——凤台长途电话线路1条,并随之开办民用长途电话业务。1985年,颍上已有长途电话线路10条(其中颍上——阜阳6条、颍上——合肥2条、颍上——蚌埠1条、颍上——正阳关1条),颍上——六安、淮南等地也开通了载波直通电路。长途电话业务量每日420次,是1949年的50倍。有2部30门磁石交换机、1部3路载波终端机、1部12路载波机、12部单路载波终端机、2部12路增音机。连续5年评为12红旗电路。
市内电话颍上的市内电话安装于民国5年(1916年),当时有10门总机1部,单机7部,主要装在国民党县长、县政府的科、自卫队等处。1948年底,总机容量达20门,单机10部。不开办民用业务。1949年,县民主政府接管市话人员、设备,到1950年,市话总机容量已扩大到50门,单机增至26部,市内党政机关都通了电话。至1985年,总机容量达600门,实装用户单机397部。市话杆路由1949年的2公里增至39公里。出局电缆2条,10.4皮长公里。用户线总对数800对。1988年,颍上市内电话1000门,纵横制自动电话开通,甩掉了使用70多年的摇把子电话。
农村电话颍上农村电话始于民国22年(1933年),县城及江口、龚集、新集、南照区公所均装5门小总机,这几个区所辖的乡都有电话,有单机10多部,话线杆路总长为87杆公里。民国27年(1938年),各区小交换机撤销。建国后,重架部分区的电话线路以及农村电话线路。1958~1961年,全县80%的区、人民公社、生产大队都通了电话。据1985年统计:县到区、乡农话中继线路17条,乡到乡中继线路10条,到邻县乡中继线路2条。中继线路总长434杆公里,线条总长859对公里(其中:5条中继线路是以载波方式传送)。有农话交换机24部990门,实占容量444部。
颍上邮电局部分年份市话交换机容量及单机数
表34

颍上邮电局部分年份农村电话交换机容量及单机数
表35

上一篇:第二节 邮政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