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工商行政管理
一、市场管理
建国前,县内市场物价一日三涨几跌。“丰收成灾,谷贱伤农”,农民和城市贫民吃尽物价不稳的苦头。1950年,成立工商科,对全县商店、粮行、摊贩清理整顿、审查发证,改造私营工商业,加强市场管理,物价日趋稳定。1952年,市场商品供应,特别是农村商品供应,绝大部分利用私营商业和小商小贩。这年,全县商品零售总额:食品类847.1万元,衣着类153.4万元,日杂类68.2万元,文教用品26.1万元,报纸杂志6.9万元,药品类3.6万元,燃料类78.2万元。1956年,县内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原有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组织起小手工业和小商贩走集体化道路。1957年,全县有合作商店207个,1775户,从业人员1860人;合作小组202个,从业人员1774人;私营商店886户,从业人员1023人。当年,对这些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和私营商业进行整顿。整顿后,合作商店为203个,1408户;合作小组176个,1206户。改变了经营方式,补充了国营商业不足,1958年,农副产品采购额为1926万元,外调支援工业生产和城乡消费总额为956万元,供应农业生产资料总额为249万元,比1950年增长19倍。主要消费品全县零售总额:食品类1775.1万元,是1952年的209.5%;衣着类442.8万元,是1952年的324.6%;药品类42.3万元,是1952年的11.75%;燃料类177.5万元,是1952年的220.9%。1961年,对集体商店清资整顿,恢复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取缔无证商贩。全县国营商业109个,商业经营机构99个,供销合作社132个,合作商店30个,个体商贩76个,代购代销点217个,从业人员677人。1966年末,撤销工商行政管理科,市场管理由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取代。1970年,恢复工商管理机构,但重管理,轻贸易,随便撤销商业网点,关闭农村集市市场,减少集期,改5日一集,限制上市品种。城乡商业、服务业、饮食业减缩70%。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79年。1980年以后,恢复农村传统集市,发展新的集市贸易,开放农副产品市场,小商品市场和旧货专业市场也随之出现。1984年,个体工商户仅县城就有539户,其中手工业23户,交通运输业15户,商业312户,饮食业57户,服务业82户,修理业50户,市场管理重点打击投机倒把和走私活动。1985年,全县有50个集贸市场,其中综合市场48个,专业市场2个。市管人员走街串巷,安排摊位,检查物价、衡器、食品卫生,调解纠纷,帮助个体商贩排忧解难;开发信息资源,建立信息网络,调剂县内市场余缺,全年提供信息30期,与国内12个大城市建立信息联络,全年共查处投机违法案件110起,其中千元以上大案8起,投机倒把案15起,以次充好、扣斤短两、掺杂使假案45起,查出假菜籽32.5万公斤,冒牌自行车3600辆,劣质磷肥660吨,假复合肥21.1吨,假黄金1块485克,假灵芝1块,假酒、伪劣酒6.1万瓶,劣质烟1288条,变质红糖500公斤,变质面粉510袋。1986年,查处违章违法和投机倒把案件68起,其中千元以上的10起,查处克斤扣两,掺杂使假的2385起;打击欺行霸市20起,查处伪劣假冒商品“永久牌”自行车116辆、“飞鸽牌”自行车46辆,各种自行车零配件517件,各类白酒11888瓶,饮料513瓶,劣质农药76吨,香烟4300条,劣质酱油700瓶,假棉被絮120床,变质麦乳精170瓶,霉变灌头190瓶,假项链4300条,劣质兔毛2500公斤。1987年,共查假冒伪劣商品价值23.98万元,取缔地下药厂3家,游医20个。停止5家人、兽医药批发站,检查各种度量衡器2.1万件,收缴和当场销毁斤差在半两以上的秤1855杆,短尺120把、大磅3个、台磅5个,检查整顿32条主干街道,3个货运码头,11个专业市场、共清除店外店159个,不合格的摊点61个,拆除和清理妨碍交通和影响市容的房子5间、庵棚52个、锅灶48个,各类建材堆积物36处,取缔非法经营的鸡鱼行,现场为经营单位和个人补办营业执照720户。勒令停业整顿36户,依法取缔99户,立案查处5户。1988年,共查处市场违章小型案件43起,总价值13.58万元,其中有霉变假烟、劣质假白酒、劣质假啤酒,腐变劣质灌头、假碱粉、劣质西药针剂、假银元、假文物、假劣化肥、、劣质麻籽、劣质柴油、劣质冰箱、彩色电视机等20余种,共查扣小麦439吨,大米和稻谷3005吨,大豆674吨,芝麻16.1吨,菜籽36吨,黄麻3263吨,棉花2吨。没收制造劣质饮料的压瓶机10台,收缴和销毁不合格的计量器2616杆、磅2台。全年整顿市场50多次,清除市障路障385个,
二、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1951年,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进行登记,并发营业执照。1956年,企业登记工作处于停顿状态。1964年1月,县成立企业登记发证办公室,对地方国营、公私合营和个体商户清理整顿和全面登记,清理出无证商贩917户,917人。年底,全县实有工商户412个单位,475个门市部,从业人员4513人,资金总额83.31万元,个体商贩1044户,从业人员1045人,资金总额5280元。县城街道办的商业、建筑、修理、手工业、旅社等14个行业,75个核算单位,从业人员453人。清理登记后,取缔45个单位和门市部。1979年,对工商企业全面审查登记,放宽核定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经营名称和经营地点,简化登记审批程序,缩短了办证时间。1980年,对全县5928户工商企业颁发营业执照。1981年7月~1982年,对全县工商企业全面普查登记,全县有工业304户;交通运输业16户,其中全民所有制2户,集体所有制14户;建筑业47户,均系集体所有制;商业459户,综合性商业252户;饮食业72户。1983年,核发企业登记执照2333个,其中国营企业21个,集体企业299个,个体工商业户2022个。这年重点发展饮食业、修理业和服务行业。同年,实行企业建档,共建工商企业档案1279个,全面开展验证工作,检查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经营地址,杜绝一照多摊、一摊多照和租用转借以及倒卖营业执照的违法行为。1984年,全县有乡镇企业424个,其中农业企业7个,工业企业259个,交通运输业26个,建筑业60个,其他企业72个,从业人员12441人。工商企业1170个,23244人,固定资产净值4528万元,流动资金6210万元。1985年,对全县1170个工商企业,748个分支机构进行登记管理,核准登记168户,39个分支机构。下半年,对112个各类型公司清理整顿,取缔92个公司,占应清理对象的95%。对1170户独立核算企业,748个分支机构换发全国统一营业执照,其中自动歇业341户,不符合集体条件的157户,合并20户,换新照的652户。1986年,换发全国统一营业执照1275户,其中合作经营组织475户,个体800户。对421户无照经营户进行处理,办理营业执照。1987年,全县实行有核准登记的工商企业912户,其中全民所有制175户,占19.2%;集体所有制734户,占80.4%;联合企业3户,占0.4%。个体工商户共1.27万户。全年企业变更登记21户、14户分支机构;歇业84户、51户分支机构。查验执照859个企业,查处违章违法企业65户、24户分支机构。批评教育35户,经济处罚30户,罚款8500元。对性质严重的3个企业宣布封门整顿,对59家不具备全民、集体开办条件的依法取缔。1988年,清理整顿公司113个,注册登记发照的老公司58个,兼有行政职能的公司55个。验收合格保留41个,不具备公司条件撤改的69个,其中撤7个,改62个,立案审查2个。全县核准登记的工商企业共1019户,其中全民所有制188户,集体所有制831户,个体工商户13448户。
三、经济合同管理
1962年以前,经济合同主要由业务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局(所)、司法、法院、银行等多头管理。1962~1980年,经济合同管理工作处于无人过问状态。1981年,国务院通知,工商、农商要推行经济合同制。颍上按照《经济合同法》推广农副产品购销合同制。同年7月,调解城郊区与山西省化合专业公司曲沃县销售站1200吨碳酸氢氨化肥的合同纠纷,金额12.9万元。1983年,签订经济合同12份。1984年8月,工商行政管理局内设经济合同股,对县直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合同工作进行辅导。11月,成立颍上县合同仲裁委员会。这年,鉴证购销合同142份金额118.67万元;调解合同纠纷3起。1985年,鉴证各类合同43.77万份,调解案情简单的企业纠纷13起,争议金额26.4万元;接待合同纠纷来访人员19起。1986年,复查上1年各类经济合同16031份总金额3453万元。本年管理经济合同43998份,金额3865万元;鉴证经济合同90份,金额892.88万元;解决合同纠纷11起;查处违法合同2份;确定无效合同3份。1987年,管理经济合同15355份,鉴证112份。受理各类合同纠纷案件13起,结案10起,结案率为77%。为当事人追回贷款和偿付违约金189万元。查处经济案件58起,比上年增长29%。审查千元以上的案件27起,结案25起,结案率为93%,为受害者追回经济损失13780元。查处2起经济合同诈骗案,涉及合同金额82万元。1988年,共管理经济合同14408份,其中当年鉴证合同58份,金额679.18万元。共受理各类经济合同纠纷13起,调解结案12起,挽回经济损失38.4万元。查处各类经济案件25起,其中投机倒把案18起,违法违章案7起。结案19起,结案率为76%。
四、商标管理
1963年以前,各企业之间不存在什么竞争,商标管理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1966~1980年,商标管理机构被撤销,商标管理工作停止,商标档案也大部分被销毁。1980年,恢复商标管理工作和商标统一注册。1981年,对颍上酒厂等10个单位做了商标注册和审查;严处了阜阳十二区汽酒厂和颍上城郊区等违犯商标管理的不法行为。1985年,对全县工商企业现有16个商标进行验证,查出假商标5352套,销毁带有不健康思想的广告550份,虚假广告200多份。1986年,核转注册商标3个。为6个全民、集体、个体工商户出具“未注册商标印制委托书”14份。1987年,新核批各类注册商标8个,比上年增长38%;审查未注册商标37个,开具“未注册商标委托书”34份;审查各类广告76份。1988年,全县工商业经国家商标局核准的各类注册商标已有28户,审查未注册商标11个。开出注册和未注册委托书25份;审查广告25份。
建国前,县内市场物价一日三涨几跌。“丰收成灾,谷贱伤农”,农民和城市贫民吃尽物价不稳的苦头。1950年,成立工商科,对全县商店、粮行、摊贩清理整顿、审查发证,改造私营工商业,加强市场管理,物价日趋稳定。1952年,市场商品供应,特别是农村商品供应,绝大部分利用私营商业和小商小贩。这年,全县商品零售总额:食品类847.1万元,衣着类153.4万元,日杂类68.2万元,文教用品26.1万元,报纸杂志6.9万元,药品类3.6万元,燃料类78.2万元。1956年,县内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原有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组织起小手工业和小商贩走集体化道路。1957年,全县有合作商店207个,1775户,从业人员1860人;合作小组202个,从业人员1774人;私营商店886户,从业人员1023人。当年,对这些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和私营商业进行整顿。整顿后,合作商店为203个,1408户;合作小组176个,1206户。改变了经营方式,补充了国营商业不足,1958年,农副产品采购额为1926万元,外调支援工业生产和城乡消费总额为956万元,供应农业生产资料总额为249万元,比1950年增长19倍。主要消费品全县零售总额:食品类1775.1万元,是1952年的209.5%;衣着类442.8万元,是1952年的324.6%;药品类42.3万元,是1952年的11.75%;燃料类177.5万元,是1952年的220.9%。1961年,对集体商店清资整顿,恢复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取缔无证商贩。全县国营商业109个,商业经营机构99个,供销合作社132个,合作商店30个,个体商贩76个,代购代销点217个,从业人员677人。1966年末,撤销工商行政管理科,市场管理由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取代。1970年,恢复工商管理机构,但重管理,轻贸易,随便撤销商业网点,关闭农村集市市场,减少集期,改5日一集,限制上市品种。城乡商业、服务业、饮食业减缩70%。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79年。1980年以后,恢复农村传统集市,发展新的集市贸易,开放农副产品市场,小商品市场和旧货专业市场也随之出现。1984年,个体工商户仅县城就有539户,其中手工业23户,交通运输业15户,商业312户,饮食业57户,服务业82户,修理业50户,市场管理重点打击投机倒把和走私活动。1985年,全县有50个集贸市场,其中综合市场48个,专业市场2个。市管人员走街串巷,安排摊位,检查物价、衡器、食品卫生,调解纠纷,帮助个体商贩排忧解难;开发信息资源,建立信息网络,调剂县内市场余缺,全年提供信息30期,与国内12个大城市建立信息联络,全年共查处投机违法案件110起,其中千元以上大案8起,投机倒把案15起,以次充好、扣斤短两、掺杂使假案45起,查出假菜籽32.5万公斤,冒牌自行车3600辆,劣质磷肥660吨,假复合肥21.1吨,假黄金1块485克,假灵芝1块,假酒、伪劣酒6.1万瓶,劣质烟1288条,变质红糖500公斤,变质面粉510袋。1986年,查处违章违法和投机倒把案件68起,其中千元以上的10起,查处克斤扣两,掺杂使假的2385起;打击欺行霸市20起,查处伪劣假冒商品“永久牌”自行车116辆、“飞鸽牌”自行车46辆,各种自行车零配件517件,各类白酒11888瓶,饮料513瓶,劣质农药76吨,香烟4300条,劣质酱油700瓶,假棉被絮120床,变质麦乳精170瓶,霉变灌头190瓶,假项链4300条,劣质兔毛2500公斤。1987年,共查假冒伪劣商品价值23.98万元,取缔地下药厂3家,游医20个。停止5家人、兽医药批发站,检查各种度量衡器2.1万件,收缴和当场销毁斤差在半两以上的秤1855杆,短尺120把、大磅3个、台磅5个,检查整顿32条主干街道,3个货运码头,11个专业市场、共清除店外店159个,不合格的摊点61个,拆除和清理妨碍交通和影响市容的房子5间、庵棚52个、锅灶48个,各类建材堆积物36处,取缔非法经营的鸡鱼行,现场为经营单位和个人补办营业执照720户。勒令停业整顿36户,依法取缔99户,立案查处5户。1988年,共查处市场违章小型案件43起,总价值13.58万元,其中有霉变假烟、劣质假白酒、劣质假啤酒,腐变劣质灌头、假碱粉、劣质西药针剂、假银元、假文物、假劣化肥、、劣质麻籽、劣质柴油、劣质冰箱、彩色电视机等20余种,共查扣小麦439吨,大米和稻谷3005吨,大豆674吨,芝麻16.1吨,菜籽36吨,黄麻3263吨,棉花2吨。没收制造劣质饮料的压瓶机10台,收缴和销毁不合格的计量器2616杆、磅2台。全年整顿市场50多次,清除市障路障385个,
二、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1951年,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进行登记,并发营业执照。1956年,企业登记工作处于停顿状态。1964年1月,县成立企业登记发证办公室,对地方国营、公私合营和个体商户清理整顿和全面登记,清理出无证商贩917户,917人。年底,全县实有工商户412个单位,475个门市部,从业人员4513人,资金总额83.31万元,个体商贩1044户,从业人员1045人,资金总额5280元。县城街道办的商业、建筑、修理、手工业、旅社等14个行业,75个核算单位,从业人员453人。清理登记后,取缔45个单位和门市部。1979年,对工商企业全面审查登记,放宽核定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经营名称和经营地点,简化登记审批程序,缩短了办证时间。1980年,对全县5928户工商企业颁发营业执照。1981年7月~1982年,对全县工商企业全面普查登记,全县有工业304户;交通运输业16户,其中全民所有制2户,集体所有制14户;建筑业47户,均系集体所有制;商业459户,综合性商业252户;饮食业72户。1983年,核发企业登记执照2333个,其中国营企业21个,集体企业299个,个体工商业户2022个。这年重点发展饮食业、修理业和服务行业。同年,实行企业建档,共建工商企业档案1279个,全面开展验证工作,检查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经营地址,杜绝一照多摊、一摊多照和租用转借以及倒卖营业执照的违法行为。1984年,全县有乡镇企业424个,其中农业企业7个,工业企业259个,交通运输业26个,建筑业60个,其他企业72个,从业人员12441人。工商企业1170个,23244人,固定资产净值4528万元,流动资金6210万元。1985年,对全县1170个工商企业,748个分支机构进行登记管理,核准登记168户,39个分支机构。下半年,对112个各类型公司清理整顿,取缔92个公司,占应清理对象的95%。对1170户独立核算企业,748个分支机构换发全国统一营业执照,其中自动歇业341户,不符合集体条件的157户,合并20户,换新照的652户。1986年,换发全国统一营业执照1275户,其中合作经营组织475户,个体800户。对421户无照经营户进行处理,办理营业执照。1987年,全县实行有核准登记的工商企业912户,其中全民所有制175户,占19.2%;集体所有制734户,占80.4%;联合企业3户,占0.4%。个体工商户共1.27万户。全年企业变更登记21户、14户分支机构;歇业84户、51户分支机构。查验执照859个企业,查处违章违法企业65户、24户分支机构。批评教育35户,经济处罚30户,罚款8500元。对性质严重的3个企业宣布封门整顿,对59家不具备全民、集体开办条件的依法取缔。1988年,清理整顿公司113个,注册登记发照的老公司58个,兼有行政职能的公司55个。验收合格保留41个,不具备公司条件撤改的69个,其中撤7个,改62个,立案审查2个。全县核准登记的工商企业共1019户,其中全民所有制188户,集体所有制831户,个体工商户13448户。
三、经济合同管理
1962年以前,经济合同主要由业务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局(所)、司法、法院、银行等多头管理。1962~1980年,经济合同管理工作处于无人过问状态。1981年,国务院通知,工商、农商要推行经济合同制。颍上按照《经济合同法》推广农副产品购销合同制。同年7月,调解城郊区与山西省化合专业公司曲沃县销售站1200吨碳酸氢氨化肥的合同纠纷,金额12.9万元。1983年,签订经济合同12份。1984年8月,工商行政管理局内设经济合同股,对县直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合同工作进行辅导。11月,成立颍上县合同仲裁委员会。这年,鉴证购销合同142份金额118.67万元;调解合同纠纷3起。1985年,鉴证各类合同43.77万份,调解案情简单的企业纠纷13起,争议金额26.4万元;接待合同纠纷来访人员19起。1986年,复查上1年各类经济合同16031份总金额3453万元。本年管理经济合同43998份,金额3865万元;鉴证经济合同90份,金额892.88万元;解决合同纠纷11起;查处违法合同2份;确定无效合同3份。1987年,管理经济合同15355份,鉴证112份。受理各类合同纠纷案件13起,结案10起,结案率为77%。为当事人追回贷款和偿付违约金189万元。查处经济案件58起,比上年增长29%。审查千元以上的案件27起,结案25起,结案率为93%,为受害者追回经济损失13780元。查处2起经济合同诈骗案,涉及合同金额82万元。1988年,共管理经济合同14408份,其中当年鉴证合同58份,金额679.18万元。共受理各类经济合同纠纷13起,调解结案12起,挽回经济损失38.4万元。查处各类经济案件25起,其中投机倒把案18起,违法违章案7起。结案19起,结案率为76%。
四、商标管理
1963年以前,各企业之间不存在什么竞争,商标管理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1966~1980年,商标管理机构被撤销,商标管理工作停止,商标档案也大部分被销毁。1980年,恢复商标管理工作和商标统一注册。1981年,对颍上酒厂等10个单位做了商标注册和审查;严处了阜阳十二区汽酒厂和颍上城郊区等违犯商标管理的不法行为。1985年,对全县工商企业现有16个商标进行验证,查出假商标5352套,销毁带有不健康思想的广告550份,虚假广告200多份。1986年,核转注册商标3个。为6个全民、集体、个体工商户出具“未注册商标印制委托书”14份。1987年,新核批各类注册商标8个,比上年增长38%;审查未注册商标37个,开具“未注册商标委托书”34份;审查各类广告76份。1988年,全县工商业经国家商标局核准的各类注册商标已有28户,审查未注册商标11个。开出注册和未注册委托书25份;审查广告2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