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其他党团
一、国民党颍上县党部
国民党颍上县党部在民国20年(1931年)左右正式成立,负责人任绍珊,党员约二三百人。民国26年(1937年)夏,日军轰炸颍城,县党部被炸毁。民国27~31年(1938~1942年),因国民党中央实行党、政、军一元化,平行发展党员,虽吸收一部分人入党,但偏于城区及知识分子。这一时期县党部负责人分别为李瑞五、张秉衡、丁星五。民国32~35年(1943~1946年)冬,党员发展到两千七八百人,每乡有一区党部组织,每保有一区分部组织。国民党员由城区推展到乡村,由知识分子发展到工农。民国35年10月~37年(1946~1948年),因国民党中央提出军事第一,县党部已无威信。这2年发展党员六七百人,对于各区党部仅稍加整顿而已。这一时期县党部书记为马剑北。国民党县党部的内部分工为监察、组训、民运、宣传等4项。人事编制为书记长、副书记长、秘书各1人。干事4人、事务员1人、执行委员5人、计划委员1~20人。至颍上解放前夕,全县共有国民党员3400余人,除城关外,南照、耿棚、龚集、江口等地居多。全县有区党部24个,区分部120个。
二、三民主义青年团
民国35年(1946年)以前,颍上有一个“三青团”区级组织,直属阜阳分团领导。区队长柳寿山。这一时期,没开展什么工作。民国35年(1946年)底,省“三青团”团部决定在颍上建团。次年正月,即委派董继荪为颍上“三青团”主任、叶琨林为“三青团”书记来颍筹建“三青团”组织。经选举,李文明、黄伯安、江效孔、姜鸣球、曩子健5人为干事,刘峻峰为股长,徐鸣珂、高品为股员,王本泉为录士。董、叶来颍建立团组织后,即着手整顿原有组织,区队长仍由柳寿山担任,并加派程服远为区队副。下设4个分队,分队长分别为王从发、黄居礼、李文朗、黄居信。组织整顿后,接着搞甄核工作,即将不忠于团的“坏团员”清洗出团,动员全团工作人员下乡登记。经多方努力,只登记200多个团员。“三青团”的组织发展,主要对象是在校青年学生。1946年至颍上解放前夕,全县仅发展团员百余人。民国36年(1947年)夏,主任董继荪返里探亲,被土匪打死途中。省团部又派江维民继任主任,不久辞职。后颍上“三青团”奉命缩编,高品、徐鸣珂被解职他往。年底,与县党部合并。团的活动随之告终。
国民党颍上县党部在民国20年(1931年)左右正式成立,负责人任绍珊,党员约二三百人。民国26年(1937年)夏,日军轰炸颍城,县党部被炸毁。民国27~31年(1938~1942年),因国民党中央实行党、政、军一元化,平行发展党员,虽吸收一部分人入党,但偏于城区及知识分子。这一时期县党部负责人分别为李瑞五、张秉衡、丁星五。民国32~35年(1943~1946年)冬,党员发展到两千七八百人,每乡有一区党部组织,每保有一区分部组织。国民党员由城区推展到乡村,由知识分子发展到工农。民国35年10月~37年(1946~1948年),因国民党中央提出军事第一,县党部已无威信。这2年发展党员六七百人,对于各区党部仅稍加整顿而已。这一时期县党部书记为马剑北。国民党县党部的内部分工为监察、组训、民运、宣传等4项。人事编制为书记长、副书记长、秘书各1人。干事4人、事务员1人、执行委员5人、计划委员1~20人。至颍上解放前夕,全县共有国民党员3400余人,除城关外,南照、耿棚、龚集、江口等地居多。全县有区党部24个,区分部120个。
二、三民主义青年团
民国35年(1946年)以前,颍上有一个“三青团”区级组织,直属阜阳分团领导。区队长柳寿山。这一时期,没开展什么工作。民国35年(1946年)底,省“三青团”团部决定在颍上建团。次年正月,即委派董继荪为颍上“三青团”主任、叶琨林为“三青团”书记来颍筹建“三青团”组织。经选举,李文明、黄伯安、江效孔、姜鸣球、曩子健5人为干事,刘峻峰为股长,徐鸣珂、高品为股员,王本泉为录士。董、叶来颍建立团组织后,即着手整顿原有组织,区队长仍由柳寿山担任,并加派程服远为区队副。下设4个分队,分队长分别为王从发、黄居礼、李文朗、黄居信。组织整顿后,接着搞甄核工作,即将不忠于团的“坏团员”清洗出团,动员全团工作人员下乡登记。经多方努力,只登记200多个团员。“三青团”的组织发展,主要对象是在校青年学生。1946年至颍上解放前夕,全县仅发展团员百余人。民国36年(1947年)夏,主任董继荪返里探亲,被土匪打死途中。省团部又派江维民继任主任,不久辞职。后颍上“三青团”奉命缩编,高品、徐鸣珂被解职他往。年底,与县党部合并。团的活动随之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