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颍上县地方组织
一、组织机构
党组织建立与发展1927年10月,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后改为47军)一师一团来颍上驻防。师部参谋李寿民(共产党员)受十九军特支的指派随军来颍后,发展朱兰田、吴方伯、周观甫等人入党。同年11月,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军官教导团三连连长蔡乘波(颍上人、共产党员,后叛变)与该连文书高祥甫(颍上人)、易英,由武汉来颍上与李寿民接上关系。不久,李寿民即介绍高祥甫入党。年底,建立党小组,高祥甫任组长,有党员4人,隶属十九军特支。之后,高祥甫介绍黄伯安入党。1928年2月,全县有共产党员14人,由高祥甫主持,在颍城旗杆巷朱兰田家召开党员会议,建立第一个党支部,高祥甫任书记,直属皖北特委领导。首次支部会议研究3件事:继续发展组织,扩大革命力量;在革命基础较好的地方待机举行暴动;开展游击战争,坚决打击国民党右派。会后,黄伯安、赵子云分赴江口、六十铺秘密发展组织。黄伯安在江口“五高”小学,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发展党的外围组织“青年同志会”;成立江口党小组,有党员6人,吴谦甫任组长。下半年,全县已有党员20多人,成立中共颍上区委,书记高祥甫,属中共安徽省临委领导,辖县城支部、江口集小组。这年秋,党的交通员陈翠平(又名陈三翠)在江口集以开饭店为掩护,先后发展牛炳顺、牛应田、牛应禹入党,并建立党小组,牛应禹任组长。1929年6月,阜阳中心县委书记李乐天两次来颍上帮助整顿党的组织,并于7~11月派刘东升(又名刘晨光)、李志东来颍上办党员训练班,将中共颍上区委改组为中共颍上特支干事会(代号李长贵),隶属阜阳中心县委。辖城区支部、西乡支部、北乡支部(即江口集分支部,代号江一民)、童家岭支部、牛拐湾支部。特支干事会由黄伯安负责,有党员30人。主要任务是:发展壮大组织,扩大政治影响;组织党的外围群众组织。到1930年,先后建立“青年同志会”、“农民协会”、“穷人互救会”、“穷人贷款小组”、“喜孝会”、“搬运工会”等,共发展会员3000余人。在党组织领导下,同封建势力进行抗租、抗粮、抗税、抗差等公开或隐蔽的斗争。大店子、八里垛等地,还组织了“农民游击队”。1930年1月,凤台县委委员唐志远、陈元德(又名陈萍先)到黄坝子发展黄子贞等人入党,并建立支部,书记黄子贞。这年上半年,特支有党员38人,团员30人。7月,特支改为中共颍上区委,书记黄伯安,有党员50多人,隶属阜阳中心县委。11月,改属长淮特委领导。1931年3月,颍上区委隶属皖北中心县委(又名寿县中心县委),8~11月改属皖西北中心县委(又称合肥中心县委)领导。12月,皖西北中心县委派马实(化名高秀峰)建立中共颍上县委,并任书记,县委直属皖西北中心县委领导。同年春,区委在耿棚一带建立颍西游击队,芦习珍、吴思治分别担任正、副队长,陈子星任指导员。后因土豪告密,丁泮香、芦德茂、陈子星等转入外地活动,游击队解散。1932年3月,黄伯安代理县委书记,有党员百人,游击队员2000人,分5个中队,有枪600支。6月24日,县委组织领导三十铺暴动。因事泄未成,县委书记黄伯安悲观消沉,主要成员或被捕,或出走。秋,大店子建立党小组,吴思治任组长。10月,上级派钱孟起(又名钱东樵)恢复颍上、阜阳的工作,很快即成立阜颍县委,钱任书记,属寿县中心县委领导。颍上有共产党员70余人。1933年2月,重新成立中共颍上县委,书记姜磐石(又名姜因璞);委员黄伯安(兼秘书)、牛应田、王心正;秘书陈元华,组织部长牛应田,宣传部长苏广田,执行委员孙洪涛、苏调年。不久,秘书陈元华犯错误,吕岳(又名吕晓春,化名王服膺)接任秘书。同年,寿县中心县委派张如屏到鲁口子建立区委,张任书记,直属寿县中心县委领导,辖鲁口、王台、桥口、菱角嘴、葛庙、正阳关等6个支部。
1934年9月,颍上县委划归皖西北中心县委领导,辖3个区委、7个直属支部,有党员84人。3个区委是:庙台集区委,书记苏广田,辖庙台集、新庄子、王老圩子、顾墩子4个支部,有党员19人;江口集区委,书记王耀中,辖毛圩子、陈圈门、王庄子3个支部,有党员14人;牛拐湾区委,书记牛炳才,辖牛大庄、牛小庄、牛拐湾3个支部,有党员25人。7个直属支部是:苏家渡口支部,书记王国中,党员5人;辛家湖支部,书记辛保华,党员4人;罗店、孙庄支部,书记孙二当家的,党员6人;孙大庄支部,书记孙宝友,党员3人;童家岭支部,书记童协民,党员3人;垂岗集士兵支部,书记周鹏年,党员5人。10月,中共颍上县委被皖西北中心县委叛徒出卖,姜磐石等人被捕入狱后叛变,有少数党员外逃变节,县委执行委员苏调年在狱中坚贞不屈,被折磨成疾,于1936年1月19日逝世。从此,党的活动陷于停顿。1948年4月,豫皖苏第四地委、第四军分区宣布成立中共颍阜县委,书记张世荣,副书记杨晓武。同年4月28日,成立中共颍上县委(沙北),副书记杨金辉;9月,书记王新成。下辖龚集、金沟、焦岗、常湖、夏桥、杨湖6个区委。这一时期,党组织主要任务是:发展武装力量,扩大游击区。1949年3月,沙南的颍阜县与沙北的颍上县合并,建立中共颍上县委员会,书记宁之祥、副书记王怀仲;县、区、乡三级机构随之逐步建立,改造基层政权,建立农民协会。5月,各乡陆续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全县共有党员494人。党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减租减息,生产救灾,剿匪反霸,政权建设及支援前线等一系列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全县辖10个区都成立了区委,为县委派出机关。1955年6月,设县委常务委员会。1957~1963年,曾设县委书记处。1966年底,县委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陷于瘫痪。1970年5月,建立中共颍上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1970年11月,恢复中共颍上县委员会。
县委书记更迭解放前历任县委书记、副书记已见前述。解放后,县委书记、副书记更迭如下表:
解放后历任县委书记、副书记一览表
表64
县委办事机构1949年,颍上县委设秘书室、组织部、宣传部、民运部、农委会、干部训练班等机构。1950年后,增设实验组。1966年,县委有办公室、监察委员会、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村工作部、工交政治部、财贸政治部、党校等9个职能部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些部门逐渐陷于瘫痪。1968年9月,县革命委员会设立的办事、政工、生产、人保四大组,取代了县委各部室职能。1980年,党政分开后,县委陆续恢复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村工作部、工交政治部、党校等机构,并增设政法委员会。1984年机构改革,县委撤销农村工作部和工交政治部,增设政策调研室。1987年,县委办事机构为三部、二室、一委、一校,机构名称及管辖如图:
二、党员状况
颍上解放初期全县只有党员114人(机关112人,农村2人,机关支部16个,学校支部1个),绝大多数是南下的干部和战士。1949年,党组织结合减租减息、剿匪、反霸斗争,采取“个别培养、个别教育、秘密发展”的方式发展党员。1951年,全县10个区均建立了区委会,132个乡,有50个乡建立了党支部,有党员750人。1952年,开始公开建党,认真贯彻“积极慎重”的建党方针,到年底发展新党员285人。全县15个区委、196个乡(镇)建64个党支部。对一些有严重错误和不够党员条件者,先后进行了组织处理。1958年,全县成立10个人民公社党委会(区级)、1个镇党委,有130个党总支,816个党支部,党员总数增加到9827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级党组织陷于瘫痪,党内正常的政治生活遭到破坏。1971年,开始整党建党。1972~1976年,发展党员5784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82年底,经过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恢复被错误处理的党员的党籍,给处理不当的党员改变党纪处分。在组织建设上,认真贯彻“积极慎重”的方针,并注意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发展党员。1977~1983年,共发展党员3840名。1987年底,全县党员36182名,其中男性党员31571名,女性党员4611名;大专程度的666名,中专程度的1609名,高中程度的3835名,初中以下程度的30072名;全县有党委会81个,机关党组23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1423个,其中农村支部682个。1988年,全县共有党员36582名,其中男性党员31985名,女性党员4597名;大专程度的742名,中专程度的1708名,高中程度的3975名,初中程度的10564名,小学程度的8541名,文盲11052名;全县有党委会79个,机关党组30个,党总支16个,党支部1413个,其中农村支部676个。
部分年份党的基层组织统计表
表65
三、党员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颍上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6年1月8~15日召开。正式代表320人,出席会议282人,代表全县6031名党员。王亚夫代表县委作《关于1955年以来党的工作及1956年任务的报告》、高宜轩作《关于兵役征集工作的动员报告》。通过讨论,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代表们对县委的领导工作进行了正面批评。确定1956年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支援工业建设,整顿巩固初级农业合作社,发展高级社。提倡勤俭办社,改善经营管理。大会选出王亚夫、马焕先、李波、许廴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58年9月15~16日召开。正式代表340人,缺席1人,列席代表21人,代表全县8999名党员。林尚文代表县委作《关于上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检查和今后意见的报告》,会议内容主要是进一步贯彻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精神,结合颍上情况,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效地克服工作上的宗派主义,使党内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更加巩固和统一;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改进与提高领导水平,深入贯彻党中央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会选出中共颍上县委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7人,候补委员5人,监察委员会委员9人。第一次全委会议选出县委常务委员9人,林尚文、马焕先、李波、许廴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60年2月5~8日召开。正式代表485人,出席会议363人,代表全县10478名党员。赵平代表上届县委作《关于当前形势及今后任务的报告》。报告提出今后“仍以农业生产为中心,以粮食为纲,高速度地发展生产”,“以猪为纲,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扩大副业生产”,“工业生产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产值、产品产量、提高质量”等任务。大会选出中共颍上县第三届委员会委员31人,候补委员7人。第一次全委会议选出县委常委13人,县委监察委员会委员9人。赵平当选为县委第一书记,于月周为第二书记,林尚文、李波、许廴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70年11月12~14日召开。正式代表725人,出席673人,其中女代表128人,代表全县19788名党员。大会主要议程是:检查总结“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工作,确定当前任务。选举产生中共颍上县第四届委员会委员37人,候补委员4人,陈万鑫为书记,李梦钰、孙志杰、阎健民为副书记。选举产生出席省第三次党代会代表11人。
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84年8月3~5日召开。正式代表296人,代表全县32385名党员。县直机关党员局长46人和离休老干部10人应邀列席会议。吴尚和作《关于第四届县委工作报告》,姜之胜作《全党动员为争取党风的根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报告根据党的“十二大”精神提出“以全面振兴颍上经济为中心,大力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今后三年各项奋斗目标和措施。会议强调“加速振兴颍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理顺经济内部的各种关系,抓紧抓好改革和开放两件大事,坚决贯彻两个文明建设一齐抓的战略方针,正确处理好四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关系,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组织的保证作用,以促进颍上经济振兴,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大会选举产生中共颍上县第五届委员会委员33人,其中女4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3人,占62.16%;平均年龄42.14岁。候补委员4人,其中女2人。吴尚和当选为书记,张新宇、李勇、赵献贵为副书记。大会选出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3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5人,占38.5%,女1人;平均年龄47岁。姜之胜为书记,史洪轩、王举为副书记。还选出出席第四次省党代会代表6人。
第六次代表大会于1988年2月7~9日召开。出席代表450人,其中女代表83人,占代表总数的18.5%。45岁以下的268人,占代表总数的59.6%;年龄最小的23岁,最大的59岁。干部代表261人,占代表总数的58%;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代表86人,占代表总数的19.1%;各条战线的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103人,占代表总数的22.9%;内含少数民族代表12人,占代表总数的2.7%。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69人,占代表总数的15.3%;具有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136人,占代表总数的30.2%。另有特邀代表11人。代表正式党员36182人。张新宇受中共颍上县第五届委员会的委托作《在十三大精神指引下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报告,姜之胜作《高举党的十三大旗帜在改革开放中建设一个好的党风》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中共颍上县第六届委员会委员34人,其中女3人;候补委员6人,其中女1人。陈怀贵当选为书记,张新宇、姜之胜选为副书记。大会还选举产生中共颍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4人,其中女1人。李华东当选为书记、胡杰年、李承德为副书记。
四、纪律检查
1950年6月15日,成立中共颍上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51年8月,县纪委实行常委制。1953年,县纪委内设秘书室、审理组和案件检查组,与县政府人民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1956年1月,经中共颍上县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中共颍上县监察委员会,实行常委制。其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党纪国法,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委整顿党风,向党员进行党纪党风教育,对政治案件、贪污盗窃、违纪违法等问题进行查处。1950~1956年,围绕“三反”、“统购统销”、“互助合作”、“肃反”、“审干”等开展工作,共查处违纪党员139人(开除党籍41人,留党察看31人,撤销职务11人,警告52人,劝告4人)。1957年,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农业合作社进行整顿的同时,各条战线开展整风运动,揭露党内存在的多种错误倾向。并根据“严肃谨慎,区别对待”、“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违纪党员进行组织处理。1959年4月4日,改称中共颍上县监察委员会。1961年,县内开展整风整社运动,揭发批判自1958年开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五风”(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和特殊化风)错误。在“反五风”运动中,有215名党员受到党纪处分,其中开除党籍53人,留党察看52人,撤销党内职务30人,严重警告53人,警告27人。1963年,县监委实行委员制。1968年8月,县监委撤销。1970年2月,党的监察工作由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承办。1977年2月,党的监察工作由县委组织部监察组负责。1979年7月10日,经中共颍上县第四届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选举成立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实行委员制。1984年2月15日,改称中共颍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实行常委制。内设办公室、检查科、信访科和审理科。1984~1988年,在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中,共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104件,开除党籍37人,留党察看21人,撤销党内职务10人,严重警告13人,警告23人;另外,接待来访1314人次,受理人民来信2168件。
五、宣传工作
建国后,中共颍上县委设立宣传部,培训宣传讲解员去农村向广大农民宣传党的性质、任务及对待农民、工商业者的政策,揭穿国民党散布的谣言,消除顾虑,安定人心。接着以区为单位成立10个学习班,学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毛泽东著作。1950~1952年,结合整党向党员进行党课教育,建立每周一次党小组会、每月一次党员大会的学习、生活制度。对群众的教育,结合剿匪反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查田定产等运动,由农村宣传员通过读报、广播、黑板报和集会等形式向群众宣传讲解。1953年,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而党员、干部的理论、文化、思想水平与形势的发展很不适应,于是成立颍上县学习委员会,将干部分编为文化班和理论班,选聘教员统一讲课。参加理论班的学员,每天在本单位学习2小时,主要材料是《政治常识课本》;文化班分为小学班和扫盲班,主要材料为《职工业校课本》。同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决议》、《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的宣传学习。1956年,实现农业合作化,各级党组织领导党员、干部学习宣传《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全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农业生产合作社设政治工作副主任1名,生产队设政治副队长1名,订报纸1份,办黑板报1块。为了帮助各级党员、干部理解中央文件精神,县委宣传部聘请报告员,定期分片做辅导报告。同时,在党校对全县282名农业社以上干部分期进行训练。从1957年开始,政治运动接连不断,每天两小时学习制仍然坚持,学习内容变为做什么学习什么。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以毛泽东著作为主要学习内容,提倡天天读。在农村开展人人背诵《毛主席语录》活动,处处设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挂毛主席语录牌。1968年8月,颍上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政工组管理思想教育工作,全县城乡主要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5篇哲学著作和“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学习时间,县级改为每星期三全天学习制,农村人民公社干部坚持“二八”制(每旬两天学习,8天工作)。1974年,全县分期抽调生产大队以上干部进“五·七”干校轮训,主要学习《哥达纲领批判》、《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反杜林论》等马列著作。1978年以后,全县学习《邓小平文选》。
六、统战工作
机构设置1953年以前,颍上无统战机构,只配统战干部1人。1953年,县委统战部成立,设部长1人、办事员1人。1954年,增设副部长;工商联合会成立,隶属统战部。县革委会成立后,政工组设群工小组,有1人负责搞统战工作。1977年2月,恢复统战部。1980年,成立民族宗教事务科,属县政府和统战部双重领导。1981年,成立对台办公室。1984年,统战部内设秘书、统战两科。1987年10月,恢复工商联合会。
与党外人士合作一至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均有党外人士。第三届4人,占23.5%;第六届8人,占42.1%;其他届均占30%以上。第十届人代会还选出党外副县长1人。一至三届政协委员中党外人士分别为:第一届69人,占65.7%;第二届70人,占63.3%;第三届108人,占60%。党外人士担任局级以上干部的:1949~1966年,正科、局级12人,副区长2人。1966~1984年,科、局长7人。1984年后,人大副主任1人,政协副主席5人,科、局长7人。
政策落实对“右派分子”、起义投诚人员、“文革”中查抄的财物及房产的政策落实。1957年,全县划“右派分子”764人,中央(79)11号文件下达前,甄别平反475人,安置267人;(79)11号文件下达后,共改正、安置556人。1980~1987年底,共落实统战对象969人,收回受株连家属、子女城镇户口285户,901人;共发起义投诚证件397人,其中起义366人,投诚31人,分别给予安置、抚恤、落实政策。
“文化大革命”中查抄财物4户、4件,全部折价清退。至1987年底,落实宗教房产4处,147间,1822平方米,已明确产权;工商联房产1处,7间,尚未退还;私房12处,151间,退还原房150间,赔款1间。另外,补发“文革”中扣发工资23人,53832元。
民族工作颍上人口以汉族为主,明朝初年始有回族定居。1972年以来,已有蒙、满、苗、壮等9个兄弟民族定居颍上。据1985年统计,全县总人口为1168983人。其中汉族1153007人,回族15953人,维吾尔族1人,朝鲜族4人,布以族12人,彝族2人,满族2人,蒙古族1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1人。全县共有7个民族村,4个民族联合村,4个民族街道。国家工作人员中,有回族143人,其中科、局级以上干部10人,教师71人,有回族党员491人,团员132人,有1人当选为省人大代表,1人当选为省民委委员,2人当选为县政协委员;有大专院校学生(含已毕业)78人,获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29人。省、地、县共支持少数民族工、农业生产费20.75万元,教育事业费3.4万元。
侨务工作颍上侨居海外的外籍华人、华侨38户、144人,分布在12个国家;定居香港的35户、105人。其中较为知名的人士有美国百利发公司董事长、美国纽约“安徽同乡会”副会长陈正元先生,香港“亚州电业贸易公司”经理刘卫民先生。颍上有侨属39户、251人,香港同胞眷属38户、249人,归国华侨3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平反纠正侨务工作对象中的冤、假、错案19件(人),其中“文革”期间的9件,历史老案10件。入党28人,提干4人,(其中科、局以上3人),授予中级以上技术职称4人,担任县政协委员11人(其中副主席1人,常委1人),被选为县人大代表4人,省人大代表1人。几年来,县公安机关批准15人出境探亲、定居、继承产业,为他们提供方便。侨汇收入逐年上升,1986年,县银行华侨汇款为6.3万元。
对台工作1981年4月3日,正式成立中共颍上县委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至1987年底,全县去台人员211户,216人。台属201户,1146人。其中男537人,女609人,中共党员29人,国家干部47人,职工20人,农村基层干部6人。去台人员回乡探亲29人(其中定居大陆4人),通信190人,汇款和探亲带款114人,总款额人民币46089元。根据中共中央(81)44号、安徽省委(82)83号文件精神,颍上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台属政策。到1987年底,共落实41户,其中收回安置工作10人,归还房产2户、7间,收回城镇吃商品粮13户、35人,归还被抄财物2户,台属子女转为国营职工1人,转大集体企业5人,定为“五保”8人。被选为省七届人大代表1人,选为县十届人大代表4人,安排为县政协第三届委员22人、常委1人、主席、副主席5人。
七、党校
机构沿革1953年6月,县委党训班成立,设正、副主任。初期,设人秘股、宣教股和专职训练队长;后期配备专职教学人员。1955年,改称县委政校。1958年8月,县委政校改为县委党校,设正、副校长,并配备专职教员、辅导员和行管人员,后期成立教研组。1962年3月,县农干校并入党校。次年1月,农干校分出另设。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校工作瘫痪。1968年8月,成立县委党校革命领导小组,党校工作仍处于停顿状态。1969年11月,党校和农干校撤并,成立颍上县革命委员会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内设教学组。1977年10月,恢复县委党校。1978年6月,设专职校长,成立校党委会,下设教务组、教研组、总务组。1981年6月,3个组改并为党委办公室和教研室。1984年3月以后,党校由县委直接领导,属事业单位,设党委办公室、教研室、组教科和总务科。
培训干部1953~1959年,共培训干部28602人,其中:国家干部9498人,不脱产的农业干部19104人,分时期培训干部附表:
党校培训干部情况统计表
表66单位:人
八、政策研究
1978年1月,设中共颍上县委调查研究室,仅配1名副主任,工作职责亦未作明确规定。1981年9月,撤“调研室”,并入中共颍上县委农村工作部。1985年,成立中共颍上县委政策研究室,定编9人。“政研室”通过调查研究和信息反馈,协助县委、县政府先后作出《大办村队集体企业,减轻农民负担的决定》、《发展渔业生产、增加经济效益的决定》,推动农业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九、来信来访
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及民政局均设有来信来访办公室或组,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实事求是的为群众解决应该解决的问题。1951年9月~1960年,县委秘书室内设人民来信室,有专人负责来信、接待和处理工作。1961年8月,成立县委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配专职干部7人。1966~1967年,信访机构受“文化大革命”冲击瘫痪。1968年9月,县革命委员会办事组内设信访小组。1981年,分别设立中共颍上县委办公室信访科和颍上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信访科。1982年2月,这两个信访科合并为中共颍上县委、颍上县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编制12人,至今。
1984年,共收到中央、省、地交办的信件1259件,县委自身受理1837件,接待来访群众1104人(次)。6月,开展清理积案“突击月”活动,颍上按时完成清理积案任务,成为全地区第一批无积案县。这个月始,恢复县委常委,正、副县长接待日制度。9月,调整充实县信访领导小组。年底,全县17个区(镇),72个乡(镇),672个村,县直各部、委、办、局均配备专职或兼职信访干部,初步形成四级信访网。
党组织建立与发展1927年10月,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后改为47军)一师一团来颍上驻防。师部参谋李寿民(共产党员)受十九军特支的指派随军来颍后,发展朱兰田、吴方伯、周观甫等人入党。同年11月,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军官教导团三连连长蔡乘波(颍上人、共产党员,后叛变)与该连文书高祥甫(颍上人)、易英,由武汉来颍上与李寿民接上关系。不久,李寿民即介绍高祥甫入党。年底,建立党小组,高祥甫任组长,有党员4人,隶属十九军特支。之后,高祥甫介绍黄伯安入党。1928年2月,全县有共产党员14人,由高祥甫主持,在颍城旗杆巷朱兰田家召开党员会议,建立第一个党支部,高祥甫任书记,直属皖北特委领导。首次支部会议研究3件事:继续发展组织,扩大革命力量;在革命基础较好的地方待机举行暴动;开展游击战争,坚决打击国民党右派。会后,黄伯安、赵子云分赴江口、六十铺秘密发展组织。黄伯安在江口“五高”小学,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发展党的外围组织“青年同志会”;成立江口党小组,有党员6人,吴谦甫任组长。下半年,全县已有党员20多人,成立中共颍上区委,书记高祥甫,属中共安徽省临委领导,辖县城支部、江口集小组。这年秋,党的交通员陈翠平(又名陈三翠)在江口集以开饭店为掩护,先后发展牛炳顺、牛应田、牛应禹入党,并建立党小组,牛应禹任组长。1929年6月,阜阳中心县委书记李乐天两次来颍上帮助整顿党的组织,并于7~11月派刘东升(又名刘晨光)、李志东来颍上办党员训练班,将中共颍上区委改组为中共颍上特支干事会(代号李长贵),隶属阜阳中心县委。辖城区支部、西乡支部、北乡支部(即江口集分支部,代号江一民)、童家岭支部、牛拐湾支部。特支干事会由黄伯安负责,有党员30人。主要任务是:发展壮大组织,扩大政治影响;组织党的外围群众组织。到1930年,先后建立“青年同志会”、“农民协会”、“穷人互救会”、“穷人贷款小组”、“喜孝会”、“搬运工会”等,共发展会员3000余人。在党组织领导下,同封建势力进行抗租、抗粮、抗税、抗差等公开或隐蔽的斗争。大店子、八里垛等地,还组织了“农民游击队”。1930年1月,凤台县委委员唐志远、陈元德(又名陈萍先)到黄坝子发展黄子贞等人入党,并建立支部,书记黄子贞。这年上半年,特支有党员38人,团员30人。7月,特支改为中共颍上区委,书记黄伯安,有党员50多人,隶属阜阳中心县委。11月,改属长淮特委领导。1931年3月,颍上区委隶属皖北中心县委(又名寿县中心县委),8~11月改属皖西北中心县委(又称合肥中心县委)领导。12月,皖西北中心县委派马实(化名高秀峰)建立中共颍上县委,并任书记,县委直属皖西北中心县委领导。同年春,区委在耿棚一带建立颍西游击队,芦习珍、吴思治分别担任正、副队长,陈子星任指导员。后因土豪告密,丁泮香、芦德茂、陈子星等转入外地活动,游击队解散。1932年3月,黄伯安代理县委书记,有党员百人,游击队员2000人,分5个中队,有枪600支。6月24日,县委组织领导三十铺暴动。因事泄未成,县委书记黄伯安悲观消沉,主要成员或被捕,或出走。秋,大店子建立党小组,吴思治任组长。10月,上级派钱孟起(又名钱东樵)恢复颍上、阜阳的工作,很快即成立阜颍县委,钱任书记,属寿县中心县委领导。颍上有共产党员70余人。1933年2月,重新成立中共颍上县委,书记姜磐石(又名姜因璞);委员黄伯安(兼秘书)、牛应田、王心正;秘书陈元华,组织部长牛应田,宣传部长苏广田,执行委员孙洪涛、苏调年。不久,秘书陈元华犯错误,吕岳(又名吕晓春,化名王服膺)接任秘书。同年,寿县中心县委派张如屏到鲁口子建立区委,张任书记,直属寿县中心县委领导,辖鲁口、王台、桥口、菱角嘴、葛庙、正阳关等6个支部。
1934年9月,颍上县委划归皖西北中心县委领导,辖3个区委、7个直属支部,有党员84人。3个区委是:庙台集区委,书记苏广田,辖庙台集、新庄子、王老圩子、顾墩子4个支部,有党员19人;江口集区委,书记王耀中,辖毛圩子、陈圈门、王庄子3个支部,有党员14人;牛拐湾区委,书记牛炳才,辖牛大庄、牛小庄、牛拐湾3个支部,有党员25人。7个直属支部是:苏家渡口支部,书记王国中,党员5人;辛家湖支部,书记辛保华,党员4人;罗店、孙庄支部,书记孙二当家的,党员6人;孙大庄支部,书记孙宝友,党员3人;童家岭支部,书记童协民,党员3人;垂岗集士兵支部,书记周鹏年,党员5人。10月,中共颍上县委被皖西北中心县委叛徒出卖,姜磐石等人被捕入狱后叛变,有少数党员外逃变节,县委执行委员苏调年在狱中坚贞不屈,被折磨成疾,于1936年1月19日逝世。从此,党的活动陷于停顿。1948年4月,豫皖苏第四地委、第四军分区宣布成立中共颍阜县委,书记张世荣,副书记杨晓武。同年4月28日,成立中共颍上县委(沙北),副书记杨金辉;9月,书记王新成。下辖龚集、金沟、焦岗、常湖、夏桥、杨湖6个区委。这一时期,党组织主要任务是:发展武装力量,扩大游击区。1949年3月,沙南的颍阜县与沙北的颍上县合并,建立中共颍上县委员会,书记宁之祥、副书记王怀仲;县、区、乡三级机构随之逐步建立,改造基层政权,建立农民协会。5月,各乡陆续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全县共有党员494人。党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减租减息,生产救灾,剿匪反霸,政权建设及支援前线等一系列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全县辖10个区都成立了区委,为县委派出机关。1955年6月,设县委常务委员会。1957~1963年,曾设县委书记处。1966年底,县委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陷于瘫痪。1970年5月,建立中共颍上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1970年11月,恢复中共颍上县委员会。
县委书记更迭解放前历任县委书记、副书记已见前述。解放后,县委书记、副书记更迭如下表:
解放后历任县委书记、副书记一览表
表64
县委办事机构1949年,颍上县委设秘书室、组织部、宣传部、民运部、农委会、干部训练班等机构。1950年后,增设实验组。1966年,县委有办公室、监察委员会、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村工作部、工交政治部、财贸政治部、党校等9个职能部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些部门逐渐陷于瘫痪。1968年9月,县革命委员会设立的办事、政工、生产、人保四大组,取代了县委各部室职能。1980年,党政分开后,县委陆续恢复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村工作部、工交政治部、党校等机构,并增设政法委员会。1984年机构改革,县委撤销农村工作部和工交政治部,增设政策调研室。1987年,县委办事机构为三部、二室、一委、一校,机构名称及管辖如图:
二、党员状况
颍上解放初期全县只有党员114人(机关112人,农村2人,机关支部16个,学校支部1个),绝大多数是南下的干部和战士。1949年,党组织结合减租减息、剿匪、反霸斗争,采取“个别培养、个别教育、秘密发展”的方式发展党员。1951年,全县10个区均建立了区委会,132个乡,有50个乡建立了党支部,有党员750人。1952年,开始公开建党,认真贯彻“积极慎重”的建党方针,到年底发展新党员285人。全县15个区委、196个乡(镇)建64个党支部。对一些有严重错误和不够党员条件者,先后进行了组织处理。1958年,全县成立10个人民公社党委会(区级)、1个镇党委,有130个党总支,816个党支部,党员总数增加到9827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级党组织陷于瘫痪,党内正常的政治生活遭到破坏。1971年,开始整党建党。1972~1976年,发展党员5784名。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82年底,经过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恢复被错误处理的党员的党籍,给处理不当的党员改变党纪处分。在组织建设上,认真贯彻“积极慎重”的方针,并注意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发展党员。1977~1983年,共发展党员3840名。1987年底,全县党员36182名,其中男性党员31571名,女性党员4611名;大专程度的666名,中专程度的1609名,高中程度的3835名,初中以下程度的30072名;全县有党委会81个,机关党组23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1423个,其中农村支部682个。1988年,全县共有党员36582名,其中男性党员31985名,女性党员4597名;大专程度的742名,中专程度的1708名,高中程度的3975名,初中程度的10564名,小学程度的8541名,文盲11052名;全县有党委会79个,机关党组30个,党总支16个,党支部1413个,其中农村支部676个。
部分年份党的基层组织统计表
表65
三、党员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颍上县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56年1月8~15日召开。正式代表320人,出席会议282人,代表全县6031名党员。王亚夫代表县委作《关于1955年以来党的工作及1956年任务的报告》、高宜轩作《关于兵役征集工作的动员报告》。通过讨论,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代表们对县委的领导工作进行了正面批评。确定1956年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支援工业建设,整顿巩固初级农业合作社,发展高级社。提倡勤俭办社,改善经营管理。大会选出王亚夫、马焕先、李波、许廴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58年9月15~16日召开。正式代表340人,缺席1人,列席代表21人,代表全县8999名党员。林尚文代表县委作《关于上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检查和今后意见的报告》,会议内容主要是进一步贯彻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精神,结合颍上情况,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效地克服工作上的宗派主义,使党内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更加巩固和统一;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改进与提高领导水平,深入贯彻党中央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大会选出中共颍上县委第二届委员会委员27人,候补委员5人,监察委员会委员9人。第一次全委会议选出县委常务委员9人,林尚文、马焕先、李波、许廴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60年2月5~8日召开。正式代表485人,出席会议363人,代表全县10478名党员。赵平代表上届县委作《关于当前形势及今后任务的报告》。报告提出今后“仍以农业生产为中心,以粮食为纲,高速度地发展生产”,“以猪为纲,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扩大副业生产”,“工业生产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产值、产品产量、提高质量”等任务。大会选出中共颍上县第三届委员会委员31人,候补委员7人。第一次全委会议选出县委常委13人,县委监察委员会委员9人。赵平当选为县委第一书记,于月周为第二书记,林尚文、李波、许廴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70年11月12~14日召开。正式代表725人,出席673人,其中女代表128人,代表全县19788名党员。大会主要议程是:检查总结“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工作,确定当前任务。选举产生中共颍上县第四届委员会委员37人,候补委员4人,陈万鑫为书记,李梦钰、孙志杰、阎健民为副书记。选举产生出席省第三次党代会代表11人。
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84年8月3~5日召开。正式代表296人,代表全县32385名党员。县直机关党员局长46人和离休老干部10人应邀列席会议。吴尚和作《关于第四届县委工作报告》,姜之胜作《全党动员为争取党风的根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报告根据党的“十二大”精神提出“以全面振兴颍上经济为中心,大力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今后三年各项奋斗目标和措施。会议强调“加速振兴颍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理顺经济内部的各种关系,抓紧抓好改革和开放两件大事,坚决贯彻两个文明建设一齐抓的战略方针,正确处理好四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关系,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党组织的保证作用,以促进颍上经济振兴,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大会选举产生中共颍上县第五届委员会委员33人,其中女4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3人,占62.16%;平均年龄42.14岁。候补委员4人,其中女2人。吴尚和当选为书记,张新宇、李勇、赵献贵为副书记。大会选出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3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5人,占38.5%,女1人;平均年龄47岁。姜之胜为书记,史洪轩、王举为副书记。还选出出席第四次省党代会代表6人。
第六次代表大会于1988年2月7~9日召开。出席代表450人,其中女代表83人,占代表总数的18.5%。45岁以下的268人,占代表总数的59.6%;年龄最小的23岁,最大的59岁。干部代表261人,占代表总数的58%;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代表86人,占代表总数的19.1%;各条战线的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103人,占代表总数的22.9%;内含少数民族代表12人,占代表总数的2.7%。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69人,占代表总数的15.3%;具有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136人,占代表总数的30.2%。另有特邀代表11人。代表正式党员36182人。张新宇受中共颍上县第五届委员会的委托作《在十三大精神指引下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报告,姜之胜作《高举党的十三大旗帜在改革开放中建设一个好的党风》的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中共颍上县第六届委员会委员34人,其中女3人;候补委员6人,其中女1人。陈怀贵当选为书记,张新宇、姜之胜选为副书记。大会还选举产生中共颍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4人,其中女1人。李华东当选为书记、胡杰年、李承德为副书记。
四、纪律检查
1950年6月15日,成立中共颍上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1951年8月,县纪委实行常委制。1953年,县纪委内设秘书室、审理组和案件检查组,与县政府人民监察委员会合署办公。1956年1月,经中共颍上县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中共颍上县监察委员会,实行常委制。其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党纪国法,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委整顿党风,向党员进行党纪党风教育,对政治案件、贪污盗窃、违纪违法等问题进行查处。1950~1956年,围绕“三反”、“统购统销”、“互助合作”、“肃反”、“审干”等开展工作,共查处违纪党员139人(开除党籍41人,留党察看31人,撤销职务11人,警告52人,劝告4人)。1957年,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农业合作社进行整顿的同时,各条战线开展整风运动,揭露党内存在的多种错误倾向。并根据“严肃谨慎,区别对待”、“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违纪党员进行组织处理。1959年4月4日,改称中共颍上县监察委员会。1961年,县内开展整风整社运动,揭发批判自1958年开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五风”(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和特殊化风)错误。在“反五风”运动中,有215名党员受到党纪处分,其中开除党籍53人,留党察看52人,撤销党内职务30人,严重警告53人,警告27人。1963年,县监委实行委员制。1968年8月,县监委撤销。1970年2月,党的监察工作由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承办。1977年2月,党的监察工作由县委组织部监察组负责。1979年7月10日,经中共颍上县第四届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选举成立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实行委员制。1984年2月15日,改称中共颍上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实行常委制。内设办公室、检查科、信访科和审理科。1984~1988年,在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中,共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104件,开除党籍37人,留党察看21人,撤销党内职务10人,严重警告13人,警告23人;另外,接待来访1314人次,受理人民来信2168件。
五、宣传工作
建国后,中共颍上县委设立宣传部,培训宣传讲解员去农村向广大农民宣传党的性质、任务及对待农民、工商业者的政策,揭穿国民党散布的谣言,消除顾虑,安定人心。接着以区为单位成立10个学习班,学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毛泽东著作。1950~1952年,结合整党向党员进行党课教育,建立每周一次党小组会、每月一次党员大会的学习、生活制度。对群众的教育,结合剿匪反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查田定产等运动,由农村宣传员通过读报、广播、黑板报和集会等形式向群众宣传讲解。1953年,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而党员、干部的理论、文化、思想水平与形势的发展很不适应,于是成立颍上县学习委员会,将干部分编为文化班和理论班,选聘教员统一讲课。参加理论班的学员,每天在本单位学习2小时,主要材料是《政治常识课本》;文化班分为小学班和扫盲班,主要材料为《职工业校课本》。同时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决议》、《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的宣传学习。1956年,实现农业合作化,各级党组织领导党员、干部学习宣传《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全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农业生产合作社设政治工作副主任1名,生产队设政治副队长1名,订报纸1份,办黑板报1块。为了帮助各级党员、干部理解中央文件精神,县委宣传部聘请报告员,定期分片做辅导报告。同时,在党校对全县282名农业社以上干部分期进行训练。从1957年开始,政治运动接连不断,每天两小时学习制仍然坚持,学习内容变为做什么学习什么。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以毛泽东著作为主要学习内容,提倡天天读。在农村开展人人背诵《毛主席语录》活动,处处设毛泽东思想宣传站,挂毛主席语录牌。1968年8月,颍上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政工组管理思想教育工作,全县城乡主要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5篇哲学著作和“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学习时间,县级改为每星期三全天学习制,农村人民公社干部坚持“二八”制(每旬两天学习,8天工作)。1974年,全县分期抽调生产大队以上干部进“五·七”干校轮训,主要学习《哥达纲领批判》、《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反杜林论》等马列著作。1978年以后,全县学习《邓小平文选》。
六、统战工作
机构设置1953年以前,颍上无统战机构,只配统战干部1人。1953年,县委统战部成立,设部长1人、办事员1人。1954年,增设副部长;工商联合会成立,隶属统战部。县革委会成立后,政工组设群工小组,有1人负责搞统战工作。1977年2月,恢复统战部。1980年,成立民族宗教事务科,属县政府和统战部双重领导。1981年,成立对台办公室。1984年,统战部内设秘书、统战两科。1987年10月,恢复工商联合会。
与党外人士合作一至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均有党外人士。第三届4人,占23.5%;第六届8人,占42.1%;其他届均占30%以上。第十届人代会还选出党外副县长1人。一至三届政协委员中党外人士分别为:第一届69人,占65.7%;第二届70人,占63.3%;第三届108人,占60%。党外人士担任局级以上干部的:1949~1966年,正科、局级12人,副区长2人。1966~1984年,科、局长7人。1984年后,人大副主任1人,政协副主席5人,科、局长7人。
政策落实对“右派分子”、起义投诚人员、“文革”中查抄的财物及房产的政策落实。1957年,全县划“右派分子”764人,中央(79)11号文件下达前,甄别平反475人,安置267人;(79)11号文件下达后,共改正、安置556人。1980~1987年底,共落实统战对象969人,收回受株连家属、子女城镇户口285户,901人;共发起义投诚证件397人,其中起义366人,投诚31人,分别给予安置、抚恤、落实政策。
“文化大革命”中查抄财物4户、4件,全部折价清退。至1987年底,落实宗教房产4处,147间,1822平方米,已明确产权;工商联房产1处,7间,尚未退还;私房12处,151间,退还原房150间,赔款1间。另外,补发“文革”中扣发工资23人,53832元。
民族工作颍上人口以汉族为主,明朝初年始有回族定居。1972年以来,已有蒙、满、苗、壮等9个兄弟民族定居颍上。据1985年统计,全县总人口为1168983人。其中汉族1153007人,回族15953人,维吾尔族1人,朝鲜族4人,布以族12人,彝族2人,满族2人,蒙古族1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的1人。全县共有7个民族村,4个民族联合村,4个民族街道。国家工作人员中,有回族143人,其中科、局级以上干部10人,教师71人,有回族党员491人,团员132人,有1人当选为省人大代表,1人当选为省民委委员,2人当选为县政协委员;有大专院校学生(含已毕业)78人,获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29人。省、地、县共支持少数民族工、农业生产费20.75万元,教育事业费3.4万元。
侨务工作颍上侨居海外的外籍华人、华侨38户、144人,分布在12个国家;定居香港的35户、105人。其中较为知名的人士有美国百利发公司董事长、美国纽约“安徽同乡会”副会长陈正元先生,香港“亚州电业贸易公司”经理刘卫民先生。颍上有侨属39户、251人,香港同胞眷属38户、249人,归国华侨3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平反纠正侨务工作对象中的冤、假、错案19件(人),其中“文革”期间的9件,历史老案10件。入党28人,提干4人,(其中科、局以上3人),授予中级以上技术职称4人,担任县政协委员11人(其中副主席1人,常委1人),被选为县人大代表4人,省人大代表1人。几年来,县公安机关批准15人出境探亲、定居、继承产业,为他们提供方便。侨汇收入逐年上升,1986年,县银行华侨汇款为6.3万元。
对台工作1981年4月3日,正式成立中共颍上县委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至1987年底,全县去台人员211户,216人。台属201户,1146人。其中男537人,女609人,中共党员29人,国家干部47人,职工20人,农村基层干部6人。去台人员回乡探亲29人(其中定居大陆4人),通信190人,汇款和探亲带款114人,总款额人民币46089元。根据中共中央(81)44号、安徽省委(82)83号文件精神,颍上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台属政策。到1987年底,共落实41户,其中收回安置工作10人,归还房产2户、7间,收回城镇吃商品粮13户、35人,归还被抄财物2户,台属子女转为国营职工1人,转大集体企业5人,定为“五保”8人。被选为省七届人大代表1人,选为县十届人大代表4人,安排为县政协第三届委员22人、常委1人、主席、副主席5人。
七、党校
机构沿革1953年6月,县委党训班成立,设正、副主任。初期,设人秘股、宣教股和专职训练队长;后期配备专职教学人员。1955年,改称县委政校。1958年8月,县委政校改为县委党校,设正、副校长,并配备专职教员、辅导员和行管人员,后期成立教研组。1962年3月,县农干校并入党校。次年1月,农干校分出另设。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校工作瘫痪。1968年8月,成立县委党校革命领导小组,党校工作仍处于停顿状态。1969年11月,党校和农干校撤并,成立颍上县革命委员会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内设教学组。1977年10月,恢复县委党校。1978年6月,设专职校长,成立校党委会,下设教务组、教研组、总务组。1981年6月,3个组改并为党委办公室和教研室。1984年3月以后,党校由县委直接领导,属事业单位,设党委办公室、教研室、组教科和总务科。
培训干部1953~1959年,共培训干部28602人,其中:国家干部9498人,不脱产的农业干部19104人,分时期培训干部附表:
党校培训干部情况统计表
表66单位:人
八、政策研究
1978年1月,设中共颍上县委调查研究室,仅配1名副主任,工作职责亦未作明确规定。1981年9月,撤“调研室”,并入中共颍上县委农村工作部。1985年,成立中共颍上县委政策研究室,定编9人。“政研室”通过调查研究和信息反馈,协助县委、县政府先后作出《大办村队集体企业,减轻农民负担的决定》、《发展渔业生产、增加经济效益的决定》,推动农业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九、来信来访
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及民政局均设有来信来访办公室或组,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实事求是的为群众解决应该解决的问题。1951年9月~1960年,县委秘书室内设人民来信室,有专人负责来信、接待和处理工作。1961年8月,成立县委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配专职干部7人。1966~1967年,信访机构受“文化大革命”冲击瘫痪。1968年9月,县革命委员会办事组内设信访小组。1981年,分别设立中共颍上县委办公室信访科和颍上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信访科。1982年2月,这两个信访科合并为中共颍上县委、颍上县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编制12人,至今。
1984年,共收到中央、省、地交办的信件1259件,县委自身受理1837件,接待来访群众1104人(次)。6月,开展清理积案“突击月”活动,颍上按时完成清理积案任务,成为全地区第一批无积案县。这个月始,恢复县委常委,正、副县长接待日制度。9月,调整充实县信访领导小组。年底,全县17个区(镇),72个乡(镇),672个村,县直各部、委、办、局均配备专职或兼职信访干部,初步形成四级信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