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驿道
明清时期,境内主要驿道有亳(州)颍(州)道、亳(州)归(德)道、亳(州)鹿(邑)道和亳(州)涡(阳)道,均为土质,在州城交汇。各道沿途均设有驿站、递铺。
亳颍道起自州城,向南沿宋塘河东岸经十河、双沟、淝河,纵穿太和县境至颍州(今阜阳市),全长130公里,境内段35公里,是境内最古老的驿道之一。清末曾在十河、双沟设置递铺。
亳归道自州城北去,经燕庄、张集、宋集至归德(今商邱县),全长60公里,境内段25公里;是连接中原与江淮的主要通道。
亳涡道在涡阳分置前为亳蒙(城)道。该道起自州城,沿涡河北岸东下经车埠口、翟村寺、钓鱼铺、鱼李铺、沙土集,自义门入涡阳县境,全长57.5公里,境内段27.5公里,是由中州去东南沿海的主要通道。
亳鹿道出州城西门,沿涡河南岸,经涧清铺(今十八里集)、太清宫至鹿邑县,全长27公里,境内段15公里。
亳州地方官道情况表(光绪二十年)

(二)公路
清代以前,境内有多条车马大道自州城向四周辐射,与相邻各县及境内主要集镇均有车马大道相通。至清末,全境共有车马道417.5公里。民国初年,始将车马道改成公路。民国11年(1922)2月,华洋赈义会以“以工代赈”的方式,征派民工2500人,实施公路改建工程,对亳太(和)、亳涡(阳)、亳宋(集)等古道进行整修,拓宽路基,平整路面。民国18年,全境县道有双沟绕道梅城至亳县,亳县经五马、观堂至鱼李铺,亳县经姬桥、贾集、油河、立德至阜阳等路。民国20年以后,主要有归(德)信(阳)路和蚌(埠)鹿(邑)路两条大干线。民国24年,民国县政府出于“剿共联防”之需要,对全境原有古道和公路进行改建和整修;路面统宽8米,境内总里程297公里。路面均为土质。同期,还修筑了亳芦(庙)、亳梅(城)、亳泥(店)等48条乡村土质公路。路面统宽5~6.6米,总长1170公里。抗日战争时期,境内共有亳商、亳柘、亳夏、亳阜(中路)、亳太、亳永、亳涡、亳鹿8条干线公路。为阻止日军进攻,当地抗日军民将亳鹿、亳商、亳阜等公路扒断。境内交通趋于瘫痪。民国33年2月,汪伪县政府征派各路沿线“爱护村”村民对所辖路段及近郊公路共117公里,进行全面维修,同年8月告竣。但也仅有亳柘、亳永公路可勉强通行汽车。至民国35年,由于黄水冲击和战乱毁坏,全境仅余通车里程24公里。至建国前夕,全境共有亳商、亳太、亳涡(北路)3条一等干线公路和亳夏、亳永、亳鹿、亳柘、亳阜(经油河、古城、龙德一线)、亳涡(南路)6条二等于线公路,境内总里程395公里。所有干线线型弯曲,路面崎岖,路基仅高出地面0.3~0.8米,路面宽5~7米。区乡之间,除十河、双沟、油河、古城与干线相通外,其余均无支路联系。
建国后,对境内各干线进行整修,裁弯取直,培高路基,平整路面,初步保证了交通的顺畅。1956年,新修简易公路9条222公里,区乡公路81条395公里,大车(太平车)路8条340公里。1957年,又培修简易公路路基167公里,使其中132公里达到通车标准。1958年,全市动员民工35326人,挖掘土方33332.2万立方米,建成砂礓公路3条148.6公里。1963年以后,又逐步将境内主要区乡公路铺上砂礓,并完成了与干线的接转工程。1970年以来,国家先后投资165.1万元,兴修了3条渣油干线公路。80年代以来,又逐步将干线渣油公路改建成灰土基层。对支线公路和区乡公路,采取国家投资或民办公助方式进行整修改建。各区乡相继建成环区路和环乡路,并连接成环县路。城区也沿旧城墙废墟,新辟环城路,供过境车辆通行。经过30多年的建设,公路网已四通八达。1984年,全县共有干线高次级路面通车里程137.8公里。在280.3公里支线路面中,有高次级路面23公里,中级路面257.3公里。全县71个乡已有65个乡实现晴雨通车,6个乡晴通雨阻。各乡村之间,也结合河网化建设,利用冬闲新辟纵横成网的乡村大道,各种陆上交通工具皆能通行。1986年,全境共有干线二级公路36.8公里,干线三级公路101公里,支线四级公路280.3公里。
阜宋公路该路是纵贯全境的一大动脉,南起阜阳市,经太和自淝河入境,北自柳行出境,迄至商邱县宋集。全长152公里,境内里程63公里。原为古驿道,民国11年2月,改建成土质公路,并被列为省道——亳秋公路(秋浦,今安徽省东至县)。民国16年,又被列为省道亳正(阳关)路。民国20年初,又改建成砖渣公路,历时半年竣工。民国37年,为支援淮海战役,抢修了宋集至正阳关的路段。1950年下半年,全线修复通行,路基全力土质,路面宽5~6米。双沟一段路面由砖渣、石子、砂礓构成。1956年6月,县人民政府投资416330元,将县城以南段40公里改建成砂礓公路。次年5月,又完成了北段21.3公里的砂礓敷铺工程。至此全线实现了晴雨通车。自1971年始,国家又投资75万元,将此线改建成境内第一条渣油公路。全线路基宽6米,是北京至珠海105国道的重要路段。1984年,又将全线路基拓宽至14米,该路北接陇海铁路,南接阜淮铁路,是境内运输最繁忙的公路。
永鹿公路(0705公路)该路由亳永、亳鹿两段构成,横贯全境,与阜宋公路呈“十”字状在城区交汇,是当地西进东出的干道。东起河南永城,自浑河集入境,经张店、五马、亳城,西自十八里集出境至河南省鹿邑县,境内全长38公里。原为土质官道,民国初期改建成公路,是横贯安徽省北部的一大干线。淮海战役期间,西部支前物资及伤员均经此道转运。建国初,该路为二等干线公路,其中亳鹿段全为土路,路面宽8米,亳永段路基系土与少数砖渣构成,路面宽6米。1958年,全线铺上砂礓,达到晴雨通车的标准。1971年,又沿亳永段南侧重新定线,裁弯取直,西段仍沿原有线路建成国家三级干线公路。全路为砂礓基层,渣油罩面。路基宽9米,路面宽6米,成为东起连云港西至武汉的0705国防公路的重要路段。1981年,地方又投资16.4万元将27公里至31公里处4公里路段改建成灰土基层。1985年,又投资18.3万元完成了33公里至37公里处灰土基层大修工程。目前,该路已成为西连京汉铁路,东接京沪铁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亳州连接苏、皖、豫等省的主干公路。
亳涡公路亳涡之间,除原有亳涡驿道外(俗称北道),另有经李小楼、溜集、大杨、城父至义门入涡阳境的亳涡南道。民国11年2月,由基督教会出面将亳涡北道之亳县至义门段35公里改建成土质公路。此后,或称亳蚌公路,或称蚌鹿公路,皆为省道。至建国初期,该路成为一等干线公路。路面宽6~7米,晴天可通汽车和马车。1958年,由华东设计院第二设计队按一级公路标准勘测定线,采取“河成路就”的方法,首先开挖了亳城至城父的引涡干渠,当年10月28日起,沿顶宽28米的渠岸新筑了亳涡砂礓公路,该路起自亳城,向东南经十九里、大杨,自城父入涡阳境,境内全长36.7公里。路基高3米,路面宽3.5米。1973年始,国家投资44.1万元,将全线改成砂礓基层的渣油公路。次年,建成通车。1978年,又投资28.7万元,全部翻建成灰土基层,并将路面拓宽至8米,路基宽24米。
亳魏路该路在郑店子与水鹿路相接,迄至魏岗,全长12公里。民国24年,改建成土质公路。民国33年,经汪伪县政府改建后通行汽车。抗战胜利后,商旅往返,物资运转,多取道商邱或鹿邑,此路渐成乡间大道,魏岗以西段废止。建国后,为加强城区与境内西北部的联系,将该路改造成砂礓公路。1983年,采用“民办公助”方式,由国家投资20万元,群众集资24万元,组织6000名民工,将该路改建成路基宽12米,路面宽10米的支线三级渣油公路。1984年底竣工通车。为加强“十里酒乡”建设,又于1986年始,将魏岗至减店公路改建成渣油公路。
十观路该路属地方支线三级公路,在十九里集与亳涡公路相接,向东经大寺、张苇至观堂,全长17公里。50年代建成砂礓公路。涡河节制闸建成后,航道中断,货运码头迁至大寺闸下,为加强水陆联运以及与城内各货场的货物转运,1984年,国家投资15万元,首先将十九里至大寺5公里路段,改建成路基宽12米路面宽7米的渣油公路。1985年4月至1986年8月,又由国家投资20万元,群众集资26万元,将大寺至观堂段12公里改建成路基宽18米路面宽6米的渣油公路,改善了东部的交通状况。
亳龙路北起亳城,向南经赵桥、三官、油河、古城至龙德。全长43公里,属地方四级支线公路。该路贯通本境南部,初为至阜阳的公路之一。50年代以前,当地行人去阜阳多走此道,建国后逐渐中断。1956年,又维修成简易区乡公路。至1977年,结合开挖龙凤新河,投资4000元,动用员工8万人,对该路裁弯取直,沿河东岸坝顶筑成路基宽7米路面宽4米的砂礓公路,1978年底竣工通车。
百淝路该路呈东北——西南走向,起自北尺河,经大杨、三岔口、立德、古城、店集至淝河,是境内环县路中重要路段。从1964年起,国家共投资5000多元,至1974年改建成砂礓公路,全长46公里,路基宽7米,路面宽3.5米,是横贯南部的一条干线。
五界路该路在五马与亳水公路相接。向北经吴小阁、颜集至界沟入河南虞城县境,全长11.5公里。是亳虞两县问的唯一通路。初为土路,1974年建成砂礓公路。1984年以来,又通过民办公助方式,改造成路面宽3.5米,路基宽8米的砂石公路,是亳州连接陇海铁路的又一通道。
(二)公路养护
养护建国以前,境内无专门养护机构,历代多根据临时需要,征派民工维修。工程也仅限于培修路基,平整路面等。每遇阴雨,又复如旧。抗日战争时期,汪伪县政府在其辖区内设立“爱护村”,各干道均由沿线“爱护村”村民随时补修。
亳县解放后,采取由区、乡负责季节性群众义务养护的办法,利用农闲整修公路,保持公路畅通。1955年,始设公路管理站,专门从事公路的养护工作,阜宋砂礓公路建成后,阜阳公路段太和养路工区派驻亳县一个7人养路班,分编到区、乡,与群众义务养路组结合养护。设立了樊桥、六里桥、十河、城关、燕庄、张集6个养护道班,主要从事修补坑槽、整修路肩、排放积水等工作。每年农闲时采取民工建勤的方式,由农民拣运砂礓,填平坑槽,加铺磨耗层,使公路始终保持良好状态。养护经费大部分来自养路费。1956年,全县共管养干线公路64公里,有护路组27个176人,修补路面缺口4962个,完成土方431690立方米。县道和简易公路则包给农业社分段管养。1958年,成立养护大队,新设城父、大杨、李门楼、汤庄4个道班,对亳涡公路进行养护,并配备了人力车和畜力车等养护工具。阜宋公路上共配有卸料架车38部,水车2部,铺砂礓车2部,胶轮独轮车2部,木制手推独轮车100部。70年代以来,贯彻执行了“以养好路面为中心,加强全面养护”的方针,对渣油公路定编为每0.6公里一个道工,按路况的优、良、差实施拓宽路基路面,翻建基层,渣油罩面等工程。1970年,设立了张店、八里河、十八里3个道班,对水鹿路实行全面养护,并逐年迭次罩面10公里。次年,又增设魏岗、板桥口、柳行3个道班。至此,境内渣油干线公路全部接养。对砂礓支线公路定编为每0.8公里一个道工。1975年,在百淝路上设立了店集、古城、立德、师桥4个道班。次年,又沿亳观北路设立泥店、观堂、辛集等道班,每个道班配有正式道工1至2人,另有支线“代表工”若干人。整修公路所需砂暖,由道班就近向农民按地段证集,分付报酬。至1985年底,全县共有道班24个,有专业道工147人,配有轧路机7部,工程汽车13部,小四轮拖拉机34台,基本上实现了公路养护机械化。在已接养的20条398.1公里干支公路中,好路率达到83%。1986年,共有养护里程418.1公里,好路率为71.1%,其中干线公路养护137.8公里,好路率80.8%,养护区乡公路280.3公里,好路率占61.3%。
绿化当地公路绿化,始于民国时期。民国24年大修路时,在于线公路上营造行人林,树种以杨、柳、椿、槐、榆为主,由沿线农民自栽自管,成活率较低。民国33年春,汪伪政府责令各区对所辖的干线公路进行绿化补植,共计植树38860棵;绿化公路及街道139.5公里,成活率70%。建国后,对公路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在公路两旁栽植了杂树和灌木。至1956年,全县共绿化道路131条585公里,共植杨、柳、槐、榆等杂树270396棵,另有少量妃柳等。全由群众自栽自管。但由于管理不善,成活率较低。60年代以来,干线公路两旁以栽植柳树为主,并开始实行统一管理,70年代初期,又代之以小叶杨树。亳鹿路栽植了柳树,亳宋公路栽植泡桐树,行距株距整齐划一,沿线均设有护林房,配有护林员,实施严格管理。采取“毁树一棵,罚款两元,补栽三棵”惩罚措施。自70年代后期始,结合建设“泡桐之乡”的需要,陆续将所有公路两旁的杂树伐去,栽上了泡桐,此后还于每年的冬、春两季进行完善和更新。近几年来,又在行道林的行间栽种了大量冬青和水杉、柏树等常青树种,并在路坡上栽植条柳等灌木,以稳固路基,所有行道林均由沿线村委会就近管理,并分树到户,不得随意采伐。至1985年,全县所有道路均实现了绿化,达到了“夏有荫,冬有青”的标准。行道林除亳魏(岗)路为杨树外,其余均是泡桐。总株数为648458棵;另有水杉3640棵,柏树8566棵。1986年,全市绿化里程达到417.3公里,其中干线绿化137公里,绿化支线公路280.3公里,公路绿化率达到99%以上。
(四)陆路客运
人(畜)力车客运民国以前,当地主要交通工具为人力独轮推车(俗称小土牛)和马车。民国时期,在城乡各街头要道,均有土牛车沿街停放,招揽生意。该车构造原始,推者费力,乘者受颠;但收费低廉,多为贫苦百姓所雇。至60年代绝迹。在城内,还有为数不多的人力黄包车,为当时较时髦的交通工具。当时,在城内还有一些轿铺,对外租赁,轿夫多为卖水工人。另有一些马车行亦零星搭载乘客。解放初期,当地人力黄包车绝迹,代之而起的是人力脚踏三轮车。1953年,县成立了三轮车工会。有三轮车31辆。1958年,全县共有客运三轮车40辆,工人40名,主要往返于亳县至商邱、阜阳、界首、太和等地。后随着汽车的增加,只往返于县城和各集镇之间。60年代以来,人力推车淘汰,城郊农民和无业居民纷纷改制脚踏三轮推车,专门从事短程客运。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迅速普及。1978年以来,每至农闲季节,三轮车聚集各街头要道互相竞争,招揽行人,以步代车者逐渐稀少。
机动车客运当地汽车客运始于民国12年,当年4月30日,蚌埠商办淮北长途汽车公司正式开通亳蚌间的班车,间日一班。同年6月,大雨冲坏道路,遂告中断。当时亳县、商丘间也有汽车往返,运行需一天时间,中途在坞墙打尖。因路差车旧,时常抛锚,夜间行车时需一人持马灯站在车头上照明引路。民国14年,亳县人刘文轩与商邱财主关炳光合伙购买了美制小福特8座客车1辆,道奇汽车两辆,开办了大同汽车公司,并在亳县和商邱分别设南站和北站。每天早上六点对发班车一次,晴通雨阻,票价4元(银币)。同时亳蚌间的客运恢复,但无固定班次,票价12元。民国23年,该公司又从天津购买英制古来斯、雪佛莱客车各1辆,进一步扩大营运业务。民国25年更名为民生汽车公司,同时设立了董事会,由李振基、王哲臣分任正、副会长。集资30000元,按股分红。汽车增至13辆,其斯多维20座汽车1辆,英制白来柯30座和道奇30座汽车各1辆,美制小福利8座汽车两辆,仍以经营亳商间客运为主。同年,安徽省建设厅也开办了商丘阜阳之间的客运业务,每日有1辆30座汽车往返一次,沿途各小站均有售票处,因车况较好,运行准时,又是官办,乘该班次者较多。民国27年5月,亳城沦陷,民生汽车公司倒团,其他客运也均告中断。不久,刘文轩又利用民生公司的两辆汽车,在亳商线上作不定期运输。次年,伪和平救国军曹大忠部驻亳,在三圣庙街民生公司旧址重新售票营运,用3辆汽车往返于亳商之间,持续近一年告终。民国29年,伪华北汽车公司在驻亳日军宪兵司令部(设于姜家大院)门前广场设站,经营亳商间的客运。至民国34年日本投降后终止。民国35年4月,河南省公路局派员在亳设立运输站,经营亳商之间客运。民国37年,安徽省公路局在涡北三圣庙街陈家沟嘴设立汽车站,用2至3辆汽车在亳蚌、亳商间开始营运。同期,在涡北董家街东头路北,有一商办汽车站,出售临时过路车票。亳县解放时,仅亳蒙线上有三等车站1个,全线通车里程107公里。亳商间班车不正常通行。
1949年10月,在涡北三圣庙街阎小波碱厂北院设立汽车站,主要接送商邱和阜阳发来的班车。1951年,汽车站又迁至城南门里路东,主要接送通往阜阳、太和的汽车,旧站发送通往商邱的汽车,并开通了绕道太和和涡阳张村铺至蚌埠的班车,当年全县共运送5000人次。次年,亳商线客运业务由河南省移交安徽省主管。当时因亳阜、亳商间路况太差,班车仍是晴通雨阻。直至1956年才实现晴雨通车,亳阜班车由每日一班增至二班。1958年4月,汽车站与公路管理站合并,隶属淮北公路管理局领导;同年10月1日,迁站至现站址,开通了通往古城、观堂、五马、立德的班车。亳涡砂礓公路建成后,亳蚌班车也不再绕道。1959年,县汽车站与公路管理站分设,隶属阜阳汽车运输分公司领导。同年,该公司第十八运输队派来两辆客车驻点。1964年,国家规定了客运价格为人公里0.0247元。1965年共运送18.4万人,完成客运量979万人公里。1975年,阜阳汽运公司驻亳客车增至6辆。与周围各县及淮北、蚌埠等地均有班车对开。境内又增开了农村公共班车。1976年,阜阳汽运公司第四队驻点亳县,承担当地全部客运业务。当年共运送旅客46.82万人次。1978年以后,国家允许私人经营汽车运输业务,当地一些居民相继购置了柴油机动三轮车,专门从事短程客运。另有许多私营大客车往返于亳商、亳阜之间。同时,国营客运能力也逐年提高,相继增开了通往徐州、合肥、南京、漯河等地的班车。至1985年,全县共有客运汽车93辆,其中阜阳汽运公司四队33辆,社会车辆60辆。另有私营机动三轮287辆。运力呈过剩状态。同年,国营客运共辟有25条线路,途经81站,每日发出跨省、地、县班车42次,境内农公班车11次,全年共运送214.2万人次。全县71个乡,已有65个乡晴雨通车,6个乡晴通雨阻。1986年,全市共有载客汽车178辆1740个座位。
(五)陆路货运
机动车运输民国25年,民生汽车公司购买了英制雪佛莱货车两辆,载重量分别为3吨和1.5吨,开办了货运业务。但路差车破,运量较小。民国27年,民生汽车公司倒闭,汽车货运终止。民国29年,伪华北汽车公司用10辆汽车开通了亳商间的客货运输。民国38年,中原军区华东军管会徐州分会派来6辆美制大道奇卡车和4辆吉姆西卡车,在亳县成立了国营华东联运公司蚌埠分公司亳县工作组,由张兴发任组长,主要任务是支援解放军南下。同时,当地另有6辆私营商车从事货运。国营大德商店也组织了汽车运输。当年全县货运总量为2.5万吨。1956年,汽车货运完成周转量111万吨公里。1958年货运周转量为495.1万吨公里,占全县总运量的37.25%。1962年,国家开始对运输业实行“统一货、统一运价、统一调度”政策,严禁私拉乱运和私自调价。当地汽车运输全由阜阳汽运公司驻点车辆承担。1965年,共完成货运392.6万吨公里。1966年,马车社购买了日产老牌“丰田”汽车和拼装翻斗解放车各1辆。1970年,全县货运汽车增至26辆,当年货运周转量为808万吨公里。1971年,搬运站仿制了柴油三轮货车,此后技改车、柴三轮、拖拉机成为主要的机动运输工具。马车社、搬运站也纷纷购置了多台柴油三轮车和拖拉机,马车开始淘汰。1974年,亳县地方汽车队成立,拥有“江淮—140车”10辆。同期,粮食局、水利局等单位也相继组建了汽车队。当年,全县货运量增至11.85万吨周转量,1183.25万吨公里。1976年,阜阳汽运公司第四队驻亳,有解放牌货车36辆,载重吨位145吨。至此,境内货运汽车总数增至135辆,汽挂车2辆,另有特种车9辆,柴油三轮改装货车18辆。1978年,县马车社一次购进EF—140东风牌汽车8辆,畜力运输车全部淘汰。1982年,原马车社汽车队正式定名为县交通局第一汽车队,原短途搬运站汽车队为第二汽车队,长途搬运站汽车队为第三汽车队,加上阜阳汽运公司第四队和县车队,共有专业汽运队5个,拥有货运汽车99辆,承担了当地绝大部分货物转运。1984年,全县共有货运汽车354辆,其中私人77辆。同期,供电局、物资局、外贸局、化肥厂等部分单位也陆续购置汽车,组建汽运队。当地城乡居民也纷纷购买汽车和柴油小四轮拖拉机从事专业运输。至1986年,全市共有各种型号的货运汽车511辆2113个吨位,有柴油小四轮拖拉机475辆,汽挂车212辆。简易车、技改车被彻底淘汰。当年货运周转量2628万吨公里。
畜力车运输建国以前,当地陆路货运以马车和人力独轮推车(俗称“红车子”)为主。田间庄稼收运主要使用牛拉“太平车”。民国初期,全城共有马车行18家,马车300辆,主要分布在三圣庙街和拉车路口等沿河地带。抗日战争时期,汪伪县政府为了军运需要,于民国33年3月,首先将各区、各联保车辆依次编号,而后按号征派。同期,以张岚峰为首的汪伪要员也纷纷在国统区进行走私活动,致使当地运力紧张。为弥补运力之不足,伪县政府又征派40辆民车组成常年车运队,车辆由各区分调,10天一轮换,所得运费提取20%作为该队办公费,余额发给车主。民国35年,货运周转量达到142万吨公里。民国37年,全城共有马车行13家,马车百余辆,牲口270头,主要分布在涡河沿岸,运出药材、牛皮等工业原料,运进五洋百货、食盐等日用品。民国38年,为支援解放大军南下,成立了亳县马车民营公司。有马车80余辆,牵引牲口200头,以运送公粮为主。同年,徐州军管分会又成立了国营华东联运公司蚌埠分公司亳县工作组,主要任务是组织民间运输工具,统筹货源,促进城乡物资交流,支援大军南下。共计组织马车30—40辆。1950年初,徐州兵站又配给亳县工作组10辆马车,增强了当地运输能力。1951年元月,马车民营公司又改组为马车联营社,全社共有马车64辆,牲口162头。其中三分之二为胶轮车,用两头牲口牵引,载重量约2000斤。主要向商邱运送中药材、牛皮等工业原料,境内则以运输粮食为主,当年货运总量达到0.4万吨。1954年,由于当地马车运力过剩,而邻县运力紧张,故于当年4月,分调给涡阳、太和各20辆,调拨给蒙城10辆。1956年7月,随着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开展,当地组织了17辆马车、26名工人、43头牲口,以马车、牲口作价入股的方式组成马车运输社,未入社马车均回乡参加了农业合作社。此后两年间,经过整风整社,又转为高级社,并增置23头牲口和3辆马车。1958年,该社共有改装四轮马车6辆,两轮马车14辆,牲口73头,当年货运量完成7396吨。同期农村生产队以及部分机关也相继购置马车,从事运输和生产,城乡马车增至1248辆,承担着当地大部分货运任务,1964年,国家规定畜力车运价为吨公里0.2375元。1971年,马车社更新运输工具,使部分运力实现了机械化。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汽车数量的大增,马车运输市场日趋缩小,1978年,彻底淘汰了马车和其他简易机动车。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后,马车、太平车相继淘汰,而代之以柴油四轮、柴油三轮等工具。唯有农民在农闲季节利用闲置的牲口和板车从事短途运输。
人力车运输当地较早的人力货运工具为独轮推车(俗称红车子)。民国时期,聚集在城内“四码头”。“八市”、“八大街”等处的有700辆之多。这些车子10几辆或几十辆结成一帮,结伙贩运,每辆车可载200~300公斤。民国37年成立了搬运工会,共有工人340人,下分为3个支会,分区经营。不久,一部分人转业,正式参加搬运工作的有287人,运输工具仍以独轮推车为主,另有少量36型和28型胶轮架车。1952年,正式成立搬运站,有正式工人308人。次年又成立了三轮车工会,有三轮车31辆,工人总数增至339人,同时新购400磅架车90辆。1954年,全部改用架车,彻底淘汰了红车子。搬运站下设6个大队,在城内分设6个点,分点经营。长途队共有架车、货运三轮车900多辆。1955年,开始使用500磅架车,每辆可载500~600公斤。当年长途搬运509人完成货运周转量183万吨公里。1958年,搬运站工人增至890人,共有架车656辆。另有货运三轮车132辆,客运三轮车40辆,同时还在四乡集镇组织414人,成立16个运输组,当年计承运货物51795吨。1964年,搬运站分设为长途和市内两站,货源由站方统一组织、统一调度,运费一部分归工人所有,一部分留作车辆维修和职工医疗费用,剩余部分年终分配。当年,国家规定人力车运价为每吨公里0.2375元。1965年,市内搬运共完成83750吨,长途搬运完成28001吨。70年代以来,长途站和马车社率先部分实现了运力机械化,板车开始淘汰,成为农民运粮送粪的主要工具,除市内搬运站保留少量,用于小宗货物短程运送。1986年,人力及畜力车货运完成2.8万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水 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