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七节 喜 庆
(一)娶亲
旧时婚姻,凭“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若双方同意,即互开“生时八字”,请算命先生“合年命”。若不相克,由男方请出“四大媒红”向女方求婚。男方请媒人送首饰、布匹作为聘礼;女方则答以允书、帽子等礼物,互换“庚帖”,俗称“传书”。而后,由男方“要好”(即择婚期),选择吉日良辰,定为娶亲日期。
结婚前一天上午,女方送嫁妆,男方以酒罈、喜盒回敬。下午花轿、响手到女家,俗称“过轿”。婚日男家设帐桌,至亲厚友送礼皆入帐。花轿至门前,由男方兄长至轿门躬身一揖,嫂嫂打开轿门为新娘梳妆,新娘下轿走在红毡或苇席上。拜堂女上男下,俗称“拜天地”。而后向父母行礼。入洞房后,喝“交心酒”。宴前“开拜”,受礼者给见面礼。在开拜的同时,迎“送男客”于客厅坐上席,由舅父或尊长相陪,执事指挥行“泼天礼”。宴毕,送男客至洞房嘱咐一番,向亲家告辞。是日晚,请嘴巧的嫂嫂送房,一边唱送房歌,一边把红枣、花生、桂圆、栗子撒在床上,有祝“早生贵子”的象征意义。之后,亲邻闹房,至深夜方散。
第二天上午,新婚夫妇拜祖坟,俗称“送喜钱”。第3天娘家至亲送头油,俗称“看三”。第7天或12天,女家请女婿和女儿作客,俗称“走头趟”;男家备酒、肉、鸡、果品四色礼到女家,由至亲厚友相陪。午后,夫妇同归,至满月新婚夫妇同到女家,俗称“回门”。午后新郎返回,新娘在娘家住28天。
旧社会,对“寡妇”有抢亲习俗,亦有“童养媳”等陋俗。
1950年,《婚姻法》颁布后,实行婚姻自主,父母不得干涉包办,结婚仪式大力简化,男女同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即可。结婚时向人民领袖三鞠躬,入洞房即为夫妻。机关干部、厂矿职工,一般在节日举行婚礼;农村多在农闲季节,择双头日子结婚。女方多不要彩礼,男方多不要嫁妆。80年代,地方政府举办集体婚礼,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同时旧习惯势力也逐渐复活。农村订亲时,一般要瓦房3间。自行车1辆、缝纫机1台、衣料10~20件,另有鞋袜、毛线等。婚前遇到节日,男方还要往女家送猪肉、羊肉、酒、果品等。还有要见面礼的,一般的500元左右,多者达1000元或1000元以上。女方嫁妆上般有4大件(桌、椅、柜、箱)、8大件(桌、椅、柜、箱、条几、大方桌、小方桌、盆架),也由男家制好拉去或给钱由女方制作的。花轿换为汽车,三眼枪、响手俱全。婚礼在个别角落亦沿袭旧俗。城里青年结婚条件更高,要自行车、缝纫机、双卡收录机、彩色电视机,还有要照相机的,俗称“三转一响一卡嗓”。现在又上升为自行车要冒烟的,缝纫机要带锁边的,电视机要带色的,洗衣机要甩干的,电冰箱是双开的,电风扇是遥控的。女家嫁妆则一般有大立柜、五斗橱、沙发、写字台、小圆桌、三角橱。大汽车拉嫁妆,小轿车接新娘,结婚时男女双方大宴宾客,少者几桌,多者几十桌。也有旅行结婚的,但回到家后仍收礼待客。亲朋好友备礼前往,一般的为20元,多者100元,也有四五百元的。政府虽提倡节俭办婚事,但响应者不多。奢侈之风,仍在蔓延。
附:古城区1986年婚姻情况调查
古城区妇联会1986年对青年婚姻情况在杨店、李腰、闸口、张潭4个村委会作了调查。杨店村委会20~25岁的青年121人,其中女青年72人,内要“压书礼”500元以上的19人,占女青年的26.4%。在“传书”时要900元以上的彩礼的21人,占女青年29.2%。在17对已婚青年中,除两人恋爱结婚没要彩礼外,其他15人要彩礼均在500至1000元之间。李腰、闸口两个村委会,64个女青年,订婚的均要砖木结构的瓦房3间。其中19个要10套衣服,34人不仅要10套衣服,还要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皮鞋、毛线等。另有22人要见面礼100至500元。在34对已婚青年中,未办结婚手续的27对,其中换亲的3对,自愿到婆家去的3人。张潭村委会18岁以上订婚的占75%,订婚时均要彩礼。这4个村委会具体分述于后:
经媒人介绍,在订婚、结婚时要彩礼的占绝大多数。男女双方同意后,首先是“压书”。所谓压书,本是男女双方对婚姻的定帖,现在成了女方索要彩礼的一环。如杨店村委会女青年刘某,在压书时向男方要10件衣服、鞋4双、猪肉60斤、白酒1箱、见面礼200元,折合人民币500余元。接着“传书”又要衣服30件,鞋袜各4双、猪肉百斤以上、白酒1箱、缝纫机1部、自行车1辆、手表:块,折合人民币900余元。另有17对青年,结婚时均花800元左右。
换亲的3对,其情况有3种:一是经济条件差,无力为儿女办婚事;二是一方年龄较大相貌不佳,或有生理缺陷;三是自己或父母为兄弟姐妹以后结婚着想。
抗命“私奔”的1人。
父母包办的1人。张潭村张某某,现年15岁,尚在初中二年级读书,就跟一个比她大五六岁的木工订了亲。张某某不同意,受到父母的轮番打骂,并威胁说:“如果不同意,就别打算上学了!”张某某为了能够继续上学,只得同意。
结婚多不办理合法手续。李腰、闸口两个村委会,34对结婚的青年,办理合法手续的只有7对。他们认为:办理结婚手续还得跑路、照相、作婚前检查、交费等,自找麻烦,不办理结婚手续村民小组照样分给宅基和承包土地。有的不到结婚年龄,怕乡政府办理手续时,审查户口等。
大摆宴席。张潭村1986年群众为请客、送礼,大摆宴席,开支现金近20万元,占全年总收入的20%。赵桥村李某某待客60多桌,收彩礼2300多元,另外还收被单、被面、暖瓶等礼物多件。有人说:“解放前受剥削,日子过不好;前几年吃大锅饭,日子过不好;现在请客送礼这样多,日子也过不好。”
(二)祝寿
亳州历来有祝寿之俗,年迈老人多以66、73、80和84几个年龄祝寿。祝寿多在生日。66岁时,出嫁的女儿蒸66个蒸馍,点上红点,买6.6斤肉及糕点等,用以祝寿,全家团聚、吃长寿面。73和84所谓正在“旬头上”,是两个生死关,祝寿要提前一年。礼品是鸡、鱼、肉、糕点等。送鱼特别要送鲤鱼,因为鲤鱼是红鱼,又会窜,所谓“七十三猛一窜”,窜过这一关,象征着长寿。80岁是整数,为大寿,要为老人蒸寿桃、送寿匾等。建国初,仅儿女至亲为老人祝寿。近年来,邻居朋友亦参加,是日设宴祝贺。
(三)送宗米
妇女生男孩叫“添丁”,生女孩叫“添花”。妇女生第一个孩子,产前娘家送红糖、鸡蛋,俗称“催生”。产后,女婿持红鸡蛋,往岳丈家报喜,岳家则分别送给亲邻,约定时间,前往贺喜。娘家祝贺送礼,称“送宗米”,又称“吃喜面条”。是日给小儿送衣服、被褥、红糖、鸡蛋、炒米、油条、小麦面等,其他人亦送红糖、鸡蛋、衣料等。是日设宴,俗称“喝喜酒”,最后每人一碗面条。宴前给小儿爷爷、奶奶、外祖父、外祖母脸上抹黑灰,表示喜庆。至28天,产妇接回娘家,俗称接满月。此俗在城乡至今尚存。
(四)齐檐
旧时营建新房,上梁时贴对联,门上写:“大公在此,诸神退位”,梁上写“青龙盘玉柱,白虎架金梁”。鸣鞭炮,表示镇宅基。房建成,称“齐檐”,全家欢喜,设宴款待工人。房主搬进新房,称“乔迁之喜”,邻居、朋友送礼祝贺,俗称“燎锅底”。建国后,此俗已废。80年代,此俗复活,上梁对联的内容已不带迷信色彩,而用新的对文了。
(五)开张之喜
坐商开业的第一天,亲邻友好送对联、玻璃匾,雇一班响手,至门口鸣放鞭炮祝贺,谓之“开张之喜”。主人盛装出来迎接。以烟茶招待。讲排场、摆阔气的则以宴席招待。
(六)参军、升学
自70年代后期,儿女参军服现役、升大学或入中等专业学校,至亲厚友多登门送被单、脸盆、现金等,表示祝贺。主人回谢的方式不等。
旧时婚姻,凭“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若双方同意,即互开“生时八字”,请算命先生“合年命”。若不相克,由男方请出“四大媒红”向女方求婚。男方请媒人送首饰、布匹作为聘礼;女方则答以允书、帽子等礼物,互换“庚帖”,俗称“传书”。而后,由男方“要好”(即择婚期),选择吉日良辰,定为娶亲日期。
结婚前一天上午,女方送嫁妆,男方以酒罈、喜盒回敬。下午花轿、响手到女家,俗称“过轿”。婚日男家设帐桌,至亲厚友送礼皆入帐。花轿至门前,由男方兄长至轿门躬身一揖,嫂嫂打开轿门为新娘梳妆,新娘下轿走在红毡或苇席上。拜堂女上男下,俗称“拜天地”。而后向父母行礼。入洞房后,喝“交心酒”。宴前“开拜”,受礼者给见面礼。在开拜的同时,迎“送男客”于客厅坐上席,由舅父或尊长相陪,执事指挥行“泼天礼”。宴毕,送男客至洞房嘱咐一番,向亲家告辞。是日晚,请嘴巧的嫂嫂送房,一边唱送房歌,一边把红枣、花生、桂圆、栗子撒在床上,有祝“早生贵子”的象征意义。之后,亲邻闹房,至深夜方散。
第二天上午,新婚夫妇拜祖坟,俗称“送喜钱”。第3天娘家至亲送头油,俗称“看三”。第7天或12天,女家请女婿和女儿作客,俗称“走头趟”;男家备酒、肉、鸡、果品四色礼到女家,由至亲厚友相陪。午后,夫妇同归,至满月新婚夫妇同到女家,俗称“回门”。午后新郎返回,新娘在娘家住28天。
旧社会,对“寡妇”有抢亲习俗,亦有“童养媳”等陋俗。
1950年,《婚姻法》颁布后,实行婚姻自主,父母不得干涉包办,结婚仪式大力简化,男女同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即可。结婚时向人民领袖三鞠躬,入洞房即为夫妻。机关干部、厂矿职工,一般在节日举行婚礼;农村多在农闲季节,择双头日子结婚。女方多不要彩礼,男方多不要嫁妆。80年代,地方政府举办集体婚礼,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同时旧习惯势力也逐渐复活。农村订亲时,一般要瓦房3间。自行车1辆、缝纫机1台、衣料10~20件,另有鞋袜、毛线等。婚前遇到节日,男方还要往女家送猪肉、羊肉、酒、果品等。还有要见面礼的,一般的500元左右,多者达1000元或1000元以上。女方嫁妆上般有4大件(桌、椅、柜、箱)、8大件(桌、椅、柜、箱、条几、大方桌、小方桌、盆架),也由男家制好拉去或给钱由女方制作的。花轿换为汽车,三眼枪、响手俱全。婚礼在个别角落亦沿袭旧俗。城里青年结婚条件更高,要自行车、缝纫机、双卡收录机、彩色电视机,还有要照相机的,俗称“三转一响一卡嗓”。现在又上升为自行车要冒烟的,缝纫机要带锁边的,电视机要带色的,洗衣机要甩干的,电冰箱是双开的,电风扇是遥控的。女家嫁妆则一般有大立柜、五斗橱、沙发、写字台、小圆桌、三角橱。大汽车拉嫁妆,小轿车接新娘,结婚时男女双方大宴宾客,少者几桌,多者几十桌。也有旅行结婚的,但回到家后仍收礼待客。亲朋好友备礼前往,一般的为20元,多者100元,也有四五百元的。政府虽提倡节俭办婚事,但响应者不多。奢侈之风,仍在蔓延。
附:古城区1986年婚姻情况调查
古城区妇联会1986年对青年婚姻情况在杨店、李腰、闸口、张潭4个村委会作了调查。杨店村委会20~25岁的青年121人,其中女青年72人,内要“压书礼”500元以上的19人,占女青年的26.4%。在“传书”时要900元以上的彩礼的21人,占女青年29.2%。在17对已婚青年中,除两人恋爱结婚没要彩礼外,其他15人要彩礼均在500至1000元之间。李腰、闸口两个村委会,64个女青年,订婚的均要砖木结构的瓦房3间。其中19个要10套衣服,34人不仅要10套衣服,还要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皮鞋、毛线等。另有22人要见面礼100至500元。在34对已婚青年中,未办结婚手续的27对,其中换亲的3对,自愿到婆家去的3人。张潭村委会18岁以上订婚的占75%,订婚时均要彩礼。这4个村委会具体分述于后:
经媒人介绍,在订婚、结婚时要彩礼的占绝大多数。男女双方同意后,首先是“压书”。所谓压书,本是男女双方对婚姻的定帖,现在成了女方索要彩礼的一环。如杨店村委会女青年刘某,在压书时向男方要10件衣服、鞋4双、猪肉60斤、白酒1箱、见面礼200元,折合人民币500余元。接着“传书”又要衣服30件,鞋袜各4双、猪肉百斤以上、白酒1箱、缝纫机1部、自行车1辆、手表:块,折合人民币900余元。另有17对青年,结婚时均花800元左右。
换亲的3对,其情况有3种:一是经济条件差,无力为儿女办婚事;二是一方年龄较大相貌不佳,或有生理缺陷;三是自己或父母为兄弟姐妹以后结婚着想。
抗命“私奔”的1人。
父母包办的1人。张潭村张某某,现年15岁,尚在初中二年级读书,就跟一个比她大五六岁的木工订了亲。张某某不同意,受到父母的轮番打骂,并威胁说:“如果不同意,就别打算上学了!”张某某为了能够继续上学,只得同意。
结婚多不办理合法手续。李腰、闸口两个村委会,34对结婚的青年,办理合法手续的只有7对。他们认为:办理结婚手续还得跑路、照相、作婚前检查、交费等,自找麻烦,不办理结婚手续村民小组照样分给宅基和承包土地。有的不到结婚年龄,怕乡政府办理手续时,审查户口等。
大摆宴席。张潭村1986年群众为请客、送礼,大摆宴席,开支现金近20万元,占全年总收入的20%。赵桥村李某某待客60多桌,收彩礼2300多元,另外还收被单、被面、暖瓶等礼物多件。有人说:“解放前受剥削,日子过不好;前几年吃大锅饭,日子过不好;现在请客送礼这样多,日子也过不好。”
(二)祝寿
亳州历来有祝寿之俗,年迈老人多以66、73、80和84几个年龄祝寿。祝寿多在生日。66岁时,出嫁的女儿蒸66个蒸馍,点上红点,买6.6斤肉及糕点等,用以祝寿,全家团聚、吃长寿面。73和84所谓正在“旬头上”,是两个生死关,祝寿要提前一年。礼品是鸡、鱼、肉、糕点等。送鱼特别要送鲤鱼,因为鲤鱼是红鱼,又会窜,所谓“七十三猛一窜”,窜过这一关,象征着长寿。80岁是整数,为大寿,要为老人蒸寿桃、送寿匾等。建国初,仅儿女至亲为老人祝寿。近年来,邻居朋友亦参加,是日设宴祝贺。
(三)送宗米
妇女生男孩叫“添丁”,生女孩叫“添花”。妇女生第一个孩子,产前娘家送红糖、鸡蛋,俗称“催生”。产后,女婿持红鸡蛋,往岳丈家报喜,岳家则分别送给亲邻,约定时间,前往贺喜。娘家祝贺送礼,称“送宗米”,又称“吃喜面条”。是日给小儿送衣服、被褥、红糖、鸡蛋、炒米、油条、小麦面等,其他人亦送红糖、鸡蛋、衣料等。是日设宴,俗称“喝喜酒”,最后每人一碗面条。宴前给小儿爷爷、奶奶、外祖父、外祖母脸上抹黑灰,表示喜庆。至28天,产妇接回娘家,俗称接满月。此俗在城乡至今尚存。
(四)齐檐
旧时营建新房,上梁时贴对联,门上写:“大公在此,诸神退位”,梁上写“青龙盘玉柱,白虎架金梁”。鸣鞭炮,表示镇宅基。房建成,称“齐檐”,全家欢喜,设宴款待工人。房主搬进新房,称“乔迁之喜”,邻居、朋友送礼祝贺,俗称“燎锅底”。建国后,此俗已废。80年代,此俗复活,上梁对联的内容已不带迷信色彩,而用新的对文了。
(五)开张之喜
坐商开业的第一天,亲邻友好送对联、玻璃匾,雇一班响手,至门口鸣放鞭炮祝贺,谓之“开张之喜”。主人盛装出来迎接。以烟茶招待。讲排场、摆阔气的则以宴席招待。
(六)参军、升学
自70年代后期,儿女参军服现役、升大学或入中等专业学校,至亲厚友多登门送被单、脸盆、现金等,表示祝贺。主人回谢的方式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