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科技成果
砂礓黑土利用改良
1976—1977年由县科技小组进行实验研究,以绿肥改土为主,引种柽麻、田菁、七叶苕子、66-25箭舌豌豆等品种,实行粮、肥轮作、粮、肥套作和粮、肥间作等形式,进行改土试验;建立排灌站、小口井、喷灌等进行土壤环境改善方面的试验;开展南竹北移、植桑养蚕、旱改水、推广玉米种植等土壤利用方面的试验。经过两年的实验研究,实验人员赵清友、王天中、李令英、方世经等人分别在《土壤》、《土壤通报》杂志上发表《吹气搅拌法恒温测定土壤速效磷》、《花生对低产砂礓黑土的改良作用》、《砂礓黑土的成土母质及成土过程》3篇科技论文。在实验引进的多种绿肥品种中,66-25箭舌豌豆适应性强,适合晚播,抗病虫害,10年来播种面积不断增多,由绿肥变为经济作物,成为制作淀粉的优良原料。经过实验研究,判明砂礓黑土严重缺磷,提出以增施磷肥为主的氮磷配合方案。10年来,实施这一方案,取得大面积显著增产效果。
淮北砂礓黑土地棉花均衡增产技术体系研究
1983-1985年由县科委组织实验,试验基地选在张村区朱集乡,属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科委下达项目计划要求试验植棉面积5000亩,1983年春棉单产达到35公斤、夏棉单产达到30公斤;1984年春棉单产达到42.5公斤、夏棉单产达到32.5公斤;1985年春棉单产达到50公斤、夏棉单产达到37.5公斤;三年共增加产值131.1万元。三年攻关实际成效:1983年朱集乡实种棉花面积3216亩(其中春棉1657亩、夏棉1559亩),春棉平均单产45.25公斤,夏棉平均单产35.15公斤,春夏棉平均单产40.15公斤,比前三年春夏棉平均单产19.65公斤,每亩增产20.5公斤。带动面张村区植棉21021亩,平均单产34.9公斤,比1982年平均单产11公斤,增产2.2倍;推动全县植棉面积99285亩,平均单产30.5公斤,比1982年平均单产10公斤增产2倍。1984年朱集乡植棉面积6765亩(其中春棉4365亩、夏棉2400亩),春棉单产73.75公斤,夏棉单产60.5公斤,春夏棉平均单产69.1公斤,比1982年前三年平均单产增产2.5倍;带动面张村区植棉面积30992亩,平均单产52.55公斤,比1982年增产3.8倍;全县植棉122615亩,平均单产36公斤,比1982年增产2.6倍。1985年朱集乡植棉面积5053亩(其中春棉3916亩、夏棉1137亩),平均单产77.75公斤,比1982年前三年平均单产增产2.9倍;带动面张村区植棉面积20000亩,平均单产60公斤,比1982年增产4.5倍;全县植棉面积83300亩,平均单产37.05公斤,比1982年增产2.7倍。三年中,朱集乡棉花实种面积15684亩,比计划超额684亩,三年共增加产值325.01万元,比国家下达指标超额187.91万元。本项目已预报国家级科技成果。
微量元素肥效及分析方法的研究
1978-1979年由县科委组织实验研究,锌肥应用于玉米,可增产10-15%;钼肥应用于花生和大豆,可增产15-20%;硼肥应用于小麦,可增产5%,应用于油菜,可增产15%。施用微肥成本低,方便。但过多、过频能造成毒害,则很难补救。鉴于本县微肥肥效不显著,研究结论是暂不推广,避免毒害减产与土壤污染。
远缘杂交培育大豆新品种
1977-1984年由望疃区高皇乡曙光大队(后改村委会)农科队技术负责人刘殿勋进行实验。通过大豆远缘杂交,营养嫁接培育大豆新品种,先后推广曙光1-5号新品种,具有一定的高产、稳产、抗逆性能。曙光5号在县内推广面积达万亩。但新品种退化较快,尚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砂礓黑土定位测试
1978年由县科委开始定位测试,监测在现代农业生产的条件下砂礓黑土理化性状的变化。8年的测试结果表明,合理施用化肥对土壤理化性状无不良影响。相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循环,有一定的改良土壤作用。
组合式沼气池铁制模具
1981年由县沼气办公室夏俊合主持研制成功,解决了建造沼气池中的一大技术难题。使用该模具操作方便,施工安全,可保证建池质量,使池体结构整体性强,降低建池成本。1981年获安徽省农业科技推广成果奖。
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肾功能衰竭的研究
1979-1980年,由县人民医院传染科主治医师孙登山、医师李济从与中医科主治医师张德华协作实验研究,主要采用中药生大黄(后下)、蒲公英、槐米各30克,赤芍、生地各15克,板蓝根、厚朴、枳实各12克,煎取药汁500亳升,然后冲入芒硝18克,冷却后置于输液瓶中,连接输液皮条及小儿橡皮导尿管,令患者侧卧,并稍抬高臀部,将导管插入肛门25-30厘米处,使药液以50-80滴/分钟的速度缓慢滴入。中药的应用,应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予以加减。如出血严重,加玄参、地榆炭各18克,丹参、白芨各15克;腹胀者,枳实、厚朴的剂量可增至18克或加木香12克;腹痛者加白芍30克、益母草15克;浮肿严重者或尿闭时间长者,加甘遂4.5-9克。治疗结果,一般保留灌肠10-60分钟后,可连续腹泻下稀水或黑水样大便3—5次,最多达2500亳升,而头晕、乏力、出血倾向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经过13例研究,治愈11例,恶化1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84.6%,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WB50-50-100微型离心泵
1984年由县农机修造一厂研制成功,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内同类型产品的先进水平,批量生产投入市场。
钢制柱型散热器
1983年由县水暖设备厂研制成功,型号有LSA-4-720、LSA-4-475、LSA-3-640型,1983年通过省级鉴定,批量生产投放市场。
闭板式散热器
1983年由县水暖设备厂研制成功,型号有300×80mm、240×90mm、150×70mm三种规格,1983年通过省级鉴定,批量生产投放市场。
1976—1977年由县科技小组进行实验研究,以绿肥改土为主,引种柽麻、田菁、七叶苕子、66-25箭舌豌豆等品种,实行粮、肥轮作、粮、肥套作和粮、肥间作等形式,进行改土试验;建立排灌站、小口井、喷灌等进行土壤环境改善方面的试验;开展南竹北移、植桑养蚕、旱改水、推广玉米种植等土壤利用方面的试验。经过两年的实验研究,实验人员赵清友、王天中、李令英、方世经等人分别在《土壤》、《土壤通报》杂志上发表《吹气搅拌法恒温测定土壤速效磷》、《花生对低产砂礓黑土的改良作用》、《砂礓黑土的成土母质及成土过程》3篇科技论文。在实验引进的多种绿肥品种中,66-25箭舌豌豆适应性强,适合晚播,抗病虫害,10年来播种面积不断增多,由绿肥变为经济作物,成为制作淀粉的优良原料。经过实验研究,判明砂礓黑土严重缺磷,提出以增施磷肥为主的氮磷配合方案。10年来,实施这一方案,取得大面积显著增产效果。
淮北砂礓黑土地棉花均衡增产技术体系研究
1983-1985年由县科委组织实验,试验基地选在张村区朱集乡,属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科委下达项目计划要求试验植棉面积5000亩,1983年春棉单产达到35公斤、夏棉单产达到30公斤;1984年春棉单产达到42.5公斤、夏棉单产达到32.5公斤;1985年春棉单产达到50公斤、夏棉单产达到37.5公斤;三年共增加产值131.1万元。三年攻关实际成效:1983年朱集乡实种棉花面积3216亩(其中春棉1657亩、夏棉1559亩),春棉平均单产45.25公斤,夏棉平均单产35.15公斤,春夏棉平均单产40.15公斤,比前三年春夏棉平均单产19.65公斤,每亩增产20.5公斤。带动面张村区植棉21021亩,平均单产34.9公斤,比1982年平均单产11公斤,增产2.2倍;推动全县植棉面积99285亩,平均单产30.5公斤,比1982年平均单产10公斤增产2倍。1984年朱集乡植棉面积6765亩(其中春棉4365亩、夏棉2400亩),春棉单产73.75公斤,夏棉单产60.5公斤,春夏棉平均单产69.1公斤,比1982年前三年平均单产增产2.5倍;带动面张村区植棉面积30992亩,平均单产52.55公斤,比1982年增产3.8倍;全县植棉122615亩,平均单产36公斤,比1982年增产2.6倍。1985年朱集乡植棉面积5053亩(其中春棉3916亩、夏棉1137亩),平均单产77.75公斤,比1982年前三年平均单产增产2.9倍;带动面张村区植棉面积20000亩,平均单产60公斤,比1982年增产4.5倍;全县植棉面积83300亩,平均单产37.05公斤,比1982年增产2.7倍。三年中,朱集乡棉花实种面积15684亩,比计划超额684亩,三年共增加产值325.01万元,比国家下达指标超额187.91万元。本项目已预报国家级科技成果。
微量元素肥效及分析方法的研究
1978-1979年由县科委组织实验研究,锌肥应用于玉米,可增产10-15%;钼肥应用于花生和大豆,可增产15-20%;硼肥应用于小麦,可增产5%,应用于油菜,可增产15%。施用微肥成本低,方便。但过多、过频能造成毒害,则很难补救。鉴于本县微肥肥效不显著,研究结论是暂不推广,避免毒害减产与土壤污染。
远缘杂交培育大豆新品种
1977-1984年由望疃区高皇乡曙光大队(后改村委会)农科队技术负责人刘殿勋进行实验。通过大豆远缘杂交,营养嫁接培育大豆新品种,先后推广曙光1-5号新品种,具有一定的高产、稳产、抗逆性能。曙光5号在县内推广面积达万亩。但新品种退化较快,尚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砂礓黑土定位测试
1978年由县科委开始定位测试,监测在现代农业生产的条件下砂礓黑土理化性状的变化。8年的测试结果表明,合理施用化肥对土壤理化性状无不良影响。相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循环,有一定的改良土壤作用。
组合式沼气池铁制模具
1981年由县沼气办公室夏俊合主持研制成功,解决了建造沼气池中的一大技术难题。使用该模具操作方便,施工安全,可保证建池质量,使池体结构整体性强,降低建池成本。1981年获安徽省农业科技推广成果奖。
中西医结合灌肠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肾功能衰竭的研究
1979-1980年,由县人民医院传染科主治医师孙登山、医师李济从与中医科主治医师张德华协作实验研究,主要采用中药生大黄(后下)、蒲公英、槐米各30克,赤芍、生地各15克,板蓝根、厚朴、枳实各12克,煎取药汁500亳升,然后冲入芒硝18克,冷却后置于输液瓶中,连接输液皮条及小儿橡皮导尿管,令患者侧卧,并稍抬高臀部,将导管插入肛门25-30厘米处,使药液以50-80滴/分钟的速度缓慢滴入。中药的应用,应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予以加减。如出血严重,加玄参、地榆炭各18克,丹参、白芨各15克;腹胀者,枳实、厚朴的剂量可增至18克或加木香12克;腹痛者加白芍30克、益母草15克;浮肿严重者或尿闭时间长者,加甘遂4.5-9克。治疗结果,一般保留灌肠10-60分钟后,可连续腹泻下稀水或黑水样大便3—5次,最多达2500亳升,而头晕、乏力、出血倾向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经过13例研究,治愈11例,恶化1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84.6%,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WB50-50-100微型离心泵
1984年由县农机修造一厂研制成功,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内同类型产品的先进水平,批量生产投入市场。
钢制柱型散热器
1983年由县水暖设备厂研制成功,型号有LSA-4-720、LSA-4-475、LSA-3-640型,1983年通过省级鉴定,批量生产投放市场。
闭板式散热器
1983年由县水暖设备厂研制成功,型号有300×80mm、240×90mm、150×70mm三种规格,1983年通过省级鉴定,批量生产投放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