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卫生进修学校
1980年3月创办,由县卫生局主管,当时称“卫生人员训练班”。1982年2月安徽省卫生厅批准为卫生进修学校。“卫训班”办学两期,学制1年,共培养124人;改为卫生学校后,至1985年举办护理班、妇幼保健班、医疗班、医士班4期,共培养273人。
(二)学习班、短训班
1965年11月,举办传染病卫生员师资训练班1期,时间4天,培训95人。1965年10月至1967年12月,举办半农半医卫生员训练班1期,培训51人。1975年7月,举办针灸麻醉训练班1期,时间10天,培训14人。1975年10月,举办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学习班1期,培训79人。1976年2月,举办疟疾、流脑防治训练班,时间7天,培训404人。1970-1985年,以多种形式举办保健人员训练班208期,培训2698人次;防疫人员训练班11期,培训326人次。
(三)进修学习、临床带教
1965-1985年,县医院、区卫生院等医疗单位选派到省、地医院和外地专科医院进修学习267人次,进修学习的专业有内科、外科、小儿科、骨科、传染科、中医、中医外科、中医皮肤科、五官、口腔、护理、麻醉、检验、放射、药剂等。
1965年以来,县医院对基层卫生院(所)、厂、校医务室医疗人员临床带教454人次。
(四)在职学习
1967年以后,县直医疗单位和各区卫生院,普遍建立业务学习制度,举办学术讨论会、病案讨论会249期。根据专业需要,公费订阅有关医学刊物,1983年县医院人均每月10元,1984年每人增至20元,主治医师增至25元。随着技术职称的晋升评定,各级医务人员已掀起刻苦自学的热潮。
1979-1985年,县卫生主管部门先后邀请上海肿瘤医院、蚌埠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阜阳地区医院等医学医疗单位的专家、教授10余名,举办专题学术讲座6期,接受听讲医卫人员达380人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