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县境中部为涡河流域,两岸冲积地是黄色的沙质土壤,宜种麦棉豆类。南淝河上承干沟,两岸土色黄而粘重;武家河(古雉河)、包河两岸黑土肥沃,宜种五谷杂粮。1935年,县内9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品种为麦、豆、高粱。麦与高粱,因耕作制度落后,品种低劣,每年产量仅40余万石(麦与高粱各半),不敷食用。不足部分,由蚌埠、怀远等地运入。豆产10万石,除少数食用外,余者运销外埠。绿豆、豌豆、扁豆、芝麻、小米等,年产量不多,仅供本县食用。蚕茧略有输出。产棉不过数万公斤,其他农副产品多为本县自用。自抗日战争起,县境辟为战场,兵燹灾祸,接连不断,加之苛政和地租盘剥,农业每况愈下,至解放前夕,农田大片荒芜,己无农产品出境。
解放初,为战胜灾荒,发展生产,县人民政府在农村发放贷款,扶植和组织农业生产自救,开荒治虫,鼓励和支持农民自愿组织互助组。为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在推广先进耕作技术、新农具、优良品种的同时,成立农业社,粮棉产量稳步上升。至1957年,农业生产为县历史上最好年份之一。1958年,由于大搞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由于决策失误,加之遭受自然灾害,农业生产退回到解放初的水平。至1962年公布《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改草案)》,农业生产关系方获得短暂的稳定,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但为时不久,一个接一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运动,特别是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对农业生产的冲击,致使本县农业生产几经周折,发展缓慢。直至1980年下半年,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农业生产责任制政策,才使堆积多年的问题得以解决,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骤然高涨,粮食产量稳步上升,林、牧、副、渔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农业管理机关,解放初期,县人民政府内设建设科。1955年,成立县农业局,下辖6个单位。1957年林业并入,改称农林局。1960年复改为农业局,之后,又多次变更局名,至1980年再次恢复农业局,下辖4个单位和15个派出单位。
土地占有
县内土地,解放前大部分被地主、富农及其他成份兼地主者所占有。据本世纪30年代中期调查统计,全县有耕地398.7万余亩。其中地主占有179.4万余亩,为总耕地的45%,富农占有103.6万余亩,为总耕地的25%;中农占有土地71.7万余亩,为总耕地的18%;贫、雇农占有土地43.3万余亩,为总耕地的11%。
1947年秋,在涡北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1948年初,在张村铺附近进行土改试验。不久,在张村、江集两区全面进行土地改革。
全国土改前夕全县各阶层土地占有统计表单位:亩

因涡阳县土改资料大部分散失,“土改前全县各阶层占有土地统计表”系根据土改后仅存的部分资料推算而成,显然看出地富占有土地比例偏低。为此,现将城关区五里湾村土改前的各阶层土地占有表附后。
涡阳县五里湾村各阶层土地占有及使用统计表

1950.4.24
地主、富农对贫雇农的剥削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地租一是包租。钱、粮、差役、种籽、肥料等都由佃户负担,不管旱涝丰歉,都要按地亩向地主交纳固定租粮;二是分租。看土地好坏,种籽、肥料、牲畜等生产资料归谁提供来规定分租比例,大体上有二八、三七、四六、对半等4种分租比例。
高利贷高利贷有七种:第一种,听涨不听落,即春天按粮价放出,麦收后折麦归还。第二种,借1斗还2斗、3斗。第三种,指地作保,到期还不上粮款,以作保土地抵押。第四种,加一利,即放10元,月利1元。第五种,对合子利,即春天借秋粮50公斤,到秋还麦和秋粮各50公斤。第六种,放青麦帐。第七种,托猪托羊托牲畜。1952年,双庙区潘寨乡调查解放前夕放高利贷情况,贫农占借户的60%。李庄27户借贷者,其中中农8户,贫农15户。利率为:麦前放1斗麦,麦后本利还2斗到4斗。借贷条件:要有上等地,无地、孬地不贷给。李庄李兴海一年还不起帐,被折去13亩地。
雇工雇工有四种:长工,大领每年工资最高200到210公斤小麦;二领每年工资125到200公斤小麦;季工,一季、半年工资为50到100公斤小麦:麦工,半月工资60公斤小麦;日工,管饭吃,不给钱,一天1至1.5公斤粮食。
劳役主要是给东家打水、扫地、推磨、耕地等。东家请客、庆寿、红白喜事以及逢年过节,佃户均要送礼。
1950年7月,县人民政府在何大庄搞土地改革试点。1951年6月,训练土地改革干部921人,组成土改工作队,在全县开展土地改革运动,至1952年春结束。
土改后,县内各阶层土地占有情况如下表。
土改后县境各阶层土地占有情况表单位:亩

据县土改工作组在双庙区潘寨乡调查,该乡全国土改前土地占有情况如下:
人口:地主占2.11%,富农占3.04%,中农占35.98%,贫农占58.23%,雇农占0.11%,工人占0.08%,贫民占0.45%。
土地:地主占6.06%,富农占6.14%,中农占47.32%,贫农占40.2%,雇农占0.08%,工人占0.06%,贫民占0.14%。
中、贫农人口占94.21%,占土地87.52%;地、富人口占5.15%,占土地12.2%。
地主平均每人有土地11.24亩,贫农平均每人有土地2.67亩。
土改后,地、富、贫、雇、中、工、贫民七者,土地合计人均占有3.105亩。
管理体制
解放前,土地为私人所有,耕作经营,以一家一户为主,民间农忙季节亦有换工的习惯。
〔互助组〕
1950年,县内阴雨连绵,农作物歉收。为抗灾保收,县政府倡导社会互济,生产自救。同年8月,纪伦寨乡纪明选成立第一个农民自发组织的互助组。至1951年春,全县互助组计有8342个,部分副业生产互助组发展为农副业两者结合的互助组。因缺乏骨干领导者,大部分互助组随季节时组时散。1952年春,对互助组进行检查整顿。据该年12月在19个区统计,有互助组16514个,经过整顿的10578个。互助组以自愿互助为原则,在组内对劳力、耕畜、农具进行协商调配,全面开展互助。劳力、耕畜和大农具实行评工记分,等价交换,每年分两季结算。
〔农业社〕
涡阳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江集区纪伦寨乡纪明选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于1952年,入社农民20户,96人,415亩耕地。1954年7月,全县已有9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始,若干初级社并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经1957年整顿提高,全县计345个社,有农民200254户,占农业总户数的98%。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内,实行土地、农具、牲畜折价入股,由队内统一调配劳力,实行按劳动工分和股份分配。至高级社,取消生产资料分酬,实行按劳分配。
〔人民公社〕
1958年8月上旬,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在纪伦寨试办人民公社。之后,县委开办办社训练班,培训112名干部。9月10日,成立“涡阳县红旗人民公社”,下设17个基层社。人民公社是:“工农商学兵一体”、“政社合一”机构。自立社至1960年,以公社为核算单位,实行生产、生活资料公有化,劳动组织以军队建制,“按需分配”。这种组织和分配形式,严重挫伤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加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人为灾难,粮食、棉花、油料及生猪产量,自1959年下半年起,大幅度下降。1961年,根据省委指示精神,改为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平调的物资,有原物者退还原物,无原物者折价赔偿。全县应退赔群众各类物资折款计2039.85万元。同年12月,贯彻省委决议,在全县6309个生产队推行“责任田”,即包产到组或到户。1962年3月,贯彻执行中央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劳动以班组分工,按整半男女劳力评工记分,按劳力定底分,死分活记。此外,生产队拨出总耕地的5%到7%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作自留地,允许农民自由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自食或上集市出售。
“农业学大寨”运动,县内自1964年始。最初,主要学习大赛艰苦创业精神。“文化大事命”期间,以“农业学大寨”为名,推行“左”倾路线,在农村批判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和包产到户的“三自一包”。大搞“突出政治”,将“评工记分”改为“自报公议”。后因公议易引起纠葛,又形成“出工记死分”,每日以出工为凭,不计干活的数量和质量,部分社队还以“割除资本主义尾巴”为口号,收回社员自留地,不准社员家庭饲养家禽、家畜。人民公社管理体制,自1958年8月至1980年冬,实行长达23年。
〔家庭承包责任制〕
1980年冬,农村试行联产承包到户生产责任制,翌年3月,在全县推行。生产队的土地分别承包到户,农具作价出售到户。承包户每年夏秋两季,向生产队上缴公粮和统购粮款。1983年秋,撤社建乡,以自然村为单位收缴公粮和统购粮油。
1980年前,由于农产品商品率不高,农民对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没有详细核算的习惯,结果造成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1981年,实行责任制后,农产品逐渐商品化,农民开始核定投资、费用、效益,1983年10月,县委农村工作部选223户生产水平中等的农民,进行全面调查,其结果如下:
概况:223户,1418人,整半劳动力621人,承包土地3343亩,自留地245.5亩,固定资产总值162662元。其中,拖拉机5部,大牲畜266头,其他农具601部(件)。
收入:全年总收入50.4551万元,人均355.69元。其中,粮食收入95.3575万公斤,人均677.5公斤,折款34.7255万元;经济作物收入51864元;林木收入1368元;其他收入91752元。
费用:全年费用170897元。其中,承包各项生产费140621元;农民自营生产费30276元。
收益分配:净收入333654元,上缴农业税7787元,占2.33%;集体提留16349元,占4.9%;农民所得309538元,占92.77%;人均所得118.2元。
1971年至1980年农村人民公社收益分配表

作物分布
涡阳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红芋、玉米、油料、烤烟、棉花等。因县内气候条件较均衡,且又多适于生长粮棉作物,故上述主要农作物在县境各地都有种植。
1981年4月,县政府成立“农业区划委员会”,根据环境条件,对作物分布调整如下:
义门、城郊、高炉、龙山四区及城关镇,计16个乡,155个行政村,750个自然村,土地面积574700亩,占全县土地面积18.3%;耕地面积411500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7%。上述地区以黄潮土壤为主,农业生产水平居县之首,1981年夏种指数为158.4%。粮食单产132.5公斤,棉花单产(皮棉)28.5公斤。现已调整为扩大午季作物面积,压缩红芋面积,增加夏玉米面积,集中种植棉花。
牌坊区、曹市区、石弓区、标里区、龙山区东南部,新兴、高炉两区西北部,义门区南部、单集林场、城郊区西南部,计28个乡,844个自然村,土地面积983516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31.4%;可耕地76%2043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1.3%。上述地区多系淤黑土,1981年粮食单产99公斤,棉花(皮棉)单产28公斤,油料单产54公斤。烟叶单产120公斤。调整为种植小麦为主,辅以发展烟叶。
店集区、公吉寺区、双庙区、高炉区南部,标里区东南部,青疃、曹市两区东北部,石弓、新兴东南部,龙山西部,计42个乡,1475个自然村,土地面积157.7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50.3%;耕地面积123.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1.2%。上述地区多为砂礓黑土,粮食、棉花产量较低,油料作物产量较高。1981年,种花生54952亩,占全县花生面积的77.7%,单产71公斤。调整以种粮食、油料(花生)为主。
农作制度
〔耕作制度〕
县内茬口轮作,有如下几种:
“两年三熟”秋播(小麦、大麦、油菜等越冬作物),到次年夏收后即种黄豆、夏玉米、夏红芋等作物。到收割后土地翻耕冬休,减少地下害虫的危害,又培养土壤肥力。下年春种高粱、春玉米、春红芋或烟叶、棉花等作物。依次循环,为二年收三季,土地休整一冬。此法县内较为普遍。
“一年一熟”一年播一季小麦(或大麦、油菜、豌豆、扁豆等),到夏收割,土地翻耕晒垡,秋季再种小麦。对远田湖地,人少地多,土地瘠薄,采用此法耕作)
“一年二熟”秋播(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到夏收后即种大豆、绿豆、夏玉米、夏红芋等作物,秋收后又种。涡河两岸,人多地少,土壤肥沃,采用此法耕作。
1954年,安徽省委主要负责人曾希圣,对淮北地区提出“扩大午季收成比重”“多种高产作物,耐收作物和推广良种”,“改变广种薄收的习惯”,即所谓“农业三改”政策。照本县旧习,午收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56%至60%,至1958年,增为81.6%。并从外地引进高产粮种,推行种植水稻,1958年至1960年,全县每年水稻面积在20万亩以上。对土地实行深翻,最深达3米。推行密植小麦,行距由7寸缩到4至5寸,条幅由1寸加宽到3至4寸。由于过份扩大午季面积,导致作物比例失调,地力不足,使农村饲草、烧柴和盖房材料不足。而县境大部分地区土质粘重,偏碱漏水,种植水稻费工费水成本高。“农业三改”政策行至1960年停止。至今,仅涡河两岸,有少数农户种植晚稻。
194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粮棉播种面积和产量统计表

〔土壤肥料〕
土壤对土壤的改良,仅在局部地区进行,以土法为主。采取改土与治水相结合的办法,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团粒结构;深耕平整,结合分层施肥,开展沙淤互换。1981年,引进外资,对砂礓黑土进行综合治理,改良方法另有专撰。
县内使用肥料分六大类:
农家肥农家肥由人畜粪便及沟塘泥等沤制发酵而成。1956年,为增加积肥量,采用屋、院、街道扫净,畜厩勤垫、勤打扫、勤扫粪,换锅台、换旧土、换旧厕所,积草木灰、杂草、树叶等,增加尿池、猪圈,挖河沟、阴沟等办法,挖掘肥源。每年积土杂肥1900万担。
饼肥1953年至1959年,共施饼肥26万多担。60年代起,施用量逐年减少。
菌肥自1955年开始使用菌肥。当年施94担。1967年推广大豆根瘤菌。1972年推广“5406”,计4000多万公斤,有3059个生产队使用。1974年,推广磷菌肥。
秸杆还田此法自50年代始,70年代发展较快。楚店老龙窝生产队,1971年到1980年共还田60万公斤,全县每年约200万公斤秸杆还田。
绿肥绿肥品种主要是绿豆、紫穗槐等。其中,紫穗槐1955年至1957年共种670亩,60年代,扩大试种,引进苕子、草木樨、紫花苜蓿等。1966年发展到73280亩。70年代“四旁”绿化发展到大田利用阶段。主要种夏种短期绿肥,品种以柽麻为主。1978年、1979年计8万到9万亩。1981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柽麻又遭病害而大批死亡,绿肥从大田退到“四旁”,全县计6286亩,品种主要为紫穗槐。1983年,“四旁”的绿肥,全县约1000万吨。
化肥1955年开始施用化肥。是年,施64.2吨。当时,群众对化肥的肥效疑虑观望。60年代初,化肥供应不畅。1963年后,群众已习惯使用化肥,供应渐趋紧张。1971年,全县化肥施用量已达12.03万吨。1983年,全县化肥施用量13.8132万吨。磷肥,自1966年后推广。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配方施肥技术不断提高,县内土壤长期缺磷少氮的状况逐步得到缓解。
〔植保〕
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解放前以蟋蟀和蝗虫最多。当时,因农村自由种植,政府又无专门机构统计和防治,历史上无此项记载。县内植保工作,有史记载,始于1955年。
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小麦主要有麦粘虫、蚜虫、麦蜘蛛、小麦吸浆虫、小麦线虫病、麦“三锈”秆黑粉病;大麦坚黑穗病、豌豆象等九种病虫害。发生面积,每年复数统计314万亩至1044万亩。防治面积,每年15万亩至100万亩。棉花有棉叶跳蝉、棉蚜等五种主要虫害。年发病面积为5万亩至17万亩,防治面积5万亩至17万亩。大豆有豆天蛾、造桥虫,百株有虫10条左右,年发生面积20万亩至30万亩,防治面积5万亩至12万亩。红芋天蛾年发生面积5万亩到56万亩,防治面积10万亩至20万亩;黑疤病年发病面积60万亩左右。地下害虫年发生面积30万亩至60万亩,防治面积10万亩至30万亩。
因生态变化,耕作制度的改革,品种的自由串换等原因,已被控制的棉红铃虫,自1977年起又有所回升。1978年,百株累计落卵122粒,虫害花5%到15%。棉铃虫自1970年开始为害,已上升为棉田主要害虫。1974年至1978年,棉铃虫暴发成灾,每代百株累计落卵100至300粒之间。最高的1976年,棉田三代平均百株累计落卵638粒,最高1130粒,花蕾受害率40%。小麦腥黑穗病,1974年从曹市区发现以来,每年都有发生。1978年发病面积最大,为7200亩,病穗率1%至5%;红芋烂根病1978年达到高峰,占春红芋面积的8%。
病虫害防治方法采用喷药、人工捕打、跟犁拾虫、诱杀成虫、药拌种、更换良种、泥(盐)水浸种、二次高剪苗,温开水烫种等方法。1958年,喷粉、液剂47.5万公斤,1961年、1962年基本上控制住小麦线虫病、小麦秆黑粉病、小麦吸浆虫、大麦坚黑穗病、小麦散黑穗病、斜纹夜蛾、豆芜菁、蟋蟀、土蝗等病虫害。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豌豆象、小麦三锈、棉叶跳蝉、棉红铃虫、豆天蛾、红芋天蛾、红芋黑疤病等七种病虫害,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红芋烂根病,采取更换抗病品种“徐薯十八”,轮作换茬,发病面积大为下降。1977年后,采用生物防治,建微生物厂一家,生产各种生物菌药6300公斤。其中白僵菌3500公斤。因防治效果显著,1978年又办微生物厂25家,生产各种生物菌药57500公斤。新增品种有蛴螬寄生菌250公斤。防治面积34040亩,其中,防治棉铃虫17140亩,玉米螟15000亩,稻虫、蚜虫1420亩,林业480亩。同时,全县棉田蚂蜂助迁11000亩,计23400多窝。
病虫害测报1963年成立“病虫测报站”,每年发《病虫情报》12至18期。在主要作物主要病虫(特别是危险性病虫)发生之前,都能提前发出预报,提出防治措施,并进行有益昆虫的室内饲养。
病虫植捡1978年,对一些检疫性病害进行多次普查。该年,小麦发病面积7200亩,红芋烂根病48000亩。1980年,普查棉花,发现高炉区赵窝部分棉区有棉花枯黄病株。1979年起,对调入的种子,坚持进行调查、室内检查等工作。
1955年至1982年几个主要年份
全县病虫害发生和防治面积统计表单位:万亩

〔种子〕
解放前,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棉花的品种单一。自1953年起,陆续引进小麦、大豆、高粱、棉花等农作物的优质高产品种,逐步淘汰老品种。
良种引进推广,由县种子公司经营,下设13个种子站。1958年以来,全县良种推广面积182.5万亩。70年代始,新品种不断接替,种于纯度增加,至1978年,全县主要作物基本实现良种化和杂交化。农村实行责任制后,农民群众对良种的购买、串换、繁殖、推广要求更为迫切。
1958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良种推广统计表单位:万亩

引进各类作物优良品种如下:
小麦1953年引进“碧玛一号”,种植100亩;“中农23号”,种植1000亩;“金大2095”,种植1500亩;“四水三八”,种植100亩,“多稔”,种植1500亩。1955年,引进“南大2419”,种植2000亩。1962年至1965年,引进并普及“徐州14号”、“阿夫”、“内乡五号”。1969年至1970年,引进并普及“百泉8号”、“徐州14号”和“济南2号”等。1971年,引进普及“丰产3号”、“博爱7023”、“博爱7422”、“阿夫”、“郑引1号”。1979年至1980年,引进并普及“马场2号”、“郑州76—1”和县农科所选育的“涡选75—8”。1981年引进“豫园1号”。
大豆1958年前,以地方品种“白水六”、“小黄壳”、“平顶五”、“大紫花”为主。1964年至1969年。选育推广本地品种“大紫花”、“白水六”,引进“友谊2号”新品种。1970年至1975年,引进并普及“蒙豆312”、“营选23”、“济南1号”。1976年到1981年,引进并普及“向阳1号”、“跃进5号”、“科黄4号”、“70923”。
玉米1956年引进六安“火燥子”,种植13.1万亩,引进“金皇后”,种植100亩。1957年引进“黄马牙”,种植7500亩。1966年至1981年,自行繁育杂交玉米,品种有“双跃3号”、“中杂22”、“新单1号”、“群单105”、“百单4号”、“华威单交”、“固单1号”和“中单2号”。
高粱1965年以前,以当地品种“黄罗伞”、“打锣锤”、“铁秆躁”为主。1966年至1976年,自行配制杂交高粱“反修3号”、“反修7号”、“晋杂5号”和“晋杂12号”。1974年推广“半杂1号”。1977年至1980年,杂交系母本自孕退化,不再配制杂交品种。从山东引进推广“蛾黄”。及当地选优品种“黄罗伞”。1978年,粮糖兼用高粱试种成功。
水稻1954年引进“胜利秈”,种植0.7亩。1953年,自繁新品种,有“粳稻”,种植4万亩,“桂花球”,种植6000亩:“早炎”,种植1000亩;“浑秈”,种植2500亩;“小红稻”,种植500亩。1964年至1966年,引进并普及“珍珠矮”、“二九矮”、“广场矮”。1967年至1975年,引进并普及“南京11号”、“三千穗”。1976年至1980年,本县配制杂交水稻,同时推广“红芋16”和“国际661”。
红芋本地传统品种为“大红皮”和“棉紫根”。1953年,引进“胜利百号”,种植1900亩。1979年,引进并普及“徐薯18号”。
棉花1953年,引进“斯子棉4号”,种植23900亩;引进“岱字15号”,种植4万亩。1958年,自繁“斯棉2号”,种植11万亩。1965年至1977年,引进并普及“鄂光”、“徐州18180”,1978年至1981年,普及“徐州142”和“鲁棉1号”。
花生1961年前,以本地品种“小二洋”为主。1962年到1978年,引进并普及山东伏花生。1979年至1981年,引进并普及“徐州684”和“白沙1016”。
马铃薯1954年引进四川“红窝眼”,种植3957亩。1955年引进东北“白皮”,种植15000亩。1956年引进界首“红皮”,种植300亩。
农业机具
〔耕耙农具〕
传统的耕耙农具是犁、耙。耕地时用畜力牵引。一犋牲口一天可耕地二亩,1954年至1955年,虽引进双轮双铧犁和圆盘耙,由于农业管理体制多次变更,畜力不足等原因,未能普遍使用。1957年1月,蒙城县拖拉机站移交三部拖拉机,自此,县内一部分土地、由拖拉机耕犁。
〔排灌器具〕
古老的排灌器具为戽水斗,系1只容器,两端由线牵,由两人提拉。莱园内有吊杆提水和辘轳绞水浇灌设施。1953年,引进手摇和畜力水车,全县曾制作20600余部,但不久都报废。1955年引进水泵,60年代初,随着柴油机的普及,农村排灌农具95%以上是水泵。
〔治虫器械〕
1953年,引进1250部压缩式喷雾器,农村治虫首次使用器械。1954年引进58台手摇喷粉器。60年代后期,有使用机动喷雾(粉)器的生产队,数甚微。
〔播种收割农具〕
传统的播种农具为耧。1955年和1959年,分别引进播种机、肩扛式收割机和联合收割机。由于推广不力、维修困难等原因,到1983年,县内麦豆等作物播种仍用耧,收割用镰刀。红芋是人工移栽。
传统脱粒,系用畜力拉石滚碾压。1971年引进脱粒机。70年代,县境约有6%的生产队使用机械脱粒。1981年后,实行责任制,以户为单位,脱粒时除用人畜力外,有的租用拖拉机碾压。
〔运输器具〕
农村运肥料或运庄稼,传统器具为太平车,木制,有4个木轮,轮箍铁边,由畜力牵引。因笨重,且60年代后木料紧张,渐废。马车,解放前仅富庶之家使用。1955年,农业合作化后,公有的马车逐渐增多。60年代始,因胶轮平板车(俗称架车)灵巧轻便,渐成农村运输的主要工具。
〔农机管理〕
1970年前,大型农机为县拖拉机站所有,县拖拉机站替社队代耕收取费用。1970年拖拉机卖到公社,驾驶员随机,在各公社建站。在公社范围内代耕,收取费用。因不善、管理,公社拖拉机站先后倒闭,胶轮拖拉机由公社抽调跑运输,履带式拖拉机“趴窝”。1978年后,各公社再建拖拉机站,管理方法大体上分为两种:
“四合一”管理,即将农机管理站、拖拉机站、修配厂、供应门市部合一。“四统一”管理。即大中型拖拉机由公社统一使用、修理、供应、管理。
为建立农机修配网点,1973年至1979年,县向各公社拨款36.6万元,购买车、刨、钻、焊等修理设备。做到中小修不出社,大修由县农机二厂承担。为弥补社办拖拉机亏损、解决大修费用不足的困难,1973年至1978年,县向20个公社站拨机耕补助费45.4万元。
1979年,生产队划小,建立作业组。为加强农机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联系机车技术状态,实行定机车、人员、任务、油耗、修理费,及增产节约奖励的单机核算办法。1980后,农机改为联产承包和独户经营管理。
农机技术培训,教师由有经验、技术好的技师、工人担任。自1971年至1980年共培训26586人次,其中拖拉机驾驶员4434人次,修理工795人次,内燃机手20615人次,管理人员742人次。
1957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统计表

多种经营
1955年,在县农业局内设指导多种经营的机构;1969年后,曾划归县土产公司指导,1977年恢复县供销社,内设多种经营股,负责指导和发展全县副业生产。1973年。县政府设多种经营办公室。
〔种植业〕
果木解放前由私人零星栽培,以枣、桃、梨、杏、红花果、樱桃居多。1949年统计,全县种植面积1233亩,产量13876担。之后,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55、1964年至1966年,因遭自然灾害,种植面积缩减为101亩至300亩之间。“文化大革命”初期,滥伐果树,至1989年,全县种植面积仅剩54亩。70年代,开始引进苹果树。1972年起,倡导“以副养农”,果树产量和栽培面积发展迅速,该年果园面积已有1748亩。由于技术力量不足,管理不当,1977年,水果产量下降。1980年实行责任制,少数农民对水果生产认识不足,又发生乱砍滥伐果树,产量和栽培面积均有下降。经过教育,1981年后,果树产量和栽培面积均逐年增加。1983年,全县果园面积5265亩,水果产量18452担。
果树种类:解放后苹果、梨、桃树占比例较大,分别为总数的80%、10%、5%。其次是葡萄、李子、核桃、石榴、杏子等,约为总数的的5%。苹果的品种主要是金帅、元帅、大国光、小国光、红玉、祝光、青香蕉、黄魁、伏花皮、鸡官、吉红、甜蕉等。梨以白酥梨、明月梨、马蹄黄、蜜梨为主。桃以五月鲜、吊枝白、盘桃为多,也有为数不多的母斯丁、蜜桃等品种。
桑树1949年至1954年,仅有四旁乔木桑。1955年至1969年,重点发展湖桑园,面积300至500亩。1970年后,乔木桑多被砍伐。至1975年,重新种植桑园,面积逐年扩大。1981年达500余亩。桑园分布:50年代以江集区纪伦寨乡和高炉区赵窝乡为主;60年代以龙山区段营大队为主。1975年以来,先后发展近20个点,主要有牌坊区的燕大、曹庄、高庄大队,高炉区的大呼大队,城郊区的董瓦房、马腰大队等。
烟叶解放前为零星种植,均系晒烟,散于县境各地。以涡南双庙、楚店及涡北新兴、张老家、赵屯一带较多。50年代初,本县南部旧城、阎集、佛镇一带为产烟区,多为自产自销、因未纳入国家计划,发展很不稳定。1953年全县种植面积为2400亩,产量1776担。后来,由于产销脱钩,县内烟叶种植陷于无政府状态。1976年始,国家收购烤烟。1981年3月,成立县烟草公司,在义门、牌坊、新兴设立烟草收购站。1983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计51000亩,产量达11.7858万担。
药材义门、赵屯产药材历史悠久,计40余种。以紫苑、生地、丹皮、白芍居多。本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药材是县对外出售的主要产品。解放前夕,战乱频仍,少数投机商垄断药材市场,压低药价,紫苑每市斤压至5分,故使产量逐年减少。
解放初,因自然灾害,粮食供应紧张,农村偏重于种植麦豆等作物,药材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至1956年,全县仅存500余亩。1958年,鼓励恢复药材生产,该年9月,药材公司与义门公社合营建一药材培植场,10月,每个公社均办一药材培植场。1959年,全县种植面积已发展至10370亩。1960年后,大部分社队不再种植。1963年,仅保留国营白芍农场、义门药材大队、高炉杨陡坎、城郊席楼、龙山三里梅四所药材场。全县种植面积为2069亩。
1966年后,全县药材面积计42659亩,其中白芍种植面积盲目扩大。1970年,国家计划种植3300亩,实际种植11067亩,造成供大于需。为此,1974年,将白芍农场改为园艺场,其他药材场也改种农作物。1978年起,根据以销定产的原则,恢复地产传统药材,1983年全县种植药材5705亩。
苔干苔干是涡阳的主要土特产。外形呈长条,色嫩绿,有油腻感,入口脆爽。产义门孟园、菜园大队,近发展到王小寨大队。年种植面积六七百亩,最多发展到千亩。亩产50公斤左右。
栽培方法
浸种育苗:在立秋前10天或半月,选好种子,浸泡1天,使其吸足水份。然后将种子装袋,吊入井内催芽。袋离水面数寸,待种子发芽即可播种。
整地施肥:整地作畦,畦宽3尺,土碎地平。肥料以人畜粪和饼肥为最好,一般每亩施大粪2至3车,饼肥100斤以上。苗高2至3寸,约6至7叶,在立秋时移栽下地,株距5寸见方,每亩24000棵。栽后浇水,保证全苗。
田间管理:活棵后及时试锄,破除板结。栽后10至15天追肥,每亩用化肥(尿素)10公斤,并结合浇水。之后,应保持土壤湿润。
加工:下霜后立即收获。收后,晴天剥皮,利刀顺划成条,约5毫米见方。较小的每根划4条,一般可割为6至8条。条挂在有风处晾干,扎把收存。一般3.5公斤至4公斤鲜苔,可晾0.5公斤。
晴天晾制的苔干质量高,如遇阴雨天、严重影响苔干的质量;据统计,苔干平均年产约7500公斤,1981年产量最高,达50500公斤。1982年,收获季节遇连阴雨,无法切晾,苔干发黑变质。
黄花菜县内各区均产黄花菜。产量较多的有双庙、高炉、龙山等区。1981年统计,全县有780亩,年产3万至3.5万公斤。1982年,县调进种苗170多万棵。
大蒜大蒜分红、白两种。红蒜皮薄,呈紫红色,瓣均匀,味辛辣芬芳,产于县境西北的王安、耿皇、周桥一带。白蒜皮稍厚,瓣细长,味辣而微甘,产于沿涡河一带。1980年,全县种蒜643亩,总产15592担。之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至1983年,种植3393亩,总产16500余担,销东北、新疆等地。
〔养殖业〕
大牲畜涡阳以养牛为主,驴、马、骡次之。牛的品种主要为淮北高脚牛,有少量的秦川、南阳牛,用于农业生产和运输。解放初,大牲畜为农户私养。1953年末,全县计138200头。1955年农业合作化后,大牲畜改为集体饲养。由于管理方法不当,饲养量逐年下降。1961年全县仅存58200头。为解决农村畜力不足,县供销社于1962年后从云南、贵州等地购进部分马、牛。1980年,农村实行责任制后,原集体牲畜作价给户饲养,并允许私人喂养,大牲畜迅速繁殖。1983年末全县饲养量13万头。
大牲畜主要疾病为气肿疽、炭疽病,1957年后基本消灭。1973年,发现马患有“三号病”,该年防疫约6千匹马。
猪解放前,饲养的生猪供县内自销。1949年末统计,全县饲养18万头,存栏6.13万头。农民习惯以户为单位饲养生猪,1957年,全县饲养25.14万头,存栏19.34万头。1960年,由于粮食供应紧张,生猪饲养量显著减少,年饲养量18万头,年末存栏5.14万头。1962年起,饲养量和存栏量都迅速上升。是年,生猪存栏12.87万头。运销上海、北京等地,以体大肉肥而出名。70年代,以行政命令集体养猪,不少社队禁止私人饲养。饲养头数和存栏数虽有增加,因不善管理,死亡率高,成本高,很多社队集体养猪出现亏损。1977年后,生猪均为农户饲养,1983年存栏16.53万头。
生猪品种有约克夏、巴克夏、长白猪、内江猪。县种猪场培育的皖北猪,抗病力强,发育快,颇受群众欢迎。生猪的防疫,自1954年以来,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防疫注射。疫苗有猪瘟、丹毒、肺疫三种。
家禽本县农村习惯喂鸡、鸭、鹅,以鸡为主。自1938年日军侵入县境起,家禽饲养量骤降。解放后,饲养量逐年增加,1957年达800900只。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家禽饲养量骤减。1962年,饲养量开始回升,70年代初,部分社队以保护粮食作物为由,不准社员私人饲养家禽。1980年起,县内养鸡专业户发展迅速,户饲养最多为6400只。仅县城就有十多家养鸡专业户。1983年全县饲养926900只家禽。
1972年前,饲养的鸡多为本地品种。1973年引进来杭、罗斯蛋用鸡;白洛克、星布罗肉用鸡;黑狼山、芦花、红康等肉蛋兼用品种。
鸡病主要有鸡瘟、霍乱、白痢。1956年前无防疫措施。70年代末,用鸡新城疫Ⅰ系疫苗注射成年鸡;Ⅱ系疫苗用于雏鸡滴鼻,预防鸡瘟。
家兔1977年前饲养家兔甚少。1978年,全县家兔饲养量为260万只,1981年增至350万只。品种有英系安哥拉、法系安哥拉、西德长毛兔,均为毛用型。
羊农村饲养普遍,以农民户养为主。有白山羊(亦有少数灰、黑杂色毛山羊)和绵羊两种。山羊饲养量大,占92%以上,生长发育较快,繁殖率高,耐粗饲,抗病力强。其肉味鲜美,皮质细,毛密。以食草为主,基本不喂精料,成本低,是本县农民家庭副业主要项目之一。解放后,年饲养量随农业政策和销售渠道变化和变化。饲养数量最高年份为1957年、1962年、1968年和1980年。其中1962年达308800只。70年代,因受“左”的政策影响,饲养羊数最低,1972年仅57200只。
鱼1953年前是自然养殖,品种是金色鲤、巨口鲢、黄鳝、白鲫等,均在县内自销,1953年由县鱼苗场繁殖良种,渔业才开始放养。
1958年,全县有34900亩鱼塘,养鱼1000万尾,产量500吨。后因刮“共产风”,产量骤降。随后,年年挖沟打塘,大部分地区无常年存水的塘沟,加之人口骤增,20多年来,鱼虾一直是市场紧俏食品。70年代后半期,以涡河为中心,有78条主干河沟可供养鱼。1977年至1978年间,放养10余万尾。另有5000多个池塘,已由专业户放养。1981年,县水产部门从上海崇明岛购进蟹苗54公斤,在涡河水系放养,至1982年成蟹,上市出售。1983年,全县年产鱼619吨。
蚕涡阳历史上是老蚕区。解放前零星饲养土种。1949年末,全县年产茧88担。本世纪50年代,是县境蚕茧生产全盛期,1954年产1188担。蓖麻蚕,1955年开始饲养。年产茧11担。1959年开始饲养夏季蚕,该年产茧2874担,为历史上最高年份。70年代起,因大量砍伐桑园,蚕茧产量下降。蓖麻蚕1973年后不再饲养。1975年仅产茧9担,1979后,经县政府倡导,产量回升。1983年产茧139担。
桑蚕饲养品种,解放后有诸桂、桂元等。50年代,农村饲养一代杂交种(普通种)。60年代,为中日一代杂交种。春用种为沄汗×华九,沄汗×华八及其反交。夏秋种是沄汗×华十及其反交。70年代。春用种是苏16×苏17、东肥×华合等及其反交。目前有合成×754等。
农牧渔场
〔棉麦原种场〕
1950年4月建,时称县农场,场址在县城东关。1956年迁至城东南7.5公里处的“落雁湖”,占地800余亩。1983年有耕地760亩,果园25亩,菜园10亩,林业育苗5亩,全场205人。
自建场至1959年,以种商品粮为主。1959年至1962年,改为农业实验场,进行新品种实验推广。1966年初,改为原名,以培育农作物原(良)种为主。1965年至1983年,培育棉花良种65750公斤。1975年至1983年,培育小麦良种93.3万公斤,大豆19.95万公斤,水稻9000公斤。
主要设备有“东方红75”履带式拖拉机、“铁牛55”胶轮拖拉机、“江淮40”胶轮拖拉机、重、中型钉齿耙、16行播种机、打垄三用机各一台;跃进牌汽车、翻斗四轮车各1辆;轧花机、榨油机、碾米机、粉碎机各1台;马车2辆,扬场机2台,电灌站1座,机井10朖,中型喷灌机(15头)1台,1125瓩电动机14台,50伏变压器1台,高低压线路15公里。
有办公室和宿舍八栋,各种仓库30间,共计2518平方米。
1966年起,开展小麦、棉花、大豆等品种科学试验。小麦计有皮斯苇、郑州17、平民美、北京8号、泰山4号、泰山1号等,达100多个品种。棉花有萧107、徐州1818、徐州1214、7421、鲁棉1号、305、142、河南79等。大豆有大茧壳、宿县647、大紫花、蒙豆312、苏北58161、友谊2号、徐州424等20余种。其中,适宜在本县推广的小麦品种有:泰山4号、麦塔、7023、泰山1号、丰产3号、74—22,大豆品种有:济南1号、312、6709—23、斜黄4号。
全场拥有流动资金191471元,固定资产185255元。建场后连年亏损。1979年亏损达46000元。1981年,实行“包定奖罚”的生产责任制,出现近1000元盈利。
〔种鸡场〕
1972年春,县革命委员会从上海新杨种畜场购进来亨、白洛克良种鸡2000只,交县棉麦原种场饲养管理。次年7月,经阜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涡阳种鸡场”,场址在县城东南5公里。与县苗圃场为邻。
场内设备:1979年前有鸡舍6056平方米,汽车3辆,大中型电孵器3台,轮式拖拉机和马车各1辆,饲料粉碎机2台,容量40吨的水塔1座及配套机井。
自1973年起,种鸡场向市场提供鸡和鸡蛋。是年提供鸡5000只,鸡蛋56000个,因不善管理,1975年前每年亏损二三万元。1979年春,未按时防疫,场内发生鸡瘟,10天内死成年种鸡3000余只。该年仅向市场提供21000只鸡,比1977年少提供21000只。1982年,场内流动资金枯竭,亏损达72516元,停发工资达一年之久,工人四处谋生。此后,县政府将剩余种鸡和饲养地承包给工人,自此始有好转,1983年向市场提供鸡124000只,鸡蛋35万个。
〔种猪场〕
1975年,经阜阳地区批准建场,场址在单集林场西北部1公里处。全场47人,1500亩耕地。其中,果园面积480亩。生产设备有拖拉机2台,汽车1部,播种机1台及饲料粉碎机等。
猪场以饲养皖北育种猪为主,兼营农业和果园。1976年养猪41头,粮食产量450.3万吨。1980年,养猪发展至991头,粮食产量增至1081万吨。1981年,存栏二世代种公猪10头,每头猪均实行闭销继代选育。1983年,种猪己进入第三世代。
县财政虽每年为该场实行补贴,由于年亏损额大,财政补贴不足以弥补。1982年,亏损额达99721元,县财政补贴6330元。1983年,该场仍未改变亏损局面。
〔鱼苗场〕
1963年建场,场址位于县城西南部城西乡境内。1983年有鱼种塘67亩,青草、鲢鱼亲鱼苗194条,后备鱼种32条。家鱼人工繁殖设备1套,房41间,耕地30亩,职工35人。
该场流动资金,1983年,有79400元,固定资金76000元。每年可产毛仔1000万尾,小片鱼苗190万尾,大片鱼苗70万尾。年收入38000余元。鱼苗销售本县各区乡。
双庙区砂礓黑土改良
为摸索引用外资改良砂礓黑土的经验,1981年,县成立砂礓黑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下设“外资办公室”(后改为华北平原涡阳县农业项目办公室),划定砂礓黑土综合治理实验区。实验区位于县境东南部,包括双庙区的楚店、双庙、胡硷、丰集、王桥,高炉区的蒙关、郭寨、西阳共8个公社,80个大队,383个自然庄,21524户,102000人,219158亩耕地,大牲畜9345头。
综合治理的措施:兴修农田水利,改良劣质土壤,发展多种经营,推广繁育良种,整顿农业机械管理机构,发展农业用电,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农业实验区经费:由世界银行引进5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50万元),50年内分5次还清,第一个10年,付手续费,计人民币56250元;第二个10年还本金25%;第三个10年还本金30%;第四个10年还本金30%第五个10年还本金15%。同时,国内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列财政拨款,由农业银行负责发放、收回和监督使用。计划5年分期完成治理项目。
1983年,农田水利工程动工,疏浚大沟2条,中沟63条,小沟737条,计802条,全长324公里,完成土方约100万立方米,新建防洪闸1座,修复电灌站2座。除涝面积42000亩,新增灌溉农田5000亩。经当年涝灾考验,基本达到五年一遇除涝标准。有35/10KV变电所1座,实验区农业用电基本解决。

农田水利工程量及投资统计表

农机投资农业机械计划购置350台,已购320台,计划投资433000元,完成投资380900元,占计划投资的87.97%;工程机械,计划投资56000元,完成投资33000元,占投资额的58.92%。上述两项总投资489000元,完成投资413900元,占投资额的84.64%。实验区购置小四轮拖拉机125台,机用配套犁125台,机动喷雾器119台,压路机1台。
化肥投资磷酸二铵,计划购进2850吨,己购4500吨,计划投资1807900元,己完成投资2819100元,占投资额的155.76%。农药,计划购进5.5吨,已购5.5吨,计划投资4万元,已100%完成。上述两项总计投资1847900元,已完成投资2856100元,占总投资额的157.98%。
公路交通投资县城经双庙至胡硷1条宽12米、长15公里的晴雨公路,已有一半铺上柏油路面。沿途3座公路桥,6处涵洞已竣工。计划建公路15公里,己完成。公路计划投资239500元,完成215100元,占投资额的89.81%;桥涵计划投资58400元,已完成50800元,占投资额86.99畅。上述两项总投资计划297900元,已完成265900元,占投资额的89.26%。
其他项目造林,其中片林计划103000株,已完成96000株,占计划80%;农桐间作计划5000亩,100%完成;苗圃计划3000亩,300万株,完成1863亩,占计划的62%;技术推广和培训,计划投资22万元,已完成199000元,占计划90.45%,工程管理,计划投资125000元,完成98600元,占计划78.88%。其他计划投资1671300元,完成81300元,占计划4.86%。
截止至1983年底,总计划投资7899500元,已完成6698400元,占计划的84.8%。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林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