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街道
黄大街位于老城南部,南至头道巷口,北接鼓楼街,长370米,宽7米,原为条石青砖路面,自1954年起分段对其进行改造,最后形成12米宽水泥预制块路面,并向南延伸与紫竹林路相接。头道巷口以北街道两侧建有人行道。
鼓楼街原为老城主要的商业街道,长975米。自1964年起,先后多次对其进行拓宽、降坡改造,分段建为水泥预制块和沥青路面。自黄大街连接处至仓房拐一段420米可通行汽车,车道7.5米,人行道2.5米至3米。从仓房拐至北大街一段为车、人混行道,宽4.5米。
云路街东接解放路,西抵淠河沿,长640米。1955年起对其进行改造,拓宽路面至17米。70年代中期又进行拓宽、降坡改造,建成沥青路面,两侧有4米宽水泥预制块人行道。
西门大街西起横街,东接黄大街,长350米,宽5米,原条石路面年久失修。1954至1959年间,多次对其维修,至1983年建成水泥预制块路面。
东门大街西连鼓楼街,东接解放路,长520米,宽5米余,原路面坎坷不平。自1954年起对其进行多次维修,于1984年建成水泥预制块路面。
解放路原为六寿公路六安城区段,1959年改建为解放路,此后对其进行数次延长、拓宽、改建,至1985年形成为南至大别山路,北至九里沟,总长5589米、宽30米沥青路面的市内交通主干道。部分路段人行道宽5米。
人民路位于市中心,东西走向。西段300米始建于50年代,后逐渐向东延伸,至70年代成为连接解放路与新河西路主要干道,1982年穿新河西路又向东延伸300米。全路长1950米、宽22米,沥青路面,人行道宽5米。
皖西路由原庐州古驿道六安城区段改造而成,西接解放路,东至十里铺,全长5000米。原路弯曲多、坡度大,1959年改道取直500米,向东延伸,成为市区东西向的主干道。1974年,再行降坡取直,拓宽部分路段,形成沥青路面,行车道宽2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5米。
梅山路1981年建成南段1100米路基和泥结石路面,次年完成南段沥青路面和中段泥结石路面工程,1986年完成南自大别山路、北抵解放北路的路面工程。该路总长2330米,南段1187米,宽达40米,为市区第一条三块板沥青路面。
华山路南接宁平路,北至九里沟与解放北路相接,长1370米、宽9米,沥青路面,属交通性干道。该路于1982年由省、市投资修建,完工于1985年。建成后的华山路连接了市东、市北两大工业区,分担了解放路、皖西路、梅山路的车流量,改善了市区环境卫生,减少了城市污染和噪音。
大别山路1960年辟建,东接皖西路,过梅山路、解放路、磨子潭路、六苏公路至窑岗嘴,全长6400米、宽7米,1985年拓宽至30米,沥青路面。
1986年六安市街道(路)主要情况



1986年六安市巷道情况


二、桥梁
建国后市境新建桥梁20座,现有各种桥梁30座。除在本志《交通邮电》章记述的窑岗嘴大桥、五里墩大桥、九里沟大桥、凤凰桥、西七里桥、七里桥、五里桥、白沙桥、北三里桥、大岗头桥等10座公路桥外,另有非公路桥20座。现存的20座桥梁是:
六安师专舟桥跨于淠河上,位于便门原渡口处,1982年兴建(1984年8月建成),正桥长92米,引桥长86米,正、引桥宽3.3米。正桥由17只等距离排列的钢筋水泥船支托,可随水位涨落而升降。
六安汽车齿轮厂铁索桥位于齿轮厂厂区内,横跨于淠河总干渠市境河段上。1986年5月筹建。桥身为钢架结构,长100米,宽2米多,跨度80米,上铺水泥预制板,两侧有铁护栏,由2根大铁索悬吊,桥身距水面10余米,不碍船只通行。
油坊桥位于小东街中段,跨大堰河上,原为1墩石桥,后改建成1墩水泥预制板桥,长8米,宽2.3米。
马堰桥位于梅山北路六安地区粮食学校后侧,跨大堰河上,3墩石桥,长13.5米,宽1.1米。
皋城路桥位于皋城路中段,跨大堰河上,新建钢筋混凝土桥,长8米,宽20米。
六安师范桥位于六安师范门前,跨大堰河上,原为1墩木桥,后改建为1墩钢筋混凝土桥,长10米,宽7米。
福德桥位于青年路六安地委党校门前,跨大堰河上,原为单孔石桥,后改建为双孔钢筋混凝土桥,长18米,宽8米。
胡大桥位于皋城东路中段,跨九里沟上,原为1墩石桥,后改建为混凝土桥,长6.5米,宽6米。
九里沟桥位于九里沟乡九里沟村,跨九里沟上,石桥,长20米,宽4米。
九墩塘桥位于解放路东侧,跨九墩塘渠道上,新建3孔钢筋混凝土拱桥,长25米,宽9.5米。
顺河桥又名篾匠街桥,位于盐笆箕口,跨于北城河大沟上,石桥,长2.8米,宽3.5米。
西湖庵桥位于原西城墙下,跨于西门大沟上。南桥长3米,宽3米,北桥长3米,宽2.2米,原为石桥,后改建为水泥板桥。
永安桥位于西门外陂塘入淠河处,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后重修3次。原为长10米的单孔石拱桥,是西乡群众进城必经要道。1959年被拆除,在桥南100米处新建1座长12米、宽10米的单孔石桥。
里平桥位于西三里街中段花园河入淠河处,1墩石桥,长8.5米,宽3.6米。
西三里桥位于西三里街头,跨于均河上。原为木桥,1951年改建为石墩木板桥,1965年再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长12米,宽8米。
涂桥位于平桥乡胡家渡村,跨于里河上,石桥,长4米,宽2米。
项家桥位于平桥乡吴大巷村,跨于大闸河上,石桥,长4米,宽0.8米。
好汉冲桥位于望城岗乡大岗头村,跨于金大堰上,混凝土桥,长9米,宽5米。
蛤蟆桥位于望城岗乡十里岗村,跨于金大堰上,石桥,长2.5米,宽0.5米。
小石岗桥位于望城岗乡大石岗村,跨于金大堰上,石桥,长3米,宽0.8米。
1986年六安市境已毁废的古桥

三、排水
市区下水道分为老城区、新市区两大系统,既有明代遗留下来的沟涵,也有建国后新建的涵道。走向多自东南向西北,市区雨水和工业、生活废水全部顺下水道注入淠河。
老城区排水沟涵主要有:
护城河大沟原为护城河东南一段河道,后渐淤塞,成为排水沟渠,东接九墩塘,穿解放路,经五牌里、南门农贸市场、落水桥,在永安桥附近入淠河,全长1500米,为市西南片主要排水道,上游明沟、暗沟结合,下游多为明沟,间有部分石砌阴沟。
西南城墙根大沟起自南门等驾拐,流经西南城墙根,穿西大街,在西湖庵处入淠河,全长609米,明沟、暗沟交替,1985年曾经加以整治。
西门大沟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上口在五牌里。旧城东南的五牌里、竹丝巷、文盛街、东门大街、塘子巷、棚场巷、鼓楼南街、黄大街、三道巷、二道巷等街巷沟涵水注入沟内。另一长250米支沟起自庆安街牛角巷东端,云路街以南、鼓楼街以西等街巷沟涵水注入沟内。主沟长1260米、宽1.2米、深1.6米,条石砌成,至西城墙下(西湖庵附近)流入淠河。
便门大沟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上口在五福塘巷。旧城东北的昇平巷、五福塘巷、火神庙巷、六德巷、盐店巷、文庙街、武庙街、关帝庙巷、云路街、鼓楼北街等街巷沟涵水注入沟内。条石砌成的主沟宽1米、深1.5米,至便门外流入淠河。1982年曾进行一次全面清淤,出水口为垃圾堵塞,用直径150厘米涵管延长一段,维持排水。
北城河大沟原为护城河北段河道,自九墩塘西北角起沿北城河沿巷,穿北门桥,流至盐笆箕口入淠河,全长870米,前350米为宽0.5米、深0.8米的砖砌盖板暗沟,中下段多为明沟。
老鸹塘大沟上口在解放北路百花农贸市场,穿北外大街,经老鸹塘,过落魂桥入淠河,长420米。上段原为明沟,1981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沟,中段为直径100厘米涵管,下段淤塞严重。
新市区主要排水道有:
大堰河原为淠河支流,发源于南、北锅底山,淠河总干渠建成后,切断水源,现从淠河总干渠引水,由六安地区卫生学校侧后穿皖西路,经六安地区供电局过人民路,再经六安地委党校入淠河,全长5200米,汇水面积4.14平方公里。近几年由于沿河建筑不断增加,挤占河床,沿途出现阻水地段,亟待治理。
苏大堰原为淠河支流,上游在淠河总干渠淠东进水闸附近,自东向西过朝阳制药厂后向北,经六安市化肥厂、六安电机厂与清水河汇合后,流向西北岱庙处入淠河。流经地域2.7平方公里。近年因沿岸建筑物挤占河床严重,流泄能力大减,1985年曾予整治。
城关支渠起于六安地区盐业公司淠河总干渠码头处,原为灌溉用人工开挖的小渠,经整治后通连九墩塘,为其提供活水。该渠下游穿人民路与大堰河汇合,全长1500米。新市区的街道(路)均有排水涵道,皖西路、人民路、梅山路等排水于大堰河,解放路等排水于淠河。
四、路灯
建国前,六安城区主要街道的路口和拐角处房檐下,立有少数玻璃罩煤油(或植物油)路灯。建国后,1951年1月六安电厂投产发电。次年即在主要街道安设30多盏白炽灯作为照明路灯。1962年,城区照明路灯增至103盏。1967年,在原路灯线路3.3千伏变压器基础上增设降压变电所,在云路街、鼓楼街用水泥杆荧光灯更换木杆白炽灯。次年,又在皖西路、解放路更换路灯76盏;在鼓楼街鱼市拐、仓房拐、南门口、大东门口分别安装了400瓦荧光灯。1969至1972年以5万元用于解放路和皖西路的路灯更新。1979至1980年,在人民路、梅山路、皖西路、解放路更换和增装了部分路灯。1982年,又在人民路、梅山路增装路灯46盏。1984年下半年至1985年,在梅山路一次性并列安装双臂海鸥钠灯128盏。到1986年底,全市共有路灯435盏;其中人民路30盏,皖西路19盏,解放路中段31盏,梅山路144盏,鼓楼街22盏,黄大街21盏,云路街29盏,其他街巷139盏。线路总长18.5公里,历年路灯建设总投资45.8万元。

下一篇:第三节 供水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