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标准计量管理
一、计量管理
民国22年(1933年)12月,城区始设度量衡检定所,对秤店生产出来的木秤进行一次性检定,烙上火印,方准出售;但对市场上使用的度量衡器从不过问,致使度量衡器制作和使用十分混乱,尺有篾业尺、木业尺、市尺、裁尺、布业尺、绸缎业尺,秤有漕零三秤、漕零五秤、加二秤、加三秤、加五秤、多面秤、麻毫秤、司马秤,斗有仓斗、商斗、河斗、标准斗等。民国25年2月,政府虽发布布告,实行划一度量衡,但度量衡器仍不统一,直至六安城区解放。
建国后,1950年城区废除升、斗等量制,改用衡器(秤)计量;废除杂尺,统一使用市尺。1958年4月对生产度量衡器厂商进行登记,统一计量管理制度,逐步改变了市场上多样计量器具并存的混乱局面。1959年后,相继贯彻了国务院《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通知》和《安徽省计量管理暂行办法》,于1965年完成木秤十进位改革。1978年完成了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改革,计量制度渐趋统一。1980年市标准计量局配备了专人,添置计量仪器(2吨量砝码2套,标准增铊砝码1套,酒精计3套,2等密度计1套,玻璃液体量提杯1套,30公斤天平1架,量端器2具,标准球1组),加强计量管理。1981年8月,市计量管理部门根据市革委会《关于加强计量管理的通告》分别对黄大街、七里站、三里桥、宁平厂、地委后门、五牌里等10个大型农贸市场上使用的1500余杆木秤进行检定,其中不合格的占35.4%。接着,对食品商业18个门市部、站(点),粮食系统14个门市部、仓库使用的衡器进行普查,发现有的衡器有人为的失准、失灵,残损比例约占40%;查后,分别处以检修、更换或罚款。1982年3月,对市区各企事业单位的各类衡器数量、规格、型号、使用条件等进行普查、普检、普修,查明全市有台秤600台,案秤200台、地中衡18台、木杆秤近万根,为进行周期性检定打下了基础。同年4月,市政府批准市标准计量局《关于加强衡器管理情况和意见的报告》,规定市区所有工厂、商店、机关、市场生产销售衡器,由市标准计量局统一管理,以利国家量值传递,对现有衡器按使用情况规定检定周期:粮食、商业、供销、石油、燃料、化工系统使用的衡器半年检定1次,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的衡器1年检定1次,农贸市场使用的衡器采取不定期检定。未经检定合格和超过检定周期的衡器不准使用,出厂的衡器未经检定不准销售。同时,还检查了市区178家商店、门市部和个体商户的衡器、酒度、计量包装3个项目、334个样品,合格率仅占60.4%。对克斤扣两、包装不合理的商家给予教育和罚款。1983年,通过普查,检定了市区161家商店496只酒提,合格率为72.8%;51家129根竹木尺,合格率为89%,使衡器使用混乱的状况有所改变。1984年冬检查17个农贸市场的1597根木秤、30台案秤和165家、287种(次)酒度,合格率普遍上升。
为使单一的衡器管理逐步转向工厂计量管理,1984年起,标准计量局还帮助淠河化肥厂、六安市化肥厂、六安造纸厂等耗能大户建立了能源计量机构,配备人员和能源计量器具,绘制了能源计量测试点网络图,制订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和计量管理规划。至1985年有9个耗能大户耗能标准验收合格,年总耗能量(万吨标煤)国营光华仪器厂为0.1562,六安电机厂为0.0539,六安造纸厂为1.3,安徽省朝阳制药厂为1.0148,皖西汽车改装厂为0.217,六安汽车运输公司为1.036,六安市化肥厂为2.2525,淠河化肥厂为6.2419,六安纺织厂为0.75。1985年以后,相继开展了企业计量调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验收、工业计量定升级、企业基础工作验收及单项产品考核等项工作。经查市境66家主要工业企业中有六安电机厂、安徽省朝阳制药厂、六安手扶拖拉机厂、六安轴承厂、六安机床厂、淠河化肥厂、六安市化肥厂、六安纺织厂、六安市自来水公司、六安市五金一厂、六安造纸厂、六安市无线电厂、东风机具厂、南市街道玻璃仪器厂、六安市自行车辐条厂、六安市粉末冶金厂、六安市香料厂、六安市化工厂、六安市火柴厂、六安市酒厂等20家企业建立了计量技术机构和计量管理制度(共有计量技术人员183人)。六安造纸厂已能进行长、热、力、电4个方面的测试。工业企业计量定、升级至1986年底验收合格发证的有12家(部、省属工业企业4个),其中安徽省朝阳制药厂、国营光华仪器厂定为2级,六安手扶拖拉机厂、六安电机厂、六安纺织厂、六安轴承厂、六安造纸厂、六安市香料厂、长安机器总厂、六安齿轮厂、皖西汽车配件厂定为3级,六安市无线电厂单项产品计量考核合格。1986年9月,全面贯彻《计量法》,推行“法定计量单位",统一改制商品标牌和使用法定计量器具,在第一、第二百货大楼和供销商场进行试点。同时对112家商店的标牌和部分中小企业的检测设备、工艺产品、工艺图纸、说明书、铭牌、包装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检定,更换千克秤376根、米尺123根,改制台案秤刻度片57台。
二、标准化管理
建国初,城区工业部门多执行主管部门制订的产品技术标准。1953年起,粮食、供销、种子管理部门收购粮、棉、麻执行部颁标准。
1964年城区始有标准管理机构。同年在火柴厂和雨具厂开展企业标准化管理试点,为火柴生产制订单项标准481个。通过试行六项指标有五项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一项接近部颁标准,产值提高1倍,成本下降24%。雨具厂试行标准化管理后,产品正品率提高10%,被评为全省一类产品,企业由亏转盈。1977年后,部分企业试行《形位公差》、《机械制图》、《计数逐批抽样》、《光滑限量规》等新国标和新部标,有的还执行国际标准。1982年,市标准计量局等6个单位开展了产品质量检验和咨询服务工作,并于1982至1986年3次检查冷饮、糕点、酒类和酱食调味品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查出近三分之一的产品质量低劣,给予查封产品或责罚的处理;对不合格产品,除禁止销售外,并责成厂家限期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质量,达到标准。同时,将冷饮、酒类、食品和化肥、水泥、钢板网、皮鞋、纸张等产品的检验数据向生产企业反馈,促进标准工作开展。1986年进行标准覆盖面调查,检查市属轻纺工业和二轻工业系统66个厂家151项产品,有标生产的132项,无标的19项,标准覆盖率为88%。六安轴承厂48个品种均采用国际标准,获省颁发的标准合格证书。至此,市标准计量管理局先后帮助企业制订了16个地方产品标准,经地区批准实施。标准如下:
民国22年(1933年)12月,城区始设度量衡检定所,对秤店生产出来的木秤进行一次性检定,烙上火印,方准出售;但对市场上使用的度量衡器从不过问,致使度量衡器制作和使用十分混乱,尺有篾业尺、木业尺、市尺、裁尺、布业尺、绸缎业尺,秤有漕零三秤、漕零五秤、加二秤、加三秤、加五秤、多面秤、麻毫秤、司马秤,斗有仓斗、商斗、河斗、标准斗等。民国25年2月,政府虽发布布告,实行划一度量衡,但度量衡器仍不统一,直至六安城区解放。
建国后,1950年城区废除升、斗等量制,改用衡器(秤)计量;废除杂尺,统一使用市尺。1958年4月对生产度量衡器厂商进行登记,统一计量管理制度,逐步改变了市场上多样计量器具并存的混乱局面。1959年后,相继贯彻了国务院《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通知》和《安徽省计量管理暂行办法》,于1965年完成木秤十进位改革。1978年完成了中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改革,计量制度渐趋统一。1980年市标准计量局配备了专人,添置计量仪器(2吨量砝码2套,标准增铊砝码1套,酒精计3套,2等密度计1套,玻璃液体量提杯1套,30公斤天平1架,量端器2具,标准球1组),加强计量管理。1981年8月,市计量管理部门根据市革委会《关于加强计量管理的通告》分别对黄大街、七里站、三里桥、宁平厂、地委后门、五牌里等10个大型农贸市场上使用的1500余杆木秤进行检定,其中不合格的占35.4%。接着,对食品商业18个门市部、站(点),粮食系统14个门市部、仓库使用的衡器进行普查,发现有的衡器有人为的失准、失灵,残损比例约占40%;查后,分别处以检修、更换或罚款。1982年3月,对市区各企事业单位的各类衡器数量、规格、型号、使用条件等进行普查、普检、普修,查明全市有台秤600台,案秤200台、地中衡18台、木杆秤近万根,为进行周期性检定打下了基础。同年4月,市政府批准市标准计量局《关于加强衡器管理情况和意见的报告》,规定市区所有工厂、商店、机关、市场生产销售衡器,由市标准计量局统一管理,以利国家量值传递,对现有衡器按使用情况规定检定周期:粮食、商业、供销、石油、燃料、化工系统使用的衡器半年检定1次,其他单位和个人使用的衡器1年检定1次,农贸市场使用的衡器采取不定期检定。未经检定合格和超过检定周期的衡器不准使用,出厂的衡器未经检定不准销售。同时,还检查了市区178家商店、门市部和个体商户的衡器、酒度、计量包装3个项目、334个样品,合格率仅占60.4%。对克斤扣两、包装不合理的商家给予教育和罚款。1983年,通过普查,检定了市区161家商店496只酒提,合格率为72.8%;51家129根竹木尺,合格率为89%,使衡器使用混乱的状况有所改变。1984年冬检查17个农贸市场的1597根木秤、30台案秤和165家、287种(次)酒度,合格率普遍上升。
为使单一的衡器管理逐步转向工厂计量管理,1984年起,标准计量局还帮助淠河化肥厂、六安市化肥厂、六安造纸厂等耗能大户建立了能源计量机构,配备人员和能源计量器具,绘制了能源计量测试点网络图,制订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和计量管理规划。至1985年有9个耗能大户耗能标准验收合格,年总耗能量(万吨标煤)国营光华仪器厂为0.1562,六安电机厂为0.0539,六安造纸厂为1.3,安徽省朝阳制药厂为1.0148,皖西汽车改装厂为0.217,六安汽车运输公司为1.036,六安市化肥厂为2.2525,淠河化肥厂为6.2419,六安纺织厂为0.75。1985年以后,相继开展了企业计量调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验收、工业计量定升级、企业基础工作验收及单项产品考核等项工作。经查市境66家主要工业企业中有六安电机厂、安徽省朝阳制药厂、六安手扶拖拉机厂、六安轴承厂、六安机床厂、淠河化肥厂、六安市化肥厂、六安纺织厂、六安市自来水公司、六安市五金一厂、六安造纸厂、六安市无线电厂、东风机具厂、南市街道玻璃仪器厂、六安市自行车辐条厂、六安市粉末冶金厂、六安市香料厂、六安市化工厂、六安市火柴厂、六安市酒厂等20家企业建立了计量技术机构和计量管理制度(共有计量技术人员183人)。六安造纸厂已能进行长、热、力、电4个方面的测试。工业企业计量定、升级至1986年底验收合格发证的有12家(部、省属工业企业4个),其中安徽省朝阳制药厂、国营光华仪器厂定为2级,六安手扶拖拉机厂、六安电机厂、六安纺织厂、六安轴承厂、六安造纸厂、六安市香料厂、长安机器总厂、六安齿轮厂、皖西汽车配件厂定为3级,六安市无线电厂单项产品计量考核合格。1986年9月,全面贯彻《计量法》,推行“法定计量单位",统一改制商品标牌和使用法定计量器具,在第一、第二百货大楼和供销商场进行试点。同时对112家商店的标牌和部分中小企业的检测设备、工艺产品、工艺图纸、说明书、铭牌、包装使用法定计量单位进行检定,更换千克秤376根、米尺123根,改制台案秤刻度片57台。
二、标准化管理
建国初,城区工业部门多执行主管部门制订的产品技术标准。1953年起,粮食、供销、种子管理部门收购粮、棉、麻执行部颁标准。
1964年城区始有标准管理机构。同年在火柴厂和雨具厂开展企业标准化管理试点,为火柴生产制订单项标准481个。通过试行六项指标有五项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一项接近部颁标准,产值提高1倍,成本下降24%。雨具厂试行标准化管理后,产品正品率提高10%,被评为全省一类产品,企业由亏转盈。1977年后,部分企业试行《形位公差》、《机械制图》、《计数逐批抽样》、《光滑限量规》等新国标和新部标,有的还执行国际标准。1982年,市标准计量局等6个单位开展了产品质量检验和咨询服务工作,并于1982至1986年3次检查冷饮、糕点、酒类和酱食调味品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查出近三分之一的产品质量低劣,给予查封产品或责罚的处理;对不合格产品,除禁止销售外,并责成厂家限期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质量,达到标准。同时,将冷饮、酒类、食品和化肥、水泥、钢板网、皮鞋、纸张等产品的检验数据向生产企业反馈,促进标准工作开展。1986年进行标准覆盖面调查,检查市属轻纺工业和二轻工业系统66个厂家151项产品,有标生产的132项,无标的19项,标准覆盖率为88%。六安轴承厂48个品种均采用国际标准,获省颁发的标准合格证书。至此,市标准计量管理局先后帮助企业制订了16个地方产品标准,经地区批准实施。标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