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卫生防疫
一、卫生
民国29年,安徽省政府颁发各县保甲清洁卫生规则实施办法,规定每年5月15日及12月15日各开展一次卫生运动。民国30年至32年,六安县政府布置城关和农村各集镇每季大扫除一次。民国37年,本县第一次警保联系会议通过有关卫生议案5件,并付诸实施。
建国后,1953年县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各区相继成立分会,乡及机关单位成立小组。1956年,根据中央颁布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关于“在12年内消灭四害(蚊子、苍蝇、老鼠、麻雀)”的规划,元月,县成立除四害委员会,2月成立除四害指挥部。1958年12月,县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改为除四害、灭六病(天花、霍乱、鼠疫、副霍乱、伤寒、副伤寒)领导小组。同年,中央卫生部检查团首次来本县检查爱国卫生运动,县受到表彰。1974年,县爱委会指导卫生防疫部门在全县农村开展“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水、改厕、改灶、改良畜棚圈、改良室内外环境)工作。全县共改建厕所3500所,改建猪圈3000个,改建锅灶4100余户,挖掘水井80余口,1976年5月,县成立防尘防毒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颁布本县防止矽尘和含毒物质危害的实施管理规则。1977年,省卫生厅在本县召开江淮地区“两管五改”经验交流会,本县思古潭公社被评为先进单位,受到嘉奖。1979年划市后,本县爱国卫生运动重点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为中心的“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活动,促进了本县的两个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1984年3月和8月,县爱卫会先后两次成立了灭鼠、灭犬指挥部,开展了“双灭”工作。据不完整统计:1984年至1986年共灭鼠200多万只,鼠密度由原来的15%降至3.45%;共灭犬3000多条。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流行性出血热病和狂犬病的传授媒介,使本县出血热发病人数和狂犬病人明显下降。1986年县调整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明确了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任务,以除害灭病为中心,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同年11月,本县开展了大面积灭鼠活动,受到了省爱卫会表彰。
从1952年起,本县陆续对城、乡的饮食商店、摊贩及食品加工单位检发卫生许可证,并推行食品卫生“五四制度”(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成品存放实行“四隔离”、用具实行“四过关”、环境卫生采取“四定”、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同时开展对屠宰业实行卫生检验印戳销售办法。1953年夏,县对城关饮食业人员及机关食堂炊事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1957年,县防疫站建立化验室后,每年都对机关和饮食、食品加工单位的产品进行定期抽查,凡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一律责令停产或停售。1961年,县防疫站对全县48家饮食单位的285名从业人员进行大便采样检验。1982年,县对农村集镇收采冰棒及冷饮样品6份、水样15份、酱油8份、食盐13份,进行理化和细菌学检验,发现木厂供销社和徐集大众食堂两家冰棒厂的产品不符合卫生标准,随即令其停产。198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颁布实施后,县政府、人大、政协领导人曾多次深入各地视察贯彻执行情况。1985年,县政府批准任命了83名食品检查员,县内各区、镇、乡均配备了1名食品卫生检查员。是年4至5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布氏病调查,重点对屠宰业、兽医人员、羽毛加工以及畜禽养殖专业户调查,其中职业人群调查917人,自然人群调查14232人,布试呈阳性9人,阳性率0.63%,后全县至今未发现阳性病人。到1986年,县组织力量对全县2813户国营、集体、个体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审查,颁发了《卫生许可证》,对2880名从业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并发给《健康证》,对其中17名患有传染病者,调离食品行业;销毁了一批霉烂变质的烟、酒、糕点、粮油、面粉等;对80家饮食摊贩分别给予限期整顿和罚款等处罚。县粮油食品厂重视食品卫生工作,连续数年被六安地区评为食品卫生先进单位。
二、防疫
民国年间,本县常有疫病发生,较为严重的有:民国19年霍乱大流行,20年天花大流行。由于没有卫生防疫机构,一旦发生疫情,只能听之任之,束手无策。另外,丝虫,钩虫、蛔虫、性病、地方性甲状腺、疟疾,头癣等地方病,也流行甚广。建国后,本县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1952年,全县牛痘预防接种43万人,占总人口的54%;同年,在反对美帝国主义细菌战中,接受全民鼠疫活菌苗预防注射的共16万人。由于坚持年年开展预防接种,建国后至1986年,本县未发生过天花、鼠疫流行,其他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也显著下降。1953年5月,本县木厂区淠东、马头等地麻疹流行,其他区、乡散在发生。县及时派出医务人员前往防治,短期即扑灭。1955年7月,芮草洼乡发现首例白喉病人,不久,蔓延流行,当年全县共发病1420例,死亡10例。县成立白喉防治办公室,组织全部医务力量开展大规模防治,并在苏埠镇湖北会馆设立“隔离站”,到次年2月,得以扑灭。1956年春,县内麻疹有较大流行。1959年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较盛;1965年和1967年,全县分别出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高峰,两年共发病4082例,死亡224例。县成立流脑防治办公室,并在疫区设立临时病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由于长期坚持有计划地施行预防接种,提高了人群的免疫水平,使发病率明显下降。其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由1977年的86/10万下降到1984年的1.08/10万;麻疹发病率控制在4/万左右。建国以来,本县对传染病一直坚持旬报、月报制度,即乡对区、区对县、然后由县卫生防疫站汇总上报地、省防疫站;急性传染病流行实行日报、3日报、5日报或电话汇报。1978年,本县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对全县215097名适龄儿童全部登记编册,分户建立计划免疫接种档案,新生儿由各卫生室按年补登入册,使接种程序有条不紊,提高了接种效率。1982年,全县发生狂犬病21例;1983年部分地区暴发流行性出血热,发病349例。同时,狂犬病仍在各地时有发生。县人民政府号召各地开展打狗、灭鼠活动,县防疫站在发病重区的淠东、张湾等地设立临时病房,收治出血热发病218例,发病率比上年降低58.6%。1986年出血热发病已基本得到控制。
各种预防接种统计表
三、地方病防治
1956年,“六安县防治地方病领导委员会”成立,开展了地方病普查工作,全县查出丝虫病人11953人,钩虫病人2101人,地甲病人2967人,性病558人,疟疾病161450人。1958年和1959年,在城南公社进行丝虫、钩虫、疟疾三病的查治工作。1959年2月全面开展了地方病查治工作,全县共查治钩虫病人2093人,丝虫病人42103人,疟史病人6330人,查出头癣病8329人。同时,在毛坦厂,大山寨、黄涧河等地甲病流行区实行食盐加碘供应。同年9月至12月,城关、苏埠、独山、毛坦厂等性病流行区作性病查治,使用油剂青霉素相中药三仙丹、土茯苓配合治疗性病患者1795人,效果颇佳。1963年,本县开始对疟疾现症病人采用阿的平或奎宁连续3日服药治疗。次年改用氯奎、伯奎连续8日服药,并对疟疾流行地区采取全民预防服药。1964年,在樊通桥公社三里岗大队设立了临时疟疾观察站。1979年,又在张店区卫生院、龙门冲公社卫生院、分路口公社卫生院设立了疟疾镜检站。1982年,选择高、中、低三种类型区对当地自然人群带虫情况作镜检调查。1978年至1980年连续3年,对头癣进行了大规模的查治,采用“服、搽、洗、理、消”五字综合治疗方法,先后共查出头癣病人10608人,治疗10593人,治愈10483人,治愈率为98.7%,受到了上级表扬。1982年,县选择毛坦厂(山区)、许小河(丘陵)、潘新(平畈)三种不同地区,进行地甲病发病情况调查。同年9月,对全县7至14岁的185621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地甲病流动调查。1984年。县分别在毛坦厂、汪神、潘新3处作水碘检验,在部分地区开始供应加碘食盐,从而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了地甲病在本县的发病率。1985年10月全县开展“两地病”普查,共查83个乡(镇)246个村以及苏埠镇2所中、小学,1所幼儿园,计53660人,普查率95.4%,查出甲状腺肿大694人,患病率1.29%。1986年开始向22个新病区投放碘盐,进行预防。
民国29年,安徽省政府颁发各县保甲清洁卫生规则实施办法,规定每年5月15日及12月15日各开展一次卫生运动。民国30年至32年,六安县政府布置城关和农村各集镇每季大扫除一次。民国37年,本县第一次警保联系会议通过有关卫生议案5件,并付诸实施。
建国后,1953年县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各区相继成立分会,乡及机关单位成立小组。1956年,根据中央颁布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关于“在12年内消灭四害(蚊子、苍蝇、老鼠、麻雀)”的规划,元月,县成立除四害委员会,2月成立除四害指挥部。1958年12月,县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改为除四害、灭六病(天花、霍乱、鼠疫、副霍乱、伤寒、副伤寒)领导小组。同年,中央卫生部检查团首次来本县检查爱国卫生运动,县受到表彰。1974年,县爱委会指导卫生防疫部门在全县农村开展“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水、改厕、改灶、改良畜棚圈、改良室内外环境)工作。全县共改建厕所3500所,改建猪圈3000个,改建锅灶4100余户,挖掘水井80余口,1976年5月,县成立防尘防毒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颁布本县防止矽尘和含毒物质危害的实施管理规则。1977年,省卫生厅在本县召开江淮地区“两管五改”经验交流会,本县思古潭公社被评为先进单位,受到嘉奖。1979年划市后,本县爱国卫生运动重点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为中心的“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活动,促进了本县的两个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1984年3月和8月,县爱卫会先后两次成立了灭鼠、灭犬指挥部,开展了“双灭”工作。据不完整统计:1984年至1986年共灭鼠200多万只,鼠密度由原来的15%降至3.45%;共灭犬3000多条。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流行性出血热病和狂犬病的传授媒介,使本县出血热发病人数和狂犬病人明显下降。1986年县调整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明确了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任务,以除害灭病为中心,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同年11月,本县开展了大面积灭鼠活动,受到了省爱卫会表彰。
从1952年起,本县陆续对城、乡的饮食商店、摊贩及食品加工单位检发卫生许可证,并推行食品卫生“五四制度”(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成品存放实行“四隔离”、用具实行“四过关”、环境卫生采取“四定”、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同时开展对屠宰业实行卫生检验印戳销售办法。1953年夏,县对城关饮食业人员及机关食堂炊事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1957年,县防疫站建立化验室后,每年都对机关和饮食、食品加工单位的产品进行定期抽查,凡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一律责令停产或停售。1961年,县防疫站对全县48家饮食单位的285名从业人员进行大便采样检验。1982年,县对农村集镇收采冰棒及冷饮样品6份、水样15份、酱油8份、食盐13份,进行理化和细菌学检验,发现木厂供销社和徐集大众食堂两家冰棒厂的产品不符合卫生标准,随即令其停产。198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颁布实施后,县政府、人大、政协领导人曾多次深入各地视察贯彻执行情况。1985年,县政府批准任命了83名食品检查员,县内各区、镇、乡均配备了1名食品卫生检查员。是年4至5月,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布氏病调查,重点对屠宰业、兽医人员、羽毛加工以及畜禽养殖专业户调查,其中职业人群调查917人,自然人群调查14232人,布试呈阳性9人,阳性率0.63%,后全县至今未发现阳性病人。到1986年,县组织力量对全县2813户国营、集体、个体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审查,颁发了《卫生许可证》,对2880名从业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并发给《健康证》,对其中17名患有传染病者,调离食品行业;销毁了一批霉烂变质的烟、酒、糕点、粮油、面粉等;对80家饮食摊贩分别给予限期整顿和罚款等处罚。县粮油食品厂重视食品卫生工作,连续数年被六安地区评为食品卫生先进单位。
二、防疫
民国年间,本县常有疫病发生,较为严重的有:民国19年霍乱大流行,20年天花大流行。由于没有卫生防疫机构,一旦发生疫情,只能听之任之,束手无策。另外,丝虫,钩虫、蛔虫、性病、地方性甲状腺、疟疾,头癣等地方病,也流行甚广。建国后,本县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1952年,全县牛痘预防接种43万人,占总人口的54%;同年,在反对美帝国主义细菌战中,接受全民鼠疫活菌苗预防注射的共16万人。由于坚持年年开展预防接种,建国后至1986年,本县未发生过天花、鼠疫流行,其他传染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也显著下降。1953年5月,本县木厂区淠东、马头等地麻疹流行,其他区、乡散在发生。县及时派出医务人员前往防治,短期即扑灭。1955年7月,芮草洼乡发现首例白喉病人,不久,蔓延流行,当年全县共发病1420例,死亡10例。县成立白喉防治办公室,组织全部医务力量开展大规模防治,并在苏埠镇湖北会馆设立“隔离站”,到次年2月,得以扑灭。1956年春,县内麻疹有较大流行。1959年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较盛;1965年和1967年,全县分别出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高峰,两年共发病4082例,死亡224例。县成立流脑防治办公室,并在疫区设立临时病房,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由于长期坚持有计划地施行预防接种,提高了人群的免疫水平,使发病率明显下降。其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由1977年的86/10万下降到1984年的1.08/10万;麻疹发病率控制在4/万左右。建国以来,本县对传染病一直坚持旬报、月报制度,即乡对区、区对县、然后由县卫生防疫站汇总上报地、省防疫站;急性传染病流行实行日报、3日报、5日报或电话汇报。1978年,本县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对全县215097名适龄儿童全部登记编册,分户建立计划免疫接种档案,新生儿由各卫生室按年补登入册,使接种程序有条不紊,提高了接种效率。1982年,全县发生狂犬病21例;1983年部分地区暴发流行性出血热,发病349例。同时,狂犬病仍在各地时有发生。县人民政府号召各地开展打狗、灭鼠活动,县防疫站在发病重区的淠东、张湾等地设立临时病房,收治出血热发病218例,发病率比上年降低58.6%。1986年出血热发病已基本得到控制。
各种预防接种统计表
三、地方病防治
1956年,“六安县防治地方病领导委员会”成立,开展了地方病普查工作,全县查出丝虫病人11953人,钩虫病人2101人,地甲病人2967人,性病558人,疟疾病161450人。1958年和1959年,在城南公社进行丝虫、钩虫、疟疾三病的查治工作。1959年2月全面开展了地方病查治工作,全县共查治钩虫病人2093人,丝虫病人42103人,疟史病人6330人,查出头癣病8329人。同时,在毛坦厂,大山寨、黄涧河等地甲病流行区实行食盐加碘供应。同年9月至12月,城关、苏埠、独山、毛坦厂等性病流行区作性病查治,使用油剂青霉素相中药三仙丹、土茯苓配合治疗性病患者1795人,效果颇佳。1963年,本县开始对疟疾现症病人采用阿的平或奎宁连续3日服药治疗。次年改用氯奎、伯奎连续8日服药,并对疟疾流行地区采取全民预防服药。1964年,在樊通桥公社三里岗大队设立了临时疟疾观察站。1979年,又在张店区卫生院、龙门冲公社卫生院、分路口公社卫生院设立了疟疾镜检站。1982年,选择高、中、低三种类型区对当地自然人群带虫情况作镜检调查。1978年至1980年连续3年,对头癣进行了大规模的查治,采用“服、搽、洗、理、消”五字综合治疗方法,先后共查出头癣病人10608人,治疗10593人,治愈10483人,治愈率为98.7%,受到了上级表扬。1982年,县选择毛坦厂(山区)、许小河(丘陵)、潘新(平畈)三种不同地区,进行地甲病发病情况调查。同年9月,对全县7至14岁的185621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地甲病流动调查。1984年。县分别在毛坦厂、汪神、潘新3处作水碘检验,在部分地区开始供应加碘食盐,从而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了地甲病在本县的发病率。1985年10月全县开展“两地病”普查,共查83个乡(镇)246个村以及苏埠镇2所中、小学,1所幼儿园,计53660人,普查率95.4%,查出甲状腺肿大694人,患病率1.29%。1986年开始向22个新病区投放碘盐,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