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封山育林
为涵水保土,本县采取活封和轮封两种办法,到1958年,全县封山育林94757亩。1959年大炼钢铁,封山育林工作受到破坏。1963——1965年,连续封山9.5万亩。为贯彻省委书记李葆华作的“应把封山育林作为保持水土的主要措施”的指示,1965年成立佛子岭林管区(包括舞旗河、长岭、佛子岭、汪家冲、隆兴5个公社和区直属老鸦岭生生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封山育林工作全面瘫痪。1983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全县14.6万亩灌木林,56万亩灌丛能封育成林的全部封山。佛子岭、磨子潭两水库的迎水面33万亩山林为重点封山育林区,死封5年,要求“刀斧不上山,柴草不下山”。白马尖一带近万亩有林地(有珍稀树种)列为保护种源区,长期封山,以建立完整的自然保护区。两条主要公路线(霍山——英山、霍山——晓天)两侧的山场为重点封山区,死封5年。对群众住宅前后和乡、村指定的柴山区实行活封,冬季开封砍柴留苗,每亩留目的树种不少于200棵。
(一)措施:
配专职护林员两库和两条公路沿线,每封山1000亩,配1名专职护林员,实行承包责任制。要求有封山碑牌,有乡规民约,有护林棚,乡人民政府派1名专职人员监督执行。奖惩毁林开荒,每亩罚款30——100元,毁坏的林木按《森林法》处理,已开荒的山地,不论面积大小,一律停垦还林。不还林的山场,由乡政府安排他人营造,谁造谁有。在幼林地和死封山场放牧的,除赔偿损失外,并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在封山区偷砍林木的按《森林法》处理,开封砍柴不留苗的,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对护林员玩忽职守,不负责任造成损失的,除赔偿损失外,视情节轻重区别处理。
对护林有功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古佛堂乡封山280亩,订出,偷砍1棵树要放1000头炮竹响山,并给予“砍1栽3罚5”的惩罚,成效显著。经济扶持和补助粮食计划库区重点封山区,验收合格后,每年每亩补助2元。因停垦还林,食粮确有困难,根据实情定补助粮标准。两条主要公路干线和非重点封山区,每年每亩补助0.5元。验收不合格,扣发补助粮款。并追究责任。注:实际面积47.3万亩。(二)效益:生态效益大化坪苍坪村大西沟两侧山场有国有林3000多亩,集体林2000亩,长期封山育林后,已成为天然落叶阔叶林地,乔木上层高达15米,亚层5—10米,灌木层2米左右,下层有草本植物,蕨类、青苔等地被物,落叶腐殖层较厚,涵水量大。1980年7月有20多天不下雨,气温又高,蒸发量大,全区6个小水电站有5个因水源干涸,停止发电,而苍坪的龙井电站(装机40千瓦),由于森林涵养水源充足,发电正常,保证了两个村160户的照明和农机用电,农业取得了丰收。1984年8月底,土地湾村附近下了一场特大暴雨,两小时半降雨250毫米,引起山洪暴发。邻近迎水庵、乌牛河村山场滑坡,千年古树被洪水连根拔起,冲倒尺粗杉木千余棵,冲毁堰坝13道,损坏房屋160多间,冲走堆场木材180立方米,损失40多万元,而土地湾村由于多年封山,森林茂密,植被完整,只冲毁河坝两段,受害甚微。经济效益对已封育成林的8.5万亩测算,立木直径6公分以上计算材积,每亩2万立方米,共17万立方米,每亩平均生长量以0.19立方米计算,每年可增长16150立方米。
1951—1985年封山育林作业面积表
二森林防火
解放前,本县森林火灾较严重,也无人组织扑救,以致延烧数日不灭,残留下大面积荒山。解放初,每年都有二三十起火灾之多。针对这一严重情况,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发布农林字第一号布告,制定7项规定和措施,建立护林组织,制定护林公约,把护林防火同防匪、防盗一样作政治任务对待等。1953年,县成立护林防火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县长兼任,区、乡政府都成立护林防火组织,制定护林公约。为彻底杜绝火源,县人民政府于1955年4月和11月9日两次颁发布告,提出防止森林火灾的具体措施和奖惩办法,从而减少了山林火灾。
1956年,湖北省麻城、罗田、英山,安徽省岳西、太湖、金寨、霍山7县组成赣、鄂、皖第四护林联防区。本县参加联防的有太平、太阳、高山、古佛堂、上土市、漫水河、道士冲、磨子潭、胡家河、桃源河、石家河11个乡和马家河林场、茅山林场。太阳、太平、高山乡同岳西县包家、美丽乡,英山县红花、西洪乡和桃花冲林场组成第一联防分会。古佛堂、上土市乡同英山县上新店、栗树嘴乡、五峰山油茶场和金寨县长岭乡组成第二联防分会。道士冲、漫水河乡、茅山林场同金寨县毛河、两河乡为第十五联防分会;胡家河、磨子潭乡、马家河林场同岳西县平等、石盆、黄尾乡组成第十六联防分会;桃源河、石家河乡、茅山林场同金寨县黄畈、响洪甸、齐山乡组成第十七联防分会。联防区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轮流值班,值班县主持联防区护林防火日常工作,宣传“山相连,林成片,山林火灾无界线”。1979年,护林防火委员会改为护林指挥部,由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人武部、林业局、工商管理局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县长兼指挥。指挥部设办公室,林业局局长兼办公室主任。各区、乡成立林业管理领导组,45个公社配专职林管员。几十年来,本县虽年有火警,都未成灾,成为连续13年无森林火灾县,1980年,林业部授予护林防火先进县光荣称号,奖励锦旗1面,电影放映机1部。
1951—1985年森林火灾统计表


三病虫害防治
全县有松林443285亩,解放前,松毛虫害经常发生,群众迷信天害,听之任之。解放后,建立森防机构,对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并采取多种办法进行防治,减少了病虫灾害。
(一)飞机灭虫:1970年7月,漫水河区的高山、太平公社的全部松林和上土市、古佛堂公社的部分松林,共9.3万多亩发生松毛虫害,有虫株率100%。虫口密度,重灾区每株474条,轻灾区每株283条。县及时组织灭虫指挥部,请省民航局派飞机施用5%六六六粉剂,喷药面积6.7万亩,每亩受药量0.5公斤,灭虫效率达97%,控制了松毛虫的危害,减少了损失。
(二)综合防治:1978年,漫水河区有20万亩松林发生松毛虫害,有虫株率100%,虫口密度每株300余条,松针受损面积85——100%,严重的全株死亡。为扑灭虫害,林业技术人员采取了综合防治法,用灯光诱蛾,在高山、太平、上土市、古佛堂4公社组织万余人,点灯1.01万多盏,一周诱蛾627.1公斤(农业害虫占三分之一)。用白僵菌防治,在六道河、太平、禅堂等地采用喷粉、放粉方法,用菌粉1000公斤,受药面积1000余亩,虫口死亡50%以上。人工捕捉成虫2050公斤。并结合抚育,清除虫卵,避免了害虫孳生,近几年来没有发生重大虫害。
(三)预测预报:全县重点林区和边缘地区均配虫情、病情测报员。1985年,诸佛庵区发生竹螟,佛子岭、漫水河两区发生板栗栗瘿蜂。因预测预报及时,提早防治,制止了蔓延。全县1978年以来,害虫虽有发生,因测报及时,防治有效,均未成灾。
1951—1985年森林病虫害统计表

上一篇:第三节 营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