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食油料

品种民国年间,粮食油料品种多为农民自留自用和互相串换的当地农家品种。民国 35年(1946)省立立煌示范农场曾引进试种过2905小麦和大粒麻壳籼水稻。1957年,进行农作物品种普查,有水稻品种77个(其中籼稻54个、糯稻21个、粳稻2个),小麦品种21个,大麦品种 4个,杂粮、油料品种较多。




水稻40年代,当地品种有麻壳籼、黄皮川、江西糯、乌嘴糯等。1951年引进胜利籼、399稻种。经农场示范推广,成为50年代前半期当家品种。60年代引进、推广珍珠矮11号、广矮3784、广场矮6号、25矮4号。70年代初引进、推广南特粘、朝阳1号、日本晴。1974年始推行双季稻。早稻以莲塘早、矮脚南特为主,晚稻以早熟农垦为主。1977年县种子站派人去海南岛学习制种,引进杂交稻汕优、威优等品种,试制杂交稻种248亩。此后杂交稻制种田每年在400~600亩之间,并由县种子站统一指导,集中连片制种。大田种植的杂交稻品种大部分地区为汕优63,高寒山区为汕优64,均较常规品种有明显优势。1977~1987年,全县累计制杂交稻种33.4万公斤。1987年杂交稻种植占水田面积的51%。同期推广的水稻品种还有桂朝2号、13号,南京11号、双圭36号等。


麦类40年代,小麦多用白泥鳅、白和尚头、枫树球、白芒麦、江南早等品种。1951年引进矮粒多,后成为当家品种。

60年代,白壳矮粒多品种,逐步替代了矮粒多。70年代,丰收3号、钟山6号普及全县。80年代初,引进博爱7023麦种,适合本地种植,至今成为主要品种。同期种植的小麦品种有:宁麦3号、扬麦1、2、3、4号,濉麦4号,泗阳936,鄂麦6号、9号等。


大麦品种有米大麦、芒大麦、落芒大麦、洋辣子大麦等。50年代以落芒大麦为主。60年代试种青稞麦失败,70年代至1983年,两次引种早熟3号米大麦试种,均未成功。


杂粮玉米,麦茬地中熟品种有金箍棒、黄眼猴;麻茬地早熟品种为黄火燥子;火籽地迟熟品种有寒玉米。60年代引进推广金皇后,但不适合本地的气候土壤。1984年试种杂交玉米,1987年试种56亩。


薯类,品种有红皮白心、笨红芋和50年代引进、推广的胜利百号山芋。1985年示范推广徐薯18。


1954年试种马铃薯132亩,平均亩产鲜薯42公斤,1955年春种植625亩,亩产鲜薯200公斤,因本地无法锗存薯种,未能推广。80年代中期引进郑州4号薯种,在青山、燕子河推广,亩产1500公斤左右。


豆类,大豆品种有牛皮黄、八月炸、大青豆、小青豆、小黑豆、兔子眼、螃蟹眼、茶豆。70年代引进过424豆种,未能推广。1982年从浙江省引进大粒蚕豆品种,仍处在试验阶段。此外,尚有绿豆、赤豆、豇豆、小豆等地方品种。


高粱,品种有笨高杆子、甜高杆子。


荞麦,品种有春荞(苦荞)、秋荞(甜荞)。


油料芝麻品种有白芝麻、黑芝麻、寒芝麻。60年代推广“霸王鞭”芝麻品种。油菜品种,白菜型的有黄鳝籽、大气泡、大花种籽。80年代推广甘蓝型品种有武油1号、沪油1号、芜湖104号、当油早1号。花生品种有蔓生型的爬秧花生。1957年从山东引进直立型的伏花生、一窝猴等品种,至今为当家品种。80年代中期引进、推广的品种有海花1号等。


自育自繁品种60年代,县良种场农业技术人员石志卓用矮粒多的变异株培育出的白壳矮粒多,比矮粒多产量提高9~14%;1974年,县农科所石志卓、杨大环从水稻武农早品种中系统选育出武早选10(代号7310)。1977年起繁殖杂交稻种。


耕作制度


单季水稻建县前后,农民为蓄水防旱,养地培肥,95%水田为沤水田,只栽一季中稻。高寒山区虽冬季晒垡,但仍以关水沤田为主。1949年一熟制占水田面积的90%,1965年占63%,1978年占44%。1984年提出改造沤水田,扩大午季作物面积,增加复种指数。1987年水田一熟制占38.6%。


麦(豆)——水稻建县后,农民为预防麦后旱、麦后荒(饥),在水源条件差的田块种大麦、碗豆、蚕豆等早熟作物;水源好的种小麦。民国30年(1941)此制占水田面积的 6.2%,1949年占8.9%,1956年占59%,1987年占38.6%。


油菜——水稻三四十年代,水田种植油菜极少。民国35年占水田面积的1%。1956年占8%。1978年下降至4.7%。1982年以来,油菜籽的收购价格合理,同时推广新品种,油菜籽单产提高,种植面积随之扩大,1987年占水田总面积的22.6%。


红花草——水稻1952年县良种场试验红花草——水稻两熟制,1952~1963年,全县红花草年种植面积为0.3~1亩。1965年秋,县委副书记孙光目重视红花草种植,当年扩大到8.8万亩。此后每年种植面积在7~11万亩之间。70年代,县委书记吕忠政推广双季稻,红花草面积逐年下降。1979年减至2万多亩。80年代初红花草不计入午季作物计划,农民只好不种或少种。后提出因地制宜种植,红花草面积复升,1987年为1.5万亩。


双季稻1965年县良种场作小面积试验种植,前季为中性白、早稻503、南特等,平均单产140公斤,后季为小冬稻、小红稻、大红稻,平均单产60公斤,两季共产200多公斤,低于一季中稻产量。70年代引进双季稻新品种,并实行早、中、迟品种配套,面积达5.1万亩,占水田面积16.7%,产量平均前季224.5公斤、后季122公斤,合计346.5公斤,比一季中稻单产287公斤增产59.5公斤。但不敷化肥、农药、劳力等追加的成本,且有遇早霜造成后季减产和无收的风险。1981年后双季稻制被淘汰。


小麦——玉米耕作制度历史悠久,面积较大。1949~1973年均占旱地总面积60%。此后部分旱地改种经济作物,面积逐年减少,1987年只占旱地10.1%。


小麦——山芋山芋既作粮食又可作猪饲料,历年种植占旱地12%左右。


小麦——棉花民国年间到60年代,该制占旱地10%左右,70年代棉纺工业品普及,又调进皮棉供应农村,农民不再种植棉花。


大麻——玉米境内沿河湾多行此制,1965年前占旱地面积20%,后因响洪甸水库蓄水,大麻面积只占旱地9%,近年因大麻销路不畅,种植面积继续下降。


火籽地耕作封建土地制度下,农民为了“糊口”,帮业主更新林地,业主允许在烧挖后的火籽地种植粮食,三年后停垦还林。50年代初,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政府曾鼓励农民开种火籽地、增产渡荒。60年代初期,口粮供应政策不落实,农民“要吃四百八,就得上山挖”,毁林开荒种火籽地年均面积7万亩左右。1966年后增加了农村口粮供应量,开种火籽地得以控制。现境内大山区少数地方仍有农民种火籽地。


栽培技术


水稻催芽,境内农民多用草包催芽,播种前将稻包置于塘中浸泡两昼夜,捞起后用清水浇淋以防烧芽,待稻种破胸露白芽时松包拌匀、播种。南溪、斑竹园等地有用瓦罐催芽的习惯,其方法与稻包催芽略同。50年代以生产队为单位田竹囤(竹篓)催芽。70年代推广地窖催芽、温室蒸气催芽。80年代推广杂交稻,恢复稻包、竹囤催芽方法。

育秧,境内有“好秧一半稻”的农谚。民国时期及解放初期,本县农民采用大板密播育秧,大山区农民清水播种,即先把秧田犁耙平整,待田面晾硬时灌清水播种。丘陵区农民则是在田水尚未澄清时把稻芽播下去,经一夜澄清后放水,待田面微裂时再灌浅水养芽,有利秧苗成活。50年代推广合式秧田。70年代初推广小苗育秧,每亩秧母田播种量约400公斤。70年代一度推广温室育秧及无土育秧。80年代推广杂交稻,恢复合式秧田,稀播育秋。

栽插,水稻栽插的行株距,山区多为130×230至170×270毫米,适合当时高杆品种的需要。畈区栽插的行株距比山区稍大,1953年推广小株密植,行株距为200×230毫米,每撮6~7棵,颇受群众欢迎。60年代改为170×200、130×170甚至100×170、7O×170毫米,栽插过密,有的造成减产。1978年后,合理密植,中稻行株距为130×230至200×230毫米,杂交稻为170×230毫米。


小麦小麦播种,山区农民习惯条点播,1人开沟,1人下种,行株距180×243毫米,畈区农民习惯点播,行株距270×300毫米。50年代中期推行条播,一般行距270毫米。播种量由点播的每亩4公斤增至9公斤,增产效果较好。50年代后期推行宽幅条播,幅距170毫米、幅宽100毫米,每亩播种量10公斤,有的高达22.5~50公斤,造成减产。现仍以条点播为主,便于中耕、追肥、收获。


施肥秧田烧“秧包”作基肥,用人尿兑水做追肥。60~70年代,以化肥、人畜肥作秧田基肥。1980年后恢复烧“秧包”。稻田基肥早年多为家杂肥,全层一次施入。50年代打青沤田,70年代种植红花草弥补家杂肥的不足,以化肥作追肥。80年代忽视种植绿肥和积攒家杂肥,基肥、追肥以化肥为主,农成本增加,土壤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小麦施肥早年只重视基肥和盖冬肥,俗称压麦。推广化肥后,春季多利用雨雪后撒施,易溶解入土。近年推广深施化肥。


田间管理稻田管理,主要是适时中耕除草、烤田、灌水、放水。早年因水利设施差,为了防旱,在用水上多是一水到底,长期淹灌,待发足棵后放水烤田。50年代起,随着水利设施的增加,改为浅水勤灌适时烤田,有利促进水稻增产。麦田的管理,50年代起,境内水田小麦种植面积逐步增加,在管理上主要是推广三沟(畦沟、边沟、中心沟)配套,沟沟相通,易于排水。


病虫害防治


病害水稻稻瘟病,秋季多雨年份易发生。1979~1983年全县每年发病面积4~8万亩,发病田减产达30~70%。白叶枯病、纹枯病,近10年有逐步上升趋势。


小麦锈病,俗称红疸病,解放前后都有发生。1956年为重发年,矮粒多小麦减产25%、白芒麦减产40%。1962年再次重发,白泥鳅麦减产50%。小麦线虫病(俗称狗蛋麦),江店一带为重发区,1963年该地区发病面积达50%,其中仙花公社三楼生产队收小麦1800公斤,因线虫病为害瘪麦占800公斤。小麦腥黑穗病(俗称暗炭)发病区,原在七邻湾乡,1973年后境内各地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面积占麦田面积的17%,病株占5~10%,重者达 39.8%。小麦赤霉病,1983年重发,使山区种植的7023品种小麦减产三分之一。1985年发病面积达64960亩,占播种面积63.6%,造成大量减产。小麦白粉病亦为麦类常发性病害, 1984年发生5.3万亩,损失小麦约62万公斤。


山芋黑斑病,红麻炭疽病等,亦时有发生。


虫害民国33年(1944年)8月,境内小南京、开顺、白塔畈、江店及麻埠等地飞蝗成灾,“除芝麻外,其余稻子、杂粮一扫而光’,蝗灾范围17个乡镇,343991亩农作物受灾。民国 34年4~5月,江店等地再次出现蝗灾。


水稻,有稻苞虫(又名青虫)间歇性爆发,危害迟中稻,以沿河田块为重。 1950~1979年全县发生5次,发病面积占稻作面积的30~50%,最严重的田块无收获。二化螟(俗称钻心

〔表4—5〕
若干年份粮食产量统计表

虫)危害中稻,一般被害率达5~10%,三化螟危害迟中稻。70年代以后,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蓟马等害虫的危害面积有所上升,逐渐成为主要虫害。


旱地作物有麦粘虫、玉米螟、豌豆象、大麻小象鼻虫等。


防治农民多采用传统的办法防治病虫,秋冬季放火烧田坎、地边杂草,名“烧田坎”;春秋季铲路边、四旁草皮堆沤烧制火粪;翻犁稻茬冬沤,以消灭越冬虫卵和农作物病源体。


民国33~34年连续发生蝗灾,立煌县政府组织人力捕杀。

1951年,县农业部门配植保干部专司病虫防治。1952年由地区建设科拨款2370元,在本县推广点灯诱蛾治螟技术,同时推行泥水、盐水选种,以减少稻、麦种子的病粒和虫瘪,菌核。1965年没病虫测报站,对病虫进行预测并发布情报。农药以六六六、敌敌涕和石硫合剂等为主,辅之以利用山区草药自制的博烟合剂、柳楝合剂、烟草石炭水、闹羊花液等土农药。70年代,县先后建立了植保、植检站,抱儿山高空病虫观测站。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如水稻桂朝2号,武早选5、选10等。80年代初研究试验生物防治,经调查全县有益鸟100多种,捕食稻田害虫的有秧鸡、池鹭、燕子等,秧鸡每天食稻苞虫200多条或叶飞虱2000多头。已知稻苞虫寄生性天敌13种,稻纵卷叶螟寄生性天敌9种,各类寄生蜂18种,1980年推行防治承包,防治面积4290亩。1981年组织13个植保服务队,承包防治1.5万亩。同年县农作物测报站建立微生物农药厂,生产7216菌药1万公斤,同时推广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抑制田间害虫。1983年以来,县防治部门采取提供病虫测报、举办专题讲座、培训农村植保员和植保专业户等措施,提高了防治能力和效果。

1985年,县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开展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的布告》,采取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疫情调查、综合防治等一系列措施,减少和控制疫病。

二、蚕桑


桑树栽培与管理

树种桑树品种原有湖桑、藤桑、压条桑、瓦桑、青桑、石板桑、马蹄桑、柘桑。50年代后期引进桐乡桑、荷叶白、湖桑199、湖桑197及早青桑。80年代引进育2、鲁6、华明、7307、7707、伦敦40、麻桑等,现以湖桑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0%。育苗1953年前,农民移栽野生桑苗。1954年蚕桑技术干部在果子园初级社试用桑籽育苗成功后在全县推广,育苗面积逐年扩大。1958年南溪公社后湾社员詹成金,创造了“三月插条、六月成苗、九月采桑”的插条育苗法和压条育苗法,打开了湖桑不能插条育苗的禁区。1959年开始贯彻自采种、自育苗、自嫁接、自栽桑的方针,普及育苗技术。1973年全县育苗1561亩。1975年槐树湾公社社员汪光勤采用母株压条法,此法繁育快、省工、省嫁接。1979~1982年,全县育苗除自足外,还销往外地近1000万株。1984年后因奖励政策和桑苗销售问题处理不当,影响群众积极性,育苗面积锐减。1985~1987年从浙江等地调进桑苗3000万株。1987年县政府规定,育桑苗或栽桑1亩,安排低息贷款50元,平价化肥25公斤,鼓励农民育苗、栽桑。


嫁接采用挑苞嫁接法和根接法。挑苞嫁接法,是老蚕区传统的嫁接技术,适合幼、中年桑树的更换种属和老桑更新。在一株桑树上,能一次挑苞3~5个芽;一次不活,下年再挑,不影响产量,而挑苞的树龄可长达百年,旺采期单株产叶50~100公斤。此法沿用至今。根接法,先将实生苗挖起,在根颈以下剪成砧木,用良种桑条作接穗,在室内嫁接后用稻草扎紧,培在湿润沙土堆里,待接穗芽膨胀发白、接口愈合始移栽,此法可一苗多田,一步成园,延长嫁接时间。也可苗地嫁接,成活后移栽,


栽桑早年多利用田埂、地边、塘沿等空闲地栽桑,故多高干拳式。60年代提倡桑树上山,全县山地栽桑26500多亩,70年代推广中杆、低杆及无杆密植桑园,并在耕地栽桑。


修枝农民有“三年不修枝,桑树要涨死”的说法,故每年春节后,把桑树的倒条、细弱病虫枝和顶端优势枝剪去,促进冬芽早发、多发。春季伐条采叶,夏季疏小枝、留大条采叶,秋季采叶留“锅铲叶”,做到采养结合。

拳式养成是将所种的桑树生长3~5年,开始剁条采叶养蚕,次年或隔2年再在剁条处提高0.2~0.3米的地方剁条,养成杆枝。5~7年养成拳式树型,以后采取一年升一年降,循环剁条法,以保持桑叶高产。老蚕区至今仍用此法。1954年后,对成片的中、低杆及矮杆桑,通过剪条养成拳式树型,充分利用光源。


施肥过去零星桑树不追肥。70年代开始桑树上山、下滩,提倡棵桑担肥(农杂粪肥),桑园种绿肥,春、夏催芽用化肥。80年代桑园开始间种豆科作物,少数地方用激素促桑叶增产。


病虫防治桑树萎缩病。1958年从江浙购进桑苗传入境内。1964年双河区黄龙公社有几棵桑树出现萎缩病。1974年有71棵染病被挖去。1975年又有110棵发病。经用土霉素、碱等药物防治,两年后复发。1982年春,双河、七邻湾两乡检查89899棵桑树,有病株 10926棵。1983年在双河设桑树萎缩病测报站,点灯捕虫,发现由红、绿叶蝉媒介传染。1984年春、夏动员群众结合修枝挖除病株,全县共挖78万株。1985年省蚕桑研究所在双河进行防治该病的专题研究,至今尚无良方。


桑树虫害。有桑毛虫、桑尺蠖、桑天牛、桑木虱、桑蚧壳虫、桑蟥等,多用人工捕捉防治。


养蚕


蚕种清末民初群众多留种自养,属一化三眠土种蚕。民国7年(1918)笔架山农校蚕科班养蚕制种,并曾引进日本的新园、桂园等优良蚕种,所产蚕茧纯白,时称“洋茧”,单产(张)较当地品种增7~10公斤,因制种有限,多数农户自育自选土种。1954年国家推广改良蚕种。由农业局技干黄裳、胡天璜指导试养,28天结茧,较土蚕缩短20天,出丝率高2.5倍。1958年果子园公社蚕种场,制成春散卵种535盒,1959年南溪公社蚕种场制种4100张。以后公社蚕种场停办,全部蚕种由国家供应。50年代改良种有:沄汗、华十正反交种和沄汗、华九正反交种;60年代由苏16、苏17正反交种为春用;东34、306正反交为秋种,茧价提高了3~4个等级;70年代为华合、东肥反交所代替;80年代增加了苏肥、苏华四元种,茧层厚、茧质好,为县内主要蚕种。1983年县农业局在开顺镇建原蚕饲养制种区,当年制种503张,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在开顺镇建年产6万张的蚕种场。1986年试产四原杂交种1.1万张,1987年制种4.1万张。


催青地方习惯是头年留蚕种,翌年春,由妇女揣蚕种于怀中,以体温孵种。俗称“清明暖蚕子,谷雨拥蚕喂”。



1954年,县在丁家埠乡用科学方法催青,翌年借李集牛场房屋催青,然后分发区、乡喂养。 1956年县农业局建立南溪蚕种催青室,1977年后备区农技站均建立催青室。


1989年前催青用木炭、湿布等方法加温补湿,1981年购进电热加温补湿器两台,第二年又增购七台。


小蚕共育1956年果子园高级农业生产社始行小蚕共育,大蚕共养。1960年后,吴家店、果子园等公社部分大队采取按蚕种张数记工、派叶、分摊经费办法为生产队共育小蚕,到三龄始分到队饲养。1981年双河、斑竹园两区农技站分别在春、秋两季集中饲养小蚕,到三龄第二天出售给农民养大蚕,平均单产30公斤,较分户育单产高8.9公斤。1983年南溪区农技站,在竹畈公社组建小蚕经营技术服务公司,下设19个经营点,共育小蚕1650张种,出售给与之签订合同的养蚕户,平均单产28.5公斤,比分户育单产提高9.5%,1985年全县小蚕共育和商品蚕占发种数的86~90%,有专用蚕室7500间。1987年,小蚕共育率达95%左右。


大蚕饲养1955年推广“春加温、秋防热、多提、稀放、勤喂叶”的养蚕技术。1956年推广苏联“高温、感光、快速养蚕法”,劳动强度大,浪费桑叶,1959年推广“小蚕防干纸育和大蚕全芽育”的技术。1974年推广“室内外条桑育,熟蚕自动上簇”等技术。以后曾使用过“保幼激素”和“脱皮激素”,效果不佳。70年代后,利用山区土中藤、鱼腥草中草药制成“登簇剂”,农民欢迎,广泛使用。


蚕病防治昔日养蚕,不注意消毒,蚕病多有发生。解放后,贯彻防重于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推广蚕室消毒和蚕具两冲、两晒、开水烫的措施。1956~1959年,使用药物对蚕室、蚕具消毒,用漂白粉和防僵粉对蚕体消锯,1962年推广灭蚕蝇添食,效果明显。 1972年僵病蔓延,1973年全县加强防治工作,免费供应蚕药800公斤,石灰5万公斤,做到药跟蚕种走、春夏秋蚕连续防,并严禁收购僵蚕,有效控制了僵蚕病的发生。1976年农业局蚕药厂生产一、二号蚕药21吨,经国家及省蚕研所鉴定,符合标准,除供应本县外,还支援了青阳、泗县、六安、霍山等地。1983年后组织了蚕病服务队,同时调整养蚕次数,由原来年养5次改为年养3次,减少蚕病发生。1985年以来,逐步配备了乡、村蚕桑技术员,建立消毒防病服务队。1987年有农民蚕桑技术员150人,蚕桑技干18人,服务队员300余人。

〔表4—6〕若干年份桑园、蚕茧产量统计表


三、茶



茶树品种本县茶树种类一向自采自种,品种混杂。叶型有大叶型、中叶型、柳叶型(发芽迟、枝嫩性差,现已少见);色泽有深绿、淡绿、紫色3种。

70年代本县茶叶技干,曾就茶丛中单株发现的前畈大叶种进行繁殖,成为具有抗冻、早发、叶大、枝嫩、质好的优良品种。经安徽农学院茶叶系鉴定:前畈大叶种是大山区理想品种,有推广价值。现每年可扦插2000株,并利用扦插苗建立母穗圈。


70年代末,先后从福建、浙江以及徽州地区购进茶籽250万公斤。1979年3月引进福建鼎福大白茶、福云七号以及安徽一号、三号等良种扦插苗19万株。


1983年在青山区面冲建立良种示范茶园1亩,并在响洪甸乡齐云村建立“齐山云雾”良种园。现共10个品种,当地品种有8个,其中青山早芽、前畈大叶等良种占全县茶树的20%左右。


种植管理茶树种植早年是茶籽直播,俗称打茶,近代辅之以育苗移栽。50年代以前,茶树行株距1.7×2.3米,每亩200~300丛。平缓坡地茶园一般都是茶粮间种,即春种玉米秋种麦,耕锄管理随同套种作物除草同时进行。高山陡坡茶园不间种作物,春锄秋挖,造成肥土流失,茶棵矮小,产量低微,年久抛荒丢弃。

1951年后,着手恢复、发展茶园,一方面补棵、追肥、培土、修枝,改造老茶园;一方面选择土壤、更换品种,改革种植方式,发展新茶园。1957年在苏口乡(今张冲)雷家大岗、江家岭、前沿冲一带建县地方国营茶场。1958年3月组织近千人,一面改梯整地,一面到淹没区起挖老茶棵移栽。安徽农业试验站、六安专署农业肠、独山试验茶场均选派技干进行指导,省人民银行从农业贷款中拨款30万元支援移栽老茶棵。两个月移栽老茶棵8.7万丛,新栽和补缺180亩,成活率达90%以上。同时在雷家大岗新盖校舍20间,办起茶叶技术学校,培训社队技术人员。1961年随区、社体制变动,茶场、茶校均交给苏口大队。1975年冬至1976年春,全县大搞茶园基本建没,开辟新茶园近1万亩,其中茶叶基地8000亩。同时兴办社队茶场102个,有常年固定专业人员24人,共经营茶园1.44万亩。1983年茶园普查:以种植方式分,平地植茶占13%,等高种植占58.5%,梯式茶园占28.5%;以茶园类型分,老茶园占37.8%,新茶园占58.2%,密植茶园占4%。1986~1987年共发展新茶园2548亩。每年茶园施肥面积占总面积的80%,中耕面积占90%。

茶叶主要自然灾害为严冬干冻及早春晚霜,1954~1981年间发生过4次,其中1976年冬旱低温为害最重,茶园受灾面积占70%。1977年春烟强茶园管 理,共修剪茶树14500亩,其中,轻修8000亩,重修4000亩,台刈1200亩,幼龄茶树定型修剪1300亩。


采摘本县历来生产绿茶,采摘时间按制茶品种和产地气温等条件而定。清光绪《霍山县志》载:“银针、雀舌,茶始萌芽者,梅花片、兰花头、松罗春,茶之初放叶者,统称之为小茶,

〔表4—7〕
若干年份茶叶产量统计表


价既数倍,采亦维艰。东南稍暖,谷雨即可采摘,故有雨前毛尖之名;西山(含今燕子河区)谷雨后始能开山(开采)。间数日采摘一次,须2旬始毕,故有头道、二道、三道、四道(茶)之分。最后并宿叶(头年老叶)而撷(采)蕹(除去)曰翻棵,常为民间留作己用。春茶既毕,农历五六月份复发新梢后,采子茶,不采秋茶,保护茶棵过冬”。


1953年至今,逐步改变了“尖对尖四十天”采摘旧习,推广适时分批采摘,增加采茶轮次,提高茶草质量,增加了产量,为制作各种等级的茶叶提供了优质原料。

四、麻类


大麻大麻品种有线麻、魁麻。北魏时期麻步川(即麻埠,今淹没)一带数十里土层厚、土壤肥沃、地下水位低的沙土和沙壤土适宜种麻,是大麻集中产区。民国年间,全县大麻年产量300吨上下。1949年种植8450亩,产量535吨,1956年种植12880亩,产量1156.3吨。1957年以后响洪甸水库蓄水,主要产区淹没,面积与产量锐减,1962年产量不足50吨。此后虽有发展,但市场需要量减少,仍低于1949年水平。1985年种植1904亩,产量163.5吨,分别占1949年的22.53%和30.56%。1987年种植2166亩,产量197吨。


苎麻苎麻生产历史悠久。主要品种龙须白,质量全省之冠,一年可收三茬。农谚:“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


种植苎麻需沙质土壤,不渍水,土质肥沃。解放前后农民多在四边地零星种植。1950~1962年,年均种植面积约300亩,产量30吨左右。1964年后,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渐增。1983年后,国内和国际市场需要量加大,价格随之上升,促使苎麻生产迅猛发展。1985年古碑区从湖南引进高产麻种芦竹青31.25公斤,推行育苗移栽技术,全区播种及移栽面积共2869亩,产量99吨,麻农收入103万元,占该区农业总收入的7.23%。全县苎麻总产149吨。1986年全县苎麻种植面积猛增至28801亩,产量1552吨。是年,苎麻滞销,价格陡跌,县供销社积压650吨,农户尚有存麻待售。1987年产量仍达2451吨。


红麻1973年开始引进红麻,当年产熟麻1090吨。1974年种植2147亩,产麻342.5吨。此后数年产量在5000吨左右。1985年种植扩大为8.16万亩,总产量增至11990.4吨。由于境内气候、土壤适宜,水质好,沤制条件优越,所产红麻拉力强,纤维长,脱胶适度,品质优良。各地麻纺厂竞相争购,除供应本省外,还远销东北、上海、江苏等地。经济效益亦高于种植粮食。红麻种植必须轮作,播种前用退菌特浸种或西力生拌种,可预防炭疽病。

五、中药材


大宗药材分布


茯苓茯苓生产已有200多年历史,早年主要产区在燕子河区一带,随着种植技术的传播和推广,产区扩大,现除江店区外均有生产,主要产地在桃树岭、竹畈、四道河、前畈、后畈、关庙等乡,全县年产量在255吨以上。茯苓商品量占全县历年药材收购总量的43%。


天麻历史上为野生药物,零星分散。1973年在青山区人工栽培试验成功,在斑竹园、南溪、青山、燕子河等地推广,燕子河、斑竹园两区为主要产地,其中斑竹园、果子园、包畈、关庙、渔潭、毛河、大湾、花石8个乡年产2000余公斤。

厚朴主要产地为燕子河区长岭乡桐桃源村、石墙村,其次为青山区张冲乡双桥村民组和八河乡将军村竹园村民组。


金银花全县都有。铁冲、全军等乡为主要产地。每乡年售金银花约8000多公斤。


杜仲分布于古碑、青山、双河、斑竹园等区,主要产地在古碑、张冲、黄畈、青山等乡(镇)。


皖贝母境内野生资源渐少。近几年发展人工种植,洪冲、龚店、徐冲、全军、铁冲、面冲6个乡种植面积较大。


莘荑花主要产地在铁冲、全军、黄龙、四道河等乡。


麝香、豹骨原产燕子河、青山、古碑、斑竹园等区,近年资源极少。


采集历史上采集野生中药材与中药应用相结合,采集多为医用;有少数专为民间中医、药店采药的药农。

50年代初,由供销社收购中药材。1956年后,县、区、乡相继建立药材收购站。1958年“是药皆收”。70年代大办合作医疗,贯彻“一根针、一把草”医疗方针,帮助赤脚医生认药采药,种药采药盛极一时。80年代普及采药知识,药材采集成为家庭一项副业,儿童妇女皆能采集金银花、山楂、丹参、南星、半夏、茵陈、苍术等普通药材。本县年均收购药材60.5万公斤中,野生药材占50~60%。


采集季节,根和根茎荚,以秋末或初春为好;全草、茎、叶类,一般在植物生长旺盛期或初开花时割取;花荚,多在含苞待放或初开花时采摘;果实、种子类,在果实成熟期采摘;树皮类,“立夏”前后剥取为好。


种植本县历来只有茯苓、厚朴两种药材为人工种植。1959年,县药材公司试种牛蒡子、泽泻等近10种药材几十亩,因缺乏栽培技术,1961年停种。1971年,县药材公司选定青山区寨基山为队办公助药材场,栽种药材392种,从19省引种91种,试种成功73种。该场成为全县药苗基地。1972年春,大办合作医疗,在“自采、自种、自制、自用’的方针推动下,全县有50%的公社,30%的大队在短期内办起130多个药材场,其中黄畈公社大石药场规模最大。1972~1975年,全县社队药场共栽种杜仲、川厚朴、建枝子、浙萸肉、宣木瓜、黄柏、莘荑、连翘等木本药材30余万株,还有白术、皖贝母、板蓝根、川牛夕、玄参、济银花等。当时一哄而起,药场办得多,技术力量薄弱,经营管理不善,至1975年大多停办。


1984年,本县将发展中药材列为商品生产项目之一。9月,省医药局在我县召开皖贝母临床应用研讨会,促进了药材生产。1984~1985年,全县有种植杜仲、厚朴、皖贝母,天麻、萸肉、莘荑花等药材专业户163家,种植药材中有杜仲、萸肉12万株。

六、畜牧


良种繁育

牛1958~1963年引进秦川牛17头,共繁育杂交牛42头;引进荷兰黑白花奶牛7头。1972年引进南阳母牛8头、公牛3头,在南湾、斑竹园等乡饲养,共纯繁260头。1978年引进印度摩拉公水牛1头,在全军乡饲养与本地水牛杂交。经对21头4岁以上杂交一代的测定,平均体重、体高、胸围等指标都超过当地品种牛。1980年县畜牧兽医站裴家乐主持耕牛
良种人工授精工作,从省购进西门塔尔、夏洛来等优良品种的冷冻精颗粒,在大湾乡园艺场设立配种点。当年输精15头,受胎14头,产后成活11头;1981年输精41头,受胎27头,产后成活25头;1982年输精37头,受胎28头,产后成活25头。杂交一代犊牛,具有初生大,增重快,发育好,耐粗饲等优点。裴家乐获省农业科技先进代表会颁发的黄牛冷冻精液授精推广奖。

〔表4—8〕
人工授精牛与本地牛初生重和体尺对比表

大别山黄牛是本县的优良品种,具有体形整齐、体质结实、四肢强健、精悍矫捷、行动灵活、繁殖性能好、生长发育快等特点。因长期没进行定向选育,野交乱配较普遍,其优良特性逐步衰退。1985年6月,县畜牧部门对大别山黄牛进行选育,确定斑竹园和燕子河两区为选育基地,至1986年已选择优良种公牛108头,填发了种公牛证,每年补助饲养户每头50元,已配种2105头。


猪1953~1968年引进约克夏、哈白、长白等优良猪种43头。建立11个配种站,杂交繁殖子猪2 220头。1981~1985年,县食品和畜牧部门从江苏淮阴等地,引进新淮、长淮、约克夏、杜鲁克、长白等优良猪种计102头,分给各区重点村户饲养,效果较好。新淮母猪产仔多,成活率高,至1985年底,已繁殖纯种新淮仔猪450头,配种1620头。长白品种产杂交仔猪7 500头,杂交二代两个月体重15公斤,优于当地猪种。


鸡鸭1962~1968年分别引进来航鸡种78只,北京鸭2240只,还有白洛克、澳洲黑、洛岛红等鸡种,都已杂交化。1984年6月引进康贝尔、绍兴雏鸭共5775只,分在7个区的重点专业户饲养;10月养成母鸭2330只,成活率为82.85%;至98日龄开始产蛋,平均产蛋率在80%以上。1985年1月引进樱桃谷种鸭150只。1986年上半年从山东引进火鸡55只,当年产蛋孵化成功,发展75只。


兔1962年引进安哥拉兔1 120只,力克斯兔49只。1985年5月引进西德长毛兔253只。因市场兔毛价格下跌,发展较慢。


羊1962年引进新疆半细毛羊和寒羊147只,山东山羊1142只。1984年引进德国、苏联美利奴羊50只。1986年燕子河区从河北省引进肉绒兼用品种武安山羊156只,与本地山羊杂交成功,羔羊初生重2公斤。

畜禽饲养


牛本县林间草地广阔,草资源丰富,盛产大别山黄牛。农民养牛,一年三季散放林间,冬季栏养。民国33年(1944)末存栏为3190头。1949年末存栏18584头。土改后发展较快,至1959年末存栏量达45450头。1960年牛的饲养量大幅度下降,1961年末存栏只有28655头。1964年,中央农业部确定本县为全国大牲畜十大繁殖基地县之一,耕牛增加较快,至1969年末存栏达39912头,其中黄牛25534头,水牛14378头。此后由于市场水牛价格提高,大别山黄牛退化,黄牛饲养量下降。1984年末,牛的饲养总数为43437头,其中黄牛存栏头数较1969年末下降18.3%。1985年末全县牛存栏续增至47935头,1987年末达55769头。


猪农民历来喜圈养湖猪、喂熟食;生长快,油多、肉嫩,可防野兽伤害,但工本费高。民国33年(1944)全县生猪饲养量为32219头。1951年,饲养量为64600头。1956年推广母猪双重配种等措施,加快了籽猪繁殖,饲养量上升。1958年生猪饲养量为81550头。1959年人民公社集体生猪饲养量大幅度下降,1960年全县生猪饲养量为21 788头。1962年后,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饲养量逐步上升,1965年为140591头。“文化大革命”期间,强调“割资本主义尾巴”,家庭生猪饲养量下降。1976年后发展较快,饲养量达20万头。1984年以后,县政府以低息贷款和平价饲料支持农民养猪,出现一批养猪专业村、专业户,1985年生猪饲养量为38.6万头,1987年为37.9万头。1989年由于饲料价格高,又紧缩银根,生猪饲养量呈下降趋势。


山羊以放养为主,饲养户低山区多于中山区。民国33年(1944)全县羊存栏3565只。1949年山羊存栏为1490只,1959年存栏量为10702只,1962年下降至6941只,1967年存栏量只有3975只。此后略有发展,农村实行责任制后发展较快,1985年为21880只,1987年为74927只。


绵羊本县无饲养历史。1956年县农业局从山西购进种羊35只交杨滩乡红色高级社试养,因饲养不善,先后病死、冻死。1972年县史河改田指挥部饲养47只。1984年全县又购进绵羊433只,1985年存栏为116只,1987年存栏72只。


驴以拴养为主,为粮油加工动力,供驮山货、人骑。民国33年全县有267头,1949年存栏数为725头。60年代后期,由于交通运输及粮食机械工业的发展,驴的使用价值不大,饲养量随之减少,至1987年仅有15头。


兔农民历来很少养兔。1957年开始引进长毛兔饲养,1960年后境内未再饲养。1981年,县有关部门以投资和贷款的方式为农民购进几批良种兔,兔的饲养量剧增为5496只。据县畜牧水产局统计,1985年兔的饲养量达20005只。1987年为15 978只。


貂1985年,响洪甸渔业公司购买貂种25只承包给个人饲养,至1987年发展到63只。大岗乡农民饲养30只,1987年全县有貂83只。


狗貉1986年在梅山镇和桃岭、大岗、全军等乡(镇)有25户农民饲养狗貉子81只。大岗乡一户农民饲养4只,一年繁殖6只。


鸡鸭鹅鸡鸭鹅等家禽多散养。民国33年全县有家禽65442只。1949年有家禽9.6万只,1956年发展到24.42万只,“大跃进”后急骤下降,1962年仅有16万只。此后,禽类饲养量回升,1978年饲养53.58万只,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家禽饲养量相应上升,1985年达156.34万只,1978年为170.94万只。


蜜蜂县内蜜源丰富,群众养蜂历史悠久,但未见资料记载。80年代开始提倡并扶持农家养蜂。养蜂业发展较好的有全军、桃岭等4个乡,1985年全县饲养蜜蜂4217箱,1987年为 7494箱。



疫病防治


疫病牛常见病有结核病、破伤风、流感、锥虫病。猪常见病有猪喘气病、猪丹毒、猪瘟、子猪白痢、猪囊尾蚴。兔病有兔瘟、兔疥癣。家禽常见病有鸡新城疫、鸡瘟、鸡白痢、鸭瘟、小鹅瘟球虫病、禽霍乱等。


1957年后,牛发生过气肿疽病、炭疽病、流行感冒、五号病。猪发生过肺疫病、五号病。1985年,铁冲乡从阜阳购进小猪130头,全部发生五号病,虽及时抢救仍死亡45头。


防治 50年代起,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坚持常年防疫与突击防疫相结合的办法。实行耕牛包防包治保健合同,由兽医人员与养牛户签订,每头牛每年交1.5公斤稻子。1963年始由检疫部门派出人员驻县食品公司,对生猪运输和市场白肉进行检疫。1979年开始实行耕牛四包(包防、包治、包药、包阉割),每一头牛每年交款5元。1984年有的地方对生猪试行“四包一赔”的办法,即包医、包药、包防、包技术辅导,死亡赔偿。每头猪收费3~5元。1983年8月17日县政府发出《关于开展畜禽及其产品运输和市场贸易兽医检疫工作的通告》,检疫工作进一步加强,1986年,经地区考核批准检疫员58人,经省考核批准兽医卫生监督员4人,另有化验员7人。同年检疫活畜3.52万头,剔除267头;活禽15.37万只,剔除5360只;2058头猪白肉,剔除237头。1985年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春兽医大学派医疗队4批共39人,走访190村,行程3万公里,免费为群众治疗畜禽病5000多例,抢救危险病畜650头。医疗队在本县先后办培训班11期,培训416人,开办养殖技术讲座和报告会68场,参加人数达6000余人次。


近几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医疗队的帮助和指导下,县设中心化验室,乡兽医站设兽医药房,共配冰瓶121只,显微镜27台,恒温箱3只,液氮罐10个,已有21个乡配有电冰箱。

〔表4—9〕若干年份畜牧、家禽饲养量统计表


七、水产


鱼苗繁育50年代初期前境内无鱼苗生产。1956年后,梅、响两水电站管理处相继在本县江店和霍邱县大顾店建立鱼苗场。60年代,在省水产研究所赵乃刚、赵振寰等科技人员的指导下,试验人工繁殖鱼苗成功。70年代,自繁自育的毛籽,除自给外,还供应六安地区所属6县的20多个鱼苗场。1983年梅、响两库渔业公司在库湾育鱼苗。一级库湾面积在100亩以下,拦网目1.3厘米,投放4厘米以上夏花(夏季鱼苗);二级库湾面积在100亩以上,拦网目稍大,一级库湾长到10厘米左右的鱼苗投入二级库湾,待长到17厘米以上放入水库。当年两库共有库湾4处,面积1150亩,投放夏花2891.7万尾。1985年,两库计有一级库湾4处、二级库湾两处,投资9.75万元,新建库湾3处,合计9处,面积6430亩,占库区水面5.8%;农村集体和个体办的鱼苗场162个,面积940亩。当年,全县共生产鱼苗7790万尾,投放农村6185万尾,投放国营1605万尾。1987年新建库湾5处,投放鱼苗60万尾。


成鱼生产


池塘、小水库养鱼1949年全县农村池塘放养水面4000亩,投放鱼苗200万尾,产成鱼7.5万公斤。1959年全县农村有沟、塘、堰、库31400处,由公社集体放养、管理,成鱼产量甚低,有的队塘库水面未被利用,但江店公社大兴寺队(今属开顺镇)1971年在池塘养鱼7000多尾,捕成鱼3500公斤,增加集体收入2800余元。1979年县人民政府提出“国有国养,社有社养,队有队养,跨界水面联合放养”的水面使用原则,推行承包责任制。当年全县池塘放养水面5400亩,投放鱼苗470万尾,产成鱼7.5万公斤;沟渠放养水面300亩,投放鱼苗6万尾,产成鱼4000公斤,亩产13.3公斤;小水库放养水面1800亩,投放鱼苗100万尾,产成鱼3万公斤,亩产16.7公斤。1980~1983年,农村养鱼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社、队间联合经营的16处,水面299亩;联户经营的有1894个生产队,7337亩水面;集体经营的有1432个生产队,6093亩水面;家庭经营的305户、502亩水面。1983年全县农村已养水面1.56万亩,产成鱼28.2万公斤,养鱼专业户301户,重点户883户,一般家庭养鱼19512户,1984年发放《水面使用权证书》。大岗乡中心村余嗣华养鱼年收入逾万元,被群众誉为“鱼老万”,并出席省养鱼专业户会议。1985年全县农村养鱼水面扩大到1.9万亩,产成鱼81.27万公斤。1987年放养水面3.09万亩,产成鱼108.03万公斤。


稻田养鱼1983年全县有1225户在1311.5亩稻田投放鱼苗38.2万尾。1984年有 5911户,6512.6亩,产成鱼5.7万公斤。1985年发展到7000户,8783亩稻田育成10厘米以上大鱼苗500万尾,产成鱼12万公斤,增产稻谷30万公斤。但有的养鱼户未掌握好技术,鱼苗成活率低,造成亏损。1987年稻田养鱼5400亩,产成鱼4.05万公斤。


流水养鱼1982年,省水产局确定本县为流水养鱼重点县,县水产部门在大湾、南畈两公社搞试点,挖流水养鱼池97口,7670平方米,放7厘米左右的鱼苗1.7万尾,其中:草鱼16350尾、鲤鱼650尾,因鱼苗规格小,成活率低,到年底产成鱼425公斤。1984年发展到445户,408口池,12651平方米,产成鱼1万多公斤。1985年向面上推广,发展到6区、11乡、19村、566户、560口流水池,16650平方米,投放大鱼苗86574尾,产成鱼21250公斤,获六安行署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有流水池830口,24528平方米,产成鱼62619公斤。


梅、响两库养鱼可养水面12.52万亩。1958年梅山水库投放鱼苗547万尾,响洪甸水库投放鱼苗55万尾。1959年响洪甸水库产成鱼8500公斤,1960年梅山水库产成鱼9.5万公斤。两库自投产至1983年,由于体制多变,产量丰歉不定。


1981年10月梅山、响洪甸两水库水面移交县管,落实承包责任制,生产形势好转。1984年两水库成鱼产量30万公斤,扭亏为盈。1985年两水库放养鱼苗1605万尾、产成鱼34.7万公斤,1986年放养鱼苗1100万尾,产成鱼53.3万公斤,1987年放养鱼苗1100万尾,产成鱼79.3万公斤。


库湾、网箱养鱼县有关部门以投资和贷款的方式扶持库区农民发展渔业生产。1984~ 1987年扶持资金88.37万元,新建库湾18处,设计养鱼水面7490亩。1987年库湾养鱼水面为4980亩。1983年起发展网箱养鱼,至1987年两库有网箱99.7亩,产鱼苗15.5万公斤、成鱼6.5万公斤。


清野除害梅、响两水库害鱼主要有鳡鱼、鱼,其次是乌鲶、鳜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了清野除害工作,害鱼形成种群优势,鱼苗被大量吞食,成鱼产量急剧下降。1980年后,重视清野除害,根据害鱼产卵季节(4~8月),在水库上游主要河道上设置拦河网,阻断害鱼上溯产卵,破坏产卵场所,同时组织清野除害捕捞队。1985年,两库组织渔民325人,专业捕捞队50人,计清除害鱼24.7万公斤。1987年清除害鱼1.5万公斤。

捕捞境内群众历来多采用药鱼(用鱼腥草等草药制成粉剂或液剂放入河内,鱼食后即浮死于水面)、夜照、鱼鹰、鱼笼、鱼棚、锤砸、粘网等较原始的方法捕鱼。50年代政府明令禁止药鱼,农村多用网捕。

两水库渔业公司建捕捞队。1959年捕捞工具为网具类、钩具类和船。1963年梅山水库捕成鱼31.5万公斤,1964年响洪甸水库捕成鱼54万公斤,其中10月份用抬网捕捞,曾一网次抬捕成鱼13.2万公斤。

1973年响洪甸渔场引进“赶拦刺张”捕捞技术,一网次捕鱼7万公斤。1979年该场改制跳鲌网除害鱼成功,一网次捕鲌2000多公斤。1983年该场引进电赶技术,计有MSS—2型脉冲电赶机、电捕器各一台,是当前捕捞成鱼的重要机具。1985年,梅山渔业公司拥有捕捞船50只,256.1吨位,其中机动船11只、122.9吨位;响洪甸渔业公司拥有捕捞船90只、284吨位,其中机动船16只、56.5吨位。

〔表4—10〕若干年份渔业生产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