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淹没区及移民
一、淹没区
梅山水库按千年一遇洪水位设计,138.2米高程以下为淹没区,面积87.7平方公里。淹没或部分淹没了原城关区的金寨镇及胡店、陈冲、双石、槐树湾、三合、板棚、杨桥、东岳、两湾、古城、后冲、万冲13个乡镇,原双河区的沙河、关山、双河、黄鹄、百花、黄龙、杨滩、平原、朱畈9个乡,原汤汇区的丁家埠、竹畈、麻河、吴湾、南湾、北塘6个乡,共为28个乡镇。
响洪甸水库按千年一遇洪水位设计,137.5米高程以下为淹没区,面积81平方公里,淹没或部分淹没了原麻埠区的麻埠镇及油店、马店、黄石、石堰、何集、花桥、里冲、杨店、庆桥、月牙;小岗、临埠、双木、冯畈、郑湾16个乡镇,原流波区的流波镇及苏口、双冲、张庙、汤店、海莲6个乡镇,共22个乡(镇)。
两库淹没区计168.7平方公里,共淹没3镇、47个乡(按1954年区、镇、乡建置数),20759户,可耕地90285.65亩,山地15万余亩;拆迁房屋54367间。
〔表7—1〕
梅、响两水库淹没情况及移民统计表
二、移民动员
1953年春,中共金寨县委抽调干部15人,中共六安地委从整党工作队中调来干部12人,组成梅山水库移民工作队。工作队由石林珠(原中共六安县双河区委书记)、龚世仁(县民政科副科长)带领在胡店乡开展移民动员试点。
1954年春,梅山水库移民委员会成立,中共金寨县委副书记荣成富任主任,石林珠任专职副主任,何顺凯(地区民政局副局长)兼任副主任,县直属机关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移民区区委书记任委员。此间,中共六安地委从各县抽调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和乡干部60多人,移民工作队总数达100多人。1956年开始兴建响洪甸水库。为统一领导两水库移民工作,梅山水库移民委员会改组为金寨县移民委员会。中共六安地委又增派干部60多人,此时参加两库移民工作队员共160多人。
金寨县委按照省委和水利部治淮委员会(简称淮委)修建梅、响两水库的部署,配合两库工程指挥部,把移民动员、安置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作为移民地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移民工作队在区、乡挂职,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
动员移民搬迁正值农村合作化高潮期间,“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成为农民的行动指南,“走社会主义光明大道”是社会舆论中心。动员移民,是以响应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支持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为动力,算水库建成后经济效益帐,启发移民“作贡献,顾大局”。绝大多数移民憧憬“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和“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社会主义新生活,表示一切服从国家安排,但也难免流露出难离故土的情绪。在移民动员中期,宣传、贯彻“国家不浪费,群众不吃亏”的赔偿原则和“就近迁移,组织互助合作,发展山区生产,解决移民长远生活”的安置方针,做好赔偿补助,落实安置地区。进入移民搬迁阶段,召开移民与安置区居民代表会,面对面协商安置中的具体事宜;组织安置区群众到移民区迎接移民,移民干部亲自护送移民到达安置地点。移民地区的党、团组织,号召党员、团员和干部带头搬迁,并作为一条组织纪律。
动员移民期间,县、区、乡多次召开移民代表会,统一贯彻移民工作的方针、政策、部署,统一宣传动员内容;聘用移民积极分子60多人,通过他们发动教育群众。全体移民工作队员,自带行李,吃住在移民区,翻山越岭一家一户地做思想工作,把移民的冷暖放在心里;依据赔偿标准,认真地计算和发放赔偿费、补助费。绝大多数工作队员腰缠万贯,一尘不染,敢于揭发贪污和浪费;他们不接受移民的馈赠,不厚亲薄友,对来自移民的怨言和指责,给予同情和谅解。移民与干部水乳交溶,都能以国家大局为重。流波区副区长詹家齐,接到调令后,第二天便只身前往寿县炎刘区公所(移民安置区)工作。齐山乡党委书记裴家友,在响洪甸水库开始蓄水后,得知张家畈村还有一位老奶奶尚未撤离,便立即前往动员撤离,到达时水已封门,他扒开屋顶,救出爬在屋梁上的老奶奶。
三、赔偿 补助
淹没区耕地和山地经济作物赔偿1955年9月28日,水利部治淮委员会淮办计字第9640号《关于审批梅山水库淹没区移民赔偿预算的意见》,提出了不同水位高程和赔偿标准:
“汛期限制蓄水位110米,汛后蓄水位116米,10年一遇蓄洪水位123.9米,20年一遇蓄洪水位128.0米,50年一遇蓄洪水位133.5米,100年一遇蓄洪水位136.5米,千年一遇蓄洪水位138.2米,万年一遇蓄洪水位140.5米。我们意见稻麦田及湾地在10年一遇蓄洪水位123.9米以下者(包括常年蓄洪水位以下的),经常在水下或受淹机会较多,可按年产值的4年总数全部赔偿。10年一遇蓄洪水位123.9米到20年一遇蓄洪水位128.0米之间田亩,平均10年或10多年内淹没一次,其余年分不受淹,可比照全淹情况按年产值4年总数的五分之一赔偿(后改为赔4年的秋季,午季不赔——编者注)。20年一遇蓄洪水位128.0米以上,受淹机会更少,可不赔偿,受淹年分的损失由生产合作社在常年收获中自行解决。山
〔表7—2〕
梅、响两库区若干年份新增淹没面积统计表
地茶、竹、桐子等经济作物在50年一遇蓄洪水位以上的不赔。
中共金寨县委1956年10月15日(56)223号《金寨县响洪甸水库移民工作打算》文件中记述:“响洪甸水库土地赔偿标准:田地在119.2米水位以下全部赔偿;在119.2~124.2米水位之间的只赔秋季,不赔午季;在124.2~137.5米水位之间不计算赔偿。经济作物在129.8米水位以下全部赔偿;在129.8~137.5米水位之间不计算赔偿”。“计算赔偿经费时,粮食单价可按淹没区各地现在的粮食统购价格计算”。
房屋、猪圈等赔偿梅山库区移民中有8000余农户,淹没瓦房每间补偿150元,有猪圈的3000余户,每户赔偿7.8元;另有3000余户移至山区,为防止野兽损害牲畜,每户补3.9元给予照顾。中共安徽省委1957年元月9日地字第2658号文件批示,响洪甸水库库区淹没群众平房每间补偿220元;厕所、猪圈在山区容易解决,不予赔偿。
移民生活补助水利部治淮委员会1955年9月28日《关于审核梅山水库淹没区移民赔偿预算的意见》规定“非农业人口转入农业生产及无劳动力军烈属的照顾,应在预算内增列经费予以妥善安排”。
1957年元月,中共安徽省委在《对响洪甸水库移民安置补偿计划审核意见》中核定:“生活补助费,按当地较低生活水平,以每人每年收入66.16元为标准,补助6年”。
移民生活补助费,梅山库区兑现二年,响洪甸库区兑现一年。
经淮委批准,梅、响两水库淹没赔偿补助经费共计为4050.91万元,1954~1957年实际拨发2705.62万元,占总数的66.8%。其中,县移民委员会安置梅山水库移民支出1000.73万元,响洪甸水库移民支出1188.50万元;地区直拨给寿县安置移民办公室432.06万元,共开支2621.29万元,占实拨款的96.88%。下余84.33万元的去向如下:1958~1959年地区大办工业借款15万元;1960年支援本县穷队款30万元;安徽省政府在1962~1963年冻结上交数中支持舒城县龙河口水库移民费20万元(经赵子厚批);1968年六安专区建
〔表7—3〕
1954~1957年梅、响两水库淹没赔偿、补助费统计表
设银行冻结上交数中有梅山、响洪甸移民经费19.33万元。
1962~1985年的24年中,有17年两库蓄水超过原定赔偿水位,其中1969~1983年累计新增淹没面积27.69万亩次;一部分库区群众的住宅、房屋等被水毁,均未赔偿。
四、移民安置
两库共有移民20759户,92315人;其中国家机关企事业人口2234人。梅山、响洪甸两水库淹没区的麻埠、流波、金寨三镇工商户1657户、7078人,安置在梅山、古碑、南溪、青山、鲜花岭等地小集镇;投亲靠友出县安置的172户、744人;安置在本县农村的移民18930户、84493人。在安置本县农村移民中,除斑竹园、燕子河两区远离淹没区外,其余均移居在两水库淹没区的四周。
梅山水库移民安置应搬迁城乡居民8737户,38882人。原则就近迁移,组织互助合作,扩大山区生产,解决长远生活。安置在本县农村的农业户6370户,28624人;安置在梅山镇及古碑、南溪小集镇的非农业户436户,1689人;投亲靠友出县安置的113户,497人;其余1818户,8072人就近迁居库区洪水位以上地带。
响洪甸水库移民安置应搬迁城乡居民12022户,53433人。中共六安地委考虑就近迁移金寨有困难;中央老根据地访问团和内务部认为,移民就近上迁,影响水土保持。1957年2月中共六安地委决定:大部分迁往寿县,少部份迁往霍山县诸佛庵区;其余由金寨安置。按照地委的决定,迁移外县安置4491户,19836人,其中到寿县三义区4445户,19634人;到霍山县诸佛庵投亲靠友的46户,202人。
在本县境内安置的:麻埠、流波两镇商业、手工业和居民,迁移梅山镇和青山、鲜花岭小街,继续经营原行业,共1221户,5389人,均吃商品粮。乡村移民中迁往古碑、燕子河、斑竹园、白大4区,共6310户,28208人(包括半淹没区上靠洪水位以上安置的6448人),其中:农村小街集商业、手工业户随农户迁移,适当安置;部分半农半商和非农业户,本行业无发展前途又具备转农条件者,一律动员转入农业生产,其中排业工人适当安置在水路交通沿线,以便从事副业;无劳力烈军属、鳏寡孤独户确实有困难者,主要随亲友一道入社从事农业生产;水库工区占用范围需迁移的人口仍在本乡安排;半淹的农业户,一部分外迁,一部分移居洪水位以上,兴种蓄水位内未淹没的田地和洪水位以上的山地。
移民返迁安置到寿县炎刘区的移民,对当地生活、生产不习惯,要求返迁金寨。1959年4月,黄岩省长在六安皖西宾馆召开金寨移民工作会议,研究三条意见:移民愿留寿县者,继续给予优厚照顾,妥善解决困难;愿迁他县者,自找接收社、队,人民政府发给路费和证明;愿返金寨者,予以接收,安排生产。1959~1960年春,安置在寿县的移民,均自动陆续返回响洪甸水库周围,搭棚居住。今留居寿县和改迁六安县的移民还有13户,4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