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建筑队伍与企业

建县前,本县农村的茅匠、木工、瓦工多亦农亦工。麻埠、流波、金家寨三镇的专业建筑工人以“棚头”为首组成松散的民间建筑组织,承包建筑项目。“棚头”要有较全面的技术,施工没有图纸,由“棚头”起样。麻埠的“棚头”有王炳吾、柯柏松、盛秀和、马其春等6家,流波镇有胡老九等。王、柯两家各有20余人。民国19年(1930)麻埠镇上一个“大工”除由“棚头”供应伙食外,每天可得酬金“当廿”铜元40枚,民国26年以后,多以实物付工资,每天得大米四、五公斤。

民国27年(1938)安徽省政府迁境后,公房建筑猛增,六安、合肥及河南省等地先后迁来华兴、复兴营造厂及复兴、三盛、祥新、森盛祥木器厂6家专营建筑业,集中在金家寨石稻场一带,以营造竹木结构或茅草房为主,个别为两层砖木结构。民国34年后各自返回原处。

1949年前后,泥瓦工以修补为主,极少建房。1955年,农村泥瓦工为适应新县城建设需要,开始流入梅山。1978年,城乡建房增多,建筑工人增长较快,乡镇建筑队逐渐兴起,由分散作业逐步发展为承包建筑,后经建设管理部门批准,桃岭、江店、白塔畈、古碑4个建筑队进入梅山施工,每队不超过45人。1986年5月,县建设局、乡镇企业局调整和整顿乡镇建筑企业,县第三建筑、第四建筑公司,梅山镇建筑公司和白塔畈、青山、古碑、南溪4个乡(镇)建筑公司批准为四级企业。1987年,乡镇企业从事建筑的有4944人,年产值1679万元,利润55万元,纳税15万元。

县第一建筑公司1954年,在县手工业管理科领导下,组成以瓦工为主的麻埠建筑合作社,1956年改名麻埠胜利建筑社,是金寨县第一个专业建筑企业。1958年4月,梅山镇组织的市民建筑社成立,8月,麻埠胜利建筑社的瓦工并入市民建筑社,共有职工80余人。1960年2月,县财政投资24万元,梅山市民建筑社发展为地方国营县建筑工程公司,职工348人。1962年改组为县建筑社,恢复集体所有制性质,职工96人。1966年易名为县建筑工程队。1982年2月与梅山建筑队合并为县建筑安装公司,1983年8月重又划开,成立县第一建筑公司至今。其代表性的建筑物有县体育馆、梅山电影院、金寨县招待所新楼、县革命博物馆、县工人文化宫等。1987年有职工230人,其中助理工程师12人,技术员10人;建筑安装产值300万元,利润5.2万元,缴纳税款6.1万元。

1955年9月,国营六安专区建筑公司派大批职工常驻梅山,为县城建没作出了贡献。1960年返回时留下各工种技术骨干10余人,加入县建筑工程公司,“文化大革命”期间返回六安。

1955年冬,县手工业管理科组织的梅山建筑社从舒城请来一部分江苏籍木瓦工,与六安专区建筑公司同为梅山当时主要建筑力量,是后来县第一建筑公司的技术骨干。


县第二建筑公司1961年7月梅山镇成立梅山建筑队,1964年梅山建筑运输大队中的建筑工人并入。1982年与县建筑工程队合并,1983年划开成立县第二建筑公司至今。其代表性的建筑物有县织绸厂厂房、梅山水电站工人俱乐部、梅山饭店后楼等。1987年,有职工

〔表11—5〕
1987年县、区、乡(镇)重点建筑企业一览表

〔表11—6〕
1987年乡镇建筑业统计表

89人,其中助理工程师9人,技术员3人;建筑安装产值301万元,利润3.2万元,缴纳税款2.6万元。

县第三建筑公司原名双河区桃岭乡桥头大队建筑队,为乡镇企业。1967年有五六人到梅山做小型建筑业务。1976年发展为桃岭乡建筑队后,技术力量不断增加,工程质量逐步提高,1985年更名为县第三建筑公司。

二、设计施工


结构本县传统房屋建筑结构,集镇以砖木结构为主,农村多为草木结构、竹木结构和土坯木结构。金家寨、麻埠、流波三镇和古碑、南溪、吴家店、丁家埠小街,多为青砖小瓦砖木结构,极少楼房。


县城梅山开始兴建时,仅有10余个机关团体房屋为双层砖木结构,其余均为砖木结构的平房,但采光、通风已有重大改进。60年代始有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80年代初,砖木结构在县城基本淘汰,县以下集镇开始有砖混结构。


设计1955年六安专区建筑公司在梅山建房时,由其自行设计。1963年县建筑社(今县第一建筑公司)成立生产技术组,开始承办房屋设计。1980年5月县基建局成立规划设计室,由4人组成,次年8月,安徽省建设厅发证,定为丙级单位。1981~1986年,设计本县各种建筑物计11.5万平方米。较突出的设计有县革命博物馆和工人文化宫,前者被称为六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设计。

县城梅山受郯(城)庐(江)断裂带影响,设计多层建筑物时需提高设防裂度;地表土层为粘土、亚粘土,承载力为15~20吨/平方米,东西两侧山坡大部分为碎石土,承载力为25吨/平方米。


施工本县房屋建筑施工历来以木工为主,瓦工为辅,技术单一。屋面工艺均为木架、木桁条,跨度受限制,耗木料多。50年代后期,梅山建房屋面由小瓦逐渐改为平瓦,增加了油毡和屋面板。60年代后,屋面施工技术多次改变,由木架到钢筋屋架,由全钢架到钢筋混凝土平顶。外墙由清水墙逐渐改为混合沙浆涂面。楼地面、楼梯由木材改为水泥预制楼板和整浇水泥楼梯。70年代,建筑施工有较大进步。县建筑工程队建成水泥预制厂,采用钢筋张拉机,水泥构件重量减轻,受力性增强,节省钢材,降低了造价。水泥和金属在建筑上应用增多,水泥地面逐渐代替三合土地面,有了宽跨度、多层的大型建筑物。电力和机械的广泛应用,减轻了施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和工程质量。装饰工艺引进人造石、彩瓷砖和马赛克,天棚逐渐改用麻纹纸或钙塑板。外墙开始用水刷和剁假面。县五金厂防渗水水塔、金光钢厂沉井、县水泥厂立窑和梅山酒厂的酒精塔,都是县内70年代建成的较大工业建筑。1974年兴建县体育馆,钢木屋架,跨度22米,是县内跨度最大的建筑物。80年代,内装饰由清一色的刷石灰水,逐步采用化学涂料、瓷砖墙裙、马赛克墙裙、贴墙布、水磨石墙裙。县医院制剂室因灭菌需要,内墙6面全部贴大理石。1980年建县招待所后楼,首次使用磨花石机。1983年县博物馆采用大理石柱贴,马赛克地面。县水泥厂建造的圆筒仓,可装石子1520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