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戏剧表演
常年演出建国前,各地流动戏班来县内流动演出,时演时停。建国以后,县剧团、剧场建成、县城内则常演不停,基本达到每日日夜2场。农村的半职业和业余剧团,农活间隙也经常演出。城镇以演传统戏为主,“四清”运动及“文化大革命”期间,主要演现代戏或样板戏;农村则以演现代风味浓厚的小戏剧为主,“文化大革命”中也演样板戏。
会演调演本县从50年代初起,每年都举行参与一二次县内或地区的戏剧会演和调演。
1956年4月2日,举办霍邱县青年业余文艺观摩演出,城乡俱乐部、业余剧团、高级农业社代表347人参加,演出34个节目:其中《拾棉花》、《绣带子》等5个节目获节目奖;《锣鼓棚子》、《淮调》获音乐奖,68人获表演奖。《淮调》又被选拔参加省会演,获音乐节目一等奖。
1959年11月3日到7日,举办霍邱县业余文艺会演,参加76个代表队,演出76个节目,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1个;84人获表演奖。获一、二等奖的6个节目,参加地区会演,有1个节目获地区会演奖。
1973年12月10日,从会演中选出6个节目参加六安地区文艺创作会演。
1986年12月27日到30日,举办霍邱县业余文艺会演,姚李、叶集、长集、扈胡、石店、周集、城郊7个区(镇)200人参加,演出自编自演的戏剧、歌舞、曲艺等18个节目。姚李区庐剧《双玉镯》获创作、演出一等奖,城郊区推剧《此路不通》获创作、演出二等奖,扈胡区黄海戏《特殊嫁妆》获创作三等奖、演出二等奖,周集区黄梅戏《两只樟木箱》、长集区黄梅戏《接嫂嫂》、叶集镇黄梅戏《飞信长虹》获创作演出三等奖。获剧本创作奖的有汪礼堂、袁祖光、陈学本、孙明久、王文春、安天国,获表演奖15人,精神文明奖1人。
二、电影放映
民国27年(1938),城关首次放映无声电影,然后到各较大集镇流动放映。
1951年9月,中央赴老根据地慰问团来县慰问,带来有声电影片《沙漠苦战记》,在县内放映。
1953年,安徽省第21电影放映队来霍邱城乡流动放映。1955年,省在本县增编第76队,次年又增编第145队和第146队,至此全县有4个放映队并交县代管。同年9月,县将各队改建为霍邱县第一、二、三、四4个放映队,分片包点放映。1963年以区建队。1971年,放映队交区管理,到年底全县有7个放映队、25名工作人员。由于出现国家办与社办之间“争地盘”、“争收入”的矛盾。1980年1月,对国家办电影队进行调整,或并入区电影院(影剧场)或撤销。1981年底,全县农村已无全民所有制的电影队。
1958年,河口公社办起全县第一个社办电影放映队,以后发展停止。“文化大革命”中期开始恢复,到1979年全县已有38个区、社放映队。
1981年,出现个体(含联户)性质电影放映队。到1987年乡办、个体联户办电影放映队87个(不含影剧院场):其中16毫米影机放映队61个(集体34个,个体34个、单位3个),8.75毫米影机放映队22个(集体16个、个体4个、单位2个)。
在农村电影放映前加映幻灯片,宣传时事。或由基层干部简短通报中心工作。农村放映电影,60年代前多用售票方式,以后多用包场方式。无论售票或包场,秩序都不易维持,尤其是80年代以后放映场常有打架及其他流氓起哄行为。1986年仅长集一区,曾发生两起在放映场上打死人的现象。个体放映队不少停映,队数减少。
1987年2月,全县有52个农村放映单位参加中央六部委联合举办的首次《农村科教电影汇映月》活动,全县先后发行农林牧副渔各类科教片29个拷贝,放映效果优良,受教育观众56万人次。姚李、河口、高镇、五塔等4个单位,获中央六部委颁发的奖状和省六厅局颁发的奖励证书。
县电影院(原名影剧院)位于县文化馆东南约40米。1957年动工兴建,1958年元旦竣工,交付使用。电影院观众厅面积720平方米,安装木条椅座坐1076个(1980年改为木翻板椅)。配用长江54-35型提包放映机。1976年改用松龙江5501型35毫米座机。“文化大革命”中,改名“五·七电影院”。1977年恢复霍邱县电影院名称,有工作人员25人,配经理1人,副经理2人。1986年到1987年,集资30万元翻建,把闸式门厅改为立柜式门厅,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安装1102个木质翻板新座椅;改单机放映为双机放映,使用新型松花江5505型座机、氙灯光源、金属银幕。
叶集电影院叶集镇利用原老戏院改建。1970年,重新维修,观众厅面积476平方米,安装水泥条凳座位915个;配用长江54-35型提包放映机。1979年更换井岗山103型放映机。该院后由县政府决定,交县电影管理站(电影放映公司)管理。1980年,重建门厅,更换胶合翻板坐椅894个,现有职工28人,配正副经理兼正副站长各1人。
周集电影院1980年兴建露天电影院。1983年建成新型电影院。建筑面积1024平方米,有机械管道通风设备,木质翻板座椅1053个,配解放140-型35毫米移动式座机1台、F16-4Ⅱ型16毫米提包放映机1部。1987年,有职工7人。
区乡村影剧场(院)本县农村建影剧场开始于1976年兴建的柳树乡观山村影剧院,随之龙潭乡、西皋乡影剧场相继建成。1980年后,又兴建孟集、长集2个区影剧场及姚李、大顾店、三元、岔路、马店、左王等14个乡影剧场。这些影剧场各设座位300~1000个不等,配用16毫米放映机。另外,县内还有一批个体和联户办的简易影剧场(院)。
1987年6月,省文化厅授予左王乡影剧院为文明电影放映单位称号。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