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农技推广是把科技成果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桥梁,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强农村经济的动力。解放后,区内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兢兢业业,辛勤劳动,在应用科技成果、试验、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上,做了大量工作,不断促进了全区农业生产的发展。50年代,主要是推广耕作制度变革技术(“三改”即一季改两季、旱改水、低产改高产),引进农作物良种、推广双季稻栽培、小麦条播密植等技术;六、七十年代,重点是推广稻、棉良、原种繁殖技术,大力开展推广油菜地苗、棉花营养钵育苗、水稻薄膜育秧,新式茶园培育以及大量引进、推广农作物良种等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农作物良种等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及其防治技术;80年代以来,重点推广粮、棉、油高产栽培技术,杂交稻繁殖制种,低产茶园改造,水稻旱育稀植、优化配方施肥、微肥施用,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一)栽培技术
水稻主要推广育秧、插秧和大田管理等技术。解放前,育秧方式为水育秧;1952年推广合式秧田;60年代提倡通气稀田;70年代初推行小苗带土移栽技术、中期推广温室蒸气育秧和温室无土育秧,早稻地膜育秧和湿润育秧技术;80年代以后,推行两段育秧和稀播壮秧技术;90年代推广水稻旱育秧植技术。
插秧规格。解放前,普遍为“大五棵,一尺跨两头”。解放以后,推广水稻合理密植技术;70年代,普遍推行“三六寸”、“四六寸”的密植标准,并推广拉线插秧技术;80年代,推行小株密植技术,并推行化肥溶液蘸秧根插秧技术。大田管理技术上,建国前,插秧后长期灌深水,待稻抽穗成熟后才排水。解放后,推广浅水勤灌技术,提倡“浅水插秧、寸水活棵、分前后期烤田、复水孕穗、成熟期干干湿湿”的科学灌溉法。中耕耘草一般2—3次,实行化肥耖口,早施追肥,抽穗时施用“穗肥”,并推行叶面喷肥。
棉花主要推广适当密植,育苗移栽,整枝管理,多熟制栽培,病虫防治和棉花化调技术。解放前,棉花主要是一年一熟制。解放后,50年代主要推广蚕豆(大麦)—棉花一年两熟制和小麦—棉花、油菜(白菜型)—棉花两熟制;60年代推行大墒小墒技术;80年代以后,推广油菜(甘兰型)—棉花两熟制。近年来,提倡菜—棉—菜一年三熟 和多熟制技术。育苗移栽技术方面,棉花播种过去以撒播为主。50年代初推行点播为主,试行划行条播,方块育苗和毛竹筒装营养钵育苗等试验;六、七十年代,推行开花沟点播或条播。80年代,推行开沟点播或条播。90年代,推行薄膜营养钵育苗移栽,近年推行棉花、油菜双移栽技术。合理密植技术上,50年代,实行点、条播,圩区第亩4000株左右,圩区每亩4500~5000株。60年代,圩区每亩4500株,山地每亩6000株以上;80年代,随着土壤地力和施肥水平提高,圩区每亩一般3500株,丘陵 区每亩4000~4500株。整枝技术,以1951年推行试验、示范为开端;1953年推广打顶技术;60年代推广摸水杈、去老叶、摘边心等技术。之后,整枝技术较全面推开;80年代末以来,推广摘早蕾和化调技术,对协调棉花植株养分输送,减少蕾铃脱落,保蕾成桃,提高棉花产量有明显效果。
病虫防治技术方面。50年代初推行“开一”温汤浸种和西力生、塞力散拌种,预防立枯、炭疽病以及棉油乳剂、石硫合剂等土农药防治棉蚜、棉红蜘蛛;1956年,开始用666等有机氯农药防治叶面害虫。1957年引进进口1605、1059高效高毒农药防治小地老虎、棉铃虫;70年代,采用化学农药柳把诱、人工捕捉和诱剂等防治技术,进行综合防治;80年代,推广苗期不用或少用农药,摘早蕾技术,并开展应用棉花生长激素。
棉花化调技术。东至、贵池主要棉区,90年代初,大面积推广“缩节安”等全程化控技术和推广“大钵壮苗”技术,并开始进行杂交棉花良种和引进试验、示范和杂交棉制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统称“棉花化调技术”。
油菜80年代以来,大面积推广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病虫综合防治以及大壮苗移栽技术,开展了“双发”(冬发保养春发)促高产的综合栽培技术,收到了明显的增产效果。
(二)施肥技术
主要是推广农家有机肥的施用和绿肥种植技术;化肥施用技术;粮棉油等作物专用肥的制造和施用技术;测土优化配方施肥技术以及微量元素、微肥的施用技术。
(三)作物保护
植物保护重点推广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的病虫预测和病虫防治以及植物检疫等。
农作物病虫发生的种类,本区历史上蝗虫危害最多。常见的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有蝗虫、稻螟虫、稻苞虫、稻瘟病、麦黑穗病和示霉病、桑树萎缩病、茶毛虫、菜青虫、蚜虫等。建国后,蝗虫基本消灭。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耕作制度的变更,给病虫带来了丰富的食料和有利环境条件,农作物病虫发展和种类越来越多。据有关植保资料反映:水稻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六螟、稻纵卷叶螟、稻螟丝、鱼泥虫、稻苞虫、稻蓟马、稻飞虱、稻叶蝉、稻瘟病、恶苗病、纹枯病、小球菌核病、胡麻叶斑病、白叶枯病、赤枯病等病虫害;棉花有棉蚜、棉铃虫、红铃虫、播叶蝗、棉叶蝉、造桥虫、叶跳虫、炭疽病、立枯病、枯黄萎病、红叶兰枯病等;麦类主要有麦蚜、麦粘虫、麦诱病、赤霉病、小麦散黑穗病、大麦坚黑穗病;油菜主要有菜青虫、潜叶蝇、病毒病、菌核病、白锈病、白粉病等;茶叶主要有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卷叶蛾;桑树主要有萎缩病、桑螟、桑瘿虫、桑尺蠖、桑毛虫、桑天牛;苎麻有赤灰蝶、黄夹等;黄豆有豆天蛾、豆螟、豆芝青、黄曲条虫;白菜主要有菜青虫、菜蚜、机腐病、病毒等。区内农作物病虫发生种类多(约有一二百种),会给农作物造成灾害的病虫主要有——水稻的病 虫害,三化螟在50年代初一年发生三代;60年代,以双季稻为主,“四稻”具全时一年发生四代,常与稻纵卷叶螟混发,山区常遭第三代严重危害;70年代,部分地区有过大发生。褐飞虱、白背飞虱,一般6月初由南方迁飞而入,一年发生四至五代,危害较大。1974年—1975年,三四代褐飞虱大发生,一些地方晚稻因虫灾严重减产。80年代以来,白背飞虱在杂交晚稻田中发生占优势,发生量显著上升,部分稻田受害减产。稻蓟马常年六七月份发生量大,危害双季晚稻秧苗比较严重。稻瘟病是本区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1972年、1977年、1982年、1983年,早稻穗须瘟均使水稻严重减产。白叶枯病,50年代,零星发生;60年代局部地区危害;70年代以来,已成为区内危害水稻造成损失最朋的病害。纹枯病,70年代以来,由于水稻施肥量增加而成为区内水稻主要病害之一,造成的损失仅次于稻瘟、白叶枯病。
棉花方面,红铃虫是区内棉花常发性的钻性害虫,1964年——1970年危害较重,70年代下降,80年代有回升,一般一年发生三代,少数年份有不完全四代。棉铃虫,一年发生五代,1971年、1972年连续两年大发生,一般损失达40%,严重的60%以上;1974年和1978年又有中等偏重发生,损失30%左右;1992年和1993年又爆发成灾,损失严重。棉叶蝉(红蜘蛛)也是区内常发性的叶面害虫,近年来,连年严重发生,成为棉区综合防的特殊对象。棉花立枯、炭疽、黄、枯萎病均使棉花苗期易遭立枯、炭疽病的危害,1964年东至县上高棉花原种场发现枯、黄萎病病株,1965年大渡口区蔓延;70年代,有的危害严重,棉田绝收,后来推广抗病品种,开展综合防治,危害逐年减轻;近两年,部分棉田又有回升,危害严重。
油菜以菌核病、霜霉病和油菜蚜虫的发生危害。
小麦赤霉病是区内普遍发生造成损失的小麦病害,历年均有发生。1973年、1975年、1977年、1984年四年重发,发病率在30%以上。
解放以来,本区推广的主要植保技术措施。一是病虫测报技术。各县(市)都非常重视病虫预测预报技术的推广,地、县(市)、乡、村三线都建立了病虫测网点,广泛宣传病虫测报技术;二是植保植检技术。60年代以来,区内就注意农作物植检技术的宣传,对调入的种子、苗木实行植检;80年代,配备了检疫人员,从事检疫对象的发生蔓延;三是人工防治技术。建国以来,推行稻茬、田埂“三面光”,泥盐水选种,处理病草、人工捕捉等措施防治虫害;四是生物防治技术。全区曾先后推行“7216”防治稻道虫、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稻田养鸭食虫、棉铃虫引诱剂、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等生物防治技术,效果较好;五是物理机械防治技术。50年代,温水浸种。六、七十年代,点灯诱蛾,柳把诱蛾,改进栽培技术,选用抗性品种;六是化学防治技术。主要是大力推广新型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对于控制、减轻和消灭某些病虫害起了很大作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