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公共卫生
1950年至1952年,针对美国侵略者在朝鲜进行了细菌战和区境各种地方病、传染病的广泛流行,全区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除害灭病运动,治理环境卫生,订立“爱国卫生公约”,普及卫生知识。1958年,开展除“四害”运动,扑灭麻雀、老鼠和蚊蝇。60年代,开始对饮食服务行业进行卫生管理和必要的消毒。到70年代,每年对饮食和服务行业进行卫生大检查和经常对从业人员进行体检。1974年起,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重点加强粪管、水管,改善农村生活、工作环境。至1977年,全区实行“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造厕所、水井、牲畜圈、炉灶、环境卫生)。80年代起,各县县城相继建立环卫所,设置垃极桶,配备洒水车和垃圾运输车。1979年至1981年,贵池县用于环境卫生费用达96.11万元,城镇环境卫生面貌得到逐步改善。
1984年,国务院颁发《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全区各地加强旅馆、理发、浴室及商场、文化娱乐场所和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1985年12月,卫生防疫部门对石埭县石灰岩溶洞蓬莱洞和鱼龙洞进行卫生学调查,为石台地区的溶洞开发和旅游提供了预防医学的本底依据。1991年8月,地区卫生防疫站协同地区邮电局,对贵池市及地直近千门电话送话器进行预防性消毒,随机抽样监测表明,对送话器预防性消毒,传染病交叉传播,保护了用“话”人的身体健康。对池州体校游泳池水质进行细菌学调查,并建立了本底资料档案。是年,青阳县对蓉城、木镇、庙前、陵阳等地,开展公共场所监督检测。对旅馆、酒吧、咖啡馆、茶庄、浴室、理发店、美容厅等进行一年一次的体检。共体检300人,发证率95%以上。1990年,全区继续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和本底调查。全区总监测单位891家,从业人员1367人,体检办证651人,占47.67%,检出“五病”2人,全部调离。1993年,全区换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60个(集体13个,个体47个)。全年监测水样细菌样41个,理化样19个。是年,全省开展“农村厕所背景调查”,省抽取贵池市为样本县(市)之一,共调查1691户、7545人的农户厕所,24个农村公厕、9个小集镇公厕。1691农户中,有厕户1689个,有厕率99.88%。 公厕卫生合格率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均未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解放前,各县城乡居民多饮江、河、湖、溪、沟、池塘、山泉、井水,且饮用不分,人畜共源,水质污染严重,导致疫病流行。建国后,饮水卫生列为卫生防疫工作重要内容,逐步开展饮用水卫生工作。在农村提倡分塘、分段用水,城镇提倡建公用水井。
1972年8月,根据国家卫生部在武汉召开的长江水质污染状况调查协作会议的统一要求,池州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组组织卫生、水电、工业、基建、航运、水文、气象、水产等部门和有关厂矿勘察部门大协作,抽调12名医务、化验人员,组成调查组,对长江贵池段连续3次进行丰水期水质污染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水质基本状况在正常范围,未发现有汞、砷、铬、氰、酚等有害物质的污染。但贵池沿江各工厂都无废水处理设备,工业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新开河与秋浦河而流入长江,河水已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1974年1至2月,池州地区血防防疫所,对贵池县自来水厂进引水质检验。水样分别采自自来水厂长江取水点(趸船取水处),水厂清水池(已经净化处理的水)及用户末梢水(县卫生防疫站实验室)等三处,共检验理化和细菌项11项。检验结果表明,浑浊度无论是水源水、清水池及末梢水都超过国家标准(清水池4倍,末梢水2倍),大肠菌污染较严重(国家水质标准:每升水中大肠菌不得超过3个)。这次检验三种水样都在230个以上,为国家标准的76倍以上。贵池县自来水厂的水质浑浊度大及大肠菌污染严重的原因:一是受秋浦河上游工业废水及趸船附近船只停舶的污染;二是由于水厂制水过程管理不善,未按水质净化要求处理。
1975年1月,为贯彻落实(73)158号文件及沿江六省一市长江水质调查第4次协作会议精神,地区血防防疫所,于1973年长江水质调查的基础上,对长江贵池段枯水期水质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共设4个采样断面,采取104份水样,获得各种分析数据438个。结果表明:这次长江水质调查五项毒物均未检出,说明贵池段水质良好。但秋浦河水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河口断面各次均发现酚类,平均超过国家饮用水质标准2至3倍。主要原因是沿河两岸工厂排入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及城镇居民的生活废水所造成。
1976年,据池州地区基本建设委员会不完全统计全区20个主要厂矿,每天排出的废水达9万吨(不含三线厂)。这些厂矿无净化设施,废水污染水源。贵池县城区沿秋浦河、白洋河、新开河的化肥厂、肥皂厂、镀锌厂、农药厂、烧碱厂、造纸厂、酒厂、治炼厂、肉联厂等12个工厂,每天排出的废水约3万吨,含有氰、酚、铅、锌、铬、镉、酸、碱、农药、比啶、硫化物、铵盐及各种悬浮物质和无机盐,污染农田和地下水源,威胁和损害人民健康。自1976年起,地直厂矿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搞好“三废”治理。如池州农药厂、贵池铅锌治炼厂等企业,已兴建洪水、生化处理工程,逐步治理“三废”,使长江贵池段及池州港水源污染得到控制,水质有所改善。
1978年以后,各县对农村分散式饮用水进行卫生状况调查和水质检测。1979年,贵池县分别在5月丰水期与12月枯水期,对山区牌楼、高坦、刘街、丘陵区马衙,圩区江口、木闸等共6个公社29个点进行二次水质采样调查。翌年,又对唐田、殷汇、双桥、梅龙、茅坦、观前等7个公社22个点,采水样33份作理化细菌检验,直至1980年基本完成水质调查任务。石埭县选择丁香、莘田两地有代表性的水源(井、沟、河、塘、池),分别作了水质检测。1980年,各县城关镇大都建立了自来水厂。东至县在部分集镇安装饮用自来水,农村圩区推广手压井、水泥涵管井等。1983年1月,全国改水会议后,各地农村坚持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兴建土自来水厂,改良水井,革新沙滤池,使全区近200万农村人吃上了清洁卫生水。贵池县桃坡乡桃坡村9个生产队都建了水塔,家家用上自来水。东至县东流镇菊江渔业村,全村21户,自筹资金1万元,建造一座高10米,容量为15立方米的水塔,全村居户都饮用了自来水。
1990年4月,池州专署转发地区爱卫会《关于1990年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应逐步建立多种分散式给水设施,改善饮水条件,要使全区农村饮用安全卫生水受益人口达80%以上,集镇饮用自来水人口达100%。东至县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又拨款3万元,用于农村改水,计划增加受益人口8万人左右。
1991年,全区发生百年一次的大水灾。针对因洪涝灾害造成部分饮水设施破坏、水源污染等情况,各地对淹没污染的水井进行了清淘、消毒。全区使用消毒药品5.6吨,新打水井及手压井1.138眼。饮用清洁卫生水人数由1990年605737人(占农村人口48.6%)上升到928253人(占农村人口63.07%),石埭县有20%的人群饮用自来水。九华山管理处投资90余元,用于改水。翌年上半年,全处100%人群饮用安全卫生自来水。
1992年,全区集资231万元用于改水工程的建设。使本区饮用清洁卫生水人数由1991年的928253人上升到100.52万人,占农村人口的72.26%;饮用自来水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由1991年的16.42%上升到1992年的72.26%。本年秋专署爱卫会在石埭县召开了有分管县市长参加的改水现场会议,推动了全区农村改水工作。1993年,全区有103.44万人,饮上了清洁卫生水,占农村总人口的73.56%。
(二)爱国卫生运动
解放初期,全区掀起了以反对美帝国主义在朝鲜进行细菌战争为中心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50年代,爱国卫生运动转入以“除四害”为中心,动员城乡群众除害灭病。70年代初,重建各级爱卫会机构,继续深入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80年代初,爱国卫生运动纳入“五讲四美”“精神文明建设”内容。1984年起,全区创“卫生城镇”、“文明卫生单位”和“无鼠害城镇”等活动,不断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把池州爱国卫生运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广大城乡卫生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1973年8月9日,成立池州地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1988年8月复置池州地区。翌年2月,重建地区爱委会。
反对细菌战1950年至1952年,全区开展了以反对美帝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皖南池州专署及各县人民政府发出开展细菌战和卫生防疫宣传工作的指示,层层建立防疫机构,订立爱国卫生公约。贵池、东流、至德等县举办反对细菌战训练班,以提高反细菌战的认识,掌握扑灭细菌的卫生科学知识和方法。1952年,东流、至德两县训练村卫生员223人,共出动29个宣传工作队,张贴标语815张,黑板报67次,广播20次,演讲会45次,放映幻灯10套22天,观众5000余人,话报剧151次,展览会1次,受到教育的达10万人。两县还组织力量,进行预防注射。据不完全统计,共接种213400人,其中,牛痘菌77452人,鼠疫苗48572,四联疫苗85376人,白喉预防注射2000人。在反对细菌战卫生运动中,全区从城镇到农村,从交通沿线到偏僻山区,广泛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城乡家家动员人人动手,消灭苍蝇、蚊子、臭虫、老鼠、清除病菌媒介和昆虫孳生地。1950年至1952年,贵池县发动40多万人次,灭鼠177186只,灭蝇484.2斤,修建厕所8417处。东流、至德等县共清除垃圾103979担,疏通沟渠4450条,填平坑洼地和洪水塘2098条,填鼠洞1320个,改建厕所6356个,新建厕所9094个,取缔露天大粪缸658个,灭蝇298斤,灭蚊261斤,灭鼠14024只。1952年,至德县永胜乡被授予爱国卫生模范乡。1951年10月,青阳县蓉城镇各街道成立卫生小组,建立禁止家禽家畜散放街心及定期举行清洁卫生大扫除的制度。1953年后,卫生工作转向正常化。1954年,石埭县发动全县人民大搞环境卫生,消灭“五毒”(蝇、蚊、蚤、虱、鼠),家家订立爱国卫生公约。贵池县结合生产,搞好农村卫生,仅池州镇清扫垃圾181250担。
除四害讲卫生1956年,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要求,各县相继建立除害灭病指挥部,发动群众,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5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各地大张旗鼓地掀起了以除“四害”(“四害”指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讲卫生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高潮。是年1月16日,中共安徽省委召开全省除四害广播动员会,各县也相应召开除害灭病动员誓师大会。8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继续开展“除四害”运动的决定》,全区除四害群众运动达到高潮。东至县发动676598人次,计消灭老鼠1811233只,麻雀964366只,蚊虫481公斤,清除垃圾1481.253吨,出现了尧渡、葛公、蛛虹、永丰、坦埠、五丰等6个“四无”乡镇(即无鼠、无蚊、无蝇、无雀)。1956年至1959年,青阳县发动群众400余万人次,灭蝇、蛹1.49万斤,灭蚊531斤,灭鼠137万余只,灭麻雀97万余只。1960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指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口号是“除掉老鼠、臭虫、蚊子、苍蝇”。是年,青阳县城乡广泛开展灭鼠活动。全县普遍组织灭鼠专业队,全年共灭鼠563608只,灭蝇蛹7362斤,灭蚊及幼虫458斤,清扫垃圾1359585吨。
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63至1965年,根据中央提出的经常与突击相结合的精神,继续深入地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并使爱国卫生经常化制度化。1965年12月,池州专署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继续大力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提出“三管”(饮食、水、粪)、“两灭”(灭蝇、灭蚊)的口号,要求结合积肥,建修粪窖,搞好预防接种,控制疫病发生。1972年起,根据中央“以后全国城乡各地每年春初、夏季均要大张旗鼓地搞一两次卫生运动,定为常例”的指示精神,地区决定每逢重大节日及春、夏、秋三季都要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平时做到卫生经常化。1977年,着重加强城镇卫生管理,改变粪便乱掏、洪水乱拨、垃圾乱倒、禽畜乱放、建筑材料乱堆的现象。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区爱国卫生群众运动更加蓬勃发展。是年4月7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地县恢复和健全了爱委会组织及其办事机构,充实了办公人员。使爱国卫生逐步走向正轨化和制度化。1981年,普遍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全区把治理脏乱差与建设文明单位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以“三管一灭”(管粪、管水、管饮食、灭苍蝇)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82年2月,安庆专署在贵池县召开全区爱国卫生经验交流会。1983年至1984年,各地进一步加强城镇卫生设施建设,全区城乡开展灭鼠活动。其中,贵池县灭鼠58万多只,青阳县灭鼠9万余只。1984年,安庆行署爱卫会和专署卫生局在东至县联合召开灭鼠工作表彰脍,东至县尧渡镇梅城村被评为全区灭鼠先进单位。1986年10月,专署召开全区爱委会工作会议,提出今明两年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以灭鼠为重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确定自1986年起,每年3月和11月为全区灭鼠突击月。1988年1至9月,根据狂犬不断伤人的情况,各县发动群众打杀狂犬。东至县在城关灭犬76只,基本实现无犬城。贵池县组织120名兽医深入千家万户,对确系家犬实行登记建档,注射狂犬疫苗,实行挂牌发证,以控制狂犬病的发生。1990年,全区灭鼠活动继续开展。至1992年,专署驻地贵池市城区鼠密度,经全国卫生检查团安庆二团专家检查,粉迹法为1.8%,折合鼠迹法0.38%,(国家规定,城区鼠密度不得高于粉迹法5%,鼠夹法1%)。
创建卫生城市活动1984年起,根据中央和省委决定,全区将爱国卫生运动纳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的活动。是年,全区以创建文明单位为中心,以治脏为重点,以省制定的卫生检查评比记分标准为依据,开展检查评比活动。11月20日,安庆专署组成检查团,分十个检查组,对全区爱国卫生工作情况进行大检查并在东至县集中评比。贵池县被评为安庆行署爱国卫生先进县。贵池中学、贵池县委机关大院、贵池县县医院、城关农贸市场等单位被评为全国爱国卫生先进单位。1990年8月,池州专署、贵池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创建卫生城市动员大会。8月18日,省创建卫生城市检查团到池州,进一步推动了创建卫生城镇活动的深入发展。贵池市狠抓目标管理,综合治理脏乱差,确定三个大院(地区、市委、市政府大院)、两个车站(贵池汽车站、旅游汽车站)、一个码头(池州港)、一个学校(贵池中学)、一个商店(池州商场)、一个工厂(市自来水厂)、一条马路(长江路)和一个农贸市场(翠百路集贸市场)为全市建设卫生城市的示范点。被地区、专署授予“九华杯”奖的石埭县,建立了环卫所,实行二级清扫网,使城内卫生状况得到改善。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