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前,安徽省专、市、县的侨务工作管理归属不统一,有的归属人委办公室负责,有的归属民政部门负责,有的归属统战部门负责,有的归属公安部门负责,有的归属宗教民族事务部门负责。1968年6月,省侨务工作由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办事组外事小组统一管理后,有了比较明确的归属。此后,有外事小组的地、市也把侨务工作统一兼管起来。
1982年6月1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专门下文同意各地、市侨务办公室对外挂牌和使用公章。至此,安徽省的合肥市、芜湖市、淮北市、马鞍山市、蚌埠市、淮南市6个省辖市及安庆行署、徽州行署、巢湖行署、阜阳行署、六安行署、滁县行署、宿县行署、宣城行署8个行署先后成立了侨务办公室并挂牌工作,与同级外事办公室合署办公。
1982年8月9日,安徽省侨务办公室专门下文,根据当时县(市)一级未设专职侨务机构的状况决定:凡设有外事办公室的县(市),侨务工作由县(市)外事办公室主管。比较明确地规定了侨务工作的归属。
1983年下半年,全国进行机构改革,精简机构,部分行署侨务工作的对象较少,撤销了侨务办公室。但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淮南市、安庆市、铜陵市、阜阳行署、安庆行署、巢湖行署仍然保留了侨务办公室机构。
1984年7月,安徽省侨务办公室召开全省侨务工作会议,加强对侨务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员会决定:地、市、县(市)侨务机构单列,并明确规定各级侨务办公室划归政府序列。至此,在1983年机构改革中撤销侨务办公室的地、市,又陆续地重新成立了侨务办公室,与外事办公室合署办公,并配备了专职侨务工作干部。各县(市)亦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先后成立了侨务办公室,或与县(市)外事办公室合署办公,或与政府办公室合署办公。根据工作量的大小,人员配备最多的县(市)有专职侨务干部6名,最少的县(市)有兼职侨务干部1名。
“文化大革命”前省辖市、各专区及所辖县主管侨务工作的单位人员见表3—1—4、表3—1—5。
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各市和专区主管侨务工作的单位一览表

1966年以前各专区辖县主管侨务工作的单位一览表

续表


80年代各地市及所辖县(市)侨务机构见表3—1—6。
安徽省各地市及所属县(市)侨务机构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