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轻纺工业
县内纺织业历史上以个体加工形式为主。1956年合作化时期,轻纺工业开始以合作社(组)及小型工厂多种形式兴起。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轻纺工业由兴起到并停,变化频繁,唯棉花加工、服装、木竹加工。印刷业逐渐发展。
80年代,一些中小型轻纺企业发展迅速,国营、集体、乡镇一齐上,棉纺、西服、针织业拥有最新设备,一部分产品销往国外。1987年,县轻纺工业有棉花加工、棉纺、针织、服装、鞋帽、木竹、印刷业(不包括乡镇企业)12家,职工1994人,占全县职工总数的15.1%。固定资产原值2276.9万元,占全县固定资产原值20.1%,年产值3708.1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4.56%,实现利税428.5万元,占全县工业利税额的11.8%。
一、棉花加工
境内产棉历史悠久,民间棉花个体加工遍及产区。1949年东流县供销社开始组织棉花加工,当时设备基本是畜力车(牛车)和人力车(脚车)两种,台时产量分别只有2公斤和3.5公斤。1953年东流县供销社创办小型棉花加工厂,1955年成立大渡口轧花厂,并安装皮辊轧花机40台。此后相继成立将军庙、姜坝、东流、张溪、白笏5个轧花厂,增设棉花收购点13个,有的收棉组自行组织民间轧花车进行棉花加工。1955年底东流县共组织畜力、人力轧花车73台,动力机5台,每天轧籽棉5.5万公斤。1959年自制小型锯齿轧花机6台,投入棉花加工。1960年,第一台(80)片中型锯齿轧花机和1台(141型)剥绒机在胜利轧花厂(将军庙轧花厂易名)安装投产。1963年轧籽棉数量上升到960万公斤,加工规模也不断扩大,6个轧花厂共有中型锯齿轧花机2台,剥绒机3台,皮辊轧花机42台,每月可加工籽棉150万公斤。同时大搞技术革新,提高加工产量和质量,锯齿轧花机台时产量平均达到225公斤,皮棉含杂率由1961年4.4%下降为2.7%,1965年增购轧花机34台,轧花386.12万公斤,创轧花总产值312.66万元。70年代中期,姜坝轧花厂并入胜利轧花厂,1976年,大渡口、胜利、东流3个轧花厂边收购边加工,锯齿机平均台时产量由1963年225公斤上升到290公斤,加工产值达580万元,比1963年增长85.5%。1980年加工棉短绒29万公斤,1985年加工棉花(皮棉)719.5万公斤。1984年由自购自销改为定购统销,交棉麻公司经营,棉花平均级别为3.21,平均长度27.62毫米,平均出花为38.43%,每百公斤收购均价292.82元。1987年,全县5个棉花加工厂,共有职工278人,固定资产原值343万元,年产值1284.8万元,创利税61.6万元。
二、针织棉纺
享有棉乡之称的东流、至德两县,为民间土纺土织提供了资源。两县乡村男耕女织,传统悠久。清同治二年(1863),建德县人胡士八在尧渡下街手工操作丝线、罗布底、丝包头巾、绣花线、花边等,产品除满足当地乡民需求外,还肩挑到江西、安庆、望江等地销售。民国37年(1948),至德、东流两县丝棉针纺业49户,从业人员54人,产值1.08万元。较为出名的大渡口盛干舟棉织来料加工店,民国27年就从事棉织加工。解放初期,至德、东流两县针织棉纺业有153户,从业人员168人,产值11.77万元。1956年至1957年,两县先后在大渡口、尧渡街各成立1家棉织组和制线组,从业人员19人,年产值3.2万元,利润0.1万元。1957年至1958年,先后组建至德光荣、红旗针织厂,东流棉织、针织厂。1958年11月,筹建东流纱厂,占地19500平方米,有1.5万锭生产能力,当年投资45.5万元,其中设备投资8万元,到1960年纱厂职工有233人,年产值23.98万元,利税3.26万元。1959年东流针织厂并入红旗针织厂,棉织厂并入东流纱厂,同年6月撤销红旗、光荣针织厂,成立地方国营红光针织厂。1960年,县针织、绵纺两家职工313人,年产值38.23万元。同年10月,东流纱厂下马,40%职工带薪下放,次年10月在册职工全部下放。1961年2月撤销红光针织厂,职工不带薪全部下放。1962年成立县针织修补社,职工37人,固定资产原值1.23万元,当年实现产值9.11万元,1965年4月与县被服厂合并。1970年初,在县被服社小针织车间基础上,筹建地方国营东至县针织厂(1982年改名江南针织厂),1971年2月正式投产,职工70余人,年产值近7万元。1981年,生产能力在原来基础上扩大了2倍,花色品种由150余种发展到350多种。1987年产值增加到295万元,利税48万元。1982年3月,成立东至县棉纺厂筹建指挥部,1983年在实现主体工程时,县内遭受洪涝灾害,农业歉收,因资金不足而下马。1985年经省纺织工业厅批准续建,定名安徽省东至棉纺厂,1987年3万锭棉纺全部运转。该厂可生产—10S到60S的普梳、精梳纱、线,单产达到38公斤,质量稳定,产品供不应求。是年全县有针织、棉纺业2家,职工1131人,固定资产2917.1万元,年产值1446.54万元,创利税520.97万元,并有部分针织、棉织品出口。
三、服装鞋帽
清末民初,县内服装业以手工缝制为主。民国16年到民国25年,望江县人张子林、东流县人叶云青、宿松县人张玉姣购买缝纫机,先后在尧渡街、大渡口、东流城内开设缝纫加工场(店)。此后,张溪、葛公等集镇相继出现以机器生产的个体服装加工业,东流县大渡口叶发祥缝纫加工场有职工10余人,旺季增至20余人。东流镇有缝纫店铺24家,职工50余人。1949年,至德、东流两县有缝纫户221家,从业人员286人。解放后,服装加工业发展较快,至德、东流两县缝纫加工专业户增到711家,从业人员851人,年产值20.7万元。1957年,两县组织缝纫生产合作社(组)5个,职工295人,年产值112.65万元,是1949年的17倍多。1965年,第二轻工业系统所属的5个集体缝纫社相继合并和转产,服装业集中在县被服社(1972年改名被服厂,1984年10月改名服装鞋帽厂)。1980年生产服装4.49万件,产值77万元,利税4.10万元。1985年新建西服厂,1986年3月10日投产,职工192人,固定资产175万元,生产设备是引进联邦德国百福缝纫车公司西服和衬衫两条生产线,145台套,主要生产男女西服、各种衬衫、中山装、毛呢男女大衣、女式春秋衫、时装等150个品种。其中五柳牌男绒格衬衫、五柳牌双开叉西服、五柳牌男衬衫,分别获省新产品二等奖、产品攻关三等奖及质量评比第三名。1987年生产服装8.34万件,年产值154万元。该厂产品国内销往京、沪等市,以及苏、鄂、赣、皖等省几十个县,外销往加拿大、民主德国、苏联、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1949年,至德、东流两县仅有3家鞋铺店和1家帽店,以手工制作为主,生产少量皮钉靴。1964年,县被服社生产机铸布鞋,1967年生产草帽2.5万顶,1981年生产注塑鞋1.28万双,1985年生产橡塑粘胶鞋,共设计85种款式,其中双鸡心一带注塑鞋1984年获省同行业设计三等奖,星船式注塑鞋1985年获省同行业设计二等奖,国塑牛筋男鞋和国塑一带女鞋双获安庆地区质量评比一等奖。1987年全县有服装鞋帽业2家,职工342人,生产布鞋12.6万双,年产值121.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0.8%。
四、木竹加工
木竹加工业在县内有悠久历史,按加工产品分类有大木、小木、圆木、车木和竹编、竹拗、工艺竹编等,从业者遍布全县。民国年间各集镇均开有木竹铺,一般店铺有职工2至3人。解放后,木材加工业蓬勃兴起,据1954年个体手工业调查统计,至德、东流两县有木竹加工业435户,从业人员585人,年产值33.31万元,其中至德县木竹加工业322户,从业人员386人,年产值30.65万元。1957年至德、东流两县有木竹生产合作社(组)20家,职工945人,年产值145.38万元。1966年,尧渡木器生产合作社转为合作工厂,成为县营大集体木材加工骨干企业。职工64人,年产值7.98万元。1978年职工增至72人,固定资产5.81万元,年产值24.52万元,与1966年相比增长2倍多。80年代专业生产木制家具,其中板式家具以式样美观、坚固耐用畅销安庆、合肥等地。1985年生产木家具1.07万件,产值23.90万元。小车木是境内具有资源优势的产品,兴起于70年代初。1980年昭潭木器厂生产丝鱼捻纱管2万支,1982年生产教练弹柄25万支。县工艺厂(1967年由竹器社改竹器厂,1970年改名化工厂,1972年易名为工艺厂),是县营大集体企业,竹制品生产专业厂,1980年生产出口面包篮5.13万只,创汇2.09万美元。1981年生产鲤鱼台灯座、花盆、两种式样花篮,送北京参加全国旅游工艺品展览。1985年生产出口墨夹、笔卷7.29万件,创汇4.76万美元。1978年,社队发展木竹加工企业114家,林业部门2家,教育部门12家,主要生产竹编工艺品、日用竹制品、木家具、建筑门窗、圆木盆桶、木竹农具和车木件。到1987年,全县共有木竹加工业168家,职工1648人,年产值156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0.3%。
五、印刷
民国19年,至德县尧渡街有私人开设的1家书局和1家纸店,有石印和木刻版手工印刷两种。日军入侵后,书局被迫停业。1949年,尧渡街有汪义泰纸店及新江印刷社,1956年国家对私营商业改造,接收了新江印刷社和汪义泰纸店。同年初,至德及东流两县先后成立了手工业联社印刷厂。1957年两县印刷厂改为国营企业,分别定名为至德报社、东流报社印刷厂。1959年,两县印刷厂合并为东至报社印刷厂,1962年改名地方国营东至县印刷厂,职工40余人。1958年至1963年,印刷业年产值一直徘徊在10多万元左右。1966年产值只有4万元,利税0.4万元。1978年产值上升到47万元,利税7.2万元,与1966年相比,利税增长17倍。1980年后,印刷业发展很快,到1987年,有国营、乡镇、学校、机关、个体办的印刷厂10家,职工180人,固定资产原值56万元,流动资金23万元,年产值100多万元。县印刷厂机印车间实现半自动化生产,1985年投资14万元从香港引进1台不干胶彩色商标印刷机,1987年投资13万元购买2台海德堡印刷机,填补了县内包装装璜印刷空白。该厂1987年有职工98人,印刷机械设备43台,固定资产原值49万元,年产值64.9万元,实现利润8.5万元,比1980年利润6.68万元增长27.2%。
六、造纸
县内造纸资源丰富,但未能很好开发利用。解放前,主要是私人开设纸槽生产土纸,葛公葛原的王氏纸槽生产草纸,木塔曹家坝纸槽生产皮纸。1960年县手工业联社创建葛公纸槽组,从业人员2人,1961年生产皮纸0.5吨,年产值仅0.20万元。1962年从业人员3人,年产值0.57万元,利税0.14万元,该组1964年停办。1971年,省投资125万元筹建县纸浆厂,后改建造纸厂。1975年国庆节前正式投产,职工117人,当年实现产值7.9万元。1978年,随着设备改进和技术素质提高,日产纸3吨,年产值88.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18万元,利税22.7万元。纸张规格由投产时1个品种发展到5个品种,主要生产60克书写纸、50克凸版纸、28克有光纸、牛皮纸、卫生纸,产品销往江西等地。1980年职工140人,比建厂初期增加19.6%。后因纸张滞销,排污设备没有解决,于1981年8月停产。
七、麻织
1956年2月,东流县手工业联社创办棕麻组,职工6人,年产值4.37万元,利税0.05万元。1958年东流棕麻组改为社办企业,从事棕麻生产只有7名职工,当年产值2.11万元,与1956年相比下降52%。1959年收回棕麻组职工,成立东流麻织厂,职工103人,固定资产原值1.87万元,年产值10.08万元,利税0.81万元。1960年受自然灾害影响,麻织厂下马,大部分职工回农村。1958年9月,至德县成立麻织厂(未投产),1959年1月并入光荣针织厂。1961年成立芦席社,收回部分麻织厂职工,社内有4至5名职工从事麻绳加工。1962年芦席厂下马,县麻织业由县木器厂经营。1987年,该厂麻绳加工车间有职工20人,年产值2.5万元,占该厂年产值的8%,实现利税0.25万元。
80年代,一些中小型轻纺企业发展迅速,国营、集体、乡镇一齐上,棉纺、西服、针织业拥有最新设备,一部分产品销往国外。1987年,县轻纺工业有棉花加工、棉纺、针织、服装、鞋帽、木竹、印刷业(不包括乡镇企业)12家,职工1994人,占全县职工总数的15.1%。固定资产原值2276.9万元,占全县固定资产原值20.1%,年产值3708.1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4.56%,实现利税428.5万元,占全县工业利税额的11.8%。
一、棉花加工
境内产棉历史悠久,民间棉花个体加工遍及产区。1949年东流县供销社开始组织棉花加工,当时设备基本是畜力车(牛车)和人力车(脚车)两种,台时产量分别只有2公斤和3.5公斤。1953年东流县供销社创办小型棉花加工厂,1955年成立大渡口轧花厂,并安装皮辊轧花机40台。此后相继成立将军庙、姜坝、东流、张溪、白笏5个轧花厂,增设棉花收购点13个,有的收棉组自行组织民间轧花车进行棉花加工。1955年底东流县共组织畜力、人力轧花车73台,动力机5台,每天轧籽棉5.5万公斤。1959年自制小型锯齿轧花机6台,投入棉花加工。1960年,第一台(80)片中型锯齿轧花机和1台(141型)剥绒机在胜利轧花厂(将军庙轧花厂易名)安装投产。1963年轧籽棉数量上升到960万公斤,加工规模也不断扩大,6个轧花厂共有中型锯齿轧花机2台,剥绒机3台,皮辊轧花机42台,每月可加工籽棉150万公斤。同时大搞技术革新,提高加工产量和质量,锯齿轧花机台时产量平均达到225公斤,皮棉含杂率由1961年4.4%下降为2.7%,1965年增购轧花机34台,轧花386.12万公斤,创轧花总产值312.66万元。70年代中期,姜坝轧花厂并入胜利轧花厂,1976年,大渡口、胜利、东流3个轧花厂边收购边加工,锯齿机平均台时产量由1963年225公斤上升到290公斤,加工产值达580万元,比1963年增长85.5%。1980年加工棉短绒29万公斤,1985年加工棉花(皮棉)719.5万公斤。1984年由自购自销改为定购统销,交棉麻公司经营,棉花平均级别为3.21,平均长度27.62毫米,平均出花为38.43%,每百公斤收购均价292.82元。1987年,全县5个棉花加工厂,共有职工278人,固定资产原值343万元,年产值1284.8万元,创利税61.6万元。
二、针织棉纺
享有棉乡之称的东流、至德两县,为民间土纺土织提供了资源。两县乡村男耕女织,传统悠久。清同治二年(1863),建德县人胡士八在尧渡下街手工操作丝线、罗布底、丝包头巾、绣花线、花边等,产品除满足当地乡民需求外,还肩挑到江西、安庆、望江等地销售。民国37年(1948),至德、东流两县丝棉针纺业49户,从业人员54人,产值1.08万元。较为出名的大渡口盛干舟棉织来料加工店,民国27年就从事棉织加工。解放初期,至德、东流两县针织棉纺业有153户,从业人员168人,产值11.77万元。1956年至1957年,两县先后在大渡口、尧渡街各成立1家棉织组和制线组,从业人员19人,年产值3.2万元,利润0.1万元。1957年至1958年,先后组建至德光荣、红旗针织厂,东流棉织、针织厂。1958年11月,筹建东流纱厂,占地19500平方米,有1.5万锭生产能力,当年投资45.5万元,其中设备投资8万元,到1960年纱厂职工有233人,年产值23.98万元,利税3.26万元。1959年东流针织厂并入红旗针织厂,棉织厂并入东流纱厂,同年6月撤销红旗、光荣针织厂,成立地方国营红光针织厂。1960年,县针织、绵纺两家职工313人,年产值38.23万元。同年10月,东流纱厂下马,40%职工带薪下放,次年10月在册职工全部下放。1961年2月撤销红光针织厂,职工不带薪全部下放。1962年成立县针织修补社,职工37人,固定资产原值1.23万元,当年实现产值9.11万元,1965年4月与县被服厂合并。1970年初,在县被服社小针织车间基础上,筹建地方国营东至县针织厂(1982年改名江南针织厂),1971年2月正式投产,职工70余人,年产值近7万元。1981年,生产能力在原来基础上扩大了2倍,花色品种由150余种发展到350多种。1987年产值增加到295万元,利税48万元。1982年3月,成立东至县棉纺厂筹建指挥部,1983年在实现主体工程时,县内遭受洪涝灾害,农业歉收,因资金不足而下马。1985年经省纺织工业厅批准续建,定名安徽省东至棉纺厂,1987年3万锭棉纺全部运转。该厂可生产—10S到60S的普梳、精梳纱、线,单产达到38公斤,质量稳定,产品供不应求。是年全县有针织、棉纺业2家,职工1131人,固定资产2917.1万元,年产值1446.54万元,创利税520.97万元,并有部分针织、棉织品出口。
三、服装鞋帽
清末民初,县内服装业以手工缝制为主。民国16年到民国25年,望江县人张子林、东流县人叶云青、宿松县人张玉姣购买缝纫机,先后在尧渡街、大渡口、东流城内开设缝纫加工场(店)。此后,张溪、葛公等集镇相继出现以机器生产的个体服装加工业,东流县大渡口叶发祥缝纫加工场有职工10余人,旺季增至20余人。东流镇有缝纫店铺24家,职工50余人。1949年,至德、东流两县有缝纫户221家,从业人员286人。解放后,服装加工业发展较快,至德、东流两县缝纫加工专业户增到711家,从业人员851人,年产值20.7万元。1957年,两县组织缝纫生产合作社(组)5个,职工295人,年产值112.65万元,是1949年的17倍多。1965年,第二轻工业系统所属的5个集体缝纫社相继合并和转产,服装业集中在县被服社(1972年改名被服厂,1984年10月改名服装鞋帽厂)。1980年生产服装4.49万件,产值77万元,利税4.10万元。1985年新建西服厂,1986年3月10日投产,职工192人,固定资产175万元,生产设备是引进联邦德国百福缝纫车公司西服和衬衫两条生产线,145台套,主要生产男女西服、各种衬衫、中山装、毛呢男女大衣、女式春秋衫、时装等150个品种。其中五柳牌男绒格衬衫、五柳牌双开叉西服、五柳牌男衬衫,分别获省新产品二等奖、产品攻关三等奖及质量评比第三名。1987年生产服装8.34万件,年产值154万元。该厂产品国内销往京、沪等市,以及苏、鄂、赣、皖等省几十个县,外销往加拿大、民主德国、苏联、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1949年,至德、东流两县仅有3家鞋铺店和1家帽店,以手工制作为主,生产少量皮钉靴。1964年,县被服社生产机铸布鞋,1967年生产草帽2.5万顶,1981年生产注塑鞋1.28万双,1985年生产橡塑粘胶鞋,共设计85种款式,其中双鸡心一带注塑鞋1984年获省同行业设计三等奖,星船式注塑鞋1985年获省同行业设计二等奖,国塑牛筋男鞋和国塑一带女鞋双获安庆地区质量评比一等奖。1987年全县有服装鞋帽业2家,职工342人,生产布鞋12.6万双,年产值121.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0.8%。
四、木竹加工
木竹加工业在县内有悠久历史,按加工产品分类有大木、小木、圆木、车木和竹编、竹拗、工艺竹编等,从业者遍布全县。民国年间各集镇均开有木竹铺,一般店铺有职工2至3人。解放后,木材加工业蓬勃兴起,据1954年个体手工业调查统计,至德、东流两县有木竹加工业435户,从业人员585人,年产值33.31万元,其中至德县木竹加工业322户,从业人员386人,年产值30.65万元。1957年至德、东流两县有木竹生产合作社(组)20家,职工945人,年产值145.38万元。1966年,尧渡木器生产合作社转为合作工厂,成为县营大集体木材加工骨干企业。职工64人,年产值7.98万元。1978年职工增至72人,固定资产5.81万元,年产值24.52万元,与1966年相比增长2倍多。80年代专业生产木制家具,其中板式家具以式样美观、坚固耐用畅销安庆、合肥等地。1985年生产木家具1.07万件,产值23.90万元。小车木是境内具有资源优势的产品,兴起于70年代初。1980年昭潭木器厂生产丝鱼捻纱管2万支,1982年生产教练弹柄25万支。县工艺厂(1967年由竹器社改竹器厂,1970年改名化工厂,1972年易名为工艺厂),是县营大集体企业,竹制品生产专业厂,1980年生产出口面包篮5.13万只,创汇2.09万美元。1981年生产鲤鱼台灯座、花盆、两种式样花篮,送北京参加全国旅游工艺品展览。1985年生产出口墨夹、笔卷7.29万件,创汇4.76万美元。1978年,社队发展木竹加工企业114家,林业部门2家,教育部门12家,主要生产竹编工艺品、日用竹制品、木家具、建筑门窗、圆木盆桶、木竹农具和车木件。到1987年,全县共有木竹加工业168家,职工1648人,年产值1565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0.3%。
五、印刷
民国19年,至德县尧渡街有私人开设的1家书局和1家纸店,有石印和木刻版手工印刷两种。日军入侵后,书局被迫停业。1949年,尧渡街有汪义泰纸店及新江印刷社,1956年国家对私营商业改造,接收了新江印刷社和汪义泰纸店。同年初,至德及东流两县先后成立了手工业联社印刷厂。1957年两县印刷厂改为国营企业,分别定名为至德报社、东流报社印刷厂。1959年,两县印刷厂合并为东至报社印刷厂,1962年改名地方国营东至县印刷厂,职工40余人。1958年至1963年,印刷业年产值一直徘徊在10多万元左右。1966年产值只有4万元,利税0.4万元。1978年产值上升到47万元,利税7.2万元,与1966年相比,利税增长17倍。1980年后,印刷业发展很快,到1987年,有国营、乡镇、学校、机关、个体办的印刷厂10家,职工180人,固定资产原值56万元,流动资金23万元,年产值100多万元。县印刷厂机印车间实现半自动化生产,1985年投资14万元从香港引进1台不干胶彩色商标印刷机,1987年投资13万元购买2台海德堡印刷机,填补了县内包装装璜印刷空白。该厂1987年有职工98人,印刷机械设备43台,固定资产原值49万元,年产值64.9万元,实现利润8.5万元,比1980年利润6.68万元增长27.2%。
六、造纸
县内造纸资源丰富,但未能很好开发利用。解放前,主要是私人开设纸槽生产土纸,葛公葛原的王氏纸槽生产草纸,木塔曹家坝纸槽生产皮纸。1960年县手工业联社创建葛公纸槽组,从业人员2人,1961年生产皮纸0.5吨,年产值仅0.20万元。1962年从业人员3人,年产值0.57万元,利税0.14万元,该组1964年停办。1971年,省投资125万元筹建县纸浆厂,后改建造纸厂。1975年国庆节前正式投产,职工117人,当年实现产值7.9万元。1978年,随着设备改进和技术素质提高,日产纸3吨,年产值88.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18万元,利税22.7万元。纸张规格由投产时1个品种发展到5个品种,主要生产60克书写纸、50克凸版纸、28克有光纸、牛皮纸、卫生纸,产品销往江西等地。1980年职工140人,比建厂初期增加19.6%。后因纸张滞销,排污设备没有解决,于1981年8月停产。
七、麻织
1956年2月,东流县手工业联社创办棕麻组,职工6人,年产值4.37万元,利税0.05万元。1958年东流棕麻组改为社办企业,从事棕麻生产只有7名职工,当年产值2.11万元,与1956年相比下降52%。1959年收回棕麻组职工,成立东流麻织厂,职工103人,固定资产原值1.87万元,年产值10.08万元,利税0.81万元。1960年受自然灾害影响,麻织厂下马,大部分职工回农村。1958年9月,至德县成立麻织厂(未投产),1959年1月并入光荣针织厂。1961年成立芦席社,收回部分麻织厂职工,社内有4至5名职工从事麻绳加工。1962年芦席厂下马,县麻织业由县木器厂经营。1987年,该厂麻绳加工车间有职工20人,年产值2.5万元,占该厂年产值的8%,实现利税0.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