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仓
据《建德县志》的《仓储志》记载:“元、明、清各代,常平、义、社各仓,亦多齐备,惟时兴时废,随政治形势而演变。大凡贤者在位,政治清明,仓库设施推行,亦多良好。反之,仓制亦必腐窳,盖此亦势所必至也。”
民国时期,修正各地方建仓积谷办法,规定积谷分为县仓、市仓、区仓、乡仓、镇仓、义仓6种。民国25年(1936),东流、至德两县设有积谷仓32座(其中县仓2座、乡仓30座)。至德1座县仓,设在梅城。民国28年,储谷500担。民国30年,改征实物以后,两县在东流、张溪、大渡口、八音、九都、牌楼、兰友山、柯村、唐山寺、苏村畈、林畈、永丰、青山桥、双溪、大板、港南等15处的祠、庙、民房内设收纳仓。日军占领期间,东流县政府迁到青峰岭,粮仓设在八音,其余粮仓全部拆除。至德县政府迁到金家村、苏村畈,梅城粮仓遂废。
新中国成立后,不断扩建新仓,修复旧仓,因陋就简,由简易逐渐向基建房式仓兴建。至德修建的仓库,大多利用民房、祠堂,改装为木板仓。至1950年底,全县改建木板仓5处,仓容量452.5万公斤。东流因缺乏木材,着眼土建工程,大多利用土砖、干砂和大糠垫底,仓容量270万公斤。
1987年,全县拥有各类仓库121幢,建筑面积67736平方米,仓容可纳8435万公斤。还增建有钢板油罐11个,容量122.5万公斤。
二、保管
民国25年,两县32座积谷仓,都配有管理员和仓丁担任保管。据民国28年统计,除至德县梅城粮仓贮有稻谷500担外,其余仓库,均无存粮。
解放以后,粮食保管重在粮仓保卫和鼠雀防范。两县认真贯彻“防重于治”和“以防为主,防治并举”方针,执行“一三七”粮食检查制度,坚持三天一小查,七天一大查,风、雨、雪天随时查。保证做到:空仓消毒,仓内六面光(上下四周),仓外三不留(不留垃圾、污水、杂草),达到仓储四无(无虫、无毒、无鼠、无雀)标准。1956年春,至德县70幢容量1731万公斤仓库,经省、地粮食厅、局检查鉴定,符合四无粮仓标准,被评为全国四无粮仓县,出席国家粮食部召开的表彰大会,获得了奖旗。1976年以后,全县粮食系统积极推行“一封两低”(薄膜封盖、低温保管、低温低氧)储粮技术,狠抓虫害粮的防治,做到哪里有虫粮,就在哪里隔绝熏杀,使四无粮仓比例每年在80%以上,一直保持至今。
三、储备
从1972年开始,集体逐年提取储备粮,当年提取48.5万公斤,后逐年增多。储存方法,分生产队自储和国家代储两种。到1984年底,全县累计代队储备粮食达2933.3万公斤。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此种储备粮不再提留,原来国家代存的储备粮经过清理,全部退还给农民。
几个年份粮食(原粮)食油储存情况表
单位:万公斤

四、调运
民国时期,东流、至德两县均无粮调运,只是大渡口和张溪两地3家粮行,收有少量粮食贩运到无锡、芜湖等地销售。解放后,随着粮食生产发展,需求矛盾逐步得到解决。1953年,全县开始调出粮食654.5万公斤。1954年,因两县遭受特大水灾,国家又从四川调进粮食1929万公斤,保障了军需民食。1955年以后的32年中,除有5年因灾调进粮食外,逐年都有粮食调出,其中1979年调出最多,达1803万公斤。油脂亦从1955年开始调出。
几个年份粮油调出情况表
单位:粮食万公斤油脂百公斤

1953年,实行统购统销后,粮油实行国家统一征购、统一销售、统一调拨、统一储存的“四统一”管理制度,按各级所报要粮计划进行调运。1957年以来,县内开始实行定期集体汇编月度调运计划,并组织合理运输,缩短运程,加快周转。从1965年起,采用县间、区间跨界交粮,流动收购供应和直线调拨等办法,并在便利群众、流向合理前提下,调整购销网点,做到购、销、调一次摆平,实行厂、仓、站三结合,边收边调,一次集运到库。
上一篇:第二节 购销
下一篇:第四节 饲料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