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文化馆
民国19年(1930)3月,东流县在县治东流镇东街建立“东流县民众教育馆”。20年,秋浦县在县治梅城建立“民众教育馆”,翌年改为“至德县民众教育馆”。
1950年8月4日,东流县成立人民教育馆。同年改称东流县文化馆;至德县1950年3月成立人民教育馆,1951年改名至德县文化馆。1959年5月并县后,称东至县文化馆。工作人员7人,藏书近千册,订报刊36种。1968年至1969年,文化馆与县黄梅剧团、广播站、电影院、新华书店合并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后改名宣传馆。1973年,恢复原名。1980年度被评为安徽省文化系统先进单位。1985年到1987年,连续3年被评为安庆地区先进文化馆。到1987年底,县馆人员增至15人,有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2人,大专1人,中专4人;安徽省群文学会会员1人。建有馆舍600平方米,总活动面积有1107平方米。1986年,县政府决定文化馆搬迁,原馆址让给县实验小学。新馆舍建在县城的建德路,建筑面积1825平方米。
二、工人文化宫
建于1985年7月,地处尧城路东端,总面积为840平方米。有乒乓球、图书、展览、棋艺、舞厅、讲演等活动室。工作人员9人。到1987年底止,累计接待参加活动的职工达24760人次,1987年被评为安徽省工会系统财务管理先进单位。
三、区、乡(镇)文化站
1951年,东流县有4个区站(大渡口、瓦垄、张溪、香隅);至德县有5个区站(官港、城关、永安、昭潭、葛公)。1965年,东至县改建8个区站:官港、胜利、香隅、泥溪、葛公、张溪、双塔、大渡口。1966年到1969年间,各文化站停止活动,干部调出或下放劳动。1970年后,各站陆续恢复,人员相继归队,并逐步充实。1974年,姜坝、坦埠、长安、普庆、杨桥公社始建民办公助文化站。1987年,全县有区文化站9个,乡文化站40个,其中乡办公助站13个,大集体站1个,乡办站26个。
1980年,官港、东流首建文化中心。1985年,全县区、乡已建立农村集镇文化中心19个。官港区文化站,1979年到198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先进文化站。1980年6月8日安徽日报发表“一个山区文化站”的通讯,1981年1月12日安徽文化报发表“牵一点、带一片”通讯,报道了该站先进事迹。12月,该站干部陈宪武出席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并获得文化部授予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1987年底,全县区、乡文化站工作人员已有55人,其中一人为中国群文学会和安徽省群文学会会员。
四、基层俱乐部、文化室
农村俱乐部,是共青团、妇联、民兵、文化、教育、科技等部门联合管理的综合性群众业余文化组织,是在农村业余剧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7年,东流、至德两县共办有农村俱乐部123个。农村俱乐部活动内容广泛,丰富多彩,有文艺演出、图书阅览、球类、棋类比赛以及讲故事、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等,已成为宣传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方针、政策,传播科学知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1963年后,随着学雷锋运动的不断深入,共青团组织把办农村文化室纳入创“四好”团支部的内容,农村文化室迅速发展。到1965年,全县办文化室近200个。文化室除代替了农村俱乐部的活动内容,还增加了学习毛主席著作和学习雷锋等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是青年活动的场所,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课堂“文化大革命”扫“四旧”,一些书籍被烧毁,业余剧团的服装道具被付之一炬,文化室、业余剧团被迫停止活动,有的业余剧团被改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8年,农村业余剧团又活跃起来,县文化部门多次组织会演。演出的剧目有现代戏,也有古装戏和新编历史剧。1987年底,全县仍有农村业余剧团84个,文化室25个,藏有图书10多万册。
秧田文化室:1974年建于官港公社秧田大队,该室有电影队、业余剧团、文艺创作组、科普小组、影剧场、图书室等文化组织和设施。大队成立了“文化管理小组”,活动内容一月一安排。1980年6月2日安徽文化报以《秧田文化展宏图》为题作了报道;1981年9月1日安徽青年报题为《山借花红,花托山生》,报道了秧田大队回乡青年积极参加农村文化活动情况。1982年和1983年,先后被评为安徽省、安庆地区农村文化艺术先进单位。省文化厅奖给8.75毫米电影放影机一套。该室骨干施铁君创作的民歌《看戏》发表于1981年的中国农民报和《安徽文学》上。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