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陆 路 运 输
一、道路
古道本县境内古道以蓉城镇为中心,通往邻近各县并连结县内主要村镇。明万历年间,县内有5条古大道,计82公里。
青(阳)大(通)道由双河桥经焦家埠、紫竹窠、元桥、粽子店、童埠、河口渡、马山抵铜陵界。本县境内长15公里,蓉城到童埠为圩堤沙路和湖滩土路,童埠至大通为石板路。
青(阳)茅(坦)道由仰辰门经分桥、江家垄、月形圩、乌金桥抵贵池界。本县境内长4公里,为沙土路面,宽约1米。
青(阳)陵(阳)道由九莲墩经慕阙里、七里头、江家祠堂、百架桥、江村、朱备店、东港桥、龙口、牛家桥、将军庙、钊官庄、分水岭、建德庄、姚村口、丫枫杜至陵阳。全长37公里,石板路面。
青(阳)九(华山)道由对华门经杨冲、西洪岭、清沟、甲子岭、柯村、二圣至九华街,全程15公里。
青(阳)木(木镇)道由宾阴门经城隍庙、兔耳桥、双陪岭、东蓉桥、黄檀、十里岗、楼屋至木镇。线型婉蜒曲折,沙土路面,路宽约1.7米,高约0.3米,全程约11公里。
上述古道虽数百年无人养护,但仍有少数路段完好无损,惠及今人。
公路本县公路始建于民国23年(1934)。至建国前夕,修成2条,长77.8公里;至1989年,有各类公路132条,总长583.11公里。
国道公路芜(湖)大(渡口)线:为上海至聂拉木国道318线的一部分。本县境内东起与南陵交界处的碧山,西由五溪进入贵池,段长42公里。
该路始建于民国23年5月,是年10月,县城至五溪段(长11.4公里)建成土路通车。翌年,铺筑简易泥结碎石路面。民国25年10月,接建县城至碧山段(长306公里),翌年7月路基初步建成,可勉强通车。因抗日战争爆发,铺筑路面被迫中止。民国27年5月至翌年2月,为阻止日军进犯,将该路彻底破坏。民国29年,为收复战略要地陈家大山,一度修复东蓉桥至五溪段,后又破坏。民国34年,此路修复通车,但修后不养,路况极差。
建国后,该路多次进行整修、扩建。1949年9至10月,整修了部分水毁路基路面,路况得到初步改善。翌年10月,皖南人民行署交通处组建“皖南急要公路整修指挥部”,本县成立第五整修队,组织沿线民工开展大整修。整修后路基宽7.5米,泥结碎石路面宽3米,修复了险桥断涵,从此晴雨通车。1955年,建成木质南门桥,完成0.5公里城关改线工程。1972至1974年,国家投资84万元,全线铺成渣油路面,达三级线路标准。1976至1980年,国家投资61万元,大修县城至五溪段,路基宽增至12米,渣油路面拓宽至9米,完成清泉岭降坡,该段达二级线路标准。同时,发动沿线群众将碧山至县城路基拓宽至10米。1986年,将兔耳桥至车站的2公里拓宽至18米,完成九莲墩降坡。1988年,此段公路渣油路面拓宽至12米。
芜大公路本县境内有桥梁9座,总长423.35延米,其中大型1座、中型5座、小型3座;有涵洞118道,系永久性桥涵。
省道公路有大(北埠)青(阳)、繁(昌)木(镇)和五(溪)九(华山)等3条。
大(北埠)青(阳)线:自祁门县大北埠,在本县与石台交界处的田畈村进入县境,全程143.1公里,本县境内40.1公里。始称殷(家汇)屯(溪)路,后改称省屯路(时省会在安庆)、安(庆)屯(溪)路、大(渡口)岩(寺)路、青岩路等。民国23年,青阳至桥头店34公里建成土路通车。此路建国前屡遭破坏,数次重修,路况极差。1950年11月至翌年8月,对该路进行整修,路基拓宽至7.5米,修建桥梁9座、涵洞103道。从此,可晴雨通车。为加强战备和繁荣山区经济,1968年11月至1969年,中央国防基建部门投资34万元,成立0806工程青阳指挥所,完成石台县六都乡田畈村至桥头店7.6公里的接线工程。1969年11至12月,组织人力对该路全线大修,路基全部拓宽至7.5米,路面由3米拓宽至5.5米。1970年8月,陈村水库(今太平湖)开始蓄水,青岩公路中断。翌年改称大青公路,列为省道。1981至1984年,国家共投资12.6万元用于该线的技术改造和水毁修复工程。1985年12月,成立县公路建设指挥部,采取“群众投劳、地方集资、国家补助”的方针,再修县城至桥头店路段。县城至杨家山嘴2.5公里路段路基拓宽至18米,杨家山嘴至桥头店路段的路基全部拓宽至12米。1986年,该线蓉城至桥头店段纳入省皖南旅游公路建设计划,至1989年,国家投资352万元,进行路基加强、桥涵加宽接长、公路绿化,新铺渣油路面18公里,目前仍在建设中。
大青线青阳段现有桥梁14座,全长268.14延米,其中中型2座、小型14座;有涵洞140道,全长1784.5延米。
繁(昌)木(镇)线:该路全长95.5公里。本县辖段起自蛤蟆岭,在木镇接芜大公路,段长18.5公里。民国28年,日军在蛤蟆岭与老山之间修成可通小型军车的土路;民国38年3月,国民党政府为联络沿江防线,抢修成简易公路。1950年11月,该路列为“皖南急要公路大整修”路线中新建工程段,称大(通)木(镇)公路。因施工过程中急于求成,造成路线技术状况极差,后重新组织施工。1951年1月建成通车,但路况仍然达不到原设计要求。1955至1957年,繁昌至铜陵段建成接通后,统称繁木公路。1958年列为省道。1969年11至12月,对该路进行大修,路基拓宽至7.5米,路面拓宽至5.5米,路况始有改善。1974年3至9月,国家投资30万元,完成720米丁桥改线工程,路线缩短了280米。1975年8月至1976年1月,耗资5.3万元整修南塘埂700米路段,解决了汛期水淹阻车间题。1979年9月,耗资6.5万元,修筑495米的新北河桥接线工程,翌年完工。1980年5月至1983年12月,国家先后投资82.4万元,将路基拓宽至9米,路面拓宽至7米,改线6.73公里,路线缩短1.133公里。1984年6月至翌年12月,国家又投资66.9万元铺筑了渣油表处路面,从而达到三级路技术标准。该线有桥梁6座,总长273.9延米,其中大型1座、中型2座、小型3座;有涵洞92道,总长980.3延米。
五(溪)九(华山)线:起于五溪,止于九华街,全长22公里,又称五(溪)华(九华)路。
全线分两段先后铺筑而成。五溪至二圣段:该段长12.5公里,民国26年4月破土动工,11月完成路基、桥涵及80%路面工程。后因日军入侵停工。民国27年11月彻底破坏,民国36年整修后,仍不能通车。自1955年10月起,采取“民办公助、分段包工”的方式,在旧有土路的基础上,修复了路基,并相继完成了路面和桥涵工程,翌年7月正式通车。1980年5月起,铺筑渣油表处路面,是年12月完工,耗资25.3万元,现路基宽7.5米,路面宽6米。二圣至九华街段:长9.5公里,系线型婉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兴建工程分三期进行:1974年10月至1977年4月为第一期,以“民办公助”的形式,建成可通车的简易公路,投资29.7万元;1977年10月至翌年2月为第二期,进行重点技术改造,投资6.8万元;1978年3至12月为第三期,进行全面技术改造,耗资12.9万元。1979至1985年,国家先后投资77万元,用于技术改造、水毁修复、桥涵改建和道班房建设,现路基宽7米、路面宽4米,达四级公路标准。
全线原为县道,1987年列为省道,有桥梁14座,全长233.5延米;涵洞88道,全长835.3延米。
县乡公路民国11年本县开始兴建县道(黄包车路)。民国14年,修成青(阳)童(埠)干道。民国20至22年,本县国民政府建设局在原青(阳)木(镇)古道的基础上修成宽3.3米、高1.3米的青木公路(通双轮人力车)。民国23年,修建桥(头店)永(阳)县道。
建国后,县、乡公路建设贯彻“民工建勤”和“民办公助”的方针,发展较快。至1958年,建成县道公路3条,长29.2公里。1958至1959年,为本县乡道初创阶段。60年代初,梅(溪)铅(锌矿)、庙(前)杜(村)、杜(村)横(排口)、新(河)洪(山)、丁(桥)柯(冲)、陵(阳)南(阳)、青(阳)朱(备)、石(安)西(华)等县乡道公路相继建成通车。70年代初,掀起农业机械化高潮,乡道建设发展较快。1976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山区资源的开发,地方公路更快地发展起来,至1989年底,全县有县道公路7条,长·52.94公里;乡道公路106条,长345.7公里。全县19个乡镇,均通公路。有162个行政村通行汽车,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93.2%。
县道及主要乡道公路基本情况表
专用公路1989年本县有专用公路6条,总长43.7公里。
专用公路一览表
二、桥梁
古桥清光绪十七年(1891)本县有古桥168座,宋代建4座,元、明时期18座,清代建63座,余建造年代不详。至1989年统计,原桥废弃或拆毁79座,民国时期建桥58座,合计现存古桥147座(石拱桥72座、石板平桥75座),其中含大桥1座(三溪桥)、中桥31座、小桥115座(多孔全长30—100米和单孔全长20—40米为中桥;余为小桥)。其中梅塘河桥、华西桥、富阳桥、石安桥、乌潭桥、鲍村桥、永济桥、杜村桥、水利桥、虎踞桥、小江桥、五亩桥等12座至今完好被利用为公路桥。
公路桥民国时期,本县境内大(渡口)岩(寺)、芜(湖)青(阳)、五(溪)九(九华山)三条公路上建有五溪、南河、南门等公路桥。五溪、南河二桥利用古石拱桥修建,余均系石台木面桥或木排桩木架桥。抗日战争期间,不少桥梁被毁。
建国初,新建改建的公路桥多是石台木面桥或木架桥,少数是贝雷式钢架木面桥,经常腐坏,阻碍交通。1965至1974年,先后改造木桥30余座,实现全县公路桥梁永久化。1989年,全县共有公路桥梁159座,总长3389延米(大桥2座244延米,中桥30座1305.5延米,小桥119座1839.5延米)。其中接养公路桥56座(大桥2座、中桥7座、小桥37座),总长1653.8延米。
新北河桥:1979年12月建成。位于木镇街西北侧,跨新开凿的北河,全长124米,为全县最长的一座大桥。桥有5孔,两侧为2小孔,每孔12米;桥中3大孔,每孔24米。桥面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1.5米,桥高9.38米。该桥上部结构是:两侧小孔系孔腹石拱,拱轴形状为圆弧,矢跨比13;桥中大孔亦为孔腹石拱,拱轴形状是等截面悬链式,矢跨比13。拱上有1.8米的孔腹小孔,矢跨比14。其下部结构为重力式。台墩为浆砌块石,共6台,两侧台墩入土深度75厘米,中间4墩为沉中扩大基础,深度为1.6米至5米不等。载重(汽)13吨。
五溪桥:位于五溪乡政府驻地的五溪街,跨九华河。南宋庆元六年(1200)兴建,后屡毁屡修。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建,该桥由大、小两桥组成,中间隔一狭长土墩,相距70米。大桥有3孔,跨径分别为13.8米、16.4米和13.7米,全长48.4米;小桥有2孔,跨径分别是17.2米和17.8米,全长41.2米。民国23年修筑殷(家汇)屯(溪)公路时,利用此桥通车。抗日战争期间奉命炸毁,残留桥墩。民国34年冬修复,为石台墩贝雷式钢架木面桥。民国38年4月,大桥中孔炸毁。1950年2月,大桥抢修完工。后屡次改建。1970年12月建成大、小两桥联成一体的五溪桥。大桥3孔,跨径各18米,长72.45米;中间引桥18.35米;小桥1孔,跨径15米,长29.2米。全桥总长120米,桥高8.5米,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0.75米,没有水泥栏杆。桥上部结构为16等截面空腹式圆弧拱,拱上建有1.6米的空腹小孔。其下部结构是:1、4、5、6台为U型重力式,水下基础4米。载重(汽)13吨。
1989年,本县有中型公路桥29座,其中梅塘河桥、华西桥、杜村桥、鲍村桥、石安桥、乌潭桥、虎踞桥为古桥,其余详见下页《中型公路桥梁表》。
民间修建桥梁本县民间修桥铺路历史悠久。1978至1989年,采取村民义务建勤、民办公助、多渠道集资等措施,先后建民间桥梁78座,总长1172.1延米(其中20米以上19座,总长577.4延米)。桥梁下部均为石墩台结构,上部结构为混凝土板梁,盖板与石拱者各半,除陵阳黄石有一临时性石台木面桥,余均为永久性桥梁。民间修建的主要桥梁详见下页表。
三、涵洞
建国前,芜大线、大青线上修建了一些涵洞,但由于公路技术状况差,建成的涵洞质量低劣,承受能力低。
1950年,本县公路技术标准有所提高,多数路线新建了石台木面涵,部份路段还建成了石箱涵和少量水泥预制圆管涵。1965至1972年,本县公路站对全县干支线公路的木盖涵进行全面改建,运载能力趋向稳定。1989年,本县接养公路有涵洞592道,总长6599.6延米(含石箱涵、钢筋水泥涵、石拱涵),其中石箱涵占50%以上。绝大多数在70至80年代公路改建和新建的过程中建设而成。
民间修建的主要桥梁一览表
单位:米
四、运输工具
轿子古称“肩舆”,有4人肩抬官轿和2人肩抬花轿、小轿3种。民国时期,蓉城有三国家轿行,木镇、陵阳、杨田、五溪、庙前、九华街亦设有轿行。建国后,轿行停业。
黄包车来自日本,始称“东洋车”。民国11年(1922),本县始有黄包车20辆,出租客运。其时,蓉城至陵阳、童埠、木镇、五溪的道路均通黄包车。嗣后,省屯、芜青公路相继建成,黄包车运输得以发展。抗日战争前,县组织人力车工会,有工人60余人,各备车1辆,主要从事青阳到陵阳、石台、太平、歙县、屯溪方向的客货运输。抗日战争爆发后,人力车公会解体。战后,黄包车运输业得以恢复。民国37年,组建人力车公会,会员30余人,营运线路主要是青阳至屯溪沿途各地。建国后,黄包车大都改装成高轮板车。
板车初由黄包车改装而成,载重200公斤。1949年,有板车24部。1951年,发展为负荷350公斤的36型,全县有板车150部。60年代,改为负荷650公斤的26型,有板车200余部。农用板车从1962年的250部发展到1989年的13542部;搬运企业板车由1983年的55部减少到1989年的29部。
自行车即钢丝车,本县最早出现在30年代初期。民国29年全县有自行车行4家,其中蓉城镇3家、木镇1家。建国后,车行随车辆增多而歇业。1949至1989年,本县商业部门共销售自行车49210辆,其中1949年销售2辆,1989年销售7696辆。
摩托车有二轮、三轮及轻骑3种。本县30年代初始出现,50年代末,县公安局配备1辆。80年代后,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摩托车数量逐步增加。1984年达15辆。1989年全县共有各类摩托车86辆,其中个体70辆。
简易三轮车一种柴油机动车,具有机动、灵活、轻便的特点。1982年,本县有简易三轮车7辆。翌年增至52辆。1989年达309辆。
汽车民国25年,本县始有第一辆机动货车。1951年,本县汽车站始配备客车1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客货运输量骤增,各厂、矿等企事业单位陆续购车投入运输。交通管理部门简化了车辆入户和发证手续,从而加快了各类汽车的增长速度。1989年,全县已拥有各类汽车527辆,其中交通部门97辆,占总数的18.4%;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车辆223辆,占42.4%;个体车辆207辆,占39.3%。
五、客货运输
客运民国25年0936)2月,贵池至屯溪客班开运。是年12月,设青阳汽车站,站址在文庙东侧忠义祠(即今址)。民国26年,青阳车站始办大渡口、贵池至屯溪不定期路过班车业务,票价昂贵,乘客稀少。抗日战争期间,客运停止。民国35年3月,公路修复通车,复设青阳汽车站。其时,本县至屯溪每旬对开3次直达班车。
1949年5月,屯溪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青阳汽车站,站址迁东门城隍庙,属丙级站。同时,设陵阳分站。是年9月,恢复屯溪至本县木板座芦席篷客运班车,每5日一次,停靠陵阳站。当年客运量0.05万人,周转量1.92万人公里。翌年,本县至石台(广阳)、贵池每日各1班次的布篷运木炭车代办客运。
1951年,皖南公路大整修告竣,本县始配客车1辆。青屯线改隔日班,青贵线每日两班。是年8月,增开青阳至太平客班(为隔日班);11月,增开青阳至芜湖客班(每日两班)。是年客运量2.94万人,周转量135.38万人公里。
1952年,站址迁至今址。设青阳汽车营业所,负责铜陵、太平、石台、贵池、东至及本县的客货运输。是年增开本县至大通班车。至1953年,本县汽车站每日接送班车10班次,客运量8.54万人,周转量223万人公里。
1956年,改青阳汽车营业所为皖南汽车中心站,辖区未变。是年,五九线建成通车,增开该线客班,每日4个班次。是年客运量9.81万人,周转量353.46万人公里。
1958年,本县客车增至8辆,设陵阳、木镇、庙前3个汽车分站;丁桥、乔木、五溪、二圣、杨田等5个代办站;石安、东堡、桥头店3个招呼站。开辟青阳至牛头山、七都客运线路,班次增至16个。一度设县城至木镇、石安、乔木、丁桥、杨田、东堡、陵阳、庙前的循环班车,上车购票。是年客运量16.55万人,周转量544.41万人公里。
1960年4月,皖南汽车中心站迁往贵池。1961年,本县只设青阳至牛山头、大通、庙前、广阳4条客运线路,每日往返8个班次。是年客运量11.04万人,周转量480.89万人公里,未完成客运计划。
1963年,皖南汽车中心站迁回青阳后,增设桥头店、东堡2个代办站,开辟青阳至铜陵客运线路,其它线路全部恢复。是年,日接送班车23班次,客运量15.5万人,周转量527.59万人公里。
1965年,撤中心站,恢复青阳汽车站。此后,随着县乡公路相继建成通车,陆续开辟县城至各公社驻地的客运班车。1977年6月,石竹公路建成通车,7月开设青阳到竹阳客运班车。至此,以县城为中心,社社通班车。同时,陆续开辟了至上海、芜湖、黄山等大中城市和旅游点的客运班车。是年客运量65.71万人,周转量1099.2万人公里。
1983年后,由于三轮车短途运输业发展,短途汽车客源减少,本县汽车站农村客运由1983年的78个班次减少到1987年的40个班次。
本县汽车站建筑总面积315平方米,1989年,有职工39人,客车30辆,客运线路20余条,总长1800公里。每日发接班车20个班次,路过班车26班次。是年该站客运量127.12万人,周转量661.3万人公里。
1986年1月,本县汽车运输公司(原货运企业)为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客运。翌年8月,改称县旅游汽车站,站址在木镇路与九华路交汇处。1989年该站有客车10辆,长、短途客运线9条,总长660公里,每日接送12班次。班车在沿途各集镇停车,行驶间“随叫随停,就近下车”,方便旅客。1989年,该站客运量36.4万人,周转量1037万人公里。
此外,1989年本县简易三轮车客运量约200万人,周转量约12000万人公里,另有厂矿接送职工专用大客车3辆。
货运民国35年,芜湖大昌汽车运输公司始经营芜湖至本县的货物运输,时有汽车6辆,至建国前夕停办。
1949年,皖南交通局始办青屯线货运业务。是年,本县始有私营个体货车。1950年本县汽车货运量0.05万吨,周转量1.82万吨公里。
1952年,成立国营青阳汽车营业所,有货车6辆。是年本县有私营汽车13辆,并开始联合经营,成立皖南区商车联营社青阳联营站。翌年,国营汽车营业所成立青阳汽车分队,为客货混装车队,货车增至11辆,承担贵池、铜陵、东至、石台、太平及本县的货运业务。1954年3月,改商车联营站为第五私营汽车运输队,有汽车9辆,1956年2月又改为公私合营车队。
1956年,本县公私合营汽车队与国营青阳汽车分队合并成立江南分局第四车队,下设东至、铜陵2个分队,有货车31辆,承担贵池、铜陵、东至及本县货运业务,是年本县货运量1.47万吨,周转量111.66万吨公里。
1958年,本县四车队货车增至62辆,改由汽车中心站统一调度。是年9月后,为适应“大炼钢铁”的需要,不顾车况路况,大搞拖挂运输和双班运输(停人不停车),车辆损坏严重。是年,货运量2.88万吨,周转量124.85万吨公里。
1960年,四车队迁往贵池,省交通厅矿石运输局铜陵第二车队和贵池第三车队合并驻本县,有货车37辆,并改同车站调度室合署办公。1962年,改为江南汽车运输管理局第九车队。是年汽车货运量9。88万吨,周转量124.34万吨公里。
1967年10月,九车队改名池州地区汽车运输公司第三车队。1971年,三车队与汽车站实行站、队合一。1973年又将站、队分开。1981年7月,改属芜湖地区汽车运输公司为第九车队。1983年6月,车队与车站再行合一。至1986年10月再次分开,复名第三车队。
为发展地方交通运输事业,1972年9月成立地方国营青阳汽车队,主要承担县内货物运输业务。1976年车队内设汽车修配厂。1979年,队、厂分开。1984年6月,合并成立县汽车运输公司。1989年,该公司货物运输量3.54万吨,周转量238万吨公里。
1982年,县属搬运企业始发展汽车货运。1987年,县搬运公司和城关搬运站合并成立县第二汽车运输公司。
在发展汽车运输事业的过程中涌现出徐朝坤、王海鹏、虞木荣等15名行车百万吨公里无事故的优秀驾驶员。三车队司机陆正开1984年3月被授予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
此外,1989年本县企、事业单位有货车139辆,总运力417吨位;个体货车293辆,1048吨位,共占全县货车总运力的62.4%。是年,全县汽车货运量109.4万吨,周转量5109万吨公里。各乡镇集体和个体所有的1502台拖拉机绝大多数参加短途运输,总功率11096千瓦。
附:联运
1950年5月,本县设华东联运公司办事处,下设木镇联运站,在全县开展水陆运输的联运业务,为货主办理托运、中转、接送、结算等事务,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1952年改由安徽省联运公司芜湖分公司领导,翌年撤销。
1958年,在运输紧张的情况下组建本县运输指挥部,运用行政手段统一调派劳力和运具,是年底自行解体。
1971年12月,再次组建联合运输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但名存实亡。1979年7月,联运机构恢复。1982年,设联合运输服务公司,隶属交通局。1984年,联运业务交交管站办理,联合运输公司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国营运输服务企业。承办业务主要有:大宗物资(黄砂、煤炭、矿石)的水陆联运、零星物资的代办托运、代购代销代办提取中转、代办仓储保管、代办财务结算等。
古道本县境内古道以蓉城镇为中心,通往邻近各县并连结县内主要村镇。明万历年间,县内有5条古大道,计82公里。
青(阳)大(通)道由双河桥经焦家埠、紫竹窠、元桥、粽子店、童埠、河口渡、马山抵铜陵界。本县境内长15公里,蓉城到童埠为圩堤沙路和湖滩土路,童埠至大通为石板路。
青(阳)茅(坦)道由仰辰门经分桥、江家垄、月形圩、乌金桥抵贵池界。本县境内长4公里,为沙土路面,宽约1米。
青(阳)陵(阳)道由九莲墩经慕阙里、七里头、江家祠堂、百架桥、江村、朱备店、东港桥、龙口、牛家桥、将军庙、钊官庄、分水岭、建德庄、姚村口、丫枫杜至陵阳。全长37公里,石板路面。
青(阳)九(华山)道由对华门经杨冲、西洪岭、清沟、甲子岭、柯村、二圣至九华街,全程15公里。
青(阳)木(木镇)道由宾阴门经城隍庙、兔耳桥、双陪岭、东蓉桥、黄檀、十里岗、楼屋至木镇。线型婉蜒曲折,沙土路面,路宽约1.7米,高约0.3米,全程约11公里。
上述古道虽数百年无人养护,但仍有少数路段完好无损,惠及今人。
公路本县公路始建于民国23年(1934)。至建国前夕,修成2条,长77.8公里;至1989年,有各类公路132条,总长583.11公里。
国道公路芜(湖)大(渡口)线:为上海至聂拉木国道318线的一部分。本县境内东起与南陵交界处的碧山,西由五溪进入贵池,段长42公里。
该路始建于民国23年5月,是年10月,县城至五溪段(长11.4公里)建成土路通车。翌年,铺筑简易泥结碎石路面。民国25年10月,接建县城至碧山段(长306公里),翌年7月路基初步建成,可勉强通车。因抗日战争爆发,铺筑路面被迫中止。民国27年5月至翌年2月,为阻止日军进犯,将该路彻底破坏。民国29年,为收复战略要地陈家大山,一度修复东蓉桥至五溪段,后又破坏。民国34年,此路修复通车,但修后不养,路况极差。
建国后,该路多次进行整修、扩建。1949年9至10月,整修了部分水毁路基路面,路况得到初步改善。翌年10月,皖南人民行署交通处组建“皖南急要公路整修指挥部”,本县成立第五整修队,组织沿线民工开展大整修。整修后路基宽7.5米,泥结碎石路面宽3米,修复了险桥断涵,从此晴雨通车。1955年,建成木质南门桥,完成0.5公里城关改线工程。1972至1974年,国家投资84万元,全线铺成渣油路面,达三级线路标准。1976至1980年,国家投资61万元,大修县城至五溪段,路基宽增至12米,渣油路面拓宽至9米,完成清泉岭降坡,该段达二级线路标准。同时,发动沿线群众将碧山至县城路基拓宽至10米。1986年,将兔耳桥至车站的2公里拓宽至18米,完成九莲墩降坡。1988年,此段公路渣油路面拓宽至12米。
芜大公路本县境内有桥梁9座,总长423.35延米,其中大型1座、中型5座、小型3座;有涵洞118道,系永久性桥涵。
省道公路有大(北埠)青(阳)、繁(昌)木(镇)和五(溪)九(华山)等3条。
大(北埠)青(阳)线:自祁门县大北埠,在本县与石台交界处的田畈村进入县境,全程143.1公里,本县境内40.1公里。始称殷(家汇)屯(溪)路,后改称省屯路(时省会在安庆)、安(庆)屯(溪)路、大(渡口)岩(寺)路、青岩路等。民国23年,青阳至桥头店34公里建成土路通车。此路建国前屡遭破坏,数次重修,路况极差。1950年11月至翌年8月,对该路进行整修,路基拓宽至7.5米,修建桥梁9座、涵洞103道。从此,可晴雨通车。为加强战备和繁荣山区经济,1968年11月至1969年,中央国防基建部门投资34万元,成立0806工程青阳指挥所,完成石台县六都乡田畈村至桥头店7.6公里的接线工程。1969年11至12月,组织人力对该路全线大修,路基全部拓宽至7.5米,路面由3米拓宽至5.5米。1970年8月,陈村水库(今太平湖)开始蓄水,青岩公路中断。翌年改称大青公路,列为省道。1981至1984年,国家共投资12.6万元用于该线的技术改造和水毁修复工程。1985年12月,成立县公路建设指挥部,采取“群众投劳、地方集资、国家补助”的方针,再修县城至桥头店路段。县城至杨家山嘴2.5公里路段路基拓宽至18米,杨家山嘴至桥头店路段的路基全部拓宽至12米。1986年,该线蓉城至桥头店段纳入省皖南旅游公路建设计划,至1989年,国家投资352万元,进行路基加强、桥涵加宽接长、公路绿化,新铺渣油路面18公里,目前仍在建设中。
大青线青阳段现有桥梁14座,全长268.14延米,其中中型2座、小型14座;有涵洞140道,全长1784.5延米。
繁(昌)木(镇)线:该路全长95.5公里。本县辖段起自蛤蟆岭,在木镇接芜大公路,段长18.5公里。民国28年,日军在蛤蟆岭与老山之间修成可通小型军车的土路;民国38年3月,国民党政府为联络沿江防线,抢修成简易公路。1950年11月,该路列为“皖南急要公路大整修”路线中新建工程段,称大(通)木(镇)公路。因施工过程中急于求成,造成路线技术状况极差,后重新组织施工。1951年1月建成通车,但路况仍然达不到原设计要求。1955至1957年,繁昌至铜陵段建成接通后,统称繁木公路。1958年列为省道。1969年11至12月,对该路进行大修,路基拓宽至7.5米,路面拓宽至5.5米,路况始有改善。1974年3至9月,国家投资30万元,完成720米丁桥改线工程,路线缩短了280米。1975年8月至1976年1月,耗资5.3万元整修南塘埂700米路段,解决了汛期水淹阻车间题。1979年9月,耗资6.5万元,修筑495米的新北河桥接线工程,翌年完工。1980年5月至1983年12月,国家先后投资82.4万元,将路基拓宽至9米,路面拓宽至7米,改线6.73公里,路线缩短1.133公里。1984年6月至翌年12月,国家又投资66.9万元铺筑了渣油表处路面,从而达到三级路技术标准。该线有桥梁6座,总长273.9延米,其中大型1座、中型2座、小型3座;有涵洞92道,总长980.3延米。
五(溪)九(华山)线:起于五溪,止于九华街,全长22公里,又称五(溪)华(九华)路。
全线分两段先后铺筑而成。五溪至二圣段:该段长12.5公里,民国26年4月破土动工,11月完成路基、桥涵及80%路面工程。后因日军入侵停工。民国27年11月彻底破坏,民国36年整修后,仍不能通车。自1955年10月起,采取“民办公助、分段包工”的方式,在旧有土路的基础上,修复了路基,并相继完成了路面和桥涵工程,翌年7月正式通车。1980年5月起,铺筑渣油表处路面,是年12月完工,耗资25.3万元,现路基宽7.5米,路面宽6米。二圣至九华街段:长9.5公里,系线型婉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兴建工程分三期进行:1974年10月至1977年4月为第一期,以“民办公助”的形式,建成可通车的简易公路,投资29.7万元;1977年10月至翌年2月为第二期,进行重点技术改造,投资6.8万元;1978年3至12月为第三期,进行全面技术改造,耗资12.9万元。1979至1985年,国家先后投资77万元,用于技术改造、水毁修复、桥涵改建和道班房建设,现路基宽7米、路面宽4米,达四级公路标准。
全线原为县道,1987年列为省道,有桥梁14座,全长233.5延米;涵洞88道,全长835.3延米。
县乡公路民国11年本县开始兴建县道(黄包车路)。民国14年,修成青(阳)童(埠)干道。民国20至22年,本县国民政府建设局在原青(阳)木(镇)古道的基础上修成宽3.3米、高1.3米的青木公路(通双轮人力车)。民国23年,修建桥(头店)永(阳)县道。
建国后,县、乡公路建设贯彻“民工建勤”和“民办公助”的方针,发展较快。至1958年,建成县道公路3条,长29.2公里。1958至1959年,为本县乡道初创阶段。60年代初,梅(溪)铅(锌矿)、庙(前)杜(村)、杜(村)横(排口)、新(河)洪(山)、丁(桥)柯(冲)、陵(阳)南(阳)、青(阳)朱(备)、石(安)西(华)等县乡道公路相继建成通车。70年代初,掀起农业机械化高潮,乡道建设发展较快。1976年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山区资源的开发,地方公路更快地发展起来,至1989年底,全县有县道公路7条,长·52.94公里;乡道公路106条,长345.7公里。全县19个乡镇,均通公路。有162个行政村通行汽车,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93.2%。
县道及主要乡道公路基本情况表
专用公路1989年本县有专用公路6条,总长43.7公里。
专用公路一览表
二、桥梁
古桥清光绪十七年(1891)本县有古桥168座,宋代建4座,元、明时期18座,清代建63座,余建造年代不详。至1989年统计,原桥废弃或拆毁79座,民国时期建桥58座,合计现存古桥147座(石拱桥72座、石板平桥75座),其中含大桥1座(三溪桥)、中桥31座、小桥115座(多孔全长30—100米和单孔全长20—40米为中桥;余为小桥)。其中梅塘河桥、华西桥、富阳桥、石安桥、乌潭桥、鲍村桥、永济桥、杜村桥、水利桥、虎踞桥、小江桥、五亩桥等12座至今完好被利用为公路桥。
公路桥民国时期,本县境内大(渡口)岩(寺)、芜(湖)青(阳)、五(溪)九(九华山)三条公路上建有五溪、南河、南门等公路桥。五溪、南河二桥利用古石拱桥修建,余均系石台木面桥或木排桩木架桥。抗日战争期间,不少桥梁被毁。
建国初,新建改建的公路桥多是石台木面桥或木架桥,少数是贝雷式钢架木面桥,经常腐坏,阻碍交通。1965至1974年,先后改造木桥30余座,实现全县公路桥梁永久化。1989年,全县共有公路桥梁159座,总长3389延米(大桥2座244延米,中桥30座1305.5延米,小桥119座1839.5延米)。其中接养公路桥56座(大桥2座、中桥7座、小桥37座),总长1653.8延米。
新北河桥:1979年12月建成。位于木镇街西北侧,跨新开凿的北河,全长124米,为全县最长的一座大桥。桥有5孔,两侧为2小孔,每孔12米;桥中3大孔,每孔24米。桥面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1.5米,桥高9.38米。该桥上部结构是:两侧小孔系孔腹石拱,拱轴形状为圆弧,矢跨比13;桥中大孔亦为孔腹石拱,拱轴形状是等截面悬链式,矢跨比13。拱上有1.8米的孔腹小孔,矢跨比14。其下部结构为重力式。台墩为浆砌块石,共6台,两侧台墩入土深度75厘米,中间4墩为沉中扩大基础,深度为1.6米至5米不等。载重(汽)13吨。
五溪桥:位于五溪乡政府驻地的五溪街,跨九华河。南宋庆元六年(1200)兴建,后屡毁屡修。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重建,该桥由大、小两桥组成,中间隔一狭长土墩,相距70米。大桥有3孔,跨径分别为13.8米、16.4米和13.7米,全长48.4米;小桥有2孔,跨径分别是17.2米和17.8米,全长41.2米。民国23年修筑殷(家汇)屯(溪)公路时,利用此桥通车。抗日战争期间奉命炸毁,残留桥墩。民国34年冬修复,为石台墩贝雷式钢架木面桥。民国38年4月,大桥中孔炸毁。1950年2月,大桥抢修完工。后屡次改建。1970年12月建成大、小两桥联成一体的五溪桥。大桥3孔,跨径各18米,长72.45米;中间引桥18.35米;小桥1孔,跨径15米,长29.2米。全桥总长120米,桥高8.5米,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0.75米,没有水泥栏杆。桥上部结构为16等截面空腹式圆弧拱,拱上建有1.6米的空腹小孔。其下部结构是:1、4、5、6台为U型重力式,水下基础4米。载重(汽)13吨。
1989年,本县有中型公路桥29座,其中梅塘河桥、华西桥、杜村桥、鲍村桥、石安桥、乌潭桥、虎踞桥为古桥,其余详见下页《中型公路桥梁表》。
民间修建桥梁本县民间修桥铺路历史悠久。1978至1989年,采取村民义务建勤、民办公助、多渠道集资等措施,先后建民间桥梁78座,总长1172.1延米(其中20米以上19座,总长577.4延米)。桥梁下部均为石墩台结构,上部结构为混凝土板梁,盖板与石拱者各半,除陵阳黄石有一临时性石台木面桥,余均为永久性桥梁。民间修建的主要桥梁详见下页表。
三、涵洞
建国前,芜大线、大青线上修建了一些涵洞,但由于公路技术状况差,建成的涵洞质量低劣,承受能力低。
1950年,本县公路技术标准有所提高,多数路线新建了石台木面涵,部份路段还建成了石箱涵和少量水泥预制圆管涵。1965至1972年,本县公路站对全县干支线公路的木盖涵进行全面改建,运载能力趋向稳定。1989年,本县接养公路有涵洞592道,总长6599.6延米(含石箱涵、钢筋水泥涵、石拱涵),其中石箱涵占50%以上。绝大多数在70至80年代公路改建和新建的过程中建设而成。
民间修建的主要桥梁一览表
单位:米
四、运输工具
轿子古称“肩舆”,有4人肩抬官轿和2人肩抬花轿、小轿3种。民国时期,蓉城有三国家轿行,木镇、陵阳、杨田、五溪、庙前、九华街亦设有轿行。建国后,轿行停业。
黄包车来自日本,始称“东洋车”。民国11年(1922),本县始有黄包车20辆,出租客运。其时,蓉城至陵阳、童埠、木镇、五溪的道路均通黄包车。嗣后,省屯、芜青公路相继建成,黄包车运输得以发展。抗日战争前,县组织人力车工会,有工人60余人,各备车1辆,主要从事青阳到陵阳、石台、太平、歙县、屯溪方向的客货运输。抗日战争爆发后,人力车公会解体。战后,黄包车运输业得以恢复。民国37年,组建人力车公会,会员30余人,营运线路主要是青阳至屯溪沿途各地。建国后,黄包车大都改装成高轮板车。
板车初由黄包车改装而成,载重200公斤。1949年,有板车24部。1951年,发展为负荷350公斤的36型,全县有板车150部。60年代,改为负荷650公斤的26型,有板车200余部。农用板车从1962年的250部发展到1989年的13542部;搬运企业板车由1983年的55部减少到1989年的29部。
自行车即钢丝车,本县最早出现在30年代初期。民国29年全县有自行车行4家,其中蓉城镇3家、木镇1家。建国后,车行随车辆增多而歇业。1949至1989年,本县商业部门共销售自行车49210辆,其中1949年销售2辆,1989年销售7696辆。
摩托车有二轮、三轮及轻骑3种。本县30年代初始出现,50年代末,县公安局配备1辆。80年代后,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摩托车数量逐步增加。1984年达15辆。1989年全县共有各类摩托车86辆,其中个体70辆。
简易三轮车一种柴油机动车,具有机动、灵活、轻便的特点。1982年,本县有简易三轮车7辆。翌年增至52辆。1989年达309辆。
汽车民国25年,本县始有第一辆机动货车。1951年,本县汽车站始配备客车1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客货运输量骤增,各厂、矿等企事业单位陆续购车投入运输。交通管理部门简化了车辆入户和发证手续,从而加快了各类汽车的增长速度。1989年,全县已拥有各类汽车527辆,其中交通部门97辆,占总数的18.4%;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车辆223辆,占42.4%;个体车辆207辆,占39.3%。
五、客货运输
客运民国25年0936)2月,贵池至屯溪客班开运。是年12月,设青阳汽车站,站址在文庙东侧忠义祠(即今址)。民国26年,青阳车站始办大渡口、贵池至屯溪不定期路过班车业务,票价昂贵,乘客稀少。抗日战争期间,客运停止。民国35年3月,公路修复通车,复设青阳汽车站。其时,本县至屯溪每旬对开3次直达班车。
1949年5月,屯溪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青阳汽车站,站址迁东门城隍庙,属丙级站。同时,设陵阳分站。是年9月,恢复屯溪至本县木板座芦席篷客运班车,每5日一次,停靠陵阳站。当年客运量0.05万人,周转量1.92万人公里。翌年,本县至石台(广阳)、贵池每日各1班次的布篷运木炭车代办客运。
1951年,皖南公路大整修告竣,本县始配客车1辆。青屯线改隔日班,青贵线每日两班。是年8月,增开青阳至太平客班(为隔日班);11月,增开青阳至芜湖客班(每日两班)。是年客运量2.94万人,周转量135.38万人公里。
1952年,站址迁至今址。设青阳汽车营业所,负责铜陵、太平、石台、贵池、东至及本县的客货运输。是年增开本县至大通班车。至1953年,本县汽车站每日接送班车10班次,客运量8.54万人,周转量223万人公里。
1956年,改青阳汽车营业所为皖南汽车中心站,辖区未变。是年,五九线建成通车,增开该线客班,每日4个班次。是年客运量9.81万人,周转量353.46万人公里。
1958年,本县客车增至8辆,设陵阳、木镇、庙前3个汽车分站;丁桥、乔木、五溪、二圣、杨田等5个代办站;石安、东堡、桥头店3个招呼站。开辟青阳至牛头山、七都客运线路,班次增至16个。一度设县城至木镇、石安、乔木、丁桥、杨田、东堡、陵阳、庙前的循环班车,上车购票。是年客运量16.55万人,周转量544.41万人公里。
1960年4月,皖南汽车中心站迁往贵池。1961年,本县只设青阳至牛山头、大通、庙前、广阳4条客运线路,每日往返8个班次。是年客运量11.04万人,周转量480.89万人公里,未完成客运计划。
1963年,皖南汽车中心站迁回青阳后,增设桥头店、东堡2个代办站,开辟青阳至铜陵客运线路,其它线路全部恢复。是年,日接送班车23班次,客运量15.5万人,周转量527.59万人公里。
1965年,撤中心站,恢复青阳汽车站。此后,随着县乡公路相继建成通车,陆续开辟县城至各公社驻地的客运班车。1977年6月,石竹公路建成通车,7月开设青阳到竹阳客运班车。至此,以县城为中心,社社通班车。同时,陆续开辟了至上海、芜湖、黄山等大中城市和旅游点的客运班车。是年客运量65.71万人,周转量1099.2万人公里。
1983年后,由于三轮车短途运输业发展,短途汽车客源减少,本县汽车站农村客运由1983年的78个班次减少到1987年的40个班次。
本县汽车站建筑总面积315平方米,1989年,有职工39人,客车30辆,客运线路20余条,总长1800公里。每日发接班车20个班次,路过班车26班次。是年该站客运量127.12万人,周转量661.3万人公里。
1986年1月,本县汽车运输公司(原货运企业)为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客运。翌年8月,改称县旅游汽车站,站址在木镇路与九华路交汇处。1989年该站有客车10辆,长、短途客运线9条,总长660公里,每日接送12班次。班车在沿途各集镇停车,行驶间“随叫随停,就近下车”,方便旅客。1989年,该站客运量36.4万人,周转量1037万人公里。
此外,1989年本县简易三轮车客运量约200万人,周转量约12000万人公里,另有厂矿接送职工专用大客车3辆。
货运民国35年,芜湖大昌汽车运输公司始经营芜湖至本县的货物运输,时有汽车6辆,至建国前夕停办。
1949年,皖南交通局始办青屯线货运业务。是年,本县始有私营个体货车。1950年本县汽车货运量0.05万吨,周转量1.82万吨公里。
1952年,成立国营青阳汽车营业所,有货车6辆。是年本县有私营汽车13辆,并开始联合经营,成立皖南区商车联营社青阳联营站。翌年,国营汽车营业所成立青阳汽车分队,为客货混装车队,货车增至11辆,承担贵池、铜陵、东至、石台、太平及本县的货运业务。1954年3月,改商车联营站为第五私营汽车运输队,有汽车9辆,1956年2月又改为公私合营车队。
1956年,本县公私合营汽车队与国营青阳汽车分队合并成立江南分局第四车队,下设东至、铜陵2个分队,有货车31辆,承担贵池、铜陵、东至及本县货运业务,是年本县货运量1.47万吨,周转量111.66万吨公里。
1958年,本县四车队货车增至62辆,改由汽车中心站统一调度。是年9月后,为适应“大炼钢铁”的需要,不顾车况路况,大搞拖挂运输和双班运输(停人不停车),车辆损坏严重。是年,货运量2.88万吨,周转量124.85万吨公里。
1960年,四车队迁往贵池,省交通厅矿石运输局铜陵第二车队和贵池第三车队合并驻本县,有货车37辆,并改同车站调度室合署办公。1962年,改为江南汽车运输管理局第九车队。是年汽车货运量9。88万吨,周转量124.34万吨公里。
1967年10月,九车队改名池州地区汽车运输公司第三车队。1971年,三车队与汽车站实行站、队合一。1973年又将站、队分开。1981年7月,改属芜湖地区汽车运输公司为第九车队。1983年6月,车队与车站再行合一。至1986年10月再次分开,复名第三车队。
为发展地方交通运输事业,1972年9月成立地方国营青阳汽车队,主要承担县内货物运输业务。1976年车队内设汽车修配厂。1979年,队、厂分开。1984年6月,合并成立县汽车运输公司。1989年,该公司货物运输量3.54万吨,周转量238万吨公里。
1982年,县属搬运企业始发展汽车货运。1987年,县搬运公司和城关搬运站合并成立县第二汽车运输公司。
在发展汽车运输事业的过程中涌现出徐朝坤、王海鹏、虞木荣等15名行车百万吨公里无事故的优秀驾驶员。三车队司机陆正开1984年3月被授予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
此外,1989年本县企、事业单位有货车139辆,总运力417吨位;个体货车293辆,1048吨位,共占全县货车总运力的62.4%。是年,全县汽车货运量109.4万吨,周转量5109万吨公里。各乡镇集体和个体所有的1502台拖拉机绝大多数参加短途运输,总功率11096千瓦。
附:联运
1950年5月,本县设华东联运公司办事处,下设木镇联运站,在全县开展水陆运输的联运业务,为货主办理托运、中转、接送、结算等事务,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1952年改由安徽省联运公司芜湖分公司领导,翌年撤销。
1958年,在运输紧张的情况下组建本县运输指挥部,运用行政手段统一调派劳力和运具,是年底自行解体。
1971年12月,再次组建联合运输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但名存实亡。1979年7月,联运机构恢复。1982年,设联合运输服务公司,隶属交通局。1984年,联运业务交交管站办理,联合运输公司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国营运输服务企业。承办业务主要有:大宗物资(黄砂、煤炭、矿石)的水陆联运、零星物资的代办托运、代购代销代办提取中转、代办仓储保管、代办财务结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