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水 上 运 输
本县境内有青通河、七星河、九华河3条季节性通航河流。民国时期,3条河流水运都比较发达,七星河尤甚。1957年,本县境内通航里程120公里,其中青通河35公里、七星河(包括支流南河、北河)66公里、九华河19公里。后由于水土流失、河床淤高、沿河打坝阻航及河道裁弯取直等原因,部分航道断航。1989年,全县航道里程长46.2公里。
一、航道
青通河航道青通河全长53公里,本县境内47公里。
明、清时期,青通河河宽水深,百吨大船汛期可抵蓉城。民国期间,河道年久失修,沙淤严重。
建国初,大通至江村通航里程51公里,汛期小轮可达元桥,小木船可达百架桥,百架桥以上至江村可行竹筏;枯水期童埠以上断航。1956年,开始青通河治理。1958年前后,由于上游大量毁林开荒,造成航道技术状况极差。1971年,航道宽15至18米,河口宽100至200米。是年起,开始全面治理青通河航道。至1974年3月,航道拓宽40至60米,河底平均深挖2至3米,裁弯取直6处,开挖新河航道3.8公里,缩短航道4公里。高阳桥、元桥、童埠三处的河底高程分别由建国初的15.4米、11.2米、5.7米降至11.2米、8.6米、3.2米。1974至1978年,又对童埠至下马蹄湾的13.5公里航道进行机械疏浚,裁弯取直3处,缩短航道4公里。此后,汛期百吨左右的轮船可抵蓉城,中洪水位可抵元桥,常水可达童埠。20吨以下挂桨驳船,每年有半年时间可达蓉城。大通至童埠、童埠至元桥的通航期分别由5个月、3个月延长到10个月、8个月。1983至1987年,又5次清理紫竹案至新河口11公里航道,2次疏浚沙沟口至头道桥一段航道。1989年6月,始疏浚吊罐山段航道,9月底竣工,疏浚里程为3.6公里,平均底床高程为吴淞2.34米,底宽13.31米,达到6级航道设计标准。1971至1989年,疏浚治理经费达485万元。
青通河通航里程自大通至蓉城28公里。童埠港水深最小为0.5米,一般为2至3米。底宽最小为15米,一般为30至45米。
七星河航道七星河由南河与北河在木镇汇流而成 (北河长38.7公里,本县境内17公里;南河长29.3公里,本县境内23.9公里)。该河由木镇至新河口现长18.2公里。
明、清时期,该河称管埠河,通航条件胜于青通河。时航道里程自河湾至双河口为57公里(本县境内49公里);南河航道自石安至木镇17公里。
1956年前,1吨的小驳船可由木镇上行至钱家桥,南河可上行石安桥。1958年后,由于河床淤高、河道狭窄、农田引水灌溉等原因,南河、北河均于60年代初停航。
1959年前,木镇至新河口原30公里下游航道常年水深2至6米,可通5吨木帆船和大驳船;汛期(6—9月)水深4至13米,可通50至150吨木帆船和轮驳船。1959至1960年,因建特跃圩(今童埠圩),原河道部分被圈入圩内,航程缩短11.8公里。因新开河道河底高出原河道3至4米,航运条件恶化,运量锐减。1961至翌年枯水期,曾对新开河道进行清障疏浚。1976年12月至1979年初,改道北河木镇至叶家潭1300米,拓宽加深倒桥、插花山、杨家潭、绿豆墩等段河道4380米,裁弯取直朱家渡段河道185米,航道技术状况得得改善。
1989年,七星河自大通至木镇通航里程34公里,水深最小为0.05米,一般为2米。底宽最小为15米,一般为30至40米。
九华河航道九华河长39公里,本县境内27公里。汛期水深1米左右,枯水期水深0.2米,河底宽30至60米,60年代前,汛期可通航,航程6公里。
八都河为九华河支流,长16公里。该河属山区涧溪河流,但河道坡降较小,宽5至60米,水流平缓。60年代前,汛期可通航,航程13公里。70年代后仅在汛期可通竹筏。
二、港口码头、渡口
港口码头建国初,本县有蓉城、木镇、庙前3个港口,其中除蓉城有1座、木镇有2座简易条石踏坡护岸码头外,余均利用自然岸坡,临时架设木跳板进行装卸作业。50年代后,蓉城港逐渐衰落;1958年,庙前港废弃;1960年后,木镇港名存实亡。
1958年,始于童埠建成1座20米简易块石码头。1971年后,在童埠集散的物资日益增多。1975年初动工兴建童埠港,至1978年完成浆砌块石码头245米,水泥货场2000平方米,港区建筑面积1276平方米。1979年10月,该港初具规模,中、高水位可供500吨级船舶进行装卸作业。1983年,又建成水泥货场4000平方米。1986年砌成块石围墙830米,1988年建成栈桥两座。
童埠港位于童埠街西侧,介于青通河中、下游之间,至大通航道里程10.4公里,港区自然线岸1公里,总面积23万平方米,为本县及相邻的太平、石台、贵池铜陵等部分地区物资转运的枢纽。
童埠港口的中转物资,以黄砂、矿石(铁矿石、白云石、氟石、硫精砂等)和小窑煤为主,竹木柴炭和农用物资为次。1980至1989年,港口吞吐量累计200万吨。1989年,收入6.27万元,上交税利1.78万元,基本上做到以港养港。
渡口清光绪十七年(1891),本县管埠河(今七星河)上设芭芒港渡、管埠渡、洛家潭渡、查河铺渡、朱家渡、塔潭渡及河口渡7道渡口。民国10年建共济桥,芭芒港渡自行消失。1960年,因七星河改道,洛家潭渡废弃。至1989年底,本县境内有春江渡(原河口渡)、杨家潭渡(原塔潭渡)、插花山渡(查河铺渡)、朱家渡、下街渡(原管埠渡)、童埠渡、磨山渡、涧河渡、新建渡等9道渡口。其中童埠渡与河口渡主要渡运青阳、铜陵、贵池3县来往旅客,其余渡口均为农业生产服务。1978年起,童埠渡为县航运公司营运。1987年,始引进钢质渡船,逐步解决渡船陈旧,渡工不固定等问题,至1989年,共更新渡船8艘。
三、运输工具
民国8年(1919),青童航线有木帆船24艘,计载重200吨。抗日战争前夕,蓉城有适合山区河流航行的踏子船51艘;木镇有木帆船200余艘。九华河航道汛期常有排筏往来。抗战胜利后,枞阳、无为等地船民携船前来谋生,船只陆续增加。
1949年,本县有木帆船184艘。1956年,增至377艘,载重1505.84吨(庙前63艘56.2吨,木镇130艘1048.44吨,蓉城184艘401.2吨)。1958年,始办修船造船业务,至1964年,建造50吨级以上木船10艘(其中1961年7月建造2艘大船分别为115吨、160吨)。
随着运输事业的发展,木帆船逐渐淘汰,机动水泥质、钢质船逐渐增多。至1989年底,全县拥有各类船舶231艘,功率1763千瓦,载重量9489吨。
四、客货运输
客运明、清时期,本县青通河、管埠河航道有木驳船从事水上客运,每船载客约10人。抗日战争前,青通河航道有客船20余艘,航行于青阳至大通之间;七星河航道有客船10余艘往返于木镇至大通之间。抗日战争期间,被迫停航。抗日胜利后,木船客运恢复。
1955年始设木帆船水上客运班次,翌年客运量4872人次,周转量10956人公里。60年代初,木帆船客运绝迹。
1956年,芜湖航运管理处设青阳至大通客运航线季节性(6至10月)客班,配客轮1艘,100余客座,每日2个航次,日客流量50至60人次。1958年于童埠建候船室1幢。是年,客运量12825人次,周转量298865人公里。因客源渐少,该客班于1980年停航。
货运抗日战争前,县内各通航河道上货运繁忙。抗战期间,不少船民失业,水上货运业遭受摧残。抗战胜利后,船民陆续重操旧业,货运量日增。
1949年,全县货运量0.75万吨。至1952年,相继成立蓉城、木镇、庙前船民工会、船民协会。是年,货运量1.03万吨,周转量20.73万吨公里。1956年,成立青阳、木镇初级木帆船运输合作社。翌年,成立庙前木帆船运输合作社。1958年,3社合并成立青阳红旗高级木帆船运输合作社。1959年,转为地方国营青阳县航运公司。由于青通河黄砂外运,年运量直线上升,是年货运量12.32万吨,周转量213.86万吨公里。1961年,恢复为集体性质的木帆船运输社,设木镇、青阳、童埠3个运输大队。1964年,分成青阳和童埠2个水运社。是年货运量11.8万吨,周转量316.71万吨公里。
70年代,青通河航道疏浚加宽,通航能力增强。1971年11月,增建县地方国营轮驳船队,有拖轮2艘,550匹马力,驳船17艘,载重1770吨。1970年,建新河公社船队。1979年1月,青阳、童埠2个水运社合并为县航运公司,运输能力3590吨、1160匹马力。是年,货运量45.61万吨,周转量2607万吨公里。1978年,改县船队为县轮运公司,改新河船队为新河乡航运公司。是年,货运量30.4万吨,周转量7399万吨公里。1989年,县轮运公司有钢质拖轮3艘、1979吨位;县航运公司有拖轮6艘、5229吨位,钢质驳船42艘、5077吨位,挂机7艘、222吨位;新河乡航运公司有拖轮2艘、235.2千瓦,货驳14艘、1905吨位。是年货运量30.3万吨,周转量9078万吨公里。
一、航道
青通河航道青通河全长53公里,本县境内47公里。
明、清时期,青通河河宽水深,百吨大船汛期可抵蓉城。民国期间,河道年久失修,沙淤严重。
建国初,大通至江村通航里程51公里,汛期小轮可达元桥,小木船可达百架桥,百架桥以上至江村可行竹筏;枯水期童埠以上断航。1956年,开始青通河治理。1958年前后,由于上游大量毁林开荒,造成航道技术状况极差。1971年,航道宽15至18米,河口宽100至200米。是年起,开始全面治理青通河航道。至1974年3月,航道拓宽40至60米,河底平均深挖2至3米,裁弯取直6处,开挖新河航道3.8公里,缩短航道4公里。高阳桥、元桥、童埠三处的河底高程分别由建国初的15.4米、11.2米、5.7米降至11.2米、8.6米、3.2米。1974至1978年,又对童埠至下马蹄湾的13.5公里航道进行机械疏浚,裁弯取直3处,缩短航道4公里。此后,汛期百吨左右的轮船可抵蓉城,中洪水位可抵元桥,常水可达童埠。20吨以下挂桨驳船,每年有半年时间可达蓉城。大通至童埠、童埠至元桥的通航期分别由5个月、3个月延长到10个月、8个月。1983至1987年,又5次清理紫竹案至新河口11公里航道,2次疏浚沙沟口至头道桥一段航道。1989年6月,始疏浚吊罐山段航道,9月底竣工,疏浚里程为3.6公里,平均底床高程为吴淞2.34米,底宽13.31米,达到6级航道设计标准。1971至1989年,疏浚治理经费达485万元。
青通河通航里程自大通至蓉城28公里。童埠港水深最小为0.5米,一般为2至3米。底宽最小为15米,一般为30至45米。
七星河航道七星河由南河与北河在木镇汇流而成 (北河长38.7公里,本县境内17公里;南河长29.3公里,本县境内23.9公里)。该河由木镇至新河口现长18.2公里。
明、清时期,该河称管埠河,通航条件胜于青通河。时航道里程自河湾至双河口为57公里(本县境内49公里);南河航道自石安至木镇17公里。
1956年前,1吨的小驳船可由木镇上行至钱家桥,南河可上行石安桥。1958年后,由于河床淤高、河道狭窄、农田引水灌溉等原因,南河、北河均于60年代初停航。
1959年前,木镇至新河口原30公里下游航道常年水深2至6米,可通5吨木帆船和大驳船;汛期(6—9月)水深4至13米,可通50至150吨木帆船和轮驳船。1959至1960年,因建特跃圩(今童埠圩),原河道部分被圈入圩内,航程缩短11.8公里。因新开河道河底高出原河道3至4米,航运条件恶化,运量锐减。1961至翌年枯水期,曾对新开河道进行清障疏浚。1976年12月至1979年初,改道北河木镇至叶家潭1300米,拓宽加深倒桥、插花山、杨家潭、绿豆墩等段河道4380米,裁弯取直朱家渡段河道185米,航道技术状况得得改善。
1989年,七星河自大通至木镇通航里程34公里,水深最小为0.05米,一般为2米。底宽最小为15米,一般为30至40米。
九华河航道九华河长39公里,本县境内27公里。汛期水深1米左右,枯水期水深0.2米,河底宽30至60米,60年代前,汛期可通航,航程6公里。
八都河为九华河支流,长16公里。该河属山区涧溪河流,但河道坡降较小,宽5至60米,水流平缓。60年代前,汛期可通航,航程13公里。70年代后仅在汛期可通竹筏。
二、港口码头、渡口
港口码头建国初,本县有蓉城、木镇、庙前3个港口,其中除蓉城有1座、木镇有2座简易条石踏坡护岸码头外,余均利用自然岸坡,临时架设木跳板进行装卸作业。50年代后,蓉城港逐渐衰落;1958年,庙前港废弃;1960年后,木镇港名存实亡。
1958年,始于童埠建成1座20米简易块石码头。1971年后,在童埠集散的物资日益增多。1975年初动工兴建童埠港,至1978年完成浆砌块石码头245米,水泥货场2000平方米,港区建筑面积1276平方米。1979年10月,该港初具规模,中、高水位可供500吨级船舶进行装卸作业。1983年,又建成水泥货场4000平方米。1986年砌成块石围墙830米,1988年建成栈桥两座。
童埠港位于童埠街西侧,介于青通河中、下游之间,至大通航道里程10.4公里,港区自然线岸1公里,总面积23万平方米,为本县及相邻的太平、石台、贵池铜陵等部分地区物资转运的枢纽。
童埠港口的中转物资,以黄砂、矿石(铁矿石、白云石、氟石、硫精砂等)和小窑煤为主,竹木柴炭和农用物资为次。1980至1989年,港口吞吐量累计200万吨。1989年,收入6.27万元,上交税利1.78万元,基本上做到以港养港。
渡口清光绪十七年(1891),本县管埠河(今七星河)上设芭芒港渡、管埠渡、洛家潭渡、查河铺渡、朱家渡、塔潭渡及河口渡7道渡口。民国10年建共济桥,芭芒港渡自行消失。1960年,因七星河改道,洛家潭渡废弃。至1989年底,本县境内有春江渡(原河口渡)、杨家潭渡(原塔潭渡)、插花山渡(查河铺渡)、朱家渡、下街渡(原管埠渡)、童埠渡、磨山渡、涧河渡、新建渡等9道渡口。其中童埠渡与河口渡主要渡运青阳、铜陵、贵池3县来往旅客,其余渡口均为农业生产服务。1978年起,童埠渡为县航运公司营运。1987年,始引进钢质渡船,逐步解决渡船陈旧,渡工不固定等问题,至1989年,共更新渡船8艘。
三、运输工具
民国8年(1919),青童航线有木帆船24艘,计载重200吨。抗日战争前夕,蓉城有适合山区河流航行的踏子船51艘;木镇有木帆船200余艘。九华河航道汛期常有排筏往来。抗战胜利后,枞阳、无为等地船民携船前来谋生,船只陆续增加。
1949年,本县有木帆船184艘。1956年,增至377艘,载重1505.84吨(庙前63艘56.2吨,木镇130艘1048.44吨,蓉城184艘401.2吨)。1958年,始办修船造船业务,至1964年,建造50吨级以上木船10艘(其中1961年7月建造2艘大船分别为115吨、160吨)。
随着运输事业的发展,木帆船逐渐淘汰,机动水泥质、钢质船逐渐增多。至1989年底,全县拥有各类船舶231艘,功率1763千瓦,载重量9489吨。
四、客货运输
客运明、清时期,本县青通河、管埠河航道有木驳船从事水上客运,每船载客约10人。抗日战争前,青通河航道有客船20余艘,航行于青阳至大通之间;七星河航道有客船10余艘往返于木镇至大通之间。抗日战争期间,被迫停航。抗日胜利后,木船客运恢复。
1955年始设木帆船水上客运班次,翌年客运量4872人次,周转量10956人公里。60年代初,木帆船客运绝迹。
1956年,芜湖航运管理处设青阳至大通客运航线季节性(6至10月)客班,配客轮1艘,100余客座,每日2个航次,日客流量50至60人次。1958年于童埠建候船室1幢。是年,客运量12825人次,周转量298865人公里。因客源渐少,该客班于1980年停航。
货运抗日战争前,县内各通航河道上货运繁忙。抗战期间,不少船民失业,水上货运业遭受摧残。抗战胜利后,船民陆续重操旧业,货运量日增。
1949年,全县货运量0.75万吨。至1952年,相继成立蓉城、木镇、庙前船民工会、船民协会。是年,货运量1.03万吨,周转量20.73万吨公里。1956年,成立青阳、木镇初级木帆船运输合作社。翌年,成立庙前木帆船运输合作社。1958年,3社合并成立青阳红旗高级木帆船运输合作社。1959年,转为地方国营青阳县航运公司。由于青通河黄砂外运,年运量直线上升,是年货运量12.32万吨,周转量213.86万吨公里。1961年,恢复为集体性质的木帆船运输社,设木镇、青阳、童埠3个运输大队。1964年,分成青阳和童埠2个水运社。是年货运量11.8万吨,周转量316.71万吨公里。
70年代,青通河航道疏浚加宽,通航能力增强。1971年11月,增建县地方国营轮驳船队,有拖轮2艘,550匹马力,驳船17艘,载重1770吨。1970年,建新河公社船队。1979年1月,青阳、童埠2个水运社合并为县航运公司,运输能力3590吨、1160匹马力。是年,货运量45.61万吨,周转量2607万吨公里。1978年,改县船队为县轮运公司,改新河船队为新河乡航运公司。是年,货运量30.4万吨,周转量7399万吨公里。1989年,县轮运公司有钢质拖轮3艘、1979吨位;县航运公司有拖轮6艘、5229吨位,钢质驳船42艘、5077吨位,挂机7艘、222吨位;新河乡航运公司有拖轮2艘、235.2千瓦,货驳14艘、1905吨位。是年货运量30.3万吨,周转量9078万吨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