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文化艺术历史悠久。2500年前,楚大夫屈原流放期间,曾驻足陵阳(见陈怀荃《东陵考实》),留有诗篇。此后,文人学士游踪不绝,留有大量诗文和遗迹。晋代以后,随着九华山佛教的发展,佛教文化长盛不衰,佛教文物数以千计。明嘉靖年间,本县艺人将粗犷豪放的楚音与幽雅柔和的吴调相揉合,创戏曲新腔“青阳腔”。其腔调“流丽悠远,驾乎三腔(江苏海盐腔,江西弋阳腔、浙江余姚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日本付芸子《释滚调—明代南戏腔调新考》)。明清时期,傩戏、目连戏盛行。杜村、庙前的石雕、竹编,蓉城、木镇的折扇、纸扎,陵阳、酉华的刺绣、剪纸等民间工艺美术均盛极一时。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硕果累累,抗日救亡文艺亦影响深远。
建国后,电影、广播、电视逐步普及,摄影、书画、根雕等竞相争艳。1978年后,经过扬精除莠,推陈出新,本县文化艺术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各种会演、展览经常举行。专业及业余文艺队伍不断壮大,文艺创作欣欣向荣。至1989年,已建成县、乡(镇)、村三级“文化网”、“通讯网”和“广播网”。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