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道教
据旧县志记载:西汉元封年间(前110—前105)沛人窦子明为陵阳县令,后登九华山,结茅以居,穴石为丹灶炼丹。“三年丹成,有白龙下降负之而去”。刘向《列仙传》有记。
三国时道教人物赵广信,曾来九华山采药炼制“九华丹”。晋代道教丹鼎派创始人葛洪也到过九华采药炼丹,今葛仙洞、炼丹井是其遗址。
唐代,道教达到全盛。旧传当时九华山为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三十九位(陈蔚:《九华纪胜幻。女冠道士激增,宫、观大量出现,规模较大的有唐王朝赐额的九华山开元观(开元中建,“诏以馆元真”)。仙坛宫(天宝间建)、甘贽道庄(贞元间建)等。其中以乾宁年间(894—898)创建的延华观最负盛名,相传观中道士赵知微有“仙术”,他曾在凤凰岭岩下植桃千树,乾道中朝廷征诏不出,御赐以“碧云星冠、青霞羽衣”。其弟子皇甫元真亦以“棋格无敌,黄白术复极元妙”著称。本县其他乡镇,也先后兴建宫、观多处,主要有保宁观(旧名崇德观。南唐天顺间建,今县农机厂所在地)、吕祖祠(在九郎墩)、武圣宫(在木镇街口)、崇真观(后唐天顺二年建,今为陵阳职高校址)、东山道院(在沙济谢村)及南阳乡境内的塔院等。
两宋以后,本县道教由盛转衰。九华成为佛教名山,昔曾炫赫一时的延华观、甘贽道庄分别成为佛门的沙弥庵和龙门寺。而一批全真派道人(即出家道士)仍坚持授徒传教,从事采药、炼丹、辟谷、服气等道术,以办香会与布施为生,并与官绅交往密切。明朝建立的云峰堂、玄夷堂、九华正院和太极洞、古仙洞、燕子洞等,都是全真道人聚居修炼之所。明万历年间,官方特设五溪行馆,置道士专司接待来往官绅。名儒王阳明曾与伏虎洞松毛道人及名道蔡蓬头交往,并赠有诗词。
清室独崇佛教,本县道教渐趋衰落。至民国,仅九华山的太极洞、犀牛望月、白云观、燕子洞、古佛洞及陵阳乡境内的道僧洞、新河乡观音洞、酉华乡仙人洞等处住有道人,香火冷落,生计维艰,终于不得不依附佛教,形成释、道合流。一些寺庙宫观,和尚与道士杂居,女冠与尼姑共处,道僧洞外住道士内往僧人,胜曼精舍、大慈庵则既奉三宝,又供佛陀,道人户籍也被列入九华佛教会的名册。据《安徽省民国二十三年度年鉴》统计:境内有道观8座,道士13人。时最大的道观为崇真观,该观旧名招隐宫,位于东山湾招隐山下陵阳河东岸,依山面水,环境清幽。始建于后唐,有泉从石中流出,因此宫名招隐,泉曰隐真。宋治平中赐额。俗有“双髻仙”歌记入旧志。明初,观中道士鲍宏有异术,曾游张真人府,授“知事”职。金陵(今南京)魏国公徐宏基令祷雨,立应。众皆敬仰,观中香火旺盛一时。后经战乱圮败。民国时期,陵阳缙绅筹资修缮,并建新房屋多处。
建国初,部分道观已易名寺庙为僧尼所居,部分道观经兵乱毁废或改建它用。时本县尚有正一道人(即在家道士,又称伙居道士)10余人。正一道士散住各乡镇,定期斋戒,崇拜鬼神,画符念咒,主要奉持《玉皇经》、《道德经》和《正一经》,在民间进行祈祷斋蘸及丧葬超度等宗教活动。有的还娶妻生子,平时以送符箓、打斋蘸、驱鬼降妖、超度亡魂、扎丧事纸物为主要收入。后大多病故,少数改从他业。近年来虽少数人在民间有所活动,但范围很小。
本县民间道俗活动有:
娘娘会:即“送花疹娘娘”。旧时,儿童在春天易感染天花、麻疹等疾病,妇女们为求子平安,用面粉捏制关公大刀、月亮斧、娘娘果、娘娘粑,请道士或花匠扎纸轿、马、船等,三五成群去娘娘庙上供、焚化。“花娘娘”是道教中神仙人物,本县水府庙曾供奉此神,“文革”中被焚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此俗已废。
关帝会:农历五月十三日为道教“关圣帝君”诞辰。旧时,民间常于是日做“关帝会”,聘请道士设坛开祭,祈佑平安。并演戏奏乐、庆祝丰收。
平安蘸:俗称“送火神”。建国前,本县城区多火灾,民间常集资打平安蘸,请道士做斋,各家制米粑,供祭品,泼粥赈孤。结束时,为斋者飞快奔跑,并将手持的纸鸟扔入水中,沿途各户泼以污水,意为送走火神。今已废。
做斋:民间遇意外伤亡,须请道士做斋,超度亡魂,又叫“开路”。时间一、三、五、七日不等,有钱大户要做七七四十九天的大斋。本县大姓宗族修谱,也做“谱斋”。此外还有节日贴道士送发的端午符、咒箓,小孩生病请道士驱邪招魂,祭奠烧纸轿、马等习俗,今均废。
二、天主教
天主教于清末传入本县。同治十年(1871),天主教江南教区传教士法籍神甫金式玉首来本县进行传教活动。翌年,大通教友陈家燕在石堰桥桃园村开始建教堂。光绪元年(1875),金神甫在桃园村为21名新教友举行洗礼。光绪六年,金氏在蓉城镇东门贺家巷购地建立教堂。光绪十六年,本县天主教已有正式教友180名,预备教友55名(包括青阳、铜陵、石台三个本堂区)。后神甫向日华(法籍)、宋永誉(意籍)、孟维理(西班牙籍)、笪味德(法籍)等大力开展农村传教活动,创建分堂公所,使本县天主教得以迅速发展。光绪二十六年,已建立有桃园、木镇、花园吴、陵阳、东堡、杨田、龙口、万级岭、南阳湾、庙前、洛家潭等11个分堂(公所),并在蓉城镇原址扩建总教堂,教友、预备教友人数已分别增至2470人和2369人(包括青阳、石台、太平、铜陵4个本堂区)。其中桃园分堂发展最为迅速,已拥有房屋14幢,宅地37.5亩,水田133.1亩,有神甫2人、修女3人、教友1912人,当地居民全部加入天主教,称为“教友家庭”。
民国10年(1921),成立芜湖教区,本县属芜湖教区的池州总馆区,第一任传教士庞士荣(西班牙籍)。他为便利传教,特聘一位华人为师学习中文汉语。平时他以普通县民打扮,往来传教于各乡分堂之间。主教8年,民、教相安,教务逐渐展开。民国19年,天主教青阳铎区成立,下辖铜陵、石台、太平3个本堂,总司铎为陶以荣神甫,他在本县天主教传教活动的同时,并在蓉城镇总教堂内创办大同小学校1所,招收学生140余名,在群众中进一步扩大了天主教的影响。民国25年,本县教友朱明安在上海获中彩票头等奖50万银元,捐献15万元,扩建青阳总教堂,是年秋落成。
抗日战争中,西班牙籍神甫张慕兰、齐迈侠二人主持青阳大主堂,他们收容大批难民,并创设“圣心”诊所,为群众治病。民国29年4月,日军攻入蓉城镇,附近居民纷纷涌入天主堂避难,张、齐二神甫不畏强暴,运用国际公法,保全了1000余人的生命。
1951年,蓉城天主教堂尚有神甫2人、修女3人,全县教友1917人。1952年,青阳天主教教友开展“三自革新”运动,自办教会,最后一位外籍神甫,于是年底离境,后因新成立的天主教爱国会缺乏专任神职人员,宗教活动停止,教堂先后废弃。现有少数天主教徒已参与基督教的宗教活动。
附:总教堂简介
总教堂即青阳天主堂,位于蓉城镇九华东路。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光绪十九年扩建,定名“玫瑰圣母院”。民国25年再次扩建后,总面积978.95平方米,包括大教堂、钟楼、修女院、大同小学、圣心诊所、神甫住宅等建筑群。
教堂坐西面东,大厅面积244.24平方米。大门两侧建有两座圆锥形钟楼,南北相对,高耸入云,顶竖十字架。“文革”中十字架被毁。大厅正中塑有天主耶稣遇难真像。偏殿奉圣母像。厅中摆列长椅凳供教友祈祷之用。北首钟楼门上侧镂有“至尊天主,万惠之源,我特感恩,敬修斯殿。信友朱明安敬献。天主降生一九三六年立”。
神甫住宅二层楼房,北墙外建有楼梯间,均属钢筋水泥结构。教堂北首原大同小学教室亦为二层小楼。修女院系小平房4间,位于东首,与教堂隔巷相连。
50年代末,因屋坏房危,被撤除,改建为蓉城第一小学校舍。
三、基督教
光绪十八年(1892),基督教开始传入本县。前来传教的有美籍女教士穆某、卫某、金若兰、李声,英籍施兴华等。至光绪三十二年已发展教徒约300人,先后在蓉城镇东街,庙前上街头建立圣公会2所,在蓉城镇双河口沙滩、蓉城镇东街、庙前乡双桥村建立福音堂(属“宣道会”教派)3处。此后,发展缓慢,教友流失。至民国23年(1934),仅有教徒8人。民国35年,本县牧师汪恺成主持教务,教徒增至100余人。至民国38年,外籍牧师全部离境。
建国初,尚有教徒60人。“文革”后,仅存教徒20人。1978年起,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本县基督教徒,恢复了宗教活动。1980年,教徒发展到200余人,自然形成了10个“聚会点”。1985年,传教活动实行“三定”(定人。定点、定时间),信教群众590人,自然聚会点16个,后经整顿,报省批准,将16个自然聚会点合并为城东乡双陪岭、新河乡黄檀村、木镇檀兴村、丁桥乡独龙村、竹阳乡焰口、童埠乡东风村、酉华乡双冲村、庙前乡双桥村等8个正式开放聚会点。1989年,成立以牧师汪再生为主任委员的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共有9名成员主持教务,下设8个“三自”爱国小组。1988年,聚会点增至12个,信众1800余人,含正式洗礼教徒198人。外有铜陵市牧师陈锡玉负责的“真那稣教”聚会点6个,信众300人,含正式洗礼128人。
圣公会县内圣公会2座,一在蓉城镇中街高阳桥西今粮站地址。光绪三十二年(1906),美籍女教士李声租宁姓瓦屋5间作为圣公会教堂进行传教活动,并设有义学,后被日机炸毁;另一座在庙前上街头。建于光绪二十一年,面积为300平方米,建国后,改为庙前小学校舍。
福音堂共有3所。庙前双桥福音堂建于光绪十九年,民国时曾由汪恺成牧师维修,建国后被拆除。蓉城镇北福音堂位于双河口沙滩,建于民国22年(1933),由华人牧师沙毅建造,原为教办“育德中学”校舍,沙任校长,后改为福音堂,现仍存房屋4间,面积81.84平方米;蓉城东街福音堂位于九华东路北侧,始建于光绪三十二年,原为英籍传教士施兴华租陈姓瓦屋5间开堂传教。民国24年,由教徒吴巨才、赵成树二人经办,建成市房5间,中为福音堂讲道所。1957年,拆除改建商业局大楼,今为县供销总社社址。
四、伊斯兰教
民国16年,少数回族居民迁来本县经商,开设一些清真饮食馆。抗日战争爆发后,部分沦陷区回民,纷纷逃至本县避乱,他们都是伊斯兰教穆斯林,大通清真寺阿訇王福山也于其间迁来蓉城定居,伊斯兰教始在本县繁衍。主要活动是“五功”(即念、礼、斋、谭、朝5种)和宰生及给出生婴儿取“经名”,按穆斯林教俗举办婚、丧仪式等,奉行封斋开斋节、圣纪节和古尔邦节。
建国后,穆斯林人数有所增加。1983年阿訇王福山逝世后,因无神职人员,宗教活动停止。1989年有伊期兰教徒132人,无清真寺。
上一篇:第一节 佛教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