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二)人口分布
历史上,本县地广人稀。民国29年(1940),石埭县的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41人,时全县8个乡镇中,夏村乡和乌竹乡人口较稀,县治广阳镇及雷凌乡和舒泉乡人口稍密。
民国29年乡镇人口分布情况

1965年,因区域变动,县境西北地区一些丘陵和小平原地带(指地势较平坦的田畈),人口较为集中,高山居住的人口显得稀少。之后,县内大力发展公路交通事业,1976年始实现社社通客车,偏僻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大部分社镇的人口密度趋于均衡。1985年全县人口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73人,人口密度低于每平方公里40人的有3个乡,高于每平方公里88人的有5个乡(镇),其中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的城关镇,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990人。
1985年乡镇人口分布情况

民国29年乡镇人口分布情况

1965年,因区域变动,县境西北地区一些丘陵和小平原地带(指地势较平坦的田畈),人口较为集中,高山居住的人口显得稀少。之后,县内大力发展公路交通事业,1976年始实现社社通客车,偏僻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大部分社镇的人口密度趋于均衡。1985年全县人口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73人,人口密度低于每平方公里40人的有3个乡,高于每平方公里88人的有5个乡(镇),其中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的城关镇,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990人。
1985年乡镇人口分布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