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广播
一、有线广播
1950年12月,定远县建立本区第一座收音站。1951年1月,中共滁县地委广播室成立,有50瓦扩音机和收音机、电唱机各一台。至1952年底,全区各县都建立了收音站,抄录中央和省电台播发的记录新闻,供县委和县政府领导人阅读,并编成小报或墙报,在机关内和群众中发行和张贴。定远县1952年架起了城镇有线广播。到1955年,滁县、天长、来安、全椒相继办起城镇有线广播,共有5台、510瓦扩音机,高音喇叭33只和小喇叭124只,并配有一套发电机组。滁城还用白铁皮做成筒子,安上10多只8寸动圈喇叭,称之为“土高音”。天长、全椒两县城除在街道上安装9只高音喇叭外,还在机关、商店等处安装114只舌簧喇叭,为发展入户喇叭开辟了道路。
1955年冬,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组来滁县开展建设农村广播网试点。架设通往北郊区、乡电话线分杆处2公里广播专线,安装继电器切换,利用区、乡电话线传输广播信号;再从各区、乡电话点架设通往村庄院户广播支线100多公里,安装舌簧喇叭170多只;广播站内安装一台500瓦扩音机和磁带录音机等设备,试验播音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滁县人民有线广播站于1956年春宣告成立,每天播音两小时。同年,全区各县亦相继建立有线广播站,每站有站长、播音员、编采人员及机线员4至6人,共建设广播线路246杆公里,安装大小喇叭2900只,广播站的扩音机增加到10台、2.4千瓦。1959年,全区发展入户喇叭13000只,高音喇叭7只,扩音机增加到17台、4.9千瓦,还建立了一部分公社放大站。至1966年,全区广播线路达1000多杆公里,安装小喇叭12390只,高音喇叭400多只,广播站的扩音机增至19台、5.9千瓦。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政治宣传的需要,广播网发展迅建。1969年一年即用去铁丝400吨,一次供应计划木材350立方米,井供应大量喇叭等扩音设备及其零部件,招工600人。1970年,为解决利用电话线广播影响通话的矛盾,在邮电部门配合下,实行广播载波化,同时用杂树杆、石条杆等大规模地架设线路。至1977年底,全区共架设广播线路12252杆公里,其中县至公社的信号传输专线751杆公里;共建立公社放大站249个,占公社总数的73.7%;入户喇叭37.6万只,入户率达60.15%,还有高音喇叭3040只。
1978年,从总结农村广播网建设的经验教训入手,开始对机房、线路和用户设备进行整顿、改造和新建。1986年完成全区县广播站的机房建设。县广播站机房与县广播局机关连在一起,统称为“县广播大楼”,连同地区广播电视大楼,全区共8座,总建筑面积8576平方米,其中机房829平方米。机房有语播室、录控室、演播室和磁带库,宝与宝之间设置双层2平方米左右的玻璃了望窗,蓬壁门宙都安装隔音、吸音设备,演播室还配备台桌、沙发椅和灯光,便于党政机关召开广播大会之用。机房安装2×275或2×250扩音机2—4台、全新的控制台,录音机由原使用的601、602更新为开盘式磁带录音机3—5台,节目制作、录音、合成安全可靠。至1989年底,完成63个乡、镇广播站机房改造。占全区乡、镇总数的24.1%。70年代建立的大队播音室改建为行政村广播室,至1992年底,已建立1310个,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58%。滁州、天长,全椒、来安四县共131个乡镇,1204.7杆公里实现县至乡的全部信号专线传辅。凤阳、嘉山、定远三县于1984年、1985年将原建的通向77个乡镇的信号专线539杆公里转变为乡以下的基层线路,县电台的信号传输为调频广播取代。全区有乡以下基层网路9716.28杆公里,全部为水泥杆线路,电力线附挂的6387.5杆公里线路,亦采用加担、换线等措施,提高了线路的传输质量。收听广播的小喇叭由开始的舌簧喇叭逐步改为动圈喇叭。1992年,全区有农户喇叭20万只,其中动圈喇叭7万只。
县广播站的设备更新和节目宣传质量提高,为建立人民广播电台创造了条件。1984年9月,本区第一个县级人民广播电台——凤阳人民广播电台开播。至1991年6月,全区七县、市都相继建立了人民广播电台。因广播网建设成绩突出,1985年10月,国家广播电视部授予天长县广播电视局“全国广播电视先进集体”称号。1990年11月,安徽省广播电视厅授予天长县、滁州市为“农村广播村民组通播率达标县、市”,授予天长县石粱镇和滁州市章广镇为“农村广播网示范乡、镇”。
各县广播站建立后,主要是转播中央、省广播电台节目和为党政机关召开广播大会服务,同时创办少量的不定期的新闻性节目、天气预报和播放一些文艺唱片,每天3次播音,4小时左右。1963年,县广播站开始创办固定时间的隔日新闻性节目,如天长县的《地方新闻》、来安的《来安生活》等,每次播出时间20—30分钟。同时也设置一些不固定的专题节目,如《大办农业》、《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等。
70年代,随着农村广播网的普及和公社广播放大站的建立,广播宣传的自办节目逐渐增多。各县广播站普遍开办了《公社放大站联播》节目,专题节目亦开始在固定时间内播出。1979—1981年的三年内,全区共播出农村科技知识方面的专题节目稿件4300多篇。来安县广播站于1981年开办《扶贫》专题节目20多次。
进入80年代,各地对广播节目进行改革和调整。天长广播对隔日播出的《地方新闻》,本着短、快、真、活的原则,改为每天播出,每次15分钟,每篇稿件控制在500字上下,对一些重要稿件配发评论;增加《农村节目》、《文化生活》、《青年之友》、《商品和科技信息》等专题节目。据1982年2月的一次统计,全区七十县广播站自办文字节目27档,文艺节目16档。同时,改变过去封闭型为开放型办广播。1986年6月,全区七县电台(站)联办《皖东经济信息联播》;1985年4月,凤阳县、滁州市两电台参加苏,沪、浙20家地、县、市电台(站)《长江三角洲新闻联播》;1987年,天长县电台先后与苏、沪,鲁、豫、皖、赣、川等省、市92家地、县、市电台(站)联办《六大块》联播,拥有1.4亿听众。天长县电台还联合社会力量,先后举办了《安乐杯》、《天龙杯》两次新闻大奖赛和一次《三友杯》新闻拉力赛,有效地扩大了新闻源、信息源和提高台、站的知名度。
随着乡、镇广播站机房改造和设备更新,有条件的乡、镇广播站陆续办起了自办节目。至1992年,全区的146个乡、镇广播站,已有92个站办起了固定或不固定的自办节目,占64%。
1981年至1992年,滁县地区共有59篇广播新闻(通讯、专访)稿件在省和全国获奖。
二、无线广播
1978年10月开始筹建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滁州转播台,台址位于滁州市南郊,拥有两部10千瓦中波广播发射机和5部1千瓦中波实验发射机。广播覆盖全区人口的70%,为皖东地区一座中波广播骨干台。
1982年9月20日,864千赫、10千瓦中波发射机开始收转安徽人民广播电台节目。1992年9月,播出频率改为936千赫,同省电台同频同步。1983年11月31日,1095千赫、10千瓦中波发射机开始收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1985年5月,以600千赫、1千瓦中波实验广播开播。1986年7月,4部1千瓦中波实验广播发射机调试成功,分别以927、1143、1579、1521千赫开始运行,覆盖半径30公里。
1984年7月,滁县琅琊山电视调频转播台两部调频广播发射机安装调试成功。发射频率98.6兆赫、输出功率10千瓦,收转安徽人民广插电台节目;同时用发射频率100.8兆赫、输出功率1千瓦,收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
1984年9月,滁州人民广播电台安装了春蕾FT7050型发射机和美多TETF3100型发射机,开始了调频广播。到1989年底,全区各县台都建立了调频广播,发射总功率为990瓦。此外,嘉山县的潘村、凤阳县的小溪河和滁州市的滁东乡各建立了发射功率为10瓦的调频差转台。滁州、天长、全椒、来安四县(市)实现有线广播与调频广播同步传送县电台节目信号。调频广播的启用,提高了信号传播质量,解决了边远乡村因阴雨天气收听广播信号困难的问题。
1950年12月,定远县建立本区第一座收音站。1951年1月,中共滁县地委广播室成立,有50瓦扩音机和收音机、电唱机各一台。至1952年底,全区各县都建立了收音站,抄录中央和省电台播发的记录新闻,供县委和县政府领导人阅读,并编成小报或墙报,在机关内和群众中发行和张贴。定远县1952年架起了城镇有线广播。到1955年,滁县、天长、来安、全椒相继办起城镇有线广播,共有5台、510瓦扩音机,高音喇叭33只和小喇叭124只,并配有一套发电机组。滁城还用白铁皮做成筒子,安上10多只8寸动圈喇叭,称之为“土高音”。天长、全椒两县城除在街道上安装9只高音喇叭外,还在机关、商店等处安装114只舌簧喇叭,为发展入户喇叭开辟了道路。
1955年冬,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工作组来滁县开展建设农村广播网试点。架设通往北郊区、乡电话线分杆处2公里广播专线,安装继电器切换,利用区、乡电话线传输广播信号;再从各区、乡电话点架设通往村庄院户广播支线100多公里,安装舌簧喇叭170多只;广播站内安装一台500瓦扩音机和磁带录音机等设备,试验播音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滁县人民有线广播站于1956年春宣告成立,每天播音两小时。同年,全区各县亦相继建立有线广播站,每站有站长、播音员、编采人员及机线员4至6人,共建设广播线路246杆公里,安装大小喇叭2900只,广播站的扩音机增加到10台、2.4千瓦。1959年,全区发展入户喇叭13000只,高音喇叭7只,扩音机增加到17台、4.9千瓦,还建立了一部分公社放大站。至1966年,全区广播线路达1000多杆公里,安装小喇叭12390只,高音喇叭400多只,广播站的扩音机增至19台、5.9千瓦。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政治宣传的需要,广播网发展迅建。1969年一年即用去铁丝400吨,一次供应计划木材350立方米,井供应大量喇叭等扩音设备及其零部件,招工600人。1970年,为解决利用电话线广播影响通话的矛盾,在邮电部门配合下,实行广播载波化,同时用杂树杆、石条杆等大规模地架设线路。至1977年底,全区共架设广播线路12252杆公里,其中县至公社的信号传输专线751杆公里;共建立公社放大站249个,占公社总数的73.7%;入户喇叭37.6万只,入户率达60.15%,还有高音喇叭3040只。
1978年,从总结农村广播网建设的经验教训入手,开始对机房、线路和用户设备进行整顿、改造和新建。1986年完成全区县广播站的机房建设。县广播站机房与县广播局机关连在一起,统称为“县广播大楼”,连同地区广播电视大楼,全区共8座,总建筑面积8576平方米,其中机房829平方米。机房有语播室、录控室、演播室和磁带库,宝与宝之间设置双层2平方米左右的玻璃了望窗,蓬壁门宙都安装隔音、吸音设备,演播室还配备台桌、沙发椅和灯光,便于党政机关召开广播大会之用。机房安装2×275或2×250扩音机2—4台、全新的控制台,录音机由原使用的601、602更新为开盘式磁带录音机3—5台,节目制作、录音、合成安全可靠。至1989年底,完成63个乡、镇广播站机房改造。占全区乡、镇总数的24.1%。70年代建立的大队播音室改建为行政村广播室,至1992年底,已建立1310个,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58%。滁州、天长,全椒、来安四县共131个乡镇,1204.7杆公里实现县至乡的全部信号专线传辅。凤阳、嘉山、定远三县于1984年、1985年将原建的通向77个乡镇的信号专线539杆公里转变为乡以下的基层线路,县电台的信号传输为调频广播取代。全区有乡以下基层网路9716.28杆公里,全部为水泥杆线路,电力线附挂的6387.5杆公里线路,亦采用加担、换线等措施,提高了线路的传输质量。收听广播的小喇叭由开始的舌簧喇叭逐步改为动圈喇叭。1992年,全区有农户喇叭20万只,其中动圈喇叭7万只。
县广播站的设备更新和节目宣传质量提高,为建立人民广播电台创造了条件。1984年9月,本区第一个县级人民广播电台——凤阳人民广播电台开播。至1991年6月,全区七县、市都相继建立了人民广播电台。因广播网建设成绩突出,1985年10月,国家广播电视部授予天长县广播电视局“全国广播电视先进集体”称号。1990年11月,安徽省广播电视厅授予天长县、滁州市为“农村广播村民组通播率达标县、市”,授予天长县石粱镇和滁州市章广镇为“农村广播网示范乡、镇”。
各县广播站建立后,主要是转播中央、省广播电台节目和为党政机关召开广播大会服务,同时创办少量的不定期的新闻性节目、天气预报和播放一些文艺唱片,每天3次播音,4小时左右。1963年,县广播站开始创办固定时间的隔日新闻性节目,如天长县的《地方新闻》、来安的《来安生活》等,每次播出时间20—30分钟。同时也设置一些不固定的专题节目,如《大办农业》、《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等。
70年代,随着农村广播网的普及和公社广播放大站的建立,广播宣传的自办节目逐渐增多。各县广播站普遍开办了《公社放大站联播》节目,专题节目亦开始在固定时间内播出。1979—1981年的三年内,全区共播出农村科技知识方面的专题节目稿件4300多篇。来安县广播站于1981年开办《扶贫》专题节目20多次。
进入80年代,各地对广播节目进行改革和调整。天长广播对隔日播出的《地方新闻》,本着短、快、真、活的原则,改为每天播出,每次15分钟,每篇稿件控制在500字上下,对一些重要稿件配发评论;增加《农村节目》、《文化生活》、《青年之友》、《商品和科技信息》等专题节目。据1982年2月的一次统计,全区七十县广播站自办文字节目27档,文艺节目16档。同时,改变过去封闭型为开放型办广播。1986年6月,全区七县电台(站)联办《皖东经济信息联播》;1985年4月,凤阳县、滁州市两电台参加苏,沪、浙20家地、县、市电台(站)《长江三角洲新闻联播》;1987年,天长县电台先后与苏、沪,鲁、豫、皖、赣、川等省、市92家地、县、市电台(站)联办《六大块》联播,拥有1.4亿听众。天长县电台还联合社会力量,先后举办了《安乐杯》、《天龙杯》两次新闻大奖赛和一次《三友杯》新闻拉力赛,有效地扩大了新闻源、信息源和提高台、站的知名度。
随着乡、镇广播站机房改造和设备更新,有条件的乡、镇广播站陆续办起了自办节目。至1992年,全区的146个乡、镇广播站,已有92个站办起了固定或不固定的自办节目,占64%。
1981年至1992年,滁县地区共有59篇广播新闻(通讯、专访)稿件在省和全国获奖。
二、无线广播
1978年10月开始筹建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滁州转播台,台址位于滁州市南郊,拥有两部10千瓦中波广播发射机和5部1千瓦中波实验发射机。广播覆盖全区人口的70%,为皖东地区一座中波广播骨干台。
1982年9月20日,864千赫、10千瓦中波发射机开始收转安徽人民广播电台节目。1992年9月,播出频率改为936千赫,同省电台同频同步。1983年11月31日,1095千赫、10千瓦中波发射机开始收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1985年5月,以600千赫、1千瓦中波实验广播开播。1986年7月,4部1千瓦中波实验广播发射机调试成功,分别以927、1143、1579、1521千赫开始运行,覆盖半径30公里。
1984年7月,滁县琅琊山电视调频转播台两部调频广播发射机安装调试成功。发射频率98.6兆赫、输出功率10千瓦,收转安徽人民广插电台节目;同时用发射频率100.8兆赫、输出功率1千瓦,收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
1984年9月,滁州人民广播电台安装了春蕾FT7050型发射机和美多TETF3100型发射机,开始了调频广播。到1989年底,全区各县台都建立了调频广播,发射总功率为990瓦。此外,嘉山县的潘村、凤阳县的小溪河和滁州市的滁东乡各建立了发射功率为10瓦的调频差转台。滁州、天长、全椒、来安四县(市)实现有线广播与调频广播同步传送县电台节目信号。调频广播的启用,提高了信号传播质量,解决了边远乡村因阴雨天气收听广播信号困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