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滁境历史上饲养家畜有牛、驴、骡、马、猪、羊等;家禽以鸡、鹅、鸭为主。1949年全县畜牧业产值40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1987年畜牧业产值237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5.12%;全市畜牧业专业户66户,家庭整半劳力172人,请帮工带徒弟17人。
一、养畜
猪境内农村素有养猪习俗。地方品种主要为江淮黑猪。其背毛黑色,头稍长,耳垂大中等,背腰平直,腹稍大,四肢强健有力。成年公猪体重170公斤左右,母猪140公斤左右。每窝产仔率11至12头,初生仔猪重约1公斤左右。8月龄育肥猪体重约90公斤左右,屠宰率72至73%。
50年代引进的品种有约克夏,巴克夏。60年代先后从外地引进内江猪、长白猪、苏联大白猪、克米洛夫。70年代推广养猪“三化”,即公猪引进外地良种化,母猪本地良种化,肉猪杂交一代化。1984年底从上海引进6头杜洛克良种公猪,以本地良种猪为母本,配育二元杂交猪,产仔后出售给农民饲养。改良后的地方猪种,可提高酮体瘦肉率5至6%,日平均增重0.2公斤。80年代主要生猪品种为:巴克夏、内江猪、江淮黑猪。
生猪年末存栏数1949年全县24800头;1954年35675头。1978年,达到101008头。1981年后集体养猪减少。是年年末存栏数72256头,其中集体养猪128头。1987年全市出栏肉猪头数88503头,其中:出售43982头,自宰自食44621头。年末生猪存栏96065头,其中:能繁殖的母猪4591头,种公猪61头。
牛主要为役用水牛和少量种牛,多系地方品种。用于产乳的是黑白花牛。
水牛俗称皖东水牛,主要分布在沿河平畈区、圩区,属南方水牛类型。其特点:体壮、役力大、性情温顺、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宜水田耕作;役用能力日可犁田2亩左右。1955年太平乡皇甫农业社第七生产队采用选种、双重复配等方工,1957年4头母牛产仔10头。1958年全县推广轰配和药物催情配种法,使具有繁殖能力的4153头母牛全都配种受胎。为了防止耕牛品种退化,搞好品种选育,1974年,县农业局从国家支援穷队无偿投资中拨出专款,分发给章广、施集、珠龙、担子、乌衣、滁东、城郊、沙河公社作为选育良种耕牛资金,资助耕牛配种工作。1982年,县人民政府从地方财政拨款1万元,推广冷冻精液配种,县兽医站在滁东、担子、城郊、珠龙、黄泥、常山、腰铺等7个公社进行冷冻精液配种试点。冷冻颗粒是摩拉水牛和上海水牛。1985年全市共配种水牛320头、奶牛2040头,现已逐步推广到全市各乡镇农村。
黄牛主要分布在皇甫、张浦营、黄泥等山区丘陵地带,数量较少。黄牛根据体型,分细微型和粗糙型。细微型:颈细长,肉垂不发达,不现高峰,肋骨排列较斜,四肢稍长;粗糙型:颈短粗,肩峰较高,肉垂发达,肋骨排列较直,四肢较短。
印度摩拉水牛1976年从广西引进幼口公牛1头,用于改良境内水牛品种。此牛体型高大,体力强壮,役用性能好,1978年在担子、滁东等公社配窝产仔30余头。
黑白花乳牛市奶牛场饲养,体格健壮,体躯结构匀称,四肢坚实,适宜于山区放牧。1984年冬,市农业部门从浙江金华引进奶牛116头,供专业户饲养,促进了境内奶牛事业的发展。
马(骡)驴马骡历史上境内均有饲养,但数量较少。1956年,从内蒙古等地购回59匹蒙古马。60年代起,随着机械车辆的发展,马、骡逐渐减少。1987年全市仅有马2匹,骡12匹。
驴城乡均有饲养。主要品种有关中驴、河南泌阳驴、银屏驴、黄山驴、石龙山驴、萧县驴、砀山驴等及其杂交后代。逐步演变繁育的驴种,其体格较小。1949年全县有驴1900多头。主要用于驮运。80年代,随着运输工具的改进,驴逐渐减少。1987年,全市尚有驴565头,其中能繁殖的母畜51头。
大牧畜饲养明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重视马政,深知滁境西南多山和荒野草地,宜于放牧,置太仆寺于滁,掌管马政。洪武十一年,迁太仆寺于丰山脚下“龙潭”之东北,凿石引泉为饮马池。洪武十四年秋,于太仆寺西营建马神庙,以崇尚马神,推行养马。永乐十九年(1421年)改为南京太仆寺(简称南太仆寺)。明初规定:“年户均养马一匹,纳驹一匹。”洪武二十三年改为“民养官马,凡五户合养马一匹,年纳驹一匹,若欠驹一匹,罚钞七百贯”。据《明会典》:“万历十五年后,尽行改折色,每马征银三十两”。清光绪《滁州志》记载:滁“牧马场荒熟田三十四顷一十二亩七分二厘六毫。”民国4年(1915年),境内设置安徽省立森林畜牧场,由西人艾伯烈创办,相度地势,分建马厩、牛栏、羊舍、鸡埘,规模宏敞。场舍四围,山场设备,也都适合畜牧要求。其畜类众多,中外咸备,有荷兰牛、中荷杂交牛、黄牛;美利奴羊、中美杂交羊、绵羊与山羊等。民国17年后,场务废驰,名称屡易,后遭兵燹焚毁殆尽,仅存羊212头,牛7头,马1匹,山场牧地7360亩。民国36年,国民政府农林部在滁接办滁县牛种改良繁殖场,年拨事业费16000万元,有职工141人。但因贪污腐败,繁育种牛寥寥无几,于解放前夕停辍。
解放后于民国38年5月,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县专区专员公署通过南京军管会支持,从南京运回乳牛母牛14头,公牛2头,沿用繁殖场旧址,在滁县专区农场内建立畜牧组,饲养乳牛。1955年建立滁县乳牛场,场址迁至茅草洼。1957年经县人民政府划定,面积约2万亩,后因建城西水库和工厂、林场,占地减少至1.7万亩。至1982年乳牛场约有牧场3000亩。建场时有乳牛30头,公牛2头,主要有瑞士、短角、娟姗等5个品种。因30头中有病牛23头,占75%,乳牛场不久改为“病牛防治站”。后经饲养人员精心管理,至1962年,摘掉病牛场的帽子。1982年乳牛发展到250头,其中公牛1头。品种主要是黑白花奶牛。平均每头牛年产奶5000公斤,是建场初期平均产奶量的1.5倍,进入国家高产奶牛的先进行列。
1949年全县大牲畜年末存栏11231头,畜牧业产值196万元。1956年后大牲畜大都归农业社集体所有,年末存栏16381头,产值327万元。1958年全县大牲畜均属人民公社所有,年末存栏18158头。80年代,农村普遍实行生产责任制,大牲畜重归农户饲养。1981年全县大牲畜年末存栏22288头,其中:从事农业劳役耕畜16138头,能繁殖母畜6252头,仔畜1742头,有水牛21140头,黄牛95头,乳牛230头,马5匹,驴816匹,骡2匹。畜牧业产值1420.10万元。1987年全市大牲畜年末存栏31740头,其中:从事农事役畜23924头,能繁殖母畜11915头;有牛31161头,其中黄牛98头,良种及改良乳牛603头,水牛30460头;马2匹,驴565匹,骡12匹。
羊50至60年代中期,境内以养山羊为主,60年代末期,逐步发展养殖绵羊。
山羊又名山驹羊。原产花山一带,属地方品种。肉、皮兼用,体格高大,体重40至45公斤,产肉率为45%。1979年,从陕西省富平县引进乳山羊181只,分别在三官、城郊、施集、花山等地饲养繁殖,但因经济效益低,发展缓慢。花山乡现为山羊良种繁殖区。
绵羊50年代,境内仅有蒙古大寒羊等品种。60年代末,县外贸部门从淮北引进蒙古杂交羊、淮北杂交羊;部分社队从滁县地区大柳羊场引进苏联美利奴细毛羊,经过杂交,形成现有的绵羊品种。全市现有绵羊种类:细毛类型占25%,半细毛型占56%;半粗毛型占15%,半细毛型种羊占2%,折皮羊占2%。曲亭乡为绵羊良种繁殖区。
1949年全县年末存栏羊620头,1956年发展为3428头。1959年为5909头,大多数为人民公社集体饲养。1976年超过1万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集体养殖渐少,养殖头数下降,1985年全市年末存栏4488头。1987年7574头,其中:山羊4666头,绵羊2908头,含细毛羊及改良羊310头,半细毛羊及改良羊1920头;国营场站985头。
兔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无家兔饲养。新中国建立后,外贸部门引进良种兔,主要品种有:日本大耳兔、安哥拉长毛兔。1980年7月,从阜南县引进2对西德良种长毛兔进行繁育。1987年,全市养兔1787只。当年出栏兔1677只,兔毛产量482公斤,兔肉2.57吨。
二、养禽
境内农民历来有饲养家禽的习惯。沿河平畈区和圩区,以养鹅、鸭为主,山区丘陵以养鸡、鹅为主。
鸡新中国建立前后,主要饲养地方品种三黄鸡,属肉、蛋兼用型。成鸡体重约1.25至1.75公斤,母鸡年产蛋100至150个。50年代以后,先后引进良种鸡有:九斤黄、芦花、来杭、白洛克、新浦东、哈勃特等。80年代,养鸡专业户陆续从上海、南京等地引进希塞斯、罗斯、星波罗、星杂288、星杂579等国外良种鸡。但因良种鸡饲养成本高,加之销路不畅,后逐渐衰落。 鸭新中国建立前后,境内饲养鸭多为土种麻鸭。成鸭体重1.5至2.2公斤,年产蛋180至240个。50年代,先后引进北京鸭、浙江湖鸭。60年代后,引进有江苏昆山麻鸭。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前大都为生产队饲养的棚鸭。此后,大多为农民专业户饲养。
鹅主要饲养品种为:白鹅和雁鹅。一般白鹅体重3至5公斤,年产蛋55至65个。雁鹅比白鹅略大,肉质较粗。
新中国建立前,境内养鸡普遍,大小农户,自孵自养,年饲养15至50只不等。据沙河镇草王村典型调查,该村西王、下王、草王、园郢4个自然村庄,民国25年有农户28户,有养鸡户27户,占96.4%,共饲养589只,平均每户21.8只。1949年全县实有鸡6.89万只,鹅3.45万只,鸭17.24万只,当年家禽出栏3.2万只。1956年实有鸡存栏52.96万只,鹅10.78万只,鸭25.94万只,当年家禽出栏19万只。60年代中期以后,鹅鸭基本上为生产队集体饲养。后因左的路线强调限养和禁养家禽,1968年全县家禽出栏9.48万只,1974年6.48万只。1978年家禽年末存栏65.87万只,当年家禽出栏上升为23.23万只。农业实行生产责任制后,集体饲养逐渐停止,恢复各户自养,饲养量增加。1985年家禽年末存栏数130.93万只,为历史最高水平;当年家禽出栏105.28万只。并出现一些饲养家禽专业户。1985年全市养鸡专业户3户,家庭年总收入2.1万元,其中:专业收入1.7万元;养鸭专业户7户,家庭年总收入11.7万元,其中专业收入9.2万元。1987年家禽年末存栏127.95万只,当年出栏家禽171.71万只。
三、疫病防治
疫病种类1987年全县畜禽疫病约45种。其中:传染病14种,中毒和普通常见病21种,其它疫病10种。
猪病有9至14种,其中传染病8种。70年代以前,每年生猪因疫病死亡达7000头以上,占饲养量的8%左右。最严重的疫病是猪瘟、猪气喘、猪丹毒、猪肺疫、猪水泡病及猪痢病等。
牛病有10至16种,除普通疫病,还有狂犬病、破伤风、恶性卡它热及牛的锥虫病等。寄生虫病、中毒病、前胃病,也易造成耕牛死亡。
羊病有4至6种,主要是普通病,很少造成死亡。
兔病有2至3种,即巴氏杆菌病,球虫病,疥癣病。
狗有狂犬病,危害极其严重。
蜂病以螨病危害为甚。
禽病有鸡瘟、鸭瘟和禽霍乱病等。
1975至1987年滁州市生猪饲养死亡情况统计表

防治措施自50年代起,贯彻“预防为主”的防疫方针,每年春秋两季抓防疫注射,向基层分发炭疽、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鸡瘟等防疫疫苗,均由有关部门先集中兽医,分片培训防治人员,然后到各村户进行畜禽防疫注射工作。
1972年,县兽医站开办小型药厂,生产糖盐水、注射用水和柴胡、蒲公英、一见喜针剂。1973年,乌衣、担子、城郊、三官、滁东、珠龙等公社兽医站,先后举办畜禽合作医疗,实行“包药、包治、包削骟、包防疫”制度,治疗无效死亡的,由兽医站从承包经费中给予适当赔偿。此办法推广到全县。1984年在市兽医站利用间接血凝试验法对耕牛锥虫病进行化验普查,并在珠龙、大王、施集、章广、滁东、黄泥、沙河、三官、汪郢等15个乡镇兽医站设立化验点。全市共化验1.1万头耕牛血清,对检出阳性耕牛进行治疗,从而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炭疽病至今未再发生,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等病症逐年减少。
兽医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县有民间兽医13人。1953年调进国家兽医技术干部3人,民间兽医带徒弟学艺20人。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全县组织民间兽医分片建立5个联合诊所。1958年,各人民公社相继建立畜牧兽医站,开展畜禽保健防疫工作。1973年,全县陆续办起畜禽合作医疗,同时重点培训农村知识青年为“赤脚兽医”。1980年根据中共安徽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对农村集体兽医进行业务考核,录用206人,其中:156人转为非农业户口。1982年全县有兽医219人,其中:技术干部22人,农村兽医197人。其中畜牧师2人,兽医师1人,助理兽医师8人。1987年全市畜牧兽医队伍共有199人,其中:技术干部19人,农村集体兽医165人,聘用人员15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副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