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种植业
茶叶境内山丘土壤大都呈微酸性,适宜种茶。明代,琅琊山产云桑茶。据陈继儒《眉公笔记》记载:“云桑茶,琅琊山出,茶类桑叶而小,山僧焙而藏之,其味甚清。”明代,滁州出产“南谯贡茶”。《南京户部志》记载:“成化三年(1467年)奏准,南京供用库岁芽茶,坐派……滁州二百斤。”今曲亭乡皇甫山弥陀寺仍有百年茶树数千株。
新中国建立前,施集余老目毛在黄草洼板栗园种茶,现尚存近千株。新中国建立后,茶叶生产逐步发展。1958年9月筹建国营滁县施集茶场,开展“南茶北引”。1959年1月种茶1595亩,因自然灾害和经营不善,1961年仅存104亩。1962年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茶叶生产又逐步恢复。以茶场带队,推动社队种茶。至1969年,全县有茶园面积1209亩,年产茶叶2350公斤。1970年,李德生视察滁县时指出:“要在滁县种植茶叶”,“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改变荒山面貌”。同年,先后在花山、施集、曲亭、珠龙等地种茶树45亩。1971年贯彻北方农业会议精神,全县有17个公社种茶。至1976年,全县已有茶园面积1.32万亩,茶叶产量3.09万公斤。
1978年后,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茶叶生产也相继实行承包制,以户为单位生产、制售。1981年全县尚有茶园面积6631亩,其中社队茶园面积6131亩。茶叶产量5.23万公斤,其中社队茶叶产量3.58万公斤;国营茶场面积500亩,茶叶产量1.65万公斤。1987年全市茶园面积4157亩,采摘面积2428亩,茶叶产量5.5万公斤。
茶叶品种以烘青和炒青绿茶为主,兼制部分花茶。
茶园分布低山丘陵茶区:主要分布市境中部、西部和东北角。包括老嘉山茶区(张浦营、沙河盈福寺、草王村)共有茶园585亩,占茶园总面积14%;皇甫山茶区:分布于皇甫、章广、常山、李集、施集、珠龙、曲亭7乡,有茶园2654亩,占总面积63.4%;花山茶区:分布在市区西南花山乡周围,共有茶树251亩,占总面积的6%。市境东部的黄泥、沙河、城郊、腰铺、滁东、大王等乡也有部分茶园,总面积695亩,占全市茶园面积的16.6%。
茶树品种皖南群体:1958年开始从祁门、休宁、歙县引进;皖西品种:1969年从霍山县磨子潭引进;福鼎大白茶:1978年从江苏无锡引进无性苗1万株;1979年从福建省福鼎县引进无性苗5万株,分布在胜利、汪郢两村茶场和国营施集茶场;福建菜茶:1971至1972年从福建省引进;浙江义乌茶:1971至1973年从浙江义乌县调进茶籽约7.5万公斤。
茶叶加工60年代主要靠手工制茶,以后逐步发展机械制茶。至80年代初,共有各种制茶机183台,动力设备柴油机21台、电动机88台。高压线送电的乡村茶场11个,国营施集茶场有发电机2台。国营茶场有制茶、青贮、精制等各类车间1180平方米。
果木清光绪《滁州志》记载:境内“其果宜栗、宜杏、宜银杏、宜葡萄”。民国《滁县乡土志》云:“桃杏春时开花,美丽悦目;夏时结果,累累可爱;果熟时采以佐食,可助消化,并可以供宾客”。 新中国建立后,全县载培的果树有18科,100余种。其主要品种有银杏、拐枣、弥猴桃、粗榧、板栗、葡萄等。1958年全县果木除琅琊山铜矿园艺场,其余都是零星种植,全县年产水果30.24万公斤。至1978年全县共有果园面积1780亩,年产水果12.88万公斤。
80年代,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两水一牧”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全市逐步形成山区干果区,丘陵水果区和大王、滁东、腰铺、琅琊、黄泥5个林果带。1987年全市实有果园面积5239亩,当年采摘面积986亩;实有零星苹果树0.2万株,梨树18.45万株,全市水果产量510.9万公斤。
品种分布银杏:大王、曲亭、珠龙、琅琊山等地均有古银杏树。大王东一里的一棵银杏树,高45米以上,干径围3.365米,树冠覆盖面积200平方米。
梨:新中国建立前,沙河、黄泥有小片梨园,现仍保存有140株百年老树。1955年在滁城西南建园艺场一所,种植多为梨树。是年,从砀山县引进砀山梨品种,当地土种逐渐淘汰。70年代中期,大王、沙河、黄泥等公社引进酥梨、明月梨、佳白梨等品种。1987年全市有梨园1224亩,零星种植梨树18.45万株,年产果30.3万公斤。 桃:主要品种有五月鲜、吊枝白、水蜜桃、蟠桃等。沙河、滁东、珠龙、花山等乡都有少量连片种植,其余为农民零星种植。1987年全市有桃园1510亩,年可产桃11.01万公斤。
葡萄:原为农户庭院零星种植,80年代,一部分农民先后改用承包的土地种植葡萄园。至1987年,全市共有葡萄园340亩,年收葡萄2.63万公斤。
苹果:50年代,建立国营琅琊园艺场,引进金帅、小国光、香蕉等品种,经精细栽培管理,至60年代初已获成功。后因扩建铜矿,撤销园艺场,果树被毁。1958年滁东皇道山和黄泥独山等地建立“千亩苹果园”,因管理不善不久荒废。1974年,章广、李集、大王等公社,分别建立苹果园。1987年,全市有苹果园586亩,零星种植果树0.2万株,全年产苹果0.22万公斤。
栗:40年代末境内尚存有百年老栗树,颇为丰产,每株年产板栗约5公斤。现百年栗树仍可见。50年代中期,开展大面积种植栗树,以施集、花山、李集、常山、皇甫等山区种植为多。全县年产板栗约2.5万公斤左右。1987年全市产板栗2.055万公斤。
竹滁境西南山区盛产竹,种类有:淡竹、水竹、刚竹、铜竹、桂竹、紫竹、斑竹等。“滁州竹”建筑房屋,久不生虫。其中以淡竹面积较大。淡竹,俗称元竹、篾竹,皮薄、肉厚、节平,柔软有弹性。竹子产地主要分布在施集、孙岗、花山、丰山、龙蟠等地。新中国建立前夕,全县竹园面积2260亩,年产量49.25万公斤。1959年引进毛竹,是年全县竹园面积35352亩,年产量112.75万公斤,其中淡竹面积27980亩,占竹园总面积79.1%,年产量90.75万公斤,占总产量80.4%。1975年全县竹园面积10855亩,其中毛竹206亩。1987年全市有竹园14322亩,淡竹4878.43万株,毛竹13.83万株。
苎麻明清时期,原居住于潜山、黄山等地农民,遭荒移居来滁,携带麻根,来滁种植,滁境始有苎麻。民国26年(1937年),滁县苎麻面积约2000亩,后因苎麻价格大跌,由原百斤苎麻价值大米400公斤跌至210公斤,麻农大多弃麻还农。
1949年,全县尚种植苎麻750亩,总产量2.475万公斤,平均亩产33公斤。以后,逐年有所发展,至1957年,全县种植苎麻1350亩,总产值10.09万公斤,平均亩产75公斤。60至70年代,境内强调农业“以粮为纲”,苎麻种植面积再减,仅在300至500亩之间,平均亩产也仅有30至50公斤。1980年后,市人民政府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种植面积增加。1986年市人民政府筹建炼麻厂,并由棉麻公司和纺织工业部门组织协调收购苎麻,促进苎麻生产。至1987年全市苎麻面积达到15172亩,总产量114.6万公斤,平均亩产76公斤。
席草蔺草席草原名本草,是编织草席、坐垫、草帽的原料。1965年从福建省引进席草种根,在大王公社林楼、上庄、大王大队试种,种植面积3亩。翌年,从浙江引进种根,种植面积30亩。1967年全县席草面积扩大到180亩。因经济效益较高,种植面积逐渐扩大。1975至1980年全县种植面积约2000亩,年产量175至200万公斤。至1985年全市种植面积发展到6583亩,总产量493.725万公斤,平均亩产量约750公斤左右。主要分布在大王、滁东、担子、三官等乡,腰铺、城郊、黄泥乡也有零星种植。
蔺草原是本草的一种,编织工业的特种原料。汉代从中国传入日本,后经提纯复壮,选育培植为蔺草。1979年由日本客商上部成仁从日本引进,先后在滁东营房队及地区农科所试种成功。现境内农民基本掌握蔺草种植和加工技术,成为滁州新兴的土特产。蔺草主要用于编织榻榻米席、提花席、枕席、沙发席、地毯席等出口产品。1981年全县种植蔺草11亩,产量0.88万公斤,1985年全市种植蔺草1015亩,总产量75万公斤。
1987年全市席(蔺)草面积5315亩,总产量288.9万公斤,已成为全国产席(蔺)草的主要基地之一。
西瓜蔬菜西瓜50年代,仅有山东等地人寓居于此零星种植,年种植面积约千亩。60年代,多为社队集体种植,年约2000亩左右。1978年全县种植2048亩。1985年市人民政府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并积极组织农民将西瓜内销外运,全市种植4214亩。1987年全市种植西瓜12515亩,总产量2042万公斤。主要分布于黄圩、汪郢、大王、滁东、沙河、腰铺、乌衣、三官等乡镇。
蔬菜清光绪《滁州志》记载:境内“其蔬菜宜菘、宜芥、宜芹、宜苋、宜菠、宜莴苣、宜萝卜、宜菰、宜瓜、宜瓠、宜菇”。历史上农村户户有菜园,自种自食。城镇周围“空旷之地,辟园种之,春雨新畦,秋风老圃,不让田家之景象。”新中国建立后,滁城及乌衣镇有专业菜农,国家供应其粮油,蔬菜自产自销。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后,滁县城关镇及乌衣镇组成蔬菜专业大队,集体经营;乡村集镇周围的生产队以粮为主,兼营蔬菜生产。70年代,国营蔬菜公司一度对郊区菜农采取合同订购等办法。实行生产责任制后,蔬菜队的土地由各菜农户承包,自产自销,少量交售给国家蔬菜公司。1985年,滁城设置南谯乡,专营蔬菜生产,以供应城市居民。同时,市人民政府狠抓“菜蓝子”工程,支持蔬菜专业户采用温室育苗和塑料大棚覆盖新技术,拨款投资使“水、电、路”三通。至此,城市常年可以食用新鲜蔬菜。市境蔬菜主要品种有:白菜、青菜、黑菜、芥菜、雪里蕻、芹菜、芜青、菠菜、苋菜、韭菜、葱、蒜、生姜、辣椒、萝卜、胡萝卜、元荽、茼蒿、芦蒿、茭白、山药、莴苣、刀豆、芋头、菜瓜、冬瓜、丝瓜、南瓜、黄瓜、地瓜、菜豇豆、四季豆、瓠子、葫芦、慈菇、茄子、西红柿、香菇、木耳等40余种,此外还有水生植物菱、藕、芡实、荸荠等。
1987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4946亩,其中:大蒜面积2596亩,产量130.1万公斤;生姜面积98亩,产量4.4万公斤。全市专业菜地面积4929亩,总产量2047万公斤,平均亩产量4153公斤;荸荠面积271亩,总产量14.6万公斤;田藕面积787亩,总产量47.8万公斤。
二、养殖业
养蚕柞蚕梁天监十一年(512年),新昌郡野蚕成茧。唐贞观十二至十三年(638~639年),滁州野蚕成茧,收6570石。贞观十四年六月又收8300石。
1965年,施集公社长洼林场利用山区多槲叶,试验放养柞蚕。翌年,在安徽省特产局、农科院蚕研所支持下,先后在珠龙、施集、李集、花山、曲亭等公社放养柞蚕。1967年,全县放养柞蚕种60公斤,收蚕茧464担。之后,柞蚕放养发展到6个公社,21个大队,50个生产队。1978年,全国柞蚕教材编写会议在滁县地区召开,与会专家参观了珠龙公社清流大队塘兴赵生产队柞蚕放养现场。1979年由安徽省农学院蚕桑系代制柞蚕种4.625公斤,在珠龙公社清流大队放养,当年收柞蚕茧60担。之后,由于种源和收购渠道不通,停止放养。
桑蚕清光绪《滁州志》记载:“向无蚕,二十年来始有之,而皆饲以野桑。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请淮北牙厘局给湖桑四千株,环城而植,数年后,蔚然成林,可供蚕食矣。”民国元年(1912年)后,桑蚕生产渐次普及,尤以城郊农村和乌衣、珠龙、曲亭、施集、花山等地农家饲养为多,年产量2.5万公斤。蚕茧畅销苏州、无锡等地。县城和乌衣、珠龙、施集等集镇均有缫丝业。沙河集大柿树农民刘厚峰养蚕发家,后去香港专经营丝绸业。民国26年日军侵滁,环城湖桑毁坏无遗。至1949年,全县无整亩成片桑园。零星养殖户,盒蚕瓢茧,全县年仅产蚕茧39担。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奖励耕织,扶持农桑,桑蚕业得以恢复。1957年全县产桑蚕茧164担。1958年,珠龙乡清流农业社、滁城龙池居委会首次试养篦麻蚕5盒,获得成功。此后,县内乡社普遍推广,1958年全县共饲养蓖麻蚕45盒,产茧550公斤。1959年全县共产蚕茧188担,其中蓖麻蚕15担。60年代蚕桑生产渐趋恢复。1966年全县桑园面积736亩,蚕茧产量688担,居滁县地区第二位。70年代初,因强调“以粮为纲”,一些地方毁林种粮,蚕桑生产大幅度下降。至1977年,全县桑园面积仅剩105亩,年收蚕茧仅21担。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蚕桑生产逐渐恢复。1982年全县成片桑园达232亩,年收蚕茧97担。1987年共有桑园501亩,年产蚕茧52担。
养蜂新中国建立前,境内农村无养蜂户,仅滁城小东门邵姓一户和基督教堂两处饲养,约共有90箱。
新中国建立后,养蜂业逐渐发展。1953年全县有蜂450箱。1956年,农业社发展集体养蜂副业,城西、琅琊、蔬菜等社均有近百箱。1959年全县发展到787箱,年产蜂蜜2.36万公斤。其中:个体经营养蜂180箱,产蜜5350公斤。各地养蜂都采取流动饲养法,随季节变化将蜂流动至南京、上海、杭州等地。1987年全市养蜂4333箱,年产蜂蜜28.42万公斤。
上一篇:第一节 畜牧业
下一篇:第三节 渔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